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三秦演义》第二十二回 始皇出游遇行刺 刻碑歌颂大秦功
作品名称:三秦演义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5-28 12:12:31 字数:6909
第二十二回始皇出游遇行刺刻碑歌颂大秦功
二十九年,始皇出游东方,到了阳武县的博浪沙,被谋杀他的刺客惊吓一场,追捕这个人却没有结果,于是下令国内全面搜查十天。
这博浪沙行刺者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父亲曾先后在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釐王、悼惠王手下当相国。在他父亲张平去世后20年,秦灭了韩国。
在韩国被秦攻破的时候,张良虽因年小没有做事,但家里很富裕,光是使唤的仆人就有300名。这时,他的弟弟不幸死了,他无心去料理其丧葬,而是拿出全部家产招募刺客,要替韩国报仇。
张良在拜访仓海君的时候,募到一位大力士,便特地订做了120斤重的大铁椎,让其练习掷远,准备打死秦始皇。
一天,恰逢秦始皇东巡来了。张良想办法得知了秦始皇巡行的具体路线,便和那位大力士在巡行线上的博浪沙埋伏下来,专等秦始皇路过。
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率领浩浩荡荡的战车,巡行东边而来。就在秦始皇得意洋洋地来到博浪沙的街头时,张良便叫大力士将120斤重的铁椎扔过去,眼看要打到秦王乘的那辆车上。
可惜,出现了偏差,铁椎打中了旁边的副车。秦始皇一见,大惊失色,慌忙奔逃而去。
秦始皇得知有人想谋刺他,大为震怒,发令全国,搜索刺客,限期捉到。这样,天下不安,鸡犬不宁,就是因为张良这一椎的缘故。而张良却改名换姓,隐藏在下邳一带。
始皇登上之罘山,在山上刻了一座石碑,碑文写道:
“二十九仲春的时候,和煦的阳光刚升起,皇帝到东方游玩,登临之罘山,他的恩辉照遍海隅,随从的臣子见到这美好的情景,心怀皇帝的勋绩,追诵他建国的终始,我伟大的皇帝,统治天下,建立法规,使国家纲纪分明,对外诸侯施予德惠,用大义公理开导他们,韩赵魏燕齐楚六国的君王回邪诡诈,乖张背戾,贪得无厌,暴虐百姓,杀戮不停,皇帝哀怜天下的民众,于是发兵征讨,奋力发扬武德,诛伐合乎正义,行为完全信实,他的神威四播,通达远方,诸侯莫不臣服,他消灭强暴,拯救人民,四方都平定了,然后普遍施行严明的法度,治理天下,永远成为典范法则,实在是全中国最伟大的君王啊!群臣歌烦他的功德,请求刻载于石碑上,垂留下来做为永远不变的法式。
皇帝东巡的事绩是如此:(从《考证》说。)二十九年,皇帝春天出游,观览安抚远方,来到临海之地,登上之罘山,面对和暢的朝阳,观望广大美丽的山川,随从臣子都心怀皇帝的圣明,帝业初兴的时候,对内扫除鄙陋,对外诛杀强暴,武威远布,四方震动,消灭六国,擒捉他们的君王,兼有天下,使祸患平息,永无战争,皇帝修明圣德,治理国家从不懈息,树立大业,设备器用,使制度昌明,群臣各守职份,都知道自己该作的事务,任何事情没有疑惑猜嫌。人民除掉恶习,接受教化,远近制度统二,自古以来未尝如此完美。常职既经奠定,后代嗣立的子孙当依循这统绪,永远承继圣王的德教,臣子们嘉美皇帝的恩德,恭敬地烦扬他的伟业;请求刻碑于之罕山上。”
接着,始皇前往琅邪,从上党回都。
三十年,没有特殊的事情。
三十一年十二月,把腊祭改名嘉平,赐给人民每里六石米二只羊。始皇为了要私自出行咸阳,只带着四个武士,夜里出来,在兰池宫碰到盗贼,受到逼困,武士击杀了盗贼,因此下令关中大搜查二十天。这年米价昂贵,一石要一千六百钱。
三十二年,始皇前往碣石,派燕人卢生访求仙人羡门、高誓。(从《集解》、《正义》说。)在石碣城门上刻字,毁坏城郭,挖通堤防,刻辞写道:
“(此处有脱文)我皇帝发动军队,诛伐无道,反逆息灭,他用武功去除暴逆,又用文德平反罪失,所以天下民心顺服,他又衡量功勋,施予恩惠,连牛马也蒙受赏赐,土地都肥沃起来。皇帝奋起种威,德并诸侯,天下统一泰平(此处疑有错简)。这次拆除城郭,挖通河堤,铲去险阻,使得地势平坦,老百姓再也没有摇役的痛苦了,国家安定,男人们快快乐乐在田里耕作,妇女专心于女红,各项事宜依常序进行,各地物产蒙受惠泽,远人来归,无不安居乐业,群臣歌颂皇帝的功业,请求刻写这个碑文,垂示天下仪法规矩。”
因而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访仙人求取不死的仙药。始皇便巡行北境,从上郡回来。燕人卢生到海中寻找仙人,回来以后为了说明鬼神之事,向始皇奏上谶纬图书,书上说:“灭掉秦的将是胡。”
始皇于是命令将军蒙恬变动三十万大军,到北方攻击胡人,取下黄河以南一大块土地。
三十三年,发动一些曾经逃亡的罪犯以及穷苦入赘于女家的男子,做买卖的生意人,攻取两广,设置桂林、象郡、南海,派了五十万人屯守。
又在西北方驱逐匈奴,占有从榆中沿着黄河向东一直到阴山,将该地分成三十四县,在黄河附近筑城,作为要塞,命令蒙恬渡过黄河,攻取高阙、陶山、北假中,修建烽火台以及小城来追赶戎人,迁徙罪犯驻守先前占领的三十四县,禁止他们祭拜出现在西方的彗星。(从《考证》、屈万里说。)
三十四年,命令办理讼狱不当的官吏,去修筑长城以及屯戍南方越地。
始皇在咸阳宫设酒宴,七十个博士向前祝寿,仆射周青臣颂扬道:“从前秦国的领土不超过千里,抑赖陛下您的神灵明圣,平定天下,把蛮夷赶走了,日月所照临的地方,没有不称臣顺服,把当年诸侯王的土地改置成郡县,每个人安居乐业,不必为战乱优愁,这伟大的功业可以流传万世,自上古以来没有人能赶上陛下您的威德。”
始皇非常高兴。
博士齐人淳于越对始皇说:“臣听说周朝拥有天下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及功臣,来作自己的枝辅,现在陛下您君临海内,而子弟却是匹夫,万一仓卒间出现像田常六卿一类的乱臣,没有辅助如何挽救呢?事情不取法古制而能够长久不败的,从未听说过,现在青臣又当面阿谀您来加深陛下的过失,实在不是忠臣。”
始皇把他们的议论交给众臣商讨,丞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重复,三代的举措不因袭,各自采行自己的方法去治理国家,并不是有意和前代相反,这是时代变迁的原故,现在陛下您创造大事业,建立万世的功勋,本来就不是这批愚蠢的读书人所能了解,何况他们专说一些飘飘渺渺的三代之事,如何取法呢?前些时候,诸侯们为了互争长短,才用优厚的俸禄招致游学之士,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政令都由陛下一个人决定,老百姓在家就应该努力农工生产,士人则学习法律政令,现在这群读书人不学当今的律令,却要模仿古人,卖弄知识,批评政府,惑乱人民的听闻。丞相臣李斯冒死上言陛下,从前天下离析混乱,无法统一,所以许多诸侯同时兴起,谈论上古之事,妨碍眼前的行宜,矫饰虚诞的言语,搅乱名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学的即是天下最完美的了,任凭主观,诽谤在上位者所制定的制度。今天,皇帝您并有天下,分别是非,奠定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读书人仍然私自教授,结群成党非议政府的法令教化,听到朝廷的举措,就本着自己学来的知识批评一番,所以陛下的政令一下,整条巷弄里的人议论纷纷,他们用大言欺骗君王来博取称誉,作一些奇怪的行为来获得高名,领导着一群在下的人妄造谤言,像这样,如果不禁止,那么在下的臣民私相勾结,禁止他们的批评才是合宜。臣请求陛下下令史官,把非秦朝的典籍都放火烧掉,非博士官的职务而敢暗地里收藏《诗经》、《书经》、诸子百家书的,全部搜出送到官府焚毁,有敢相聚讨论《诗》、《书》的,在市上处死,推祟古代,诽薄当代的,诛杀全族,官吏有知道而不检举的,以同罪论。命令下达后三十天,仍然不烧书的,就刺上字发配边疆去修筑长城,服劳役四年,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一类的书籍,不必销毁,如果有人想学文字法令,必须到官府里向官吏学习。”
始皇下诏说:“可以依照这个办法去做。”
三十五年,开辟大道,通到九原,直抵云阳,挖山洞,填河谷,使两地直接往来。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太多,而先王所修筑的宫廷狭小,我听说周文王建都丰,武王建都镐,丰镐之间才是帝王的都会所在。
于是在谓水南岸的上林苑中营造朝宫。先盖正殿阿房宫,东西广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殿中可以容纳万人,殿下可以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周围架木为棚以行驶车马,从阿房宫下直达南山,在南山的山巅造起大门,又开夹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延续到咸阳,象征天上阁道星横绝天河抵达营室星的样子。(从胡怀深、庄适说。)阿房宫尚未筑成,等到大功告成,始皇想要另外取一个更好的名字。因为它四阿旁广又近咸阳,便称为作宫阿房,所以天下叫它阿房宫。当时受宫刑的有七十余万人,都被分派去建筑阿房宫或骊山,挖掘北山的大石,(俘字衍,从《志疑》、《考证》说。)运输四川、荆楚的木材,都送到这个地方来,关中之地宫殿有三百栋,关外有四百多栋,于是在东海附近的朐县边界上,树立石碑,做为大秦帝国的东门,迁徙三万户民家到骊邑居住,五万户到云阳居住,都免去十年的摇役。
卢生游说始皇说:“寻找灵芝奇药以及神仙,老是找不到,这是因为物类会伤害他,所以方术合乎君王的时候,就必须隐微而行以躲避恶鬼,恶鬼躲避真人的来到。君上居住的地方,作臣子的知道了,会妨碍神露。所谓真人,沉没水底,也不会被水浸湿,进入火坑,也不会被火烫伤,驾着云气在天空里游行,寿命和天地一样长久。现在陛下您为了治理国家,生活无法安静清淡,希望您居住的宫殿不要让人知道,然后吃了不死的仙药才能找到。”
于是始皇说:“我非常羡慕真人。”
从此以后称呼自己为真人,不叫联,因此下令咸阳附近二百里内,设立宫殿两百七十座,夹道、驰道互相连属,把帷帐、钟鼓、美女安置里面,各别记载所处的地方,不准迁移,他所临幸的人如果说出皇帝在那儿,判处死刑。有一次始皇临幸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坐车及随从卫队众多,很不高兴。太监把这事告诉丞相,丞相便减少车乘卫队。
始皇生气地说:“一定是梁山宫的人泄漏了我的话。”
审问泄漏的案件,没有人肯认罪,这个时候始皇下令逮捕他在宫时随侍在旁的人,把他们都杀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皇帝居留的地方了。办理国政以及群臣接受命令,都在咸阳宫进行。
侯生、卢生互相商议说:“始皇的为人,天生脾气刚强暴戾,自以为是,从诸侯出身到兼并天下,凡事称心如意任意而为,因此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胜过自己。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治狱的官吏得到他的亲信宠爱。博士虽然有七十个,只不过充充人数罢了,从不曾采用。丞相以及大臣仅仅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一切事情都倚靠皇帝办理。而皇帝喜欢用刑法杀戮来建立威严,天下人害怕触犯法网,唯有行尸走肉般小心谨慎地保存俸禄,没有一个敢竭尽忠诚。君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一天比一天骄狂,臣心惊胆跳整天说些谎言欺骗他,以博取他的喜欢。秦的法律规定一个人不可以同时兼二种职业,考察出某人不精于自己的行业就处死,如此残酷,天都出现恶兆,而候望星象的有三百多人,个个技术精通,却畏惧始皇的忌讳,不敢正色说出他的过失。天下之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文书多到用秤子量,而公文的往返又有一定期限,为了不超越期限忙得无法休息,贪婪权势到这种地步,这样的人不可以替他寻找成仙之药。”
于是都逃走了。始皇听到二人逃走的消息非常愤怒,说道:“我前些时候没收天下的书籍,不合时用的都烧掉,招致许多文学方术之士,想要谋求国家的太平,这些方士企图炼丹求奇药。如今韩众一走再也不回来复命,徐福等人浪费庞大的钱财,还找不到不死的仙药,每天只是徒然说些营求奸利的无用之言。卢生等人我对他们很尊敬,赏赐极多,如今竟然诽谤我,加重我的不仁,居住在咸阳的一些儒生,我派人去察问,有些则专门制造妖言,迷惑百姓。”
于是命令御史审问儒生,必须互相告发才能免去自己的罪,触犯法令的有四百六十多人,挖了土坑,把他们全部活活埋死,昭示天下,警告后人,又增派更多徒隶到边境上屯戍。
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劝谏道:“天下刚安定不久,远方百姓还未能招集,儒生们都是诵读效法孔子的,现在陛下用严厉的刑法来处置他们,我害怕天下将不安定了,希望陛下仔细考察.”
始皇大发脾气,命令扶苏到北边的上郡去监督蒙恬.
三十六年,荧惑星乱了应有的行次,接近心宿三星,(《天官书集解》引孟康曰:居其宿曰宁。)有一顺流星从东郡的上空落下,到了地面变成石头,有老百姓在上面写道:“始皇死亡,土地分割。”
始皇听到这事,派遣御史逐家审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石旁的人通通抓起来杀了,然后用火烧掉这块石头,始皇闷闷不乐,就命令博士作《仙真人诗》,当他出游天下的时候,传令乐工演奏歌唱。
秋天,使者从关东来,夜里经过华阴、平舒间的道路,有一个人拿着璧玉拦住他,说:“替我把这块玉送给滈池的水神。”(不取张晏说。)又说:“今年祖龙会死掉。”
使者问他为什么,这个人却忽然不见,留下璧玉离开了。使者上呈璧玉,把以上的事一一告诉始皇,始皇默默无言,过了很久才说:“山里的鬼怪所知道的事,本来就不超过一年。”
退朝以后说:“祖龙是人类之先、君之象,指的该是我吧!”
命令御府查看这块玉,竟然是二十八年巡行天下时,渡长江祭江神所丢进水里的,因此使人卜问吉凶,卦象表示游徙活动才吉祥,便迁了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定居,赐他们民爵一级。
三十七年癸丑十月,始皇出游天下。左承相李斯随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幼子胡亥羡慕始皇的出游,请求跟着去,始皇答应了。
十一月,走到云梦,在九疑山祭拜虞舜,坐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籍柯游览,(前贤无注,今人胡怀珠、庄适曰:籍柯不详。兹姑以地名解。)渡过牛渚(海当为江字之误,江诸即牛诸,采石矶者是也,从《志疑》说。)途经丹阳,抵达钱塘,来到浙江,浙江的水势汹险,于是改向西行一百二十里,从两岸最狭窄的余杭渡江。登上会稽山,拜大禹,望祭南海,并且立了石碑,刻写碑文歌颂大秦的功德,碑文写道:
“我大秦皇帝功业伟大,德惠远流。三十七年,亲自巡行天下,前往远方观览,于是登上会稽山,省察当地的风俗习惯,老百姓都端正庄敬,群臣歌颂功德,登录他的事迹,追述他的高明。圣明的皇帝君临天下,始奠定刑法制度,公布所策画的规章。分明法式,审定百官的职掌,建立历久不变的纲纪,由于六国的诸侯王专权叛乱,贪心乖张,傲慢凶猛,率众自强,暴虐百姓,任所欲为,倚靠着武力而骄傲狂大,屡次发动军队,暗通谍使,以为合纵,行为卑鄙,内里掩饰他们的诈谋,外面派兵前来侵略边境,于是战祸兴起,皇帝伸张正义与神威,诛伐他们,止息强暴,把乱贼全部消灭。于是圣德广溥,六合以内都蒙受不尽的恩泽,统一天下,垂理万机,使远近清平,谋画掌理一切,考察事物的名实,分别加以记载,使贵贱之人都自通其情,不论好坏陈述劝谏,没有丝毫隐陇。他矫正人民的过错,宣扬大义,凡是丈夫死了有儿子相伴而改嫁他人的,便是背弃死去的丈夫,不是贞节的女人。要以礼义来防禁内外,禁止淫乱的行为,男女必须洁身自爱,信实真诚,男子与别人的妻子通奸,杀死他也没有罪。(罪当作辜,从《考证》说。)男人行为端正,妻子却逃家另嫁,那么做儿子的就可以不认这个母亲。(从沈家本说。)如此一来,老百姓蒙受教化,廉洁清明,伟大的政治措施,使民俗大变,全天下的人,都承受这种风气,蒙被美政,遵守规矩,和祥安泰,互相敦勉,无不顺从政府的命令,个个清廉,人人乐于守法,天下永保太平,后世敬奉典教,恒常不变的法治是可以永久留传的。这次巡狩,车船平安,不曾有倾覆的危险,随从的臣子请求刻写这个石碑,垂示后人以美好的仪范。”
回程经过吴县,从江乘地方渡江,沿着海岸向北行,抵达琅邪,方士徐福等人到海中寻找神药,好几年都没有找到,用去很多钱财,恐怕遭受谴责,于是对始皇说:“蓬莱仙岛的神药是可以拿到的,然而航行时常常被大沙鱼袭击,所以无法到达,希望派些善于射杀沙鱼的人和我们一起去,沙鱼出现就用大弓箭射杀它。”
始皇梦见自己和海神战斗,海神的形状好像人,询问解梦的博士。
博士回答说:“海种神的本来面目是无法看到的,它往往假借大沙鱼或龙作替身,现在皇帝您祷告祭拜既完善又恭谨,却出现这个凶神,应该设法除掉它,而后善神才会来临。”
于是命令下海的渔人备置捕大鱼的用具,亲自拿着大弓箭等待大沙鱼出现好射杀它,从琅邪北面一直航行到劳山、成山,(从顾炎武说。)沙鱼都没有出现,到了之罘,果然出现了,射杀了一条,然后沿着海,渡河往西走,到平原渡口始皇染上疾病。他讨厌说死,群臣也就没有人敢讨论有关死的事情。
始皇的病愈来愈严重,于是写了一封盖有玉玺的信赐给公子扶苏,说:“回来咸阳参加我的丧礼,然后把我埋了。”
这封信已经封了口,放在中车府令赵高掌理印信玉玺的办公室,还未交给送信的使者。
七月丙寅日,始皇死在沙丘平台,丞相李斯认为皇帝死在外地,恐怕一些公子及天下的百姓乘机造反,于是把始皇死去的消息隐藏起来,不肯办丧事,将棺木放置在辒凉车中,
派亲信的宦官驾车,每到一地方,依旧照常上呈餐饭,众臣和平常一样上奏国事,而由宦官从辒凉车内批准公文,只有始皇的儿子胡亥、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的宦官知道皇帝已死。
赵高曾经教导胡亥学习文字和治理讼狱的法律制度,胡亥私下对他很宠幸,因此赵高便和公子胡亥、丞相李斯暗地商量,打开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书信,另外伪称丞相李斯受到皇帝在沙丘临死遗留下来的诏命,立胡亥为太子,换了一封信送给公子扶苏和蒙恬,责怪他们的罪过,命令他们一起自杀,这些事情在李斯的本传记载非常详细。
胡亥等人继续前行,遂从井隆抵达九泉,刚好遇上天气热,始皇的辒凉车发出臭味,于是命令随从官员,每个人的车上装载一石鲍鱼,使人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发臭,从捷径直抵咸阳,然后才宣布始皇的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