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苏联大哥
作品名称:寸草心 作者:闻鸣轩主 发布时间:2015-09-05 10:23:52 字数:6251
(本故事纯属虚构)
沈涧秋提着被子站在站台的尽头望着远逝的列车,妹妹那迷茫的眼神时刻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共产党人难道就没有七情六欲?共产党人莫非真的六亲不认?母亲郦霞这些年带着三个弟妹不易,现如今涧华去了台湾,涧芳不知所踪,眼下涧芬又要去山西参加工作,自己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照顾母亲,是该找个伴侣来陪陪母亲,虽说自己已经年近三十,但爱情这回事却不是想来就来的,需要一定的了解。说句心里话,沈涧秋也希望沈涧芬能够留在杭州,陪伴母亲,然而毕竟名额有限,况且共产党人只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妹妹而破例,名额当然应该给最需要和最有资格享受的人。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我们,难道连古人都不如?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唯有率先垂范,方能让群众信任党。
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回家以后,沈涧秋将自己这些天来的所思所想写成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寄给妹妹沈涧芬,末了,引用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11月1日写就的《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对纪念鲁迅先生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沈涧秋抄录此诗的目的也在告诉妹妹,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一定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人,即为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建国伊始又遭受了朝鲜战争的洗礼,国家一穷二白的局面一时还很难改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帮助中国,中苏签署了许多合作协议,中苏不仅在军事和外交方面全面合作,在经济领域也是协调和互助的。苏联对中国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构成了此期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应该说斯大林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既是慷慨的,又是有限的,既有效地帮助了中国的经济恢复,也遗留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内容涉及到许多领域,其落脚点遍及中国的大多省份。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它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其中由苏联援建了156个重点工程,它对中国农业发展同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万诺夫就是这个时期苏联派往中国的农业专家,他去的省份是浙江,接待他的是省农业厅的一位李处长和省粮食局的沈涧秋处长,为什么会选中沈涧秋呢?因为他是中央团校毕业的高材生,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
伊万诺夫与沈涧秋们的见面是在西湖白堤上的楼外楼。
当沈涧秋与李处长将伊万诺夫迎上楼外楼二楼时,伊万诺夫竖起了高鼻子,嗅了嗅,对沈涧秋说:“沈!这是什么味道?”
沈涧秋闻到了一股酸味,作为浙江人的他马上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微笑着回答道:“伊万诺夫同志,这是醋的味道,一会您就知道它派什么用场了。”
“哦……沈!还有其它味道……”伊万诺夫还在深深地吸口气,俨然是一副品尝的模样。
沈涧秋和李处长也已经闻到了泥土的芳香夹杂着绍兴酒的味道。沈涧秋作了个“请”的手势,将伊万诺夫迎到了餐桌前。
第一道菜是“西湖醋鱼”。这是浙江杭州传统风味名菜。此道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刚才伊万诺夫闻到的气味就是由它发出的,更令人叫绝的是这条鱼色泽红亮,口感细腻,鱼嘴还在微微开合,鱼尾亦能左右轻摆,很有趣味。
伊万诺夫看呆了,“沈!这是怎么做到的?”
沈涧秋让人请来了厨师,由厨师讲解他来翻译,原来这活西湖醋鱼的做法如下,先取一条活鱼,去鳞不开膛,从鱼嘴里面去内脏,把鱼鳃和喉骨去掉,在用筷子把内脏取出,洗净,放入盆内,放少许盐,味精,白糖,料酒,生姜,葱,淹制5分左右,取出挂糊。头用毛巾包好,等油温高了,下锅炸2到3分取出,放入盘内,锅里放油,加如番茄酱,醋,白糖,盐,味精,调成糖醋汁。浇在上面即可。
“伊万诺夫同志,做这鱼最关键的一步是要用两块湿毛巾裹住鱼之头尾,用双手擒住放入油锅煎炸。这样既能保证鱼肉熟透,也能保证肉质鲜嫩,并且还能让客人看见鱼唇尾活动的奇观。”沈涧秋听完厨师的讲话并翻译成俄语后,总结了这其中的门道。“说来这道菜还有个典故呢。”
“典故……”伊万诺夫拖长的声音,显然他对与这道菜有关的事也来了兴趣。
沈涧秋借此讲起了民间传说,“相传在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两人,颇有学问,但不愿为官,因而隐居江湖,靠打鱼为生。当地有一恶霸,名赵大官人,他见宋嫂年轻貌美,便施阴谋害死了宋兄,欲霸占宋嫂。至此,宋家叔嫂祸从天降,悲痛欲绝。为了报兄仇,叔嫂一起到衙门喊冤告状,哪知当时的官府与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告状不成,反遭毒打,把他们赶出了衙门。回家后,嫂嫂只有让弟弟远逃他乡。叔嫂分手时,宋嫂特用糖、醋烧鲩鱼一碗,对兄弟说:‘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出头之日,勿忘今日辛酸’。后来,宋弟外出,抗金卫国,立了功劳,回到杭州,惩办了恶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知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在这里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菜,也同传说一样在民间流传开来。”
“你们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伊万诺夫不由得翘起了大拇指,这既是为沈涧秋的博学而钦佩,更是对中国菜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
桌上还有龙井虾仁、叫花童鸡、东坡肉等杭州名菜,但这天伊万诺夫的兴趣显然不在其它菜身上。
伊万诺夫要让服务员上伏特加酒,很可惜楼外楼并没有这款酒,中方叫来了绍兴花雕酒。席间,虽说那西湖醋鱼吸引了伊万诺夫的眼球,但他嘴里啃得最多的还有叫花童鸡和东坡肉。
“你们中国目前有多少耕地啊?”伊万诺夫借着几杯绍兴酒下肚,仿佛像一位老师那样向沈、李两位处长提问起来。
见伊万诺夫盯着自己,农业厅的李处长只好硬着头皮回答:“具体……具体数……数据不太清楚。”
“收购了多少公斤粮食?”伊万诺夫显然对李处长的回答很不满意,他接二连三地又问了起来。
“18393.5万吨。”沈涧秋对于粮食局的职责范围之事了如指掌,他脱口而出。
“很好!”伊万诺夫对沈涧秋另眼相看起来,但他接着又问道:“你们国家要养活多少人?”
“6.14亿。”又是沈涧秋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个问题,即这样的人口需要多少粮食?按每人每月27斤粮食计算,需要19893.6万吨粮食,还有1500万吨左右的缺口。
果然,伊万诺夫也略加思索,得到了答案,“有1500万吨左右的差距,你们有什么办法?”
“开垦荒地,向山上进军!”李处长铿锵有力地回答,他不甘在伊万诺夫面前,让沈涧秋抢去了风头。
“开垦荒地谈何容易?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伊万诺夫摇了摇头。
“您是说提高亩产量?”沈涧秋试探地问道,他对农业方面的事略知一二。
“是的!”伊万诺夫肯定地点了点头。
“伊万诺夫同志有何高见?”沈、李两位中国同志虚心向伊万诺夫请教,伊万诺夫趾高气扬地端坐在餐桌前,朝着西湖的方向远眺。
这时,一阵歌声传了过来。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
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伊万诺夫自然听不懂中国歌曲的内容,但他还是煞有介事地评价起来,“你们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对这楼外楼有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什么风吹……吹人……’,唉!”
“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伊万诺夫同志你曲解了我国宋代诗人林升的诗。”沈涧秋严肃地站起身来,指着西湖,侧耳倾听,“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表现了当时的社会。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奋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当时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现如今,我们中国是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您现在听到的是《歌唱祖国》,这怎么可能与南宋小朝廷的歌舞相提并论呢?”
伊万诺夫原本是想故作风雅,来显示自己的渊博,没想到在沈涧秋面前被说得哑口无言了,他喃喃地还想表达什么,一时间无话可说了。这是他来华以后,第一次遇到的尴尬。
几天以后,在伊万诺夫的要求,沈涧秋和李处长陪同他前往桐庐去体验中国农村的生活。
他们一行去的正是江源的互助组,当沈涧秋陪同伊万诺夫来到田头时,江源互助组正在田里插秧,有人在前面牵着牛犁地,一群人在后面比划着一排排地往田里插秧。
伊万诺夫远远地瞅了半天,唉声叹气地说:“沈、李!你们现在还在用你们祖宗几千年前用过的东西种田?”
“没错!”沈涧秋并没有否认这种农耕生活是几千年传下来的。
“太落后了!太落后了!”伊万诺夫一连二个“太落后了”来表达他这几天来胸中的郁闷。“你们还停留在封建社会?”
“是的!伊万诺夫同志。新中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来的,我们并没有经历过苏联老大哥所经历的资本主义社会。”沈涧秋如实说明。
“看来你们得补上这一课。”伊万诺夫一贯以“老大哥”自居,善于教训人的脾气一点也没有因为在楼外楼被沈涧秋驳得体无完肤而改变。
“补上?”沈、李二位都很纳闷。
“对!我带你们去东北长长见识吧。”伊万诺夫这次学乖了,他并没有直接描述。
中午时分,一行人等在江源家吃饭。当他们去的时候,江大婶正在做猪食,她一边用铡刀将从河里捞来的水葫芦铡碎,再用米泔水拌糠煮好,去猪圈喂食,这一幕正巧被赶来的伊万诺夫看见,他又皱了皱眉头,一个劲地将头摇得像个货郎鼓似的。
伊万诺夫带着沈涧秋、李处长,连江源也叫上了,一同前往黑龙江去参加苏联援助那里的大型农业设备。
一台机器在田间轰鸣,不一会儿,田里的稻子已经全部收割好。江源目不转睛地看呆了。
“孩子,这是个啥玩意?”
“江叔,这叫‘联合收割机’,它能代替人的劳动。”沈涧秋在一旁悄悄地向江源解释道。
“江!你们收割一亩地需要多少时间?”伊万诺夫深知沈涧秋不好惹,他想用农民江源来回答,让中国人体会到联合收割机的好处。
“一个人手工用镰刀割,大约需要一天半时间。”江源是种庄稼的好手,他的回答可代表了中国农村的现状。
“用这种联合收割机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收割一亩地。”伊万诺夫开始洋洋得意起来,“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那玩意我们能使吗?”江源还叫不出联合收割机的名称,他目睹了联合收割机的功能,便对沈涧秋说:“它能抵上我们许多人啊!”
“确实如此!”沈涧秋由衷赞美道。
伊万诺夫更加沾沾自喜起来,他拿出一张报纸,展示给在场的所有人瞧,“看看我们的养猪场,比比你们有什么差别?”
这是一张《真理报》,文章介绍了苏联养猪场机械化程度,并附有赫鲁晓夫参观的新闻报道。沈涧秋接过一看,不由得笑了起来。
据说赫鲁晓夫同志年轻时也是苦孩子出身,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在社会主义农庄生产劳动,和农民有着极深厚的感情,他当上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也不忘本,时常去农庄视察工作。
有一天来到了一个养猪场,看到满圈的活蹦乱跳的小猪,顿时来了兴致,挽起裤腿就下去和小猪们打成一片,抱抱这个,逗逗那个,随行的记者们也是不敢怠慢,“咔嚓咔嚓”相机快门响个不停。
记者们晚上回到报社,准备排版第二天的报纸,总编同志犯了难,赫鲁晓夫在猪圈里的照片该如何注释呢?一个记者说:“就叫《和猪在一起的赫鲁晓夫同志》吧”,总编说不行不行,这样有损国家领导人形象,大家想了会儿,另一个记者说:“不如叫《和赫鲁晓夫同志在一起的猪》吧”,总编把这个记者直接骂了出去,大家继续陷入沉思。
第二天,《真理报》出版了,莫斯科街头人手一本,照片下边注释着《左起第三个是赫鲁晓夫同志》。伊万诺夫自然也保存了一本。
当沈涧秋翻译给李处长、江源听时,李处长不敢吱声,江源可顾不了那么多,他用手指数了数指着人群里的第三个人说:“这个是赫家的……晓夫?他到底是什么人?”
“江叔,赫鲁晓夫现在是苏联的领袖,您指的这个不是,是将猪也数进去,左起第三个才是赫鲁晓夫同志。”
江源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难怪长得像猪一样。”
见江源在大笑,伊万诺夫不解地问:“沈!他说什么?”
“他……他说贵国领袖赫鲁晓夫同志长得挺结实的。”沈涧秋反应快,他只好换了个词来形容赫鲁晓夫。
“愚昧、落后。”伊万诺夫不知道中文“结实”的真实含意,他从骨子里鄙视江源等中国农民。
“伊万诺夫同志,我们的国家是还很贫穷、落后,但请您尊重我国的劳动人民。”沈涧秋纠正着伊万诺夫的观点,“我们毛主席说:‘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请相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创造奇迹!”
“奇迹?”伊万诺夫狐疑地看看沈涧秋,又瞧瞧江源。
这些个苏联专家确实在不远的将来根据赫鲁晓夫的指示,从中国撤走了,临了,伊万诺夫还死命用裤子等工具装满了土豆、西红柿回国。这是后话,当然,此刻沈涧秋明白了伊万诺夫在楼外楼为什么对鱼不感兴趣,对肉却情有独钟的原因。
年轻的共和国,没有了苏联专家的援助,又将向何处去呢?
未完待续
(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