评论(登录后方可评论)  登录
71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九章 大爱无疆(2)
二兰找到了生产队干部,把引进双季稻想法谈了,得江队长听后,很是高兴,表示支持。如果试种成功了,就解决了人们吃饭难的问题,这可真是为了百姓利益的大好事啊。可宇凌总是想要唱反调。支书学礼的表态也很爽快,同意先种十亩试试。学礼的表态,让宇凌似乎感到他对得江的信任和支持已然构成了对自己的威胁,心中很是不快,可又不好说什么。无论做什么事情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二兰的双季稻试种会成功吗?
时间:2019-06-09 15:26:26    【回复】
72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九章 大爱无疆(1)
二兰回家看望她的老父亲张慰民。张慰民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了县人民医院的创建,并担任中医科的主任。作为父亲的张慰民,对女儿二兰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并告诉二兰,说他弟弟志信正在做农业研究试验,现在他在江南农科所研究双季稻的课题,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可以叫生产队引进种子,先试着种一块田,成功了明年扩大面积,增加产量解决人们吃饭难的问题。二兰回来后,决定去找生产队的领导谈一下种双季稻的事情。二兰多么淳朴善良,时刻为人们着想。
时间:2019-06-09 15:08:49    【回复】
73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八章 青春绽放(2)
大女儿庭瑜北大刚刚毕业,参加了工作。她把刚领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寄回了家,勉励弟弟刻苦学习,相信弟弟必成大器。二兰收到大女儿的汇款后,背着人哭了一场。回首审视自己的儿女们,二兰感到很欣慰,可是,又总觉得亏欠儿女们太多。在圩子里,二兰通过自己的努力,家里生活相对比较还不错。可就有一些坏心眼的人,嫉妒二兰家,总想使坏。高家受到骚扰,在圩子里引起了不小震动。建国耳里听到堂叔宇凌是始作俑者,心中火冒三丈。如莹劝弟弟不要鲁莽冲动,并把自己准备惩治恶人的想法全盘告诉了弟弟。
时间:2019-06-09 14:52:31    【回复】
74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八章 青春绽放(1)
如莹心情非常伤心,不时地落下一些眼泪,这是怎么了?二兰十分惊讶,不知出了什么事,忙问如莹哪里不舒服,如莹摇摇头。经过一再问询,得知是如莹的一个非常要好的一个女同学杨花,发生了意外,离开了人世。杨花的意外去世,对如莹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她怀疑生命怎么会如此脆弱。临近毕业,班主任做了考试动员,号召大家怀着一颗红心,作好两种准备,升学的毕竟是少数。迫于一些压力,聪明好学的如莹辍学了,人们都为其感到惋惜。
时间:2019-06-09 14:39:31    【回复】
75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七章 兄弟阋墙(2)
这次得江当队长,要不是公社宋大钟书记拍板,得江这个队长虽然是群众举荐的,恐怕还是很难上任。宋大钟是十六岁时在江西老家参加红军,经过了南征北战,解放后,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十四级干部,是全县级别最高的一个干部,人们对他很尊重。宋大钟听说,高圩大队要找一个合适的队长,好像很困难,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于是,宋大钟来到高圩,经过走访调查,召开大队干部会议,决定由得江担任队长。得江担任队长,有些人极力阻扰,可见得江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
时间:2019-06-07 23:33:54    【回复】
76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七章 兄弟阋墙(1)
得江这次上任生产队长,经过了一番波折。最反对的人是宇凌,他认为像得江这样的人,虽是共产党员,当过解放军军官,也有多枚立功勋章,但毕竟在国军里做过军官,就不行,当然,还有一些两家人的恩恩怨怨以及其它因素。文中对宇凌的出生成长也作了一些交代,颇有戏剧色彩。宇凌长大后,那鄙夷不屑的态度总是叫人不舒服。这次选任干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种权利的较量。
时间:2019-06-07 23:18:15    【回复】
77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六章 历史纵横(2)
当年,新四军第三纵队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大刀队队长杨敌山,就是从高圩西边紧挨着江边的杨家湾这个村子里走出去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几个鬼子闯入他家,要强暴他的妻子,杨敌山是扬氏太极拳的传人,生得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练得一身好功夫,面对野蛮的日本鬼子,杨敌山奋起抗争,杀死几个日本鬼子后,夫妇俩参加了抗日游击队。高圩是一个有三四百户人家的大村子,在敌人的各种威胁面前,高圩人总是想方设法保护乡亲们。当然,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时间:2019-06-06 21:30:52    【回复】
78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六章 历史纵横(1)
高圩人从来不甘寂寞,在解放前,战乱时期,民不聊生,这个村里就有很多人参加了革命。高圩的富人不少,穷人也多;有很多人参加过红军,也有不少人做过土匪;有很多人成了抗日英雄,也有人当了汉奸。大人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向宇清学习,不能像有些人那样选错了道路。纵观历史,这个村子里的故事真不少。
时间:2019-06-06 21:14:15    【回复】
79楼    文友:白子 --来自第四章 相依为命(2)
夜吃死小猪肉和刘震云《塔铺》“磨桌”厕所里夜烤幼蝉吃异曲同工!我流泪了。可见作家的功力,文学的魅力。
时间:2019-06-06 08:20:50    【回复】
回复  79楼    文友:高研    时间:2019-06-06 11:05:47
这是作者幼时亲身经历过的心酸往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依然心颤神摇不忍再现其画面,当写到扣子被建国拖着走而他脚板底擦着地面不肯向前挪步、说着“死小猪儿我也要吃”的时候,我是泪流满面的,文友白子和我产生了共鸣。您是我的知音,谢谢您的评论,期待您的继续关注和指导。
80楼    文友:高永清 --来自第五章 高圩之子(2)
第二天一大早,晒场上已坐满了人,听说宇清要给大家讲话,村民们早早就来了。宇清从解放前讲到解放后,讲了党的方针政策,讲了高圩人民为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明确告诉人们,我高宇清是人民政府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也永远是个农民,永远是一个高圩人,永远是高圩人的儿子……宇清的讲话透出了浓浓的乡情,深深触动了高圩人的感情,使人们有所共鸣,人们越听越有劲,越想越有奔头,他的讲话,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透过现象看本质,宇清确实是一个好干部。
时间:2019-06-04 23:05:48    【回复】
共 105 条 11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