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易经——你聪明而智慧的思维>辅助阅读卷(三)

辅助阅读卷(三)

作品名称:易经——你聪明而智慧的思维      作者:言多      发布时间:2014-06-11 15:16:49      字数:3778

  14、易经为什么能利用占卜指点迷津
  易经是国学中的经典,它是一部哲学之作,但它和别的哲学著作所不同的是它的思想基础是由预测的需要出现的,也就是古代的“占卜”书。它的“占卜”功能一直是神秘的,所以自始至今特别是现时代总给予易经“贬多褒少”,这是我们自己的“完全错误”。易经,它的预测功能的神秘应该承认,历史证明它竟然和以后的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相吻合,如64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64个DNA密码。爱因斯坦的《磁场论》和易经偶合,再有“二进制”理论等等这里不再多说。但必须说明,易经早于以后的重大科学发现,偶然不是巧合,一件事可能在自然界中“巧合”,但多项重大的问题相一致就不是“巧合”了。易经把握了宇宙的基本规律是不可置疑的。关键是它的“占卜”功能的神秘至今难以科学证明。国外很多著名学者都对易经进行毕生的研究,他们往往从心理学方面给予解释。我在反复学习反复思考中受益,并认为是有道理的,现就鄙见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共时性定律功能。瑞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卡尔·G·琼对易经为什么能起预测功能做了解释。他说他潜心专注研究易经许多年,经常在一棵古树下一坐几小时,先提出问题,再从易经中找出答案。易经从来没让他失望,它的答案总是令人惊奇,开发人脑的想象力,它将智慧的光芒照射到混乱的尘世,神奇的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深层次。他通过“共时性定律”的现象来解释易经,他相信正是这个定律,使得某些事件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时发生。这样,当他在一定时间得到一定的卦象,就对应了生活中其它领域里的共时事件,从而与卦象产生联系。我们常用的在“特定环境(如寺庙等)怀着特定的事物抽贴抓签”等,就是这一规律起的作用。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古奇的结论是:他研究易经多年,易经使我们明显的接近了永恒的真理,在那里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超越,他自己也搞不明白这本书是怎样把看起来杂乱的材料组织到一起的,事实是这本神秘莫测的奇书其结果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许来源于“共时性定律”的道理。
  二、直觉选择正确的暗示能力。英国著名学者,易经研究者认为:人的头脑有直觉地选择正确的暗示的本能和能力。即使是他所遇到的是一个任意选择的名人名言,而对混乱的日常生活问题,这种能力仍然能发挥出来,即使看见一片茶叶或者一个星座,也会使我们想起我们的处境。在我们所看见的一切事物中寻找它的意义,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科学发现人类的心理是复杂的,存在意识和潜意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直觉与知觉,知觉和超感官知觉能力等等。它们在人的感知作用中有着复杂的表现方式,人和人也不同。现在还不能完全揭示出它们的作用功能规律,但不能否认它们于人生存的作用。
  我们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思维。如果我们知道左半球负责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思维,一些常见的问题很好回答了,如为什么人老喜欢用右手等等。换句话说,我们的智能(左半球)总是轻松地处在一个秩序的、逻辑的世界中。而另一方面我们的直觉(右半球)偏爱内心、感情和自然的安排,却并不总是能同严格的智能秩序保持一致。因此,我们就经常面临着一种一左一右的冲突。我们必然在智能和直觉之间、意识和潜意识的需要之间寻求一种创造性的结合。这就是易经的目的。它以凝聚的方式表达自己并重建平衡意识。反过来,它帮助我们的智能重建创造力并与实际接触。
  成功的领导者、创造者和发明家都非常清楚这个事实,许多闪光的思想来源于这种直觉。它突然的发现,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是它们经常在大脑处于轻松状态下,在潜意识中集中的一个紧迫的问题时而突然发生的。有些人在忙于琐碎和有规律的工作时,却在洗脸、散步甚至刷盘子时灵感出现了。我们常用的在“特定环境(如寺庙等)怀着特定的事物抽贴抓签等的灵验”也是典型的创造了这种环境的结果。爱迪生爱在安乐椅上产生灵感;爱因斯坦喜欢躺在安静的床上半睡半醒的思考学术问题;缝纫机和汽油分子结构的发明者都是在梦里出现灵感而发明的。写作者就灵感的这种体会也不言而喻。“我们的重大的科学发现来源于直觉”这是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经常说的。直觉经常可以导致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思维经历只是标的物不同罢了。
  三、思维的优选功能。易经是一个“智慧模型”也可说是“思维成功模型”。我们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为了优化和优选而达到我们需要的最佳状态,我们运用数学建立数学模型,如“优选法”“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等,就诸多相关因素套入数学模型变求得最佳优选的目的。易经如此,易经64卦对于我们生存中的问题无所不包。这就是易经的魅力。我们生活着每天的事,每件事,大事和小事,时时事事吧,都是我们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客观的永远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和变化的。我们面对的客观因素无不具备变化性、多样性、特殊性、具体性的存在特征,总的说是复杂性特征。例如:我们每天上班,今天的事即使重复昨天的事也是陌生的,你面对的事情的客观条件在变化,你面对的同时上司心理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等等。客观的存在状态我们判断的正确是我们主观应对的正确的关键,否则就是失误或失败。经验永远是只能参考不能实践的!即使一件小事我们面对的客观条件是复杂的,我们总是在优选客观条件有利于我们的所为,这就是易经提供的平台。我们面临的一切在变,就是原子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一样的。现代物理学家们也证明了物质在原子水平上的双向性,物质可以表现为波,也可以表现为粒子,这取决于环境和时间的改变。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古奇的结论是:“他研究易经多年,易经使我们明显的接近了永恒的真理,在那里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超越,他自己也搞不明白这本书是怎样把看起来杂乱的材料组织到一起的,事实是这本神秘莫测的奇书其结果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说明这个道理。英国著名易学专家克里斯多夫?巴克特说:易经使我们与生命,与事物实质的保持一致,要求我们随“道”,即同自然保持和谐的正确的途径去观察在我们自身和我们周围的阴阳平衡。而现代心理学则认为易经能帮助我们协调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理智和感情、逻辑与直觉,从而优化我们的思维,认识当下,看到今天,预见未来。
  以上叙述的三个方面是关于易经能指导我们解决问题预测问题的探索。探索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慢慢的认识一项智慧,揭秘一种魅力,有关易经的神奇的智慧魅力还需要一代代热爱易学的人们不住的探索,只有探索才能进步!自然界还有广阔的认识空间,人类到目前也是知之又少而已!
  当我们遇事打开易经选到一卦时,不管你符合它还是你不符合它,易经已经把问题的答案送到你的潜意识中了。

  15、易经是“玩”出来的学问
  写到这里很累,看的也累,不妨轻松一下,戏说说易学。《易经》是“玩”出来的学问,且是大学问,这样推论,凡哲学都是“玩”出来的学问。易经学从“八卦”一直“玩”到成为国学之列,真是姑妄言之。这不能不说后各路智慧大家们“玩”的贡献。这也是每一门学问由生到熟的必然过程,无可厚非。大家都知道一个智者在果园里“玩”,偶一苹果落地,便后有了万有引力定律。就像“龙”,龙本来没有,但文化使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真是“潜龙勿用”是妄言而“叶公好龙”啊。
  伏羲是先祖至圣这是肯定了,因为有历史文字。他创造了“八卦”几根线性符号,是偶然是必然无从考证,现存的几个甲骨文金鼎文符号也是让人望而止步也。但“八卦”的伟大不可言喻,似是“天赐神术”,但它的“道法自然”则足以折服。
  文王坐牢演绎八卦,给八卦赋予了先古哲学的基础,这是积极的哲学,定不是偶然之作。这也算是圣人之圣人了。他是政治家、思想家的先驱,他懂得“以文治人治国”的大道,其后的政治家多都继承或成功。据说文王把伏羲捧为“神”,为“神”讲“八卦”之经,那也是“神”者。其道在于“出世”为首,东山再起打江山统天下,其后也付诸实施也。
  孔子逐放而解释《周易》,也是“被撵回家”而研究易学的。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易学结合儒学作《十翼》等,其心理和目的也是想“出世”为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只是他的天时一般:快六十了;他的“地利”一般:欠缺武道之辅佐啊,最后只能安分守己做了“教师”,这“安分守己”就是受惠于易学,懂得“日落则息”了。
  凡学问,其实很简要,一句话不多一句话不少了。只不过这“一句话”只有大智慧之人才能悟到,其字不多但分量不小!
  “八卦”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生生不息,或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而已。如演义之:就是阴阳互换,阴晴圆缺;再演义:说到家就是“福,祸相依;祸,福相伏”,人就在这种周而复始中不懂一生而死不瞑目吧!
  道家也是一句话:“道法自然”,再重复:“天人合一”。此后人把它写成道经多典。
  佛家也是一句话而已:“克欲”两个字的哲学——人生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欲望,从己做起克制欲望。自己先行为“出家”而为。后人详解写成多典佛经。
  这里说说佛道:人生有四大苦“生死离别”,人生有四大欲:“食色财官”。冲动是魔鬼:饥夺食,****,财狡诈,臣奸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色为欲狱,仕为官倒啊。
  耶稣也是深山独悟道,创立了其教。其实也是一句话。后人著述百万言为圣经。
  其实,学问就是这样来的,越发展越丰富,道理越深奥,似乎越神秘,也就越有学头,指导人生一路走好!
  我道信服圣经上的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劲大的不一定能赢,跑的快的不一定第一,智慧的不一定富有,人的一切来源于机遇。如此啊!
  “玩”就玩吧,咱也“玩”一把笑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