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风雪迷途(长篇小说)>第九章 我想进城

第九章 我想进城

作品名称:风雪迷途(长篇小说)      作者:烟涵      发布时间:2017-06-01 09:21:32      字数:3111

  塞北二月,地里还没有完全解冻。勤快些的农家,也只是在用耙子一层一层地收整着太阳新晒透的土粪。
  街上的闲人开始多起来,有事没事地聚在一起说说闲话,讨论一下今年用什么种子和肥料。
  这种讨论往往是这个才刚一开口,那边就立刻会有反对的声音,说什么去年或哪年他或谁谁曾用过,不咋地,还是用什么什么更好……
  江振也在。他慵懒地倚着供销社的院墙,和十几个人或站或坐,晒着太阳。
  温暖的阳光打在脸上,真得很舒服。
  还有那被阳光新化掉的尘土,在春风中散发出来的气味,酥酥的,软软的,闻一下就让人想睡着。
  ……
  “其实不怪韩启媳妇,是她公公去小峰家要的地。去年她把地从韩超那要回来时,两口子就干了一架。不过,还是媳妇更胜一筹,把地强包给了小峰。今年是老韩头出面,要回来说是他要种。”
  “我可听说这两天小峰家可挺热闹,学活儿的,看热闹的,要地的,当然也有借钱的……”
  ……
  江振静静地抽着烟,大家在谈论小峰的事。做为本家堂哥,他也不好出来发表什么个人意见。
  所以,他微眯着眼睛,似乎在下一刻就能睡着。
  “也不怪人家要地,这地在小峰手里,山地愣是种出了水浇地的收成,我那水浇地才出一千二百斤苞米,一斤三毛六,满打满算四百多块钱……”
  “那也就人家小峰,咱也种了苕帚苗子,合上三百多块钱就卖了还乐够呛,谁压到年后才卖……”
  “还有那苕帚,我那天去小峰家看了会儿,真是好看,难怪批发还三四块钱,真费事了。六两多一把,一亩二百二三十把,这得多出多少钱啊!”
  “走,呆着没事,上小峰家坐会去,他家那茶叶也不错……”
  “走走走……哎,江振大哥,走啊?”
  江振没有跟去,推说着家里有事,向挥了挥手,一个人慢慢往回走去。
  自己家也种了十二亩地苕帚苗子,秋收回来摆成三堆。那时自己家场面还没收拾利索,有天中午,来了个三轮车收走了两堆,大概有八亩多,合三百二。剩下那四亩也是想卖的,可那天那个车实在装不下拉不走了,再之后忙着收秋,家里多半时间都是没人,自然卖不了。等闲下来了,偶尔有车进村收购苗子,又嫌太少不够车,所以再没卖成。冬闲时自己绑了些,都是一斤多的老式苕帚,现在绑了接近一半,出了三百把。剩下那堆儿还有二亩地?说不好!
  “收苕帚苗子,收苕帚苗子……”
  迎面开来一个三轮车,上面拉着半车苕帚苗子,大喇叭嗞嗞拉拉的叫喊着。
  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啊!江振心中一喜。
  他站在路边,等车开到跟前,摆手让车停下。
  “我那还有点儿,但是不多。要不要看看?”
  “看看呗,不过我这有半车,多了可拉不上。这村里没多少了,这车拉回去不来你们这村儿了!……”
  江振坐在三轮车副座上,和司机闲谈着,胡同口拐了个弯,把车停在自己家院门口。
  “就这些,你看看苗子,给个价我听听。”
  “这也太少了点儿,不过装我车上,不满也差不多了……苗子不错,你要个价吧,我看要是行就拉。”小贩子说着话,随手从戳立着的苕帚苗子捆中抽出两把,捏了捏杆儿,然后“咔咔”一折,扒成了净苗,将剩下的半截苗杆带裤儿随意地扔在地上。
  “我这是三亩地的,也不多要,一千块钱。”江振用脚尖踢了踢小贩折下来的杆子和叶子,抬起头说。
  他瞪着眼睛看着小贩,以此来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呵呵……你也别说你三亩五亩,我也别说看不到那久多。五百块钱,我就装!”小贩摇摇头,笑了。
  “你可别逗了!我们村这两天有卖的,一亩地就是五百多。我自觉我这苗子比他那可好多了,一千可真没和你多要!”江振有点儿不高兴。
  “你说的是你们村子最后面第二条街西头那家吧?前几天老徐拉跑的。头天过的称,两块一。凭心说别管人家是合五百还是六百,老徐那十三车拉回去扒完,挣了一万。第二天又来,拉了四车,估的堆儿,拉到家一过磅就傻了,要是扒苗卖最少也得赔五千块钱。没办法,老徐留家里雇人绑呢。你要是卖,估堆儿我给你六百,一分不长。要是过称,你这个铡的别看有些长,我也给你两块一。”
  小贩也是砍块,不藏不瞒直接把话说明说透。
  “你也别六百,我们也别一千,八百行不?”
  说这话的是嘉琪妈妈。院里的动静她在屋里隔着窗子也听到看到了,现在出来想掰开,好把苗子卖了。
  江振回头狠狠地瞪了媳妇一眼。
  八百?臭老娘们瞎搭讪啥呢?人家小峰都五六百一亩了,这二亩,一千少一分我也不卖……
  他正想说话,那面小贩子已经开了口:“不不,就六百。不行的话咱就过称。”
  “这咋过?家也没有台称……”江振有点出火,但还是耐下心说。
  “好过!用小称称十多捆儿,一平均,一查捆儿。”小贩明显没少这么干,经验丰富,张口就来。
  江振从厢房取出绳子铺在地上,和小贩一人选了五捆,扎住。两个人用杠子抬住三百斤的杆称,没等使劲,这捆苗子轻飘地就被抬起来。
  称坨一打,四十二斤。
  三个人贴着一边儿开始倒垛,边倒边数,七十二捆。
  拿纸笔一算,四斤二一捆,七十二捆,一斤两块一……六百三十五块!
  “我给你六百就差不多,非不信!”小贩摇着头往外走,打算解开绳子装车。
  “不卖不卖,贵贱不卖了……”江振把那张算帐的纸使劲揉在一起,摔在地上。
  “你这人,讲好了的买卖又不卖?你耍我玩儿呢?”小贩子扭回头不干了。
  “我就不卖了,爱咋地咋地!”江振大手一挥,扭头回了屋。
  ……
  送走了一群串门的闲人,江峰关了院门赶紧回到屋里。二话不说抄起苕帚,把地上的烟头和自己绑苕帚时修剪下的下脚料都扫进簸箕,走出屋倒到院角。
  “天天些个烂人来家里进进出出,弄得乌烟瘴气……赶紧洗手吃饭……”欣欣在东屋喊着。
  江峰赶紧脱了脏衣服,洗手洗脸,来到桌前。
  “我要不是做好饭了,他们还不走。这屋给抽的,都呛嗓子……”欣欣盛了碗饭递给他。
  江峰也很郁闷。
  自己头天卖了苕帚,第二天家里就不断来人。头一个是老韩大叔,来要韩启家那二十四亩地。江峰没有说什么,虽然是打的三年合同才种了一年,但这地毕竟是人家的,没有可争的必要。再说了,他也实在不想让人家因为这地弄得父子反目、兄弟成仇。
  他很理解,就像理解当初为什么自己在校田地承包的时候,虽然出到了八十仍然没有拿到地,而两天后却有人六十一亩送上门一样。
  六十和八十到底谁更大些,这可能有很多人不一定真的清楚。
  但六十和四十谁更大些,却有很多人算得很明白。
  想明白了这一点,那你还会在六十和四五百间纠结吗?
  更何况,江峰很清楚,很多人会很高兴让他明白六十和零是个什么关系。
  紧接着来家里的是些闲人。来看他绑苕帚的,来问这苕帚苗子种植和销售经验的,都有。中间又被人家上门要回两份地,又是三十多亩。现在只有玉龙叔家四十多亩和另一户十多亩地还在手上,加起来不到六十亩了……
  这一切,当然让欣欣不高兴,私下里和江峰不大不小地吵了几架。江峰好说歹说,欣欣才闭了嘴。对上门的人,开始还是瓜子茶水的招呼,这两天已经连白开水也不往上端了。脸色赿来赿难看,大有一言不合就让人家滚蛋的意思。
  他很清楚那些乡邻从自己家走出去后,会把一些无心或无意都放在显微镜下来观察。
  所以这两天,江峰除了尽量在私下做她的工作,当着外人也是提心吊胆,说话加了一万分地小心。
  现在听欣欣这样说,江峰赶紧把一幅筷子递给欣欣,又把女儿往自己身边挪了挪,这才开口说:“今晚我使使劲儿就把这点儿苗子全绑完了,明天把家收拾收拾,我也去外面大街上站它两天,吹两天牛叉,估计他们就不会再来家里麻烦你了。”
  “倒不是说我这人独见,有人来家串门儿,咱还是懂礼数的。可这天天这样,造的这屋里都没处呆,还不注重,实在是太烦人了。”欣欣一边说一边咧嘴。
  说完这话,她端起碗,拿过筷子来给小薇先夹了菜过去。收回手停住,抬起头看着江峰。
  “快吃呀,这菜炒得多好啊!你不吃,一会我都吃了。”江峰看了眼欣欣,笑着给她夹了点菜放碗里。
  “咱们……”欣欣用筷子慢慢地拔拉着碗里的饭菜,欲言又止。
  “怎么?咱们什么?说呗!”江峰一边往嘴里填着饭菜,一边含混不清地说着。
  欣欣静静地想了一想,然后把碗放在桌上。
  “我想进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