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一位中学生的日记(八十八)(连载)
作品名称:一位中学生的日记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3-12-18 07:58:02 字数:3181
十月三十日,阴天,尽管我竭力想把精力集中在功课上,但是总做不到。我的心像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几天不读小说,我就感到心里空荡荡的,就像吸食大烟者犯瘾似的。同学们都在为即将来临的期中考试而拼命学习,而我却心猿意马。晚上,回到寝室,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开始读苏联作家沙米亚金著的《女商贩和诗人》,直到十一点多才休息。
十月三十一日,早晨,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上午刮了一阵非常猛烈的西北风,很快天上的乌云就被吹散了,露出久违了的蓝蓝的天空。虽然太阳出来了,但是西北风继续刮着,让人感觉非常冷。教室后面的大窗户少几块玻璃,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很不好受。几位同学埋怨校领导不关心学生的身体,班主任听到后却说,是你们自作自受,谁让你们把玻璃打碎的?其实,天知道是什么时候碎的!怎能怪我们。下午,两节语文课,第一节课我好歹上了,听着老师啰嗦地讲解,真的很乏味。第二节课前,我和几位同学就跑到了寝室,钻进被窝里闲扯起来。一位同学说:“在教室里上一下午的课,得少活一年。在这里睡一下午,可能要多活一年!”这也许是别人不可理解的奇谈怪论,但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从心里反感老师的教学,讨厌沉闷的学生生活,呆在教室里真是活受罪,还不如躺在被窝里安心学习呢。
为了招工的需要,我必须冲洗几张照片。中午放学后,我来到一家照相馆,一位中年老板正在看电视,他听说我要冲洗照片,冷冷地说:“要五天以后才能取!”
“能不能快些?我等着用?”我用商量的口气说。
“不行!”他把脸一仰,看也不看我。我生气地转身走了出去,这人什么态度,我感到世态真是太冷漠了。我又信步来到另一家照相馆,谁知那里的老板却非常热情。我说我等着用,能不能快点,他微笑着说:“我尽量快些,下午来取吧。”我听了很高兴,阴郁的心情很快开朗起来。其实人情并非一塌糊涂,不能因为遇到坏人就否定一切。一叶障目,只看个别不看整体,那只会害了自己的好心情。世间总是假、丑、恶与真、善、美并存,岂能以点代面,产生悲观厌世之情。
十一月一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也别扭起来。我们内心对异性越是爱慕和渴求,表面上越是装得冷淡与高傲。我以为男女生之间只有保持纯洁的关系,以学习为重,以理想与追求为话题,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就会简单、自然。相反,如果只是寻求刺激,自我标榜,甚至卖弄风情,那就会特别无聊,可怕,让人不得不敬而远之。学生时代应该好好学习,就是真的产生了爱情,也应该克制自己,不能影响学习。要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不能让庸俗低级的思想占据心灵。我们班有几个女生让我特别反感,她们总是在班里出尽风头,整天嘻嘻哈哈,好像在尽力吸引别人的眼球。每当自习课时,她们更是不能安生,惹得我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于是,我总是溜进寝室,静静地读书和思考,以逃避教室里庸俗而躁动的氛围。
十一月二日,星期六,回家。我的邻居,也是我小学时的老师,听说我要参加招工考试时,感到很是意外。“你的成绩那么好,为什么要放弃高考,参加招工考试呢?现在马上要高考了,你不去闯一下,就甘心当一辈子工人吗?”他责问我,我竟一时无语。也许他不知道我的成绩滑坡到什么程度了,也许他不知道我对枯燥的功课学习早已不感兴趣。是的,我不甘心当一辈子普通工人,但是,无论将来干什么工作,只要想学习,都可以挤出时间的。我要走自学的道路,就像张海迪那样。也许这条路充满艰辛,成功极难,但是我不怕。
十一月三日,早上吃过饭,我就与邻居一起,拉着今年收拾的棉花,共六百多斤,到五、六里外的收购点去卖。由于刚下过雨,黄土的路面泥泞不堪,拉着平板车很难走。棉包体积太大,装在平板车上,不是歪了,就是掉了,一路上我们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整理棉包。好不容易到了收购站,我发现卖棉花的农民特别多,装满棉花的平板车排了一里多路。没有办法,只好排着队耐心等待。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轮到收购我家的棉花。大概是售棉旺季,棉检员总是想尽办法压低棉花的等级。我家的棉花是中份,也就是全季最好的,才卖了五级!一年的辛苦,一年的期望,就换来这几个钱,农民们真是可怜!即使如此,我们领到的还不是现金,只是一张白条子。听他们说,卖棉花的钱会转到大队,大队领导把全年的杂资钱扣完后,才能把剩下的钱发给农民!这世道,到哪儿讲理去。农民心里充满苦水和怨气,但是,他们无处诉说,也不敢诉说。
十一月四日,下午,在学校大礼堂前的操场上,召开了开学以来第一次全校大会。在会上,杨校长、吴主任、赵主任等分别讲了话,内容不过是老一套,全国形势大好,学校风气好,老师教学好,学生们学习好,主流是好的,不正之风仅是个别现象……总之,一切都好,没有一点新鲜的内容。杨校长只会按着上级的文件办事,循规蹈矩,没有丝毫创新,他也不会创新。吴主任最会整人,处理问题心狠手辣,学生们对他真是即怕又恨。赵主任最会迎合别人,见风使舵,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棱角,老好人一个。这三位校领导,性格各异,有人说他们是最佳搭档,有人说他们之间也勾心斗角。提到期中考试的事,校长强调说,凡是不缴学费的学生,一律取消考试的资格。这样的规定未免太严酷了,有些学生经济上确实困难,一时拿不出学费,不让他们参加考试,岂不是害人嘛。
十一月五日,晴,在教室里坐了一天,很闷。晚自习时,我和朱兵偷偷跑出学校,来到电影院,看了立体电影《欢欢笑笑》。这是我第一次看立体电影,感到特别有趣。
十一月六日,下午,又是自习课,我拿出早已读过的小说《悲惨世界》(第三册),再一次读了起来。马吕斯成长的那一节,让我深受感动与启发。青年时期的贫困算不了什么,对强者来说,它甚至有好处。正如古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但是,如果青年时期没有自由,就像我们整天被功课和考试束缚在教室里,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十一月七日,在《参考消息》上读到一篇文章,介绍了美国人评选出的“人类的最佳图书”,其中有我非常爱读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悲惨世界》、《鲁滨逊漂流记》等,还有我非常想读,却一时找不到的《浮士德》、《唐吉诃德》等。以前常常在报纸上看到宣传说,美国人的心灵怎样空虚和没落,为什么他们还能评出这样名副其实的佳作呢?可见,宣传总是片面的,为政治服务的。无论是生活在哪里的人们,心灵上还是相通、相似的。至于政治上的偏见,国家形式的不同,那只是统治者的观点罢了。而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喜欢阅读武侠、传奇、惊险之类粗制滥造的书,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思想境界还不如美国人的层次高呢。如果将来我要写小说,就写《悲惨世界》、《约翰·克利斯朵夫》那一类的纯文学、严肃的作品,我曾担心这样的作品没有读者群,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文学艺术的魅力是无限的,它能使世界上经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心灵发生着共鸣。
十一月八日,招工考试的准考证还没有发下来,不知道什么时间考。我整天处于焦急之中,心像悬在半空一样不能安宁。现在各门功课都在进行着极端无聊的复习,死板的教法,枯燥的重复,世故的老师,庸俗的同学……这一切都使我对学校生活感到极端厌恶。我急于想摆脱这种毫无生机的生活。
十一月九日,晴,星期六,下午回家。晚上坐在被窝里,读完了《莎士比亚专辑》,又重新读了一百多页的《巴黎圣母院》。尽管马上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可是,我一点也无心复习功课。拿起课本就想睡觉,读起小说就精神倍增。
十一月十日,从地里拉回了四、五车青草,并晒在院里,这是冬天喂羊的饲料。在学校时,面对成堆的课本和复习资料,还有呆板的老师和庸俗的同学,我就会产生退学的念头。可是,来到家里,退学的念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动摇。也许是家人对我的殷切希望让我愧疚,也许是繁重的家务劳动让我畏惧,也许是十年的学校生活,让我养成了一种可怕的惰性……我不知道,只是心里很迷茫,很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