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向死而生>【向死而生】十二集:试行新政

【向死而生】十二集:试行新政

作品名称:向死而生      作者:晋忻李      发布时间:2011-11-17 12:42:58      字数:3958

十二集:试行新政
一、
春日。太原东花园“永和阁” 。
这僻静典雅的处所,自是景色宜人。
室内那张硕大的紫檀木条几上,放着的还是那阎氏须臾不离左右的两套书,厚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且最具争议的大人物曾国藩的几大本《曾文正公集》;薄的是阎氏亲自主持整理出版的《山右丛书》之一,由阎氏亲自主编的《松龛先生全集》。
这时,阎锡山自己坐在条几之后,陈敬棠和赵戴文分别坐在阎氏的两侧。
座中赵戴文最是年长。敬棠知道这赵氏同阎氏既是同乡,又同是山西同盟会元老,太原起义的策动者,两人多年来如影随形,配合默契,阎氏视之若兄长,极为器重,不亚于诸葛之于刘备,刘基之于朱元璋。跟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同坐在阎氏的两侧,心下自有些受宠若惊的恍忽。不免更加小心翼翼。

赵戴文信手取过一本曾氏的书,笑问阎氏,“曾国藩生前身后,毁誉参半。赞之者曰‘中兴第一名臣’ 、‘古今完人’ ,贬之者称‘汉奸’ 、‘卖国贼’ 、‘曾剃头’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省长如何评价?”
阎锡山却笑而不答,转问陈敬棠,“依你芷庄兄看呢?”
敬棠全无准备,不由略作思忖,回答说,“无论政治上如何评价,他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击败太平军,在满人当政的晚清历史舞台上领尽风骚,其政治上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他的识人本领,治兵施政谋略,对于掌权者,无疑具有参照意义吧!”
阎氏又转问赵戴文,“次陇兄号称‘清凉山人’ ,依你先生之见呢?”
赵戴文无奈,索性倚老卖老,“省长自是‘曾国藩通’ ,反要来为难我等,好没道理。”
阎氏笑道,“好个老夫子厉害,把球又踢回我这儿来了。这曾氏之学,博大精深得很,我阎伯川啃了二十多年,怕也是只得其皮毛。通览中国历史,朝朝代代,特别是其鼎盛时期,无论是一代明君,还是有作为的名臣,其治理政事上,都有一个不传之秘,‘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这曾氏即是个集大成者。咱们如今要治理山西,还真的该学学这曾氏之学,孔孟儒家文化其表,道家黄老之学其里,以使我山西表里山河,能够日新月异,免受外人之欺。”
“这也正是你设立村政处的来由吧?” 赵戴文一语破题。
陈敬棠这才豁然领悟,“绕来绕去,原来省长是在给我这新上任的村政处长加镖子、拧螺丝啊!”
三个人一齐笑了。

赵戴文又拿起了那套《松龛先生全集》,悠悠地说,“芷庄你恐怕还有所不知,这阎省长是五台大建安村徐家的女婿,那近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瀛环志略》的作者徐松龛先生,就是这大建安村徐家的。这个徐翰林,连那美国、日本,也都是视若神明啊!也是省长自幼顶礼膜拜的偶像呀!”
阎锡山说,“说来可叹哪!徐翰林,这位时代伟人,早在一百年前便已看到,中国处在‘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数千年未遇之强敌,正在威胁着中国。而我们中国,以‘天朝上邦’ 自居,却还在自吹自擂中日益悲惨沉沦!‘百日维新’ 失败,‘洋务运动’ 夭折。不自强,毋宁死!所以,咱们山西,要不落人后,就得从细处做起,从‘村本政治’ 抓起,推行用民政治,启民德,长明智,立民财。芷庄兄,这村政处长,非你莫属。真可谓任重道远哪!”
阎锡山又打开那书,说,“二位请看,这徐先生盛赞那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锓侵(?)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欲,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绝伦,呜呼,不可谓人杰矣哉!’ 可不是惊世骇俗之论?”
赵戴文说,“是啊!咸丰三年,这段文字已由浙江宁波府镌刻成石碑,赠送美国政府,镶嵌在美国华盛顿纪念塔上。千秋不朽啊!”
听了两人一番话,陈敬棠顿觉得如千斤重担压在双肩,“省长、厅长既然如此信任,属下敢不全力以赴?只怕力不从心,辜负了二位的一番栽培。”
赵戴文勉励他说,“‘万事开头难’ 嘛!这样,从上至下,省长,村政处,禁烟等股,区主任,县长,小区长,编村,闾,邻,九个层次,上通下达。你先抓个点出来,再往全省推行。相信阎省长选定的处长,定会旗开得胜,不辱使命的。” 又将一卷文件递了给他。
敬棠行礼而别,“如此,敬棠告辞了!”
               二、
盛夏的农村,忻州一带,道路两侧的玉米、高粱和棉花等庄稼,因为久旱无雨,底部的叶子发了黄。靠上边的叶子也已开始打起了卷。
通往奇村的道路上,常亮开着汽车,车后坐着县长彭赞璜和陈敬棠,两人正在担心地看着沿途那些少精无神的庄稼。彭赞璜说,“正是拔尖儿出穗的季节,再要连旱一月,这一季庄稼可就完了。”
路旁,偶尔有农人在井口上吃力地板动辘轳浇水,不时用柳罐将水扯起来倒下,水道里流动着一股不大的细流。敬棠说,“凭那一点儿几只羊就能喝断的水,一天能浇得了几分地呀?”
彭县长说,“靠天吃饭,实在难啊!要能都改成水地就好了。”
不觉之间,汽车已到嘉禾地带。偶而能望得见双乳山和暖泉山。因为有彭县长相陪,敬棠谢绝了司机开往自己家的建议,直达奇村。

奇村镇上,商号林立,粮行、面行、日杂行,鞋帽店、花布店、成衣店,油铺、当铺、纸扎铺,各种临时性的买卖人,卖菜的,各种小吃的,更是连绵不绝,市面繁荣,俨然小城一般。
到得村公所,但见一个胖墩墩的汉子,正在埋头看报。
彭县长上前介绍,“初民,你看——”
邓初民高兴地接应,“呀,彭县长大架光临啊!”
彭赞璜唯恐慢待了陈敬棠,“这位是——”
邓初民却抢过话头说,“啊呀!是陈议员到了,欢迎呀欢迎!”
敬棠说,“久闻邓村长大名,那是如雷贯耳呀!”
“哪里!哪里!”
“奇村历来敢于开风气之先,这在全省也是挂了号的。” 敬棠由衷地赞道。
“是啊,当年搬走神像,办起‘忻县五高小’ ,那可是带了个好头啊!” 彭县长也说。
“全凭省里、县里撑腰呀!”
众人寒喧罢了,进屋坐了,共商新政之事。

街头,陈敬棠为彭县长送行。
彭县长说,“如果需要,我再派一班巡警过来协助你?” 敬棠说,“那就多谢县长了。”
二人告别,敬棠看着他上车而去。

街头出现了“山西省政府公告”,是省长阎锡山亲手所订,道是:
整理村范歌
省长教人学好,定下村范一篇,
盼望人民程度,一天高于一天。
没有开场聚赌,没有窃谷偷田。
没有窝赃聚盗,没有金丹洋烟。
没有持刀行凶,没有打架挥拳。
没有男子不孝,没有女子不贤。
没有儿童失学,没有游手少年,
没有家庭不睦,没有残忍可怜。
这样规范村子,大家住的安全。
做好人有饭吃,快乐好比神仙。
从前乡下涣散,遇事没人向前,
如今村闰邻长,都有管事的权。
这个整理责任,就在你们双肩,
爱家必须爱乡,千万不要推延。
机会且莫错过,别人着了先鞭。
奉劝诸君努力,荣誉流传万年。
有不少人在看着,交头接耳地讨论着。
              
村公所院内,邓村长专辟了两间房,作为陈敬棠推行新政的办公室。室内桌上放着敬棠整理的毛笔字书稿,《六政集要》和《村政辑要》。
陈敬棠不时与村长邓初民共商村政大计。

街头,正逢星期日赶集,街上红男绿女,乡间百姓聚会购物人多的时候,不时有教师领着小学生打着五颜六色的三角旗,上面写有各种标语,“厉行村政”,“造福子孙” ,“种棉光荣” ,“兴利除弊” ……
十字街头,最热闹去处,贴有敬棠编撰的新政利民歌:

新政利民歌:
各位父老和姐妹,‘六政’‘三事’ 记心田。
兴水利,将渠开,旱地变成米粮川。
多种树,收益广,防风防旱出银钱。
房前屋后自家管,三年五载变成椽。
穷人要想把财发,家家养蚕又种桑。
有钱无钱忌大烟,吸毒上瘾害不浅。
家破人亡还不算,遗毒后代祸无边
满清残渣男留辫,过时古董人笑谈。
众姐妹,莫缠脚,天脚光荣是自然。
家家都把棉花种,利国利民不愁穿。
人人保活一株树,植树成林大家欢。
畜牧也是发财路,六畜兴旺钱万千。
实行新政大家好,出力流汗苦变甜。

许多百姓在围观着,面带喜色地议论着。
人群中,有的学生打着快板念着这“新政利民歌” ,众百姓津津有味地听着。
                 三、
废弃的渠道里,到处是破破烂烂的砖头、瓦块、垃圾之类。
陈敬棠和邓初民领着众乡亲,分段包干,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一条条渠道渐渐成形。
渠道两侧,人们又栽着带着泥土根子的树株。
一条条渠道里,引来了河水,或者清冽的泉水,浇灌着庄稼。

到处是挖渠、植树、引水、浇地的人们。
干旱的庄稼得救了。人们高兴地笑了。

陈敬棠随着邓初民检查桑树林;察看村里的蚕室。

两人又检点养猪、羊,养骡、马的人家,垒砌圈,结羊网,督促管理。

挂有漂白红“十” 字门帘的医疗室,门口挂了一块“移风易俗服务所” 的牌子。不时有剪长辫子的男人和放脚的女人们羞羞答答地进去,欢欢喜喜地出来。

医疗室的旁边,设置了“戒毒所” 。不时有背枪的巡警,领着吸毒者来,将他们送进所里去。

街上偶尔有背枪的巡警,押着抓回来的毒贩子,胸前背后挂着“贩毒可耻” 、“卖毒无异杀人” 的牌子,让他们自己敲着锣,不时吆喝着这一类口号。学生们也吆喝着。

街上也有被抓的卖淫女子,脖子上挂着破鞋,被背枪的巡警们押着,游街示众。

太原城头,各首脑机关等要害部门的楼顶上,第一次竖起了隶属于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

山西省政府门口,多了张醒目的牌子:“晋绥军司令部” 。

贯通南北的公路工程大规模地展开:从石岭关的拓路队,到豆罗的牧马河公路大桥的架设,到平川地带的取高垫低,到忻口的炸石劈山……分工包片,有军人,有遭了旱灾,享受以工代赈的农民,正在紧张地劳动。挑箩筐的,舁大筐的,推独轮车的,赶牛车的……

村里村外,不时有外村外地的人来参观,邓初民或者陈敬棠陪着他们。

这日,邓初民走进陈敬棠的办公室,“陈处长,电报!”
陈敬棠接过看了,脸色变得十分严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