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坎坷的历程>第十章 重返故里 再谱新篇(二)

第十章 重返故里 再谱新篇(二)

作品名称:坎坷的历程      作者:武陵樵夫      发布时间:2017-05-17 22:53:20      字数:6614

  郝治平回到家里的二天晚饭后,生产队长闻讯来到郝治平家。一到庭院,看见郝治平和他的母亲都在庭院左边高大的柚子树下摆放的小木椅上坐着乘凉。不远处,放着一把点燃了的蚊蒿。这是一种野生蒿,长得有3尺左右长。夏天时,当地农民把它从山上割来晒干,捆成小把,点燃后产生的青烟可以驱蚊,气味芳香,效果很好。蚊蒿燃烧产生的青烟,随着阵阵微风在空中飘荡,周围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枝繁叶茂的柚子树上,挂满了滚圆硕大的柚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坐在柚子树下乘凉,格外舒适安逸。见到生产队长的到来,郝治平忙起身让座说:“三公公请坐。”说着便快步走进屋里,不一会儿,一手拿着一把小木椅,一手拿着一包本地烟厂生产的“节约牌”香烟走了出来。他把香烟递给生产队长说,“三公公请抽烟。”
  生产队长与郝治平是家族,按辈分比郝治平大两辈,相当于爷爷,所以称他为“三公公”。三公公从烟盒取出一支烟,就伸手在燃烧的蚊蒿上去点火,郝治平看见后,忙掏出火柴给他点燃。三公公抽了口烟,吐着烟圈说:
  “治平,今天在公社开会,有人说你回来了,政府还为你平了反,干干净净地回来,这是好事,搭帮党的政策好啊!听了这个消息我很高兴,一吃完晚饭,碗一撂,我就急忙赶来看看你。你一去就是三年。在那个时候,这三年时间显得格外长,你和你家里都吃了不少苦,现在总算雨过天晴,熬出头了。人回来了,是天大的好事!治平,你回来我们生产队又多了一个有文化的人,也正需要一个会写写算算的,以后当个记工员或会计,队上的工分账目就再不会是良心账和糊涂账了!”
  “三公公,感谢你老人家的关心和照顾。生产队的记工员和会计已经有人了,也搞了多年了,无缘无故地随便斢人不好。如果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治平可以教教他们怎么记工做账。我认为,我们生产队现在急需要的是有个‘抓钱手’,解决社员缺钱用的问题,社员用钱很困难哬。”郝治平的母亲说,“治平出去三年,学会了木匠手艺,也算是因祸得福吧。治平回来了,就是一个普通社员,年轻力壮的,生产队是不是可以派他出去搞副业,给生产队抓现钱。我们生产队穷,就是因为没有手艺人出去搞副业,抓现钱,家家几时都缺钱用。人家二队和三队都有三四个木匠和石匠出去搞副业,给生产队抓现钱,用钱好方便,生产也搞得好。治平现在回到生产队就是社员了,你看叫他出去搞副业行不行?”郝治平的母亲向生产队长推荐了儿子的木匠手艺。
  “好得很啦!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治平现在有这门好手艺,真是‘金鸡啼醒梦里人’。好,很好,治平休息两三天以后,就去会计那里拿钱,添置一套木匠工具,按实际数目报账,出去给生产队搞副业。”三公公很高兴,接着说,“搞副业向生产队交钱的标准,也和二队三队一样,定为每月25元,工分和生产队男劳动力的最高工分相靠。”
  “三公公,添置木匠工具的钱我自己出,生产队本来就缺少钱用,把钱用在急需的地方吧!”郝治平很自信地说,“三公公,你放心,我会尽全力搞好副业,尽量解决生产队缺钱用的问题!”
  生产队长和郝治平母子就有关生产队年成的丰歉和社员油盐柴米等等事情,一直谈到深夜,退凉了才各自回家休息。
  为了给生产队搞副业,郝治平做了两天准备。一天吃过早饭之后,他就带着新添置的木匠工具,高高兴兴地出门了,将为生产队搞副业去走南闯北,东奔西跑。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生产队农资用钱和社员日常生活中买油买盐用钱的困难能有所缓解。他刚走到庭院,三公公就满头大汗地赶来了,急急忙忙地说:
  “治平,别走,别走,幸好正碰到你,再差一点就误了大事!眼看着稻谷不久就要开镰收割了,我们生产队没有打谷机,想卖几台机子又没有那么多钱,只能靠用了多年的打枓和刷子这种老式的工具收割水稻,时间慢,浪费大,人也费力劳累,又还要耽误生产季节。‘春争日,夏争时’,‘一年误了春,十年理不清’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啊!为了不违农时,治平,我专门赶来和你商量一件大事,你会制作打谷机吗?”三公公额头上直冒汗,向郝治平投以期待的目光。
  “我试试看吧!问题不会太大。”郝治平胸有成竹地说。然后问,“三公公,哪里有打谷机的样子?”
  “三队有。”三公公说。
  “三公公,走,我们去看看!”郝治平带了一支铅笔、一把折尺和几张纸,跟着三公公来到了三队停放着打谷机的仓库。郝治平对打谷机仔细反复地看了几遍,就用尺量了各个部件的尺寸,画了草图,标明数据,然后对三公公说,“三公公,有了,走,回去,我们自己做,一定要用我们自己制作的打谷机收来割水稻!”
  回到生产队后,三公公就立即安排两个社员用手拉锯把仓库里存放的几截圆木按规格锯成制作打谷机用的材料,郝治平也摆好工作马板,按照所绘的图纸,动手制作水稻脱粒机。
  三公公对水稻脱粒机特别关心,几乎每天都要到制作的地方看一看,问一问。当他看到忙碌得满头大汗的郝治平,看到他像模像样的木工操作架式和熟练的木工技术,看的事,郝治平就很想了解个中原委。于是便问,“你爱人是怎么在‘文革’期间致残的?你们出现过什么感情悲剧?”
  “那年造反派在我校操场上开大会,批斗‘走资派’教育局局长。当天烈日炎炎,十分闷热。造反派把局长按下跪在学校领操台的水泥地板上,头上戴着一顶马粪纸做的高高的尖帽子,上面写着‘封资修的卫道士’几个大黑字,推推搡搡斗了一个上午。太阳火辣辣的,搞得他大汗淋漓。他是50多岁的人了,经过轮番折腾,被整得气喘嘘嘘,眼看快虚脱了。这时他有气无力、断断续继地喊着‘水……水……’。古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爱人看到局长可怜兮兮的样子,便在不远到他所制作出来的木构件卯榫互相吻合的严密,三公公真不敢相信,眼看着一个一直在学校读书长大的孩子,竟然学会了这么好的木匠手艺,便夸奖起来:“不错啊,不错,真是个能文能武的年轻人!可惜以前啊,可惜,可惜……”三公公对郝治平连声赞扬,接着又连连直摇头。然后,三公公从衣袋里掏出节约牌烟来,拿着一支递给郝治平说,“治平,歇一会儿,来抽支烟。”
  “打谷机的木制部分估计10多天能完成,其他铁配件如“刺球”、齿轮、连杆、轴承座等要做好买的准备,木制部分一完工,再把这些配件组装起来就可以使用了。”郝治平在一块木板上坐下来,边抽烟边对三公公说。
  经过10多天紧张施工,4台打谷机木制部分终于组装好了,摆在生产队仓库的晒谷坪上。为了防潮防腐,经久耐用,郝治平就把自己家中以前用来点灯照明所剩的三斤多桐油烧开,将打谷机的所有木制部件全都涂刷了一遍,显得闪闪发光。三公公看到崭新的打谷机,非常高兴,这里摸摸,那里敲敲说:“不错,好家伙!我这就和会计马上去供销社买那些铁配件,装配好之后就可开镰收割稻谷了!
  三公公和会计用板车把买的铁配件一推来,郝治平就立即动手组装。不一会儿,第一台崭新的水稻脱粒机装配完成,顺利地“下线”了。
  “我第一个先来试试!”看到刚“下线”的脱粒机,三公公特别高兴地说。他将右裤管挽起,右脚踏在打谷机踏板上用力踩起来,这时“刺球”飞快地转动起来,并发出呼呼的响声。三公公越踩越有力,“刺球”也越转越快。他口里连声说,“不错,确实不错,现在用脱粒机收水稻,轻松多了,浪费也少了。看样子以后还是要搞农业机械化,这才是出路啊!”看着飞速运转的“刺球”,三公公喜形于色,赞不绝口。
  “三公公,我还有个建议,如果再在打谷机上安装个小汽油发动机,只要烧点汽油发动机子,带动剌球转动,就不要用人力踩踏板了,那就会更轻松,别的地方已经用了这种机子。”这时,郝治平又向三公公提出了一个新建议。
  “你的这个主意倒是很好,但是生产队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机子啊!”三公公无可奈何地摇着头说,“人家供销社要现钱,不肯赊账啊!”
  “我这里还存得有80块钱,你先拿去用,生产队再添一点,还不够的话,就去找信用社借一点。我出去搞副业后,最多半年之内就连本带利一次还清,这事请三公公只管放心。”郝治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家里很困难,把你仅有的一点钱拖来用了,良心也实在过不去。”三公公很为难地说。
  “三公公,不要紧,锅里有了碗里才有,生产队富了,社员的日子也才好过。”
  “那好吧,我去问问发动机贵不贵。治平,队上用了你这80块钱,年终决算时一定归还。”三公公知道郝治平家中的确困难,就向他表明归还日期。
  郝治平把家里仅有的80块钱取来,交给了三公公,就去原地继续做事。三公公就拉着身边的会计,向镇上飞快地走去。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三公公和会计同镇供销社的一位农机销售人员一起来了,他们用板车推来了4台专门供水稻脱粒机使用的小型汽油发动机,板车上还放有两塑料桶汽油。发动机一运到,农机人员就叫郝治平协助他帮着安装。没多久,装好发动机的4台水稻脱粒机就摆在生产队仓库的晒谷坪上,立刻引来了不少社员观看。这时,农机人员就一边给社员详细讲解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一边动手演示,为了使社员记得牢,反复了两三遍。当农机人员把汽油机发动后,随着“突突突”声音的响起,“刺球”也飞快转动了。农机人员拿着一大把水稻在飞转着的“刺球”上一搁,翻转几下,谷粒便脱得干干净净,人是那样轻松。
  世世代代按传统方式循规蹈矩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看到新的生产工具如此优越,能将他们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苦累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都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真轻松,从今以后收谷子就不要费蛮力气了,机器到底还是比人工强啊!”
  三公公看着发出“突突突”响声的汽油发动机和呼呼飞转着的“刺球”,神气十足地向大家宣布:
  “我们走在其他生产队的前头了,我们生产队的农业机械化的第一步正式开始了!”
  郝治平抓紧时间把生产队急需的水稻脱粒机制作完成后,便带着木匠工具出门了,为生产队出门去搞副业抓现金收入,以解决生产队和社员用钱的困难。从此开始了打工生活,栉风沐雨,起早睡晚,登百家门,吃千家饭。为寻找更多的木匠活,完成每月要如数上缴生产队的25元副业款,他跋山涉水,早起晚睡,辗转于湘、鄂、川边区的城镇和乡村。湖北的五峰、鹤峰,四川的酉阳、秀山这些地方,对木工的需求量大,工资也比别处高,因此,他和一些搞副业的老乡都在这一带找活做。有的做木匠,有的做石匠,有的做泥瓦匠,有的烧石灰。五峰人造板厂,鹤峰机械厂、茶场、砖瓦厂、建筑工地是这些副业人员最多的地方。
  郝治平在鹤峰搞副业期间,一次在餐馆吃午饭时,与昔日恩施高中的同窗程运佳在同一餐桌上不期而遇。两人多年都不曾见面,尽管在同一张餐桌上面对面地坐着,都好像互不认识,也没说话,只不时地打量对方一眼。七看八看,都觉得对方既陌生又面熟,似曾相识过。因为怕耽搁工夫,郝治平就只顾狼吞虎咽地吃饭去了,也没有闲心注意对方是谁。这时程运佳忍耐不住了,便主动问道:
  “同志,我好像认识你,你是哪里人?”
  “我叫郝治平,湖南人。我也好像觉得你很面熟,以前仿佛在哪里见过面。请问你的名字。”
  “啊!你就是郝治平?唉呀呀,原来是老同学啊!我就是程运佳,在鹤峰县娄水一中教书。多年不见面,都变样了!”这时,程运佳就专注着郝治平,看到了他的头发稍微有点蓬乱,脸庞上留有岁月刻下的印迹;看到了他一双粗糙的手和沾有木屑灰尘的衣服,看到了他带有几份老成持重、不苟言笑的模样,程运佳感喟不已地说,“分别多年后老同学的样子变化实在太大了,今天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竟是昔日潇洒倜傥、温文尔雅、谈笑风生的同窗,岁月改变了人啊!老同学这次不惜长途跋涉,从湖南来到湖北,是因公事或者私事来到鹤峰?”
  “我来到鹤峰既为公也为私。为公嘛,给生产队搞副业,抓现金;为私嘛,做木匠争工分,讨饭吃。公私兼顾吧!”郝治平神情坦然地回答。
  “给生产队搞副业?……”程运佳听到这样的回答,就觉得十分惊诧。因为当年郝治平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总是个温文尔雅、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所以他现在看到郝治平居然“落泊”到这个样子,背乡离井,做木工为生产搞副业挣钱,以此挣工分,他实在难以相信。由于是初次重逢,也不好意思再去刨根问底,只好留待以后再慢慢打听。
  “老同学,慢点吃,稍等一下,稍等一下!”看着餐桌上摆在郝治平面前的是一盘非常普通的蔬菜,青椒炒豆角,好像显得有点寒碜。陈运佳说,“老同学多年不见,我再添两个好菜,今天一起痛痛快快地喝一杯!”
  “老同学,不要买好菜了,我习惯了这种‘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朴素的生活。你的盛情我领了。我还有急事,耽误不得,空闲时我们再慢慢聊吧,况且我也不喝酒。”
  程运佳硬是叫来了一盘红烧肉和一盘腰花,两人边吃边聊。在闲聊中,两人都为对方精神面貌的惊人变化,连连唏嘘,颇有世事沧桑、岁月无情的感慨。两人吃完饭后,程运佳就立即跑到服务台前,把两人的账一起结了,然后拉着郝治平就走,要到他所住的工棚看看。
  郝治平把程运佳带到了他所住宿的工棚。这工棚是文化局为了要新建图书馆,在建筑工地旁边临时搭建的一个简易工棚。工棚搭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工棚四周钉着木板,顶上盖着油毡,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像把巨大的伞,笼罩着整个工棚,所以工棚里面比较凉爽。工棚分隔成两间,一间是做木工的地方,堆放着一些不同规格和形状的木村,另一间是木工休息住宿的地方。在住宿的地方,搭有一张临时木板床,郝治平晚上就在这里睡觉。因为天气热,在上面铺着竹凉席,凉席上面放有一把蒲扇。一进简陋的工棚,郝治平便指着木板床说:“老同学,将就点,床上坐。”因为是午休,两位昔日同窗挚友,便毫无拘束、漫无边际地聊起来。闲聊又将两人同时带回到了当年的那段峥嵘岁月,往事历历在目:恩施高中读书,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几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同学一起办《蓓蕾》文学半月刊,太山庙开荒,柳州城种甜菜,修建学生河水电站,修复飞机场,咸丰县公鸡山伐木烧炭、土高炉炼钢铁……。这一桩桩,一件件打上时代印记的许许多多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聊完学生时代的往事后,两人又聊到了各自踏入社会后的曲折经历。郝治平从头至尾地讲述了自己坎坷的历程,程运佳听后感喟不已地说:
  “老同学,万万没有想到,你在人生道路上竟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既令人同情惋惜,也令人扼腕长叹。你的这些经历也确实带有几分罗漫蒂克色彩,我看呐,老同学,你可抽空把你这些非同寻常的经历从头至尾地写出来,那将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鸿篇巨著啊,我第一个拜读!我佩服你,面对那么多艰难困苦,屈辱挫折,你总是等闲视之,从容淡定,处之泰然。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你在人生旅途上跌倒了,但你又马上爬起来了,抚摩着伤痛,仍然继续往前走,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厌世,不自暴自弃,我自愧不如啊!老同学,你别不好想,看来我比你幸运啊!我毕竟一直有个教师职业,吃着‘皇粮’。我爱人虽然在‘文革’期间被无辜致残,我们还因此出现过一场感情悲剧,但悲剧落幕后,我们都仍端着教师这个‘铁饭碗’,天旱地涝不愁饭吃。我还有个家,有儿有女,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是,你现在还是孑然一身,而且还得离乡背井,在异地他乡四处奔波,就是为了每月要给生产队缴足那几个副业款,搏取一年的工分,来解决家里的生计啊!”程运佳竖起大拇指说,“老同学,我佩服你这种淡定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假若我当年有你这样的遭遇,也许精神早就崩溃,一蹶不振了。”
  “老同学,有句古话说得好,‘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这句话告诉人们,偌大的天下,芸芸众生,苍天不论贫富贵贱,给每一个人都赐与了一条生存之路。既然有了出路,那就得走下去,到达理想的目的地,为什么要止步不前,坐以待毙呢?不过,这条路并非全都是坦途,总会有许多艰难险阻,免不了磕磕碰碰,有时还会遭遇暴风骤雨。这是人生规律,古往今来概莫例外。人若遇到了这样的境况,绝不能意志消沉,裹足不前,定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赶路,勇往直前。千万不能后退,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向前赶路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生存是为了更好地赶路。生存与赶路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生存的条件都没有保障,何谈赶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生存,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去获取生存的物资,而不是等待别人的施舍。别人的施舍是很有限度的,也不是长期的。自食其力,是生存下去的前提,生存也才有价值,有尊严。人在路途中很难免不跌倒,但是跌倒了绝不能就躺着不动,等待别人来搀扶。若万一没有遇到来人,岂不是白白等死?只有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带看伤痛继续往前走。唯有如此,才会找到投宿吃饭的人家,找到治疗伤痛的诊所,这样就会更好地继续前行。否则,就会成为旅途中的饿殍,终将成为路旁的一堆白骨。”听了程运佳情绪低落的话,郝治平鼓励他说。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