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三秦演义>吉春《三秦演义》第七十五回 西夏建国宋大惊 帝睍无路向蒙降

吉春《三秦演义》第七十五回 西夏建国宋大惊 帝睍无路向蒙降

作品名称:三秦演义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8-04 18:57:19      字数:4738

  第七十五回西夏建国宋大惊帝睍无路向蒙降
  
  西夏(公元1038年一公元1227年)
  景宗元昊生于公元1003年,公元1038年即位,设立了汉官制和党项官制,两个系统并列。汉官制,就是夏仿宋制,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两班,最高长官是中书令和枢密使;设御史台,由御史大夫司监察。中书省、枢密院以下设有6司,即诩(yi,读亦)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磨勘司;还有飞龙苑和文思院等机构。以后,又增加到16司,管理政务。其官员设尚书令,由番、汉分别担任,总管16司。
  党项人官制,有宁令、谟宁令、丁卢、丁弩、素赍、祖儒、吕则、枢铭等。野利仁荣任谟宁令(天大王),在党项官员中,处于极高的地位。党项部落住帐幕,一家称一帐。小部数百帐,大部千余帐。男子年过15成丁,每发生战争时,各部落才出丁作战。规定,各部落每2丁取“正军”1人,配备随军服杂役的负担1人,合成一“抄”。初期,他规定以4丁为两抄,同住1个帐幕,后改为3丁同住1个帐幕,即2正丁合用1“负担”。正军每人给马、驼各1,如倒毙,需赔偿,成为“长生马驼”。元昊还设立10万擒生军,装备粮食,是夏军的精锐,职责是在作战中掳掠生口作奴隶。擒生军有3万,“负担”7万,平均每1正军有“负担”两人以上;有炮手200人,称为“泼喜迭”,即在骆驼背上立旋风炮,用拳头大小的石弹攻击敌人。元昊选拔豪族子弟中善于骑射的5000人组成侍卫军,号“御园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控制各部落豪强的反抗。在兵力部署上,夏景宗把重点设施放在以兴庆府为中心的一个三角线上,即以7万人护卫兴庆,5万人驻守西北的贺兰山。
  夏王朝建立后,元昊通晓汉文,便与谟宁令野利仁荣制成西夏文字,“字形体方整,类八,而画颇重复”,一字一音,共计6000多字。
  公元1038年10月,元昊称帝,使宋朝廷大吃一惊。这一年的12月,宋仁宗命知永兴军夏竦(song,读耸)兼泾原、秦凤路安抚使,命知延州范雍兼鄜延、环庆路安抚使,准备出兵夏州。第二年正月,夏景宗向宋朝廷进表说:夏已建国号,称帝改元,名义上仍向宋称臣,请求宋朝承认夏国,册封帝号。宋朝不允,并于同年6月间,下诏削去元昊的官爵,下令募人擒捕元昊。元昊闻讯大怒,11月,下令进攻宋朝保安军,结果被宋部将狄青战败,夏损失2000多帐。元昊又派牙校许降,袭击金明寨,生擒宋都监李士彬,并乘胜取延州。范雍召部将刘平、石元孙来援。元昊伏兵3日,生俘刘、石二将,进而攻破宋塞门寨、安元寨,获得大胜。宋朝兵败后,宋仁宗贬范雍,任命韩琦、范仲淹经略陕西。公元1041年(天授礼法延祚四年)2月,元昊又领兵进渭州(今甘肃平凉县)。第二年闰九月,夏朝再次出兵,俘掳宋军9400多人,获战马600多匹,乘胜直抵渭州,俘获大批居民而回。公元1044年(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2月,宋朝同意与夏朝议和,接受元昊建国时提出的条件,册封元昊为夏国主,但夏对宋仍保持名义上的称臣。
  公元1048年正月十五日,宁令哥乘元昊酒醉,约野利族人浪烈等进宫,被卫兵发觉,浪烈当即被杀,宁令哥一刀削掉元昊的鼻子,仓忙逃离出宫。翌日,景宗因流血过多而死。
  没藏讹庞挑唆宁令哥行刺,是想要元昊父子两败俱伤,从中取利。达到目的后,以弑君之罪,派人执杀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尔后讹庞与领兵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两岁的谅祚为帝。
  夏毅宗生于公元1047年,两岁即位后,实际大权落在了没藏后和其兄、国相没藏讹庞的手中。
  公元1056年(天福承道四年)10月,拥有权势的汉臣李守贵伺机在没藏太后外出途中将其杀死,讹庞设计杀掉李守贵全家,随后又把自己的女儿许给毅宗作妻,立为皇后,继续通过后族操纵皇室。
  讹庞于公元1059年8月,又杀掉了高、毛。公元1061年,没藏讹庞父子又阴谋杀害毅宗,夺取皇权,结果事败,擒杀了讹庞父子,没藏氏族人在外任官者也都被处死。
  公元1061年10月,毅宗下令,夏国人都不许用党项的蕃礼,而改用汉礼,并派遣使向宋朝上表陈告;次年,又遣臣向宋朝献马50匹,求换《九经》及《册府元龟》。宋朝退回马匹,并让其使臣携回《九经》。为此,公元1063年(拱化元年),毅宗又改回汉姓,仍用唐朝的赐姓李氏。
  公元1062年,毅宗增设官职,任命汉官担任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等职。公元1065年(拱化三年),毅宗在秦凤路俘虏汉人苏立,也授以汉官。陕西文人景询犯罪逃来夏国,毅宗以景询为学士,参与国事。
  公元1067年(拱化五年)12月,夏毅宗病死,长子秉常即位。
  夏惠宗李秉常生于公元1061年,公元1076年(大安二年),惠宗已年长16岁,开始亲政。但梁太后、梁乙埋仍然把持大权不放,引起惠宗的不满。公元1080年(大守六年)1月,惠宗在改革派皇族的支持下,废蕃礼,行汉礼,引起梁太后、梁乙埋及后族一系列贵族的群起反对;但惠宗置之不理。梁太后执政其间,曾多次与宋发生战争,惠宗亲政后,则企图恢复毅宗时与宋朝和好的政策,停止对宋朝的掳掠,梁太后也坚决反对。公元1081年3月,汉人将军李清劝惠宗把黄河以南的地盘归还宋朝,从而夏、宋以黄河为界,与宋实现议和。梁太后与乙埋、罔萌讹等知道后,则设计杀死李清,随后又把惠宗囚禁到离皇宫五里的兴州林寨;接着,梁乙埋、罔萌讹等又聚集人马,斩断河梁,使惠宗不能与外界勾通消息。
  5月,保泰军统军禹藏花麻请求宋朝出兵讨伐梁氏。8月,宋神宗决定发兵50万,分5路围攻西夏。两兵交战,夏兵则屡遭败绩。梁太后心情甚为慌恐,便向群臣问计。一名老将说:“只要坚壁清野,把精兵聚集在兴、灵2州,并派轻骑抄敌军的后路,断绝其粮运,宋军无食,不战自溃。”梁太后采纳了他的计策,调十二监军司计10万精兵驻守兴州。当宋军围灵州的时候,夏兵出截宋军粮运。宋军种谔、王中正等部终因无粮溃退;宋将高遵裕部围灵州计18日,未能攻下。梁太后令夏兵决黄河水灌宋军营,使宋兵冻溺而死者无数,只得大败而回。
  公元1086年(天安礼定元年)七月,夏惠宗死,他的大儿子乾顺即位。
  夏崇宗乾顺生于公元1083年,公元1094年(天祐民安五年)10月,梁乞逋阴谋叛乱,被夏朝大将嵬名阿吴、仁多保忠等率领部众杀死。公元1099年(永安二年)正月,崇宗年满16岁,但梁太后仍不许他亲主国事。辽国道宗听说后,对梁氏擅权极为不满,便遣使臣至夏国,设计用毒酒将梁太后杀死。
  公元1105年(贞观五年)3月,夏崇宗为了向辽朝求婚,便派汉官殿前太尉李至忠、秘书监梁世显前往进贡。辽朝天祚帝询问来使:“崇宗为人如何?”李至忠回答说:“秉性英明,处理谨慎,是个守成的好皇帝。”于是,辽天祚帝许婚,封宗室女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夏朝崇宗皇帝。公元1124年(元德六年)正月,夏崇宗看到辽朝即将灭亡,又奉表降金,金朝把原属辽朝的西北地带,即阴山以南、吐禄泊以西等地割让给夏国。3月,夏崇宗向金朝上表,愿按事辽的旧例事金,金太祖阿骨打则把夏朝视为藩国。次年辽朝灭亡,辽成安公主也在夏国绝食而亡。
  公元1139年(大德五年)6月,夏崇宗病死。由他的长子、16岁的仁孝即皇位。
  夏仁宗仁孝出生于公元1124年,公元1147年(人庆四年)8月,仁宗正式策试举人,立唱名法,并又设立了童子科,通过科举策试任用官员。公元1148(人庆五年)3月,又建内学,仁宗亲自选名儒主持讲授,主要是儒学。公元1160年(天盛十二年),任得敬进爵楚王,出入仪从,跟皇帝差不多。公元1165年(天盛十七年),任得敬驻西平府,征发民夫10万人修筑灵州城,并在他直接统辖的翔庆军监军司建造宫殿。
  公元1169年(天盛二十一年)2月,热辣公济上书,直接指斥任得敬身为国亲,不该“擅权宠,作威福”,请予罢斥。任得敬知道后大怒,便要借故杀热辣公济。仁宗生怕热辣公济受害,只好让其辞官归乡。第二年闰五月,任得敬威逼仁宗“分国”,提出分夏国的一半归他统治。仁宗无奈,只好分西南路及录州啰庞岭等地归任得敬管辖,建号楚国;接着,任得敬又胁迫仁宗派遣左枢密使浪讹进忠等去金朝奏报,求给任得敬封号。
  同年8月,任得敬私通宋朝。宋朝四川宣抚使虞文派使者用蜡丸密书通知任得敬,约定联合夹攻金朝,但宋密使被夏国捕获。夏国仁宗拿到证据后,便命弟仁友等设计杀死了任得敬,并诛其同党。公元1193年(乾祐二十四年),夏仁宗病故,由他的大儿子纯祐即位。
  夏桓宗纯祐出生于公元1177年,公元1206年(天庆三年),夏仁宗的弟弟仁友病死后,其子安全上表桓帝,请求承袭其父仁友的越王爵位,但桓宗不许,降封他为镇夷郡王。安全十分恨恼,便萌发了纂夺皇位之心。公元1206年(天庆三年)正月,安全在罗太后的支持下,一举废掉桓帝纯祐,自立为帝。
  夏襄宗安全出生于公元1170年,在位5年,襄宗即位第二年,蒙古发兵侵略夏朝,攻下兀刺海城,四处掳掠。公元1209年(应天四年)3月,成吉思汗从黑水城北兀刺海关口攻入夏境。襄宗派皇子承祯为元帅,大督都府高逸为副帅,领兵500抵抗。结果,夏军被蒙军打得大败,高逸被俘,不屈被杀。不久,蒙古兵又攻克夷门,进围中兴府。中兴府被围,襄宗亲督将士登城守御,蒙军不能攻破。9月间,正赶上天降大雨,河水暴涨,蒙军便引河水灌城,城中居民淹死无数。襄宗向金朝求援,金帝卫绍王拒不出兵。襄宗无奈,只好以把自己的女儿献给成吉思汗为条件,向蒙求和,蒙古才答应退兵。
  公元1211年(皇建二年)7月。皇室齐王遵顼(xu,读须)废襄宗安全,自立为帝。
  夏神宗遵顼出生于公元1163年,称帝后,就立即派兵万骑围攻金国的东胜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后因金派军来援,才退兵回夏。这年冬季,蒙古军围攻金泾州、邠州、又进围平凉府。公元1212年(光定二年)3月,金朝主动派使臣册封遵顼为夏国王,但夏神宗仍然继续进攻金朝。公元1213年1月,夏兵攻破金保安州(今陕西志丹县),进围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破邠州(今陕西彬县);接着又继续攻破巩州、庆原、延安诸州。公元1216年(光定六年)秋,蒙古成吉思汗出兵侵金,夏朝出兵配合作战,连攻延安、伏州,进而破潼关。同年冬天,夏神宗又乘胜派兵4万多围攻金定西城,但因战败而回,死伤2000余人。
  公元1217年(光定7年)正月,夏朝又应蒙古的征调,派兵3万随蒙古联合攻金,大败于宁州。蒙古西侵花刺子模时,再次向夏朝征兵,夏朝不堪蒙古的频繁征调,拒绝出兵,蒙古便突发兵攻打夏朝,围中兴府。神宗惊惶逃走,出奔西凉,留太子德任守中兴府;直到蒙古退兵后,神宗才又返回。
  公元1223年(光定十三年),神宗派太子德任领兵抗金,德任坚持联金,拒不领兵。神宗气愤,一举废掉了德任的太子位,把他囚禁灵州。10月,蒙古兵在夏积石州侵掠去后,神宗仍要聚集兵力抗金。12月,夏神宗在上下反对声中,不得不宣告退位,把帝位传给二儿子德旺。
  夏献宗德旺生于公元1181年,公元1226年(乾定三年)1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自北路侵入夏境,攻破黑水、兀刺海等城;5月,蒙古军进围甘州,并派使者招降夏甘州守将曲也怯律;7月,蒙古军攻破西凉府,夏守臣战败投降。夏献宗眼看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惊忧而死,由其弟南平王李睍继位。
  夏末主李睍出生年代不详,是在夏亡旦夕中即位的。面对蒙军的长驱直入,夏朝军民却展开了抗蒙救亡的激烈战斗。
  成吉思汗于11月又率大军进围灵州(今甘肃灵武)。夏末帝李睍派老将嵬名令公率夏兵迎战,遭到惨败。公元1227(宝义二年)春,夏末帝李睍被围在中兴府,外援断绝。同年闰五月,成吉思汗从隆德州到六盘山避暑,派遣使者察罕去中兴府劝李睍投降,被李睍拒绝。结果中兴府被围,城中粮尽草绝,军民饥病而死众多;6月,发生地震,城内房倒屋塌,宫室具毁,帝睍看到确已走投无路,只好向蒙古投降,后被蒙军杀死,夏朝至此灭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