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十一章 放肆我们的青春

十一章 放肆我们的青春

作品名称: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      作者:孙彩文      发布时间:2016-06-13 03:21:15      字数:5496

  记得我给自己取“月如钩”这个网名的时候,我想到的是两个字:青春。
  青春,多么美妙而不可言喻。青春,多么绚丽而不可捉摸。放肆我们最美丽的年华,放肆我们最精彩的青春。Now,it’sourshowtime!
  第一次接触海的课堂,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独特。他说,“来到了我的课堂,就是来到了地狱。越过地狱到达的就是天堂。”他说,“在我的课堂上,你可以随意走动,随意发表你的言论,可以翘课,但是永远不要向我请假,因为我会认为你有比上这堂课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多么独特的话语,多么独特的思想!
  海的课堂里充满的总是强烈的思想火花,他的激情就像青春燃烧起的那把熊熊烈火,他的言语就像宇宙般深邃辽阔,我不能说我已经达到那样的思想境界,但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去张扬我们的个性,我们为什么不去放肆我们的青春?
  要知道,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把他搞垮。就让我们去思想的潮涌中翻滚,去言语的斗争中爬起,就算狂风暴雨的侵袭,就算天崩地裂的降临,我们依然坚守。
  蓦然回首,笑然,大学那时的青春充满的是纯洁的气息,是那么令人难忘,那么另人流连忘返。参加工作13年,显然显得过于平淡了些。为什么要去收敛自己的思想?为什么要去匿藏自己的性格?用青春里最张扬的性格迸发出我们最灵动的思想,用青春里最放肆的热情激打出我们最精彩的人生,不好吗?不是我的学生需要的吗?
  青春,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在青春的路途中行走着,我们总会在想着一个问题一个关于青春和时间的问题。青春里最多的是什么?我想是时间,因为我们年轻,我们可以大把挥霍我们时间,或是充实它,或是消磨它,或是利用它。青春里最少的又是什么?我想还是时间,因为我们书生意气,因为我们风华正茂,我们有太多的事情等待着我们,我们有太多的梦想等着我们去完成。青春啊青春,你可否行走得再慢一些?
  “我们会始终陪着你,即使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但是我会用最温柔的目光关注你,因为我爱你!”
  在勇气村,我收获的是满满的爱,找回的是自己已经丢失的青春。
  我一直不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也曾找过很多原因。这次参加国培,我又找到了一个原因——我不是一个会做白日梦的老师,我也不会指导孩子们做白日梦。
  在这里,先说说我自己的白日梦吧。
  第一个梦:以后不管是管自己的孩子还是管学生,都要从关注生命开始。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他们首先是生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口号的实施应该从关注生命开始,让学生体验生命,体味生命,体认生命。一切教育从生命开始才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这应该是我当老师的原则,更是我做妈妈的原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失掉这个原则。
  第二个梦:有活力的教学,有深度的教学,游刃有余的教学作为自己今年的追求目标。我曾经在我们县做过趣话汉字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自己对汉字理解的浅薄,非常渴望能有人帮我补补课,吕俐敏老师为我打开了这样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美的风景,吕老师为我编织了一双翅膀,让我知道如何去翱翔。
  第三个梦:写作,我写,学生也写,写我们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的感受才会有观察。”在写作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别的老师们抱怨学生不会观察,我自己也常常对学生说:你一定要学会观察。但是如何观察呢?观察什么?尤其是为什么观察?观察要用到哪些感官?如何运用这些感官进行观察?这些仅仅讲理论是不行的。但到底怎么办呢?我一直很迷茫,听了陈琳教授的散文阅读讲座,我有些明白了,在写作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体悟生命,让学生感知的纤毛敏感起来,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有了观察的欲望,有了观察的欲望才会有观察的自觉。
  现在回头看看,我的青春是不会做梦的。今天读了海的“时间去了哪里”,我要问问自己:我的青春去了哪里?
  绕过千山,穿过沃野,我希望我成为汇入江河最快乐的那条小溪,国培就是我的源头,感恩国培。
  妮,在梳理我的成长故事,我想:国培,是跳不过的关键时期,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其实我早就期盼着能够参加一些业务的培训,暑假的时候,李校长通知我给教导处报自己的情况,我就期盼这次培训能够早日到来。
  11月初,北京教育学院通知我在网上接收培训相关的资料,我就知道培训就在眼前了。这就更加重了我的期盼。
  12月12日终于到来,我单枪匹马来到北京,克服转向,想家,寒冷,环境不熟悉,学习任务重等重重困难,在北京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学习。
  这10天里,北京的天气一直晴好,我的学习过程也非常愉快,我想用“阳光灿烂的日子”来总结自己的这10天的学习经历。
  北京教育学院看起来并不起眼,没有想象中高等学府的“富丽堂皇”、“宽阔敞亮“、“人来人往”、“绿树成荫”。但是她庄重、宁静、朴素、小巧玲珑。最重要的是,通过10天的参观学习,我更看到了她的厚重、渊博、包容、创新,而这些,正是我在从火车站到教育学院途中看到的的许多标语上所写的“北京精神”。自然朴素的美和厚重的内涵是北京教育学院给我上的最生动的培训课。
  12日当天,几位其貌不扬的女老师接待了我,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人都是博士,都是在学科领域里做出了非凡成绩的人。陈琳老师话语甜美,亲和力极强,就像邻家的大姐在和你交谈;吕俐敏博士快言快语,讲座的过程中用那么浅近的语言把精深的汉语言文字知识讲的头头是道,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深入浅出,什么是博大精深。王蔚博士和陈晓波博士为我们这些来自河北的学习者鞍前马后,袁立新主任更是亲力亲为,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这些人能够在短短的10天里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学有所得。
  在这短短的10天时间里,北京教育学院带给了我一连串的欣喜和感动——
  精心设计的学员手册,彰显的是学院独具匠心的培训理念,一册在手,此次培训的实施方案了然于胸。
  阵容强大的培训者队伍,优化的培训内容,创新的培训内容,学院院长李方教授为我们解读《国家教育纲要》,让我们明白教师专业发展我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到了小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航标。培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德高望重的张亚新教授的《小语古诗文的学习与研究》带领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海洋,掌握古诗文的鉴赏方法,为我们打开了古诗文教学的启蒙大门。平易近人的人教社编审、小语掌门人崔峦《课标修订的学习与研究》让我对小语教学的未来充满期待。知识渊博、年轻有为的吕俐敏博士《聚焦汉字理论,提升学科素养》,让我明白了教正确的知识远比正确的教知识更重要。幽默的余新博士为我们解读《教师培训项目设计》,让我们知道了教师培训如何做,如何做好,如何做大。还有那些特级教师:谦逊的徐谦恕、睿智的薛晓光、平和的张光璎,这样一群人,光名字就令人肃然起敬,更何况面对面聆听他们对小学语文的那份深情,那份执着。
  这个冬天,虽然北风凛冽,但我内心却极其温暖,因为在这样一所实至名归的的学院遇见这么一群大腕级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他们点燃我的梦想,启迪我的智慧,激发我的热情,这些阳光灿烂的日子,会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说到底,国培给我的,是让我学会了寻找自己。
  我喜欢“读”,就说说“读”中的我吧。
  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且在课改之初,很多人提出了要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到课堂,就尤其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近几年,因为这些人的振臂疾呼,课堂上的读书声很大,很多,但,这就是朗读吗?我们总感觉不太像,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读呢?散文的读、诗歌的读、叙事散文的读、神话故事的读一样吗?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的第一反应回答肯定是:不一样。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不一样?到底应该怎么读?
  今天上午听了崔峦先生的讲座,先生在回顾课改的过程中肯定了朗读训练的成绩,但是也指出: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朗读要求不明确,或者朗读要求拔高的现象很严重。崔先生在细致讲解课标的基础上明确:三个学段都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低学段(1-2年级)要求读正确,这是基础训练,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中高学段就要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传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解读下来,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就不能简单地要求为“读出感情”,因为那样的要求实在太高却又太低了,学生不好把握。那么怎样读才叫有感情?古代诗歌的诵读和现代诗的朗读一样吗?还有前面我们提出来的问题,既然不一样,我们就要找出不一样的要求,不一样的实施方案。
  昨天和今天我们听了四节课,其中两节课是诗歌教学,一节神话教学,一节识字教学。诗歌教学一节是二年级的,一节是四年级的,神话教学是四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这四节课恰恰都有朗读,我从中看到了老师们对朗读的要求真的就不一样,而这不一样中就体现了课标对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
  窦店小学的何新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识字课——《脚印》,要求是“读正确”,她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用的也是“你读的真对”、“他读的非常好,没有错误”等等这样的语言,而且她也没有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所以不管是学院的老师还是本校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都比较欣赏这一节课。马秀芳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诗歌《游子吟》,在教学开始的时候马老师就声情并茂地范读了这首诗,而且在后面的读的过程中,马老师曾一再地要求学生“你能读出感情来吗?”“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出感情来吗?”最后马老师还要求全体学生都站起来,学着她的样子,表演性地朗读这首诗。这节课学生很累,因为老师要求太高,老也达不到;老师很累,因为这首诗是二年级下学期的内容,而现在学生才仅仅刚刚上二年级,拔高地上课本身就冒险,再这样拔高地要求低学段的学生达到高学段学生的要求,执行起来就更有难度。所以这节课老师自己也感觉不满意,很受伤,听课的老师也感觉很不满意。但是去府学小学听课也遇到了第一学期上第二学期的课的情况,张聪老师执教《诗词二首》,在课堂上,张老师没有这样要求读出感情,而只是要求学生读正确,按节奏读,学生没有压力,老师也没有压力,要求适合学生所处的学段,效果非常好,受到蒋主任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16日小语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上六年级的课,我发现老师们又是这样要求的,而且即使是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也不是直接说“读出感情”,张海滨老师要求学生“你能用你的声音表现那一种水声吗?轻柔的水声用轻柔的声音,清脆的水声用清脆的声音”;景立国老师就《珍珠鸟》的第一句让学生变换声音的长度来读,以让学生体会“相同的语句有不同的读法,也能表达出相同的感受”。在课上,她还在学生读小珍珠鸟睡着一段的时候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的声音会吵醒小珍珠鸟的,请你们把声音放低些好吗?再低些,在轻一些。人大附小的朱老师在讲《花脸》一课时,要求学生读“我”演花脸的几句话时是这样要求的:读出威风凛凛的感觉来。这样的要求其实不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吗?但是因为老师把要求具体化了,明确化了,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读起来也非常带劲。
  这样的“读”,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是一组课文,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生命之门,让我们看到大自然中的每一株小草小花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我意识到,我们人是万物之灵,我们的生命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坎坷,遇到险阻,遭遇不幸,甚至我们的生命也会死亡。但是,只要我们有勇气,我们就能像小温迪、像那些不起眼的小花一样受到尊重和敬仰。
  我于是提出这样的要求:
  请你从自己身边的人和环境中寻找,找到那些看起来寻常,却用自己的方式提升生命之美的人和动物、植物。
  1.你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亲近的人,采访其中一个,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尤其是他怎么度过自己认识中的困难时期的,从他身上感受生命之韧性。
  2.仔细观察自己家里或者小区里养的花或者小宠物,选择其中之一,看看他的生活环境,看看他是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玩耍的,感受生命之美,生命的力量。
  3.把自己采访的结果或者观察的结果拿到课上和大家交流。
  这次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是在学习了一组关于生命的散文之后进行的,我以为,仅仅通过文字让学生体验生命之美还是间接的,离他们有些远的。我就从离孩子们最近的他们的父母亲人开始,从他们最熟悉的自己家的花草、宠物开始,让他们仔细去采访,去观察,深入体会我们平时不注意或者不在意的生命其实有其独到之美。
  这不是“读”吗?这是读,是读生命,是读自己。
  生命是如此美好,我们一定要敬畏生命,一定要善待生命。进而,我们一定要更爱我们的亲人,不要因为离得太近就看不到他们的美,看不到他们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付出,以为我们得到的都是我们应该得的。
  孩子们很给力,认真完成了自主性学习的课下部分,并且在课堂交流的时候能够很动情的叙述,解说自己的采访或者观察结果。这样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能够给孩子们良性的情感引导,让他们知道生命之美,生命之韧,生命之力。从中他们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但是也许是这个命题还是有些高深,更是因为我在布置的时候没有特别提醒,有一些这样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家长就那样,还不如自己,觉得那些小花小草也不过如此,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因此他们没有采访亲人,也没有仔细观察植物动物。这不只是孩子对这次作业的忽视,其实更是对生命的感悟的缺失。因此,生命教育不仅要落实在这一节自主性学习活动上,还要贯穿在以后的语文学习活动中。
  我对自我的认同还依然模糊。
  但,妮和海给我们的启发是:用观察的视角觉察自我。不知今天的叙事是否对妮的研究有帮助,对我是好的。
  我又如何教导学生认识自我呢?我仿佛看到一束光进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