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三秦演义》第七十四回 辽祖耶律阿保机 金章宗游司马庙
作品名称:三秦演义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8-01 20:58:17 字数:12000
第七十四回辽祖耶律阿保机 金章宗游司马庙
辽(公元916年一公元1125年)
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16年一公元926年)
太祖耶律阿保机,生于公元872,他十多岁的时候,便力大无穷,能挽300斤重的大弓,一箭能把一寸厚的铁板射穿。公元901年(唐昭宗天复元年),29岁的阿保机,便被选为迭刺部的酋长,并担任“专征讨”的军事统帅。公元907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1月,阿保机被推为可汗(八部联盟的首领称可汗)。
公元916年2月的一天,阿保机邀请其他七部首领聚会盐池,用伏兵之计,将他们一网打尽,统一了契丹各部,自称“天皇帝”,让妻子称“地皇后”,立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宣告了辽王朝的诞生。
公元918年(神册三年),阿保机在现在的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兴建“西楼”,把它作为皇都。公元926年(天显元年),后唐使臣贾去疑被留在契丹扩建城郭,建筑宫殿寺庙。
公元920年(神册五年)正月,阿保机命他的侄儿鲁不古和突吕不,模仿汉字偏旁,制契丹大字。
阿保机称帝后,为了扩充疆土,亲征突厥、吐浑、党项、小蕃等部落,还于神册六年、天赞二年两次攻陷今河北的10余座城池,天赞三年,又灭掉渤海国,建立了东契丹。
公元926年(天显元年)7月,辽太祖阿保机,在征服渤海后的回军途中,死在扶余府。辽太祖死后,皇太后述律氏月里朵称制,主管军国大事一年多。
公元927年(天显2年)11月,掌握军权、任兵马大元帅的耶律德光,在述律后的支持下继皇帝位。
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年一公元947年)
辽太宗耶律德光,出生于公元902年,公元929年(辽天显四年)10月,辽太宗检阅诸军,命皇弟李胡领兵攻云中诸郡;第二年,又命李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公元936年(天显十一年)5月,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唐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8月,辽太宗亲自率大军南下,入雁门,进太原,大败后唐张敬达。10月,辽太宗在晋安行帐召见石敬塘,对他说:“我三千里举兵而来,一战而胜,这是天意吧!我看你雄伟宏大,应该领受南边的土地,世世做我的藩臣。”于是,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太宗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这年年末,石敬塘进驻河阳,后唐废帝李从珂兵败,杀死投奔后唐的耶律倍,然后自焚而死。接着,石敬瑭献给契丹燕云16州,当上了“儿皇帝”。
公元942年(公同五年),石敬瑭死,石重贵即位,向契丹称孙,拒不称臣。太宗恼火,第二年冬,以晋降将赵延寿为先锋,统兵5万,大举伐晋。晋主石重贵下诏反击,命北行营招讨使杜重威率兵北进抗辽。太宗采用赵延寿的建议,直驱澶州,石重贵亲自到澶州督战。
公元946年(公同九年)12月,晋将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兵20万众,投降契丹。辽太宗兵自相州(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南下,命后晋降将张彦泽任先锋攻打开封后,后晋石重贵兵败投降。后晋至此灭亡。
公元947年(公同十年)正月,辽太宗用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后晋的都城大梁,在崇元殿改穿汉皇帝的服装接受百官朝贺,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同时宣布封后晋出帝石重贵为负义侯。
至此,辽朝“南北开疆5000里,东西4000里”,地广民众。在辽朝的国境之内,有许多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民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汉人的原属渤海人。他以种植农业为主;另一种是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他们是以畜牧业和捕鱼为主。为了适应这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设南北两面官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滏阳起义民众在梁晖带领下,攻打契丹占领的相州,杀契丹兵数百人,夺得相州,自称“留后”。辽太宗在开封住了不满3个月,就被迫在公元947年(大同元年)3月,仓皇离开开封北归。辽太宗在北归途中叹息地说:“真没想到汉族人这样难对付!”
同年4月,辽太宗在北归途中,病死在栾城(今河北栾县),5月,太宗侄、永康王兀欲(耶律阮)在恒州(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即位。
世宗耶律阮(公元947年一公元949年)
辽世宗耶律阮(又名兀欲)出生于公元918年,公元949年(天禄三年)正月,萧翰又和公主阿不里写信给明王安传,策划谋反。结果,萧翰被处死,阿不里下狱,后死在狱中。9月,辽世宗行至归化州祥古山与母后萧氏祭祀辽太宗后,和群臣宴饮大醉,察割乘机勾结耶律盆都,闯入营帐,杀死世宗及太后,自称皇帝。寿安王将计就计,把察割诱出帐外,由世宗弟耶律娄国亲手杀死,从而削平了叛乱。
寿安王耶律璟平乱后,继位做了皇帝。
穆宗耶律璟(公元951年一公元969年)
辽穆宗出生于公元931年,公元951年即位。公元953年(应历三年)10月,李胡的儿子卫王耶律宛与郎君嵇干等策划谋反,牵连到太平王罨撤葛和林牙华哥等人,穆宗得知后,一举逮捕了谋反者,杀死华哥、嵇干,但释放了耶律宛和罨撤葛等皇族。公元959年(应历九年)11月,穆宗弟耶律敌烈(太宗第4子)又和耶律海思、萧达干等人谋反。穆宗发现后,把敌烈、海思等人逮捕入狱,后海思、萧达干死在狱中,敌烈被释放。
公元960年(应历10年)7月,政事令耶律寿远和太保楚阿不等人谋反,皆被处死刑;10月,李胡的另一个儿子耶律喜隐谋反,涉及李胡。穆宗拘捕李胡父子下狱,后李胡死在狱中。
公元952年6月,北汉遭到后周攻击,便派使者来辽求救。穆宗遂派高模翰(渤海人)领兵救援。后周退兵后,高模翰也收兵回辽。公元954年(应历四年)初,后周太祖郭威病死,世宗柴荣即位。北汉乘机南侵,向辽求援。穆宗派耶律敌禄领兵1万去晋阳,周世宗亲自领兵出战。周、汉战于高平。当北汉兵败逃回晋阳时,辽兵不再出援。同年5月,周世宗再次出兵,至晋阳城下,北汉告急。辽穆宗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协助敌禄救援。两军战于忻口(今山西忻县北),周兵大败。公元959年4月,周世宗与南唐作战得胜后,又亲自领兵,乘胜向辽朝发动进攻,企图收复幽燕。辽穆宗命南京(今北京)留守萧思温为兵马总管,领兵抗御。5月,周军攻下瀛州、莫州,南京受到威胁,居民震动,辽穆宗只好亲自出兵,到南京督战。这时周世宗在军中得病,遂退兵,而后病死,两军罢战,穆宗在12月返回上京。
公元969年2月,穆宗在怀州(巴林左旗林东镇境)黑山游猎时,因醉后找不到喜欢吃的食物,要杀厨师。当晚,这个厨师便借献食之机,挟刀而入,在黑山下的行宫,把穆宗杀死。侍中萧思温,飞龙使女里和汉人枢密使高勋等人,迎立世宗次子耶律贤即帝位。
景宗耶律贤(公元969年一公元1031年)
辽景宗耶律贤出生于公元948年,公元970年(保宁二年),高勋因指命萧海只、海里等刺杀萧思温被处死后,景宗任命汉人郭袭为南院枢密使,后又加封政事令。
公元979年,北宋太宗亲自率兵一举灭掉北汉,这对辽朝来说,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接着,宋太宗乘胜向辽朝南京(今北京市)进攻。驻南京的北院大王奚低与南京留守韩德让(韩匡嗣子)合力防守。7月,耶律沙奉命太原率兵来援,与宋兵战于高梁河(北京市西北)。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从左右翼夹攻宋军,宋军惨败后,韩德让又乘胜追击,致使宋兵损失极重,全线溃退,宋太宗负伤,乘驴车仓皇逃走。不久,辽景宗又令燕王韩匡嗣为都统,令耶律沙为监军,领军攻宋;耶律休哥等也率部随从南伐。10月,两军战于满城(今河北满城)。但是,由于韩匡嗣指挥失误,辽兵大败,幸亏耶律休哥力战退敌,才扭转了败局。为此,景宗下诏斥责韩匡嗣,奖励有功的耶律休哥。公元980(乾亨二年)3月,景宗又发辽兵10万攻雁门(山西雁门关),被宋将杨业击败。10月,景宗亲到南京领兵攻宋,围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宋朝闻息派兵来救,耶律休哥奋击,斩宋军张师,致使宋军大败。
公元982年(乾亨四年)9月,景宗幸游云州(山西大同),在祥古山(河北宣化境内)游猎后,病死在焦山(大同市西北)。立景宗长子耶律隆绪继皇帝位。
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年一公元1031年)
圣宗耶律隆绪出生于公元971年,把原来属于宫帐俘户的奴隶,改编为部民。公元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扩大科举范围,及第的名额达46到70多人。公元994年(统和十二年)下诏更改法令,规定:凡契丹人犯了十恶罪的,也应依照汉人法律制裁;在奴、主关系上,圣宗于公元1006年下诏:“主(奴隶主)非犯谋反大逆及流死罪者,其奴婢(家奴)无可告首;若奴婢犯罪至死,听送有司(官府),其主人无得擅杀。”依据这一新的法令,家奴虽然仍处在受奴役的无权地位,但奴隶主已无权处死奴隶。从圣宗至兴宗年间,辽国人稠野沃,粮食充足,有50余城设立了“和籴仓”。
公元1031年(太平十一年)6月,辽圣宗出安大福河(今呼虎尔河)的北部,死于行宫,由其长子耶律宗真即位。
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31年一公元1055年)
兴宗耶律宗真出生于公元1016年,兴宗即位后,由其母萧耨斤摄政事,自立为皇太后(钦哀后)。公元1032年(景福二年)春,兴宗外出打猎,钦哀太后又派人去谋害齐天后。齐天后对来使说:“我实在没有罪过,天下人都知道!”说完,被迫自杀。公元1034年4月,钦哀太后又企图谋害兴宗,拟立他的小儿子重元即帝位。但耶律重元不但不感激她,反而把其密谋报告了兴宗。于是,兴宗与殿前都点检耶律喜孙、护卫耶律刘三等商议,一举废掉钦哀太后,并把她迁到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守陵。
公元1041年(重熙十年),西夏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打败宋兵;辽兴宗乘机以宋朝在交界处,“设关河,治壕堑”为借口,声称出兵击宋。宋朝派使臣富弼、张茂赴辽,提出愿意增加岁币银达10万两,绢10万匹。
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后,日益强盛。辽朝统治下的党项部落不断叛辽附夏。兴宗为此大怒,便于公元1044年(重熙十三年)4月,命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领兵讨伐反辽的党项部落;5月,西夏出兵援助党项,辽兵大败。9月,兴宗决议亲征,命皇太弟重元、北枢密使萧惠领先锋兵西征。西夏主元昊见辽兵势盛,送还反辽的部落,并向辽朝谢罪。于是辽、夏再度言和。
公元1055年(重熙二十四年)8月,辽兴宗病死在南崖行宫,由其长子耶律洪基受遗诏即位。
道宗耶律洪基(公元1055年一公元1101年)
道宗耶律洪基出生于公元1032年,公元1062年(清宁八年),萧阿刺因萧革专权,向道宗辞官。道宗让他出朝,任东京(今辽宁辽阳)留守。萧革又借故中伤阿刺,道宗把阿刺处死,公元1063年(清宁九年)7月爆发了重元叛乱。
道宗召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和北枢院事耶律乙辛等,领宿卫士率千余人去捉拿重元父子。“重元之乱”平定之后,道宗对有功大臣分别加给“平乱功臣”、“定乱功臣”等称号。耶律仁先被进封为宋王,为北院枢密使,又加给于赵尊号;耶律乙辛被封为南院枢密使,后又加太师。
公元1067年(咸雍三年),张孝杰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事;以后又进位为北府宰相,成为汉人官员中最为显贵的官员。公元1075年(太康元年),太子浚18岁,开始参与朝政,并兼任北南枢密院事,总领朝政。耶律乙辛不得擅权,就设法谋害宣懿后。公元1077年(太康三年)5月,乙辛便与萧十三、萧得里特等,设计谋害太子。公元1079年(大康五年)初,道宗要出去打猎时,乙辛提出把皇孙延禧(太子浚之子)留下。
道宗逐渐发觉了耶律乙辛的阴谋活动。公元1081年(太康七年)12月,乙辛因出卖禁物免官,幽禁于来州(今辽宁绥中前卫);张孝杰也以坐私贩广济湖盐及擅改诏旨,被削爵,贬安肃州(今河北徐水)数年后归乡。第二年,道宗又降皇后为惠妃,出居乾陵。公元1083年(太康九年)闰四月,为太子浚昭雪,追谥为昭怀太子。耶律乙辛见阴谋败露,私藏兵器,图谋叛辽投奔宋朝,后被发觉处死。
公元1091年(大安七年)10月,道宗命燕国王延禧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北院枢密使事,确立了皇位的继承权。公元1101年(寿昌七年)正月,辽道宗死在混同江的行宫,他的孙子耶律延禧奉遗诏继承了皇位。
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01年一公元1122年)
天祚帝出生于公元1075年,公元1112年(天庆二年)2月,天祚帝游猎于混同江钓鱼,生女真(未编入辽政府户籍的称为生女真,已编入的称熟女真)酋长在千里以内的都伴随左右。宴饮时,天祚帝命诸酋长按顺序起来,独有阿骨打未答应。公元114年(天庆四年)7月,阿骨打召集各部精兵2500人,发动了反辽战争。
公元1115年(天庆五年)秋,辽天祚帝下诏亲征,率领契丹、汉军,号称10余万,带数月粮,命萧奉先为御营都统,耶律章奴为副,以精兵2万为先锋,攻打女真。11月,天祚帝与女真兵相遇,接战不久,辽军溃败,横尸满野。天祚帝有如惊弓之鸟带头逃跑,一昼夜骑马逃出500里,退守长春。金兵乘胜占领辽阳等54州。公元1120年(天庆十年)4月,金太祖阿骨打率军向辽的都城进发。5月,金军抵上京城下,阿骨打亲自督战。从早晨发动进攻,不到中午,辽上京留守挞不也就率众出降,上京被金攻下。天祚帝这时又往西京大同逃去。至此,辽朝“天下郡县所失几半”,都为金朝所占有。
公元1121年(保大元年)正月,辽朝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内讧和倾轧。公元1122年(保大二年)正月,金军以耶律余睹为先锋,攻下辽国中京大定府。这时,刚从中京逃至燕京的天祚帝,听到中京失陷,忙出居庸关,逃到鸳鸯泊(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回避,逃往云中,把国玺掉在了桑乾河中夹山(今内萨拉齐西北)。
天赐帝耶律淳(公元1122年)
天赐帝耶律淳出生于公元1063年,公元1122年3月即位,公元1122年3月,在金兵的追击下,天祚帝进夹山后,几天内消息不通。3月,汉人宰相李处温与从弟能以及辽皇族耶律大石、奚王回离保等人,在燕京拥立耶律淳即皇帝位,降封天祚帝为湘阴王。天赐帝派使者到宋免岁币结友好,宋不准;又派使者到金,乞求做为附属国,事情还没有决定下来,就病死了。
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22年一公元1125年)
李处温等立天祚帝次子秦王定为帝,由淳妻萧妃为皇太后,主持军国大事。天祚帝怒杀德妃,并降已故皇帝耶律淳为庶人。公元1123年(保大三年)9月,大石领兵逃出,归见天祚帝。公元1124年7月,天祚帝打算再发兵收复燕云。
大石逃走后,天祚帝从夹山南下武州(今山西神池东北),遇金兵败溃,辽朝将领纷纷投降金朝。公元1125年(保大五年)正月,天祚帝经天德军地沙漠而逃;2月,在应州(今山西应县)新城东60里处,被金兵俘虏。金朝降封天祚帝为海滨王,送长白山东居住,被囚1年后病死,辽朝灭亡。
金(公元1115年一公元1234年)
太祖阿骨打(公元1115年一公元1123年)
太祖阿骨打,汉名完颜旻,出生于公元1068年,公元1115年建国称帝。阿骨打从小力大过人,有一天,群鸟惊飞,嗄然急驰,阿骨打连发三箭,三鸟应弦而落。一个辽国使者见了,惊叹道:“这真是一个奇汉子啊!”
金朝建立后,阿骨打首先废除原来部落联盟长的制度。他下令:由平民沦为奴隶者,可用两人(奴隶)赎1人作平民,用意在保护平民,巩固奴隶制的统治。又下令,掘地深广各数丈为监狱,以囚禁罪人;并下令3年以内不准催督债物,以减少反抗。300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字;他们的首领叫“百夫长”和“千夫长”。命欢都之子宗颜希伊制造女真文字。
公元1123年(天铺7年)8月,金太祖在返回上京的路上溘然长逝,由他的弟弟完颜晟(即任谙班勃极烈的吴乞买)即位。
太宗完颜晟(公元1123年一公元1149年)
金太宗完颜晟(完颜吴乞买)出生于公元1075年,公元1125年(天会三年)10月,金太宗正式下诏:南下伐宋。太宗命谙班勃极烈完颜杲兼都元帅,兵分东西两路,一路以移赍(ji,读鸡)勃极烈宗翰兼左副元帅、先锋,以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以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者见为元帅右都监,自西京入太原;另一路以宗望为南京路都统,与阗(都)母、刘彦宗等自南京攻燕山。这时的北宋,在徽宗、蔡京集团的统治下,极端腐朽,新建的金朝正处于奴隶制向上发展的时期,因此,腐朽的北宋王朝自然难以抵挡生气勃勃的金朝奴隶主的攻击。12月,宗望军到白河,大败宋军,宋燕京守将郭药师等降金,金兵入燕京。第二年正月,宗望围攻汴京,宋徽宗退位逃跑,由钦宗即位,执掌残局。钦宗派使臣李锐向金军求和,宗望则提出割让太原、中山、真定三镇,并派亲王作人质,宋对金称侄。钦宗一律接受,金兵胜利回师。8月,金太宗再次发兵南侵,令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分别自西京和保州南下,约定在开封会师。接着,宗翰军猛攻太原,宋太原知府张孝纯在城破后降金。宗翰军攻下河东重镇平最府,渡河攻西京(洛阳)。不久,东路军宗望攻下河北重镇真定,从大名府渡河南下。10月,两路军会合在开封城下,钦宗投降。公元1137年(天会十五年)初,金太宗下诏:降徽宗、钦宗父子庶人。北宋灭亡。
公元1127年12月,金兵分三路大举南侵,一路由粘罕率兵自河阳渡河,攻河南;二路由宗辅与其弟兀术率兵自沧州渡河攻山东;三路由陕西诸路都统洛索与副统撒离喝自同州渡河攻陕西。首先,二路金兵在淄川攻破南宋李成军后,兀术(宗弼)又攻下青州,阗(都)母攻下潍州,而后还军。第一路金军统帅粘罕(宗翰)率领的金兵向洛阳进兵,于是第二年正月,银术可攻下邓州,三路军洛索攻下长安。7月,金太宗下诏:追击逃往扬州的南宋高宗。公元1129年(天会七年)5月,宗翰派遣拔离速领兵奔袭扬州,南宋高宗率文武百官,渡江奔建康,并派使臣向金求和;金太宗不准,继续南侵。11月,宗弼军王和州大败宋军,渡江至建康,南宋高宗从建康又逃往杭州、越州。宗弼攻下杭州后,宋高宗从越州逃往明州,金军又渡曹娥江,于离明州25里处,大败宋军。随后,南宋高宗从明州入海,奔温州。至此,金军因找不到高宗去向,只好还军北归。
公元1130年(天会八年)7月,金太宗根据宗翰等人的意见,派右副元帅宗辅去陕西。宗辅到陕西洛水,以娄室军为左翼、宗弼为右翼,两军并进,攻富平。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迎战。张浚败溃后,耀州、凤翔府相继降金。11月,宗弼攻下泾州、渭州,在瓦亭大败宋经略使刘倪军。12月,宗辅攻宋熙州,熙州降金。此时,娄室病死,宗辅以阿鲁补为左翼都统,宗弼为右翼都统,分别招降尚未攻下的州县。公元1131年(天会九年)春,巩、洮、河、乐、西宁、兰、廓、积石等州与定远等城寨先后降金,南宋的泾源、熙河两路尽为金朝所征服。陕西五路既定,宗辅班师北回。
公元1135年(天会13年)正月,金太宗死,由太祖阿骨打的孙子完颜亶(dan,读胆,本名合刺)即位。
熙宗完颜亶(公元1135年一公元1149年)
金熙宗完颜亶出生于公元1119年,即位后,对中央官制下设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尚书省设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及左、右丞(相当副相)。如原勃极烈宗磐、宗平、宗翰分别改受太师、太傅、太保衔,兼三省事。其中,宗磐为尚书令。又命完颜希尹为左丞相,韩企先为右丞相,高庆裔为左丞,辽降将箫庆为右丞。中央军事机构没作大的变动,仍为都元帅府的都元帅统领。对地方官制,仍为辽宋旧制,即设路、府、州、县四级。各路设兵马都总管统领军兵;路所在的府称为总管府,兵马都管兼任总管府的府尹;各州刺史、节度使统领军马,兼管政事;路、府、州的军事和行政,实际上由各路官员统一管理。这是保持女真军政一体的特点。县一级官府不设军兵,县令只管民政。公元1137年(天会十五年)11月,金熙宗又下诏,撤消刘豫的齐国,降封刘豫为蜀王;在汴京设立行台尚书省,以原齐国宰相张孝纯为行台左丞相,张通古为右丞相。
公元1138年(天眷元年)8月,金熙宗颂布新的官制和“换官”的规定。所谓“换官”,就是把原来女真和辽、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还规定了“勋封食邑”的制度,即按功勋等第授予不同的封爵、勋役、食邑。同年10月,又制定封国制,即贵族大臣封授国王称号。安放金太祖以下遗像,为原庙;建明德宫、明德殿,供太后居住,安放金太祖遗像。金太宗时营建的乾元殿,改名皇极殿,以后又兴建凉殿、太庙、社稷。熙宗仿照汉制兴建华丽的宫殿,使上京的面貌大为改观。熙宗在颁行官制之时,为暂时缓和矛盾,下诏把河南地还给宋朝,宋向金纳币称臣。
公元1149年(皇统九年)12月9日晚上,大兴国取符钥开门,假传诏旨,让完颜亮入宫。完颜亮与秉德、唐括辩、乌带等闯入熙宗寝殿。熙宗闻息有变,急取榻上佩刀,但佩刀早被大兴国藏起。就在这时,近侍仆散忽士和阿里出虎忽地跃出,刺杀熙宗。熙宗被刺倒地后,完颜亮又上前执刀刺杀,熙宗当场死亡。熙宗死后,忽士等拥立完颜亮即皇帝位。完颜亮随即命兵部尚书完颜雍假传熙宗诏旨,令召宗敏、宗贤入殿议事,乘机一举把他们杀死。
废帝完颜亮(公元1149年一公元1161年)
废帝完颜亮生于公元1122年,公元1150年(天德二年)4月,乌带奏告废帝,说秉德等人有谋反迹象。废帝便立即命秉德出朝,兼行台尚书省事。公元1150年12月,完颜亮下令废除中书、门下两省,只设尚书省,直属于皇帝。
废帝在改革朝廷官制之后,采纳多数大臣的意见,决定把金朝的都城上京迁到燕京(今北京)。当时有人依阴阳五行规划燕京宫室的营建,完颜亮驳斥说:“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如果皇帝不好,占卜善地,又有什么用?”随后,他任命右丞相张浩主持修建燕京城,3年完工。
公元1153年(贞元元年),金朝把都城迁到燕京。张浩修建的中都和金初期的都城上京相比要壮观得多:周围9里30步,城正门称宣阳门;门内东西分设来宁馆、会同馆,用来接待宋朝和西夏等使臣;都城中的内城,是皇帝的宫城,分9重、36殿,皇帝的宫殿居于正中;内城之南,东边建太庙祭祀太宗等祖先,西边是尚书省;内城之西设有同乐园、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这是供皇帝贵族游乐的场所。
公元1152年3月,完颜亮进入中都城的时候,乘玉辂(lu,读路,古代一种大车)、服衮冕,仅黄麾仗(出行时的一种仪仗)人就达万余,骑4000余,共分8节:皇帝、皇太后、皇后等在第六节。完颜亮“每幸女人,必奏乐撤帷,或妃嫔列坐,恣意淫乱,使其观之”。并“常于卧内遍设地衣,裸逐以为戏。”
公元1161年(正隆元年)9月,废帝为了消灭南宋,统一江南,不顾群臣的反对,率金兵分4路大举南下。十月初八日,东京留守发生了政变,故吏六斤从汴京(今河南开封)回到东京,向完颜雍报告废帝完颜亮杀了他的母亲,并说还要派人害他的宗室兄弟。完颜雍听后,十分后怕,便与其舅父密谋起事。事定之后,由完颜福寿和完颜谋衍等人杀掉副留守高存福,拥立完颜雍作皇帝。
世宗完颜雍(公元1161年一公元1189年)
金世宗完颜雍生于1123年,金世宗废除三省,把政权集中到尚书省,设尚书令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为宰相官,设左右丞、参知政事为执政官。在改革官制中,他坚持了三条政策:一是任人唯贤、唯才,不重资历。二是官吏的升迁以政绩为标准,反对苟且因循。三是官吏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辞官。
公元1177年(大定十七年),石琚进位平章政事,第二年又任右丞相,是世宗时汉人宰相的重要代表人物。公元1162年1月,他下令从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征发攻宋的步兵,“并放还家”生产;公元1163年,他下令减免百姓的一部分赋役,并规定:“凡有徭役,应当让富户分担,不要让贫民负担。”
有一次,他正在吃饭,女儿来了,竟没有多余的饭菜。有人提议为东宫增加设备和收入。他制止说:“东宫收入已有规定,陈设也齐全,为什么还要增加呢?太子生于富贵,容易养成奢侈的习惯,你们应当引导他们节俭。”公元1189年(大定二十九年)1月,金世宗死,由他的孙子完颜璟即位。
章宗完颜璟(公元1189年一公元1208年)
金章宗完颜璟生于1168年,喜爱汉文,能书画,是金朝汉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皇帝,也是汉族书法和绘画的爱好者,又是世宗生前指定和培养的继承人。
公元1194年(明昌五年),鞑靼族的蒙古合底斤、山只昆等部落在边境侵扰,破坏了北方人民的生产和安宁,也在军事上直接威胁着金朝政权。公元1195年(明昌六年)9月,金章宗派夹谷清衡在临潢府行尚书事,选调上京等九路联军(各民族军)3万人,出师征讨。第二年,夹谷清衡命移刺敏、完颜完国出兵呼伦湖,攻下敌营14座。鞑靼部长斜出兵,利用配合金军作战的机会,掳获大批羊、马及其他物资。夹谷清衡谴责斜出的掳掠,鞑靼因此起兵抗金。公元1196年(承安元年)7月,金章宗派右丞相完颜襄与西北路招讨使完颜安国等分两路进兵,到龙驹河(今克鲁伦河)被鞑靼包围,3日不得出。完颜襄乘鞑靼没有准备,连夜突围,掳获鞑靼车帐牛羊。鞑靼退走,完颜安国追击到斡里扎河(今乌尔匝河),杀死鞑靼某部落长蔑古真。不久,完颜襄得胜回师,由右丞相升为左丞相,封常山郡王。公元1197年,鞑靼再次起兵抗金,金章宗派完颜襄屯兵北京,向临潢府进发。第二年二月,鞑靼部长斜出在抚州(今河北张北)被迫投降;接着,广吉刺、合底斤、山只昆等部也相继投降,鞑靼遂被征服。
公元1190年(明昌元年)3月,章宗规定:女真屯田户所受的田地,只许自家耕种;实在劳力不足的,才允许出租,但只随地所产交租。
金章宗游司马庙
大约在公元1190-1196年(金明昌年间),金章宗元颜璟游了一次司马庙,作《司马太史庙》七律诗一首:
汉庭文物萃君门,良史独称司马尊,
七十卷书终始备,三千年事是非存。
李陵设若无先见,王允何由有后言,
古庙风霜香火冷,白云衰草满平原。
“汉代文物萃君门”的意思是,汉代的文人萃集于司马之门,即司马迁,司马相如,均为汉代文章之雄,所谓“文章西汉两司马”;“良史独称司马尊”句是说,想称良史者唯司马迁耳。
“七十卷书终始备”是指《史记》的七十列传,用七十列传代表《史记》。
“李陵设若无先见”是说司马迁如果预先不认为李陵为国士的话,就不会遭祸。
“王允何由有后言”,王允怎么后来能批评《史记》是谤书呢。王允东汉末期人,曾任司徒。“谤书”是批斥皇帝的书。
“古庙风霜香火冷”指古老的庙宇,经过风霜的侵蚀,来祭奠的人也少了。
“白云衰草满平原”是观望天空悠悠的白云,地上漠漠的荒草,长满了平原。
此诗碑刻在北宋元祐年间碑阴。
公元1195年(明昌六年)5月,章宗令各路猛安谋克在农闲时讲习武艺,由本路提刑司监督,对惰怠者予以惩罚。公元1200年(承安五年),章宗又下令,规定“军前怠慢罢世袭制”,严惩作战不力的猛安谋克,严惩在各地残杀的猛安谋克。公元1206年(泰和六年)11月,正式下诏,准许女真屯田军户与当地居民互通婚姻。
公元1208年(泰和八年)11月,金章宗因患嗽疾,病死于福安章殿,由世宗七子,完颜永济即位。
卫绍王完颜永济(公元1208年一公元1213年)
卫绍王完颜永济,生于公元1168年,是一个低能儿,但章宗却看中了他的“柔弱鲜智能”,要立做皇帝。象永济这样的昏庸无能之辈,是根本左右不了当时朝廷局面的。结果,他即位不到5年,便死于政变之中。
公元1209年,由于蒙古军大举南侵,纥石烈执中(本名胡沙虎)放弃西京,逃回中都后,永济不敢问罪,又要起用胡沙虎抗蒙。因为胡沙虎早有谋反迹象,所以丞相徒单镒等人反对;但永济不听,仍命胡沙虎为右副元帅,领武卫军5000人驻中都城北。当蒙古军将要逼进中都的时候,胡沙虎仍只务游猎,不部署军事,为此,永济派使臣到军中斥责,胡沙虎便决意谋反。公元1213年(崇庆二年)8月25日黎明前,胡沙虎领兵到中都城,大呼蒙古军已到北关,诱杀知大兴府徒单南平父子;尔后,胡沙虎入宫,劫持永济出宫,后又派宦官将其杀死,终年46岁。永济死后,胡沙虎自称监国都元帅,由彰德迎立世宗孙完颜珣入中都,即皇帝位。
宣宗完颜珣(公元1213年一公元1223年)
金宣宗完颜珣生于1163年,即位后,拜胡沙虎为太师,兼尚书令、都元帅。遂于1214年(贞祐二年)3月,派完颜晖去蒙军议和,此时,成吉思汗并不想立即消灭金朝,便否定了蒙古其他将领关于进攻中都的建议,同意与金议和,其条件为:献纳童男女500人,绣衣3000件,御马3000匹和大批金银珠宝,并提出把水济女岐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以表示对蒙古的屈服。宣宗完全接收。
5月11日,宣宗正式下诏南迁。任完颜承晖为尚书丞相兼都元帅,抹燃尽忠为右副元帅,与太子守绪留守中都。5月17日,宣宗命备骆驼3000匹,满载宫中珠宝,车3万辆,载运文书先行;第二天,宣宗即离开中都南逃。
公元1215年(贞祐三年)正月,蒙古军逼近中都,金左副元帅蒲察七斤在通州投降。3月,李英与蒙古军相遇。金军大败,李英战死,粮草都被蒙军夺去。
公元1223年(元光二年)12月,宣宗病死在汴京,由太子完颜守绪即位。
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223年一公元1234年)
金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198年生,公元1224年(正大元年)9月,派遣枢密判官移刺蒲阿领兵到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四处张榜告谕宋边界平民,金朝“更不南伐”。第二年又下诏禁止宿州、泗州青口等地巡边的官兵擅杀过淮的红袄军(指金起义军)。从公元1226年(正大三年)8月,到公元1227年(正大四年)5月,一年之间,金朝先后攻复了山西曲沃、绛州、平阳、太原等重镇,蒙古军丧失守将多人。
公元1232年(正大九年)正月,蒙古军长驱汴京。7月,蒙古使臣唐庆等来汴京,要哀宗去帝号称臣,投降蒙古。金朝守城军民异常愤怒,一举杀死蒙古使臣唐庆及随从人员。蒙、金和议断绝,速不台决计进攻汴京。12月,蒙军攻破西城,哀宗领兵士夜出东城逃跑,被蒙军阻截退回。
公元1234年(天兴三年)正月初九日,蒙军在西城凿通5门,整军入城。由于金将完颜仲德督军巷战,直到傍晚,蒙军暂退。哀宗看到蔡州已守不住,金朝无望,便于九日夜间召集百官,决定传位于当时任东面元帅的完颜承麟。完颜承麟无奈,只好答应即位,史称金末帝。
末帝完颜承麟(公元1234年)
金末帝即位后,随即带兵迎敌,战死于乱军之中,金朝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