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诗情画意虽然美丽【第一部】啥手段让女皇爱上流氓>第十章 披上佛衣从此万事方便

第十章 披上佛衣从此万事方便

作品名称:诗情画意虽然美丽【第一部】啥手段让女皇爱上流氓      作者:铁肩担道义      发布时间:2016-01-25 13:00:59      字数:3362

  本章情节非常沉重,讲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权力对规矩的践踏。冯小宝被胡僧惠范吹捧,称其是欢喜佛转世。这个天大谎言不仅让太平公主对冯小宝的态度从傲慢变成了青睐,并且启发了太后武曌。于是这位独裁女人灵感迸现,一句话就将小情人安排到最大的寺院当一把手。憎恶以权谋私的朋友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见惯不怪的朋友也不必观看本章内容,因为下边的情节已经怪到让人看不惯。
  现在我们可以猜测出,胡僧惠范是另一个成功的冯小宝,他不再是坐在路边受人欺负的外国流浪和尚,而是过着富足生活、周旋在上层社会中,倍受重视的外国神人,他除了与张夫人保持姘居关系,同时也成为太平公主的床上嘉宾。
  
  冯小宝在胡僧惠范的帮助下,经过一场酒宴就成为了转世的仙佛,一干达官显贵对他纷纷跪拜。
  他出来后,想起自己市井中的朋友万国庆和侯思止,就命令宫廷侍卫们跟随他,一道奔向城北。
  街市还是那些街市,流氓冯小宝却已经是驸马叔叔薛怀义了。
  街市上的人们看到侍卫众星捧月一般守护着高头大马上的这个熟悉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刺耳的名字突然传到薛怀义的耳朵中:“哎啊,这不是那个卖药的冯小宝?这家伙不是因为伤风败俗,已经被抓进大牢了吗?”
  其实这话本来已经压低了声音,但是薛怀义对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敏感了,在嘈杂的街市上竟然也听得浑身一颤。
  高头大马被勒得人立起来,长嘶一声,前蹄把街面上的青石板拍出火星。
  薛怀义双眉绞到一处,他顺声扭头寻找到声源,看见一张挂着八字胡须的嘴巴,那嘴的主人显得十分面熟但薛怀义已被万丈怒火烧得没时间细致回忆自己何时何地见过此人。
  竟敢提那个名字!
  薛怀义二话不说催马冲过去,手中的马鞭狠狠抽下去,一声惨叫之后有半只血淋淋的耳朵飞到几步之外。
  接着薛怀义抡起马鞭劈头盖脸打得“八字胡”皮开肉绽杀猪般啕叫,很快倒在路旁成了血人。
  “我叫薛怀义,薛――怀――义!”
  薛怀义放声大笑,昔日的屈辱身世和受人歧视的压抑感都通过马鞭挥舞,得到消解和释放。他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洛阳宣告:我是上等人了,我成功了!
  纵马继续前行,街市上的人群开始四下奔逃,人们生怕这个凶神恶煞会突然举鞭打到自己头上来。
  薛――怀――义!
  三个字倾刻间传遍整个洛阳城!
  
  薛怀义回到武曌身边,太平公主很快就来宫中向母亲道贺。
  武曌这时正在为小情人在街市上公然打死了人,而感到一丝忐忑。
  薛怀义的行为,自然引起官员们的愤慨,情况很快反应到武曌的书案上。
  武曌多少感到为难,尽管死者是普通市民,已经通过一些手段消除了家人们的诉讼。但是薛怀义是在大街上众目睽睽下惹出的命案,怎么说也难以遮掩悠悠众口。
  武曌没法责罚小情人,于是将随同薛怀义去北市的侍卫头领斥责了几句,自然这是借机会告诫一下枕边人而已。
  薛怀义心知肚明,躲到内室里侧耳听音。当时激愤难抑,现在听说死了人,也多少有些心虚。
  太平公主的来访,暂时平息了武曌的心火。
  从太平公主口中,武曌听说一位胡僧吹捧薛怀义是转世的欢喜佛。武曌当然明白这是天大的谎话,但是也不由佩服吹捧者奇思狂想的魄力。
  武曌突然来了灵感。
  目前宫内外已经有几个声音对她发出提醒,请求她考虑皇室颜面,顾及影响。
  让薛怀义如今已经成功化为贵族出身,再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社会身份,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这位小情人顾及身份,迅速消除身上的市井恶习,避免今后再搞出这样的命案。
  武曌想到了一座古刹。
  
  白马寺是东汉明帝在永平十一年即公元六十八年为高僧迦叶摩腾专门建造的佛寺,也是中国第一座佛寺。
  寺,本主不是寺庙而是官署,如大理寺,即古代中央审判机关的官署,汉明帝刘庄在东汉永平年间梦见一位头上放射出日光的金色天神,大臣傅毅认为:这就是西方号称佛的东西。汉明帝于是派遣使者去西域求取佛法,在月支国使者遇见东游西晃、四下捣腾经书佛像的印度僧人迦叶摩腾,使者懒得再远行,着急回家搂媳妇睡大觉,心想就他吧,就请他来到洛阳。
  洛阳位于华北平原与渭水盆地的交通要冲上,地处黄河支流的洛水之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所以称为洛阳,作为国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周朝洛阳便以一国之都的繁荣吸引着各路人才,当迦叶摩腾牵着驮载经书、佛象的白马,晃晃荡荡跟着汉朝使臣来到这个对佛教还十分陌生的国度时,先住进专门接待少数民族和外夷使臣的官署――鸿胪寺,直到第二年汉明帝下诏在洛阳城的西门外建造大型精舍供这高僧定居,他才从鸿胪寺搬了出来。
  由于他来自国外,中国人仍以宾客之礼相待,所以他的新居仍被称为寺,据说因为驮经的那匹白马,人们便称迦叶摩腾住所为白马寺,中国汉地从此有了第一座佛寺,以后“寺”便有了新的含义,和佛教紧密联系起来。
  胡僧说薛怀义是转世的欢喜佛,对武曌来说是非常及时的提醒。
  她把薛怀义的社会身份确定为洛阳名刹白马寺的住持。
  无论什么,只要排上第一,自然就与其他的迥然有别。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徒、在洛阳市民心目中便成了神庙,古老的历史使这座佛殿声名显赫凌驾云天之上,即使寺中一个普通僧人也几乎无异于远不可及高不可攀的高贵天神。
  当时一般群众若想出家为僧,先要到寺院当“行者”,担负寺院中挑水、扫院、碓米等等各项杂役,等到朝廷规定度僧的时日来到,经官方甄别并经过试经及格,得到许可才给予度牒并指定僧籍隶属于哪座寺院,这些程度只算取得僧人资格――可以剃光头了,想穿僧人戒衣还需再等机会前往朝廷许可传戒的寺院受比丘戒,受戒后由传戒寺院发给戒牒,这时才敢说自己是名真正僧人了。
  凡未经过这些程序想要当和尚简直不可能,如许多小说中描写的:不管什么人,搞对象不成功,找个庙马上就能当和尚或尼姑。这样的作者都是一点佛教常识不懂,坐在屋时想当然地胡编乱造。所谓佛门广大无钱难进,凡是不经官方许可,没有得到度牒而私自剃发自称僧尼的,都被视为私度要受到严厉惩罚。在唐代一道度牒贵至百缗即十万文钱,按当时市价一文钱可买一个烧饼,一道度牒可换十万个烧饼,可见出得起家、当得了和尚的人绝不是平常百姓。
  这一切对于和皇太后――帝国独裁单身女人武曌有了特殊关系的男人来说都免了,佛祖在太后面前也得睁一眼闭一眼。
  
  但是薛怀义起初极不情愿,只是不敢贸然反对而已,武曌自然看得出来,小情人是想在朝廷中得到委任。
  她煞费苦心地对薛怀义解释,如果安排他到朝廷里就职,再高也是她儿子的下属,安排到白马寺,他就是佛祖的人了,无论声望还是待遇,都是常人无可比拟的。
  而且,披上佛衣从此万事方便,出入宫廷的理由冠冕堂皇——贫僧是来为太后颂经祈福和讲经说道的。
  如此对武曌和薛怀义来说,一袭袈裟便是凤榻前浪漫而优雅的帷幔。薛怀义很聪明,一点就通,高高兴兴剃度就任白马寺的主人,昔日的市井流氓眨眼间便成为天下第一名刹里说一不二的主人。
  
  薛怀义上任第一天就发了大财,消息灵通的武氏贵族们都送了各种珍贵礼物和大量金银珠宝做为贺礼,当然名义上是布施。
  薛怀义选了两件漂亮的具有安神作用的水晶佛手串和挂串,送给武曌,武曌非常感动,又听说武氏权贵都送了礼,她觉得孩子们都很懂事,自己没白费心安排他们的职位。
  这其中有个孩子与众不同,非常值得一提,便是武曌堂姐的儿子宗楚客。他没有送金银珠宝,却撰写了“佛陀薛师怀义转世”的传记四下发传,引起整个洛阳上流社会极大轰动。这令太后武曌十分开心,立即升作者宗楚客为凤阁侍郎,这位宗楚客凭借这一部作品,就获得了同时期所有作家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知名度。
  从众心态是人类恒久的、本能的、积习难改的思维模式,由此表现出落井下石和锦上添花的两种极端的待人态度和处事行为。当一个人穷途没路往往会遭到人人喊打、墙倒众人推的待遇,而当一个人好运盖顶青云直上的时候,附炎趋势的千军万马会不请自到,人人恨不得伸出七手八脚三头六臂来,摇旗呐喊冲锋陷阵希望通过鸡鸣狗盗的立功表现日后得以鸡犬升天。
  从社会最底层突然发迹的薛怀义,在上流社会中轻而易举接二连三遇到抬轿的吹号的,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薛怀义很可能抹掉一切过往的痕迹,以公众面前的大和尚、太后榻上的小鲜肉两个身份,在神都洛阳平静而快乐地生活下去。但是与胡僧惠范的再次谋面,却让他在特殊的时期,成为了武曌走向皇权这幕历史大戏的第一执行导演。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