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三秦演义》第十七回 幽王烽火戏诸侯 褒姒一笑失天下
作品名称:三秦演义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5-27 11:01:08 字数:3425
第十七回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
公元前781年宣王崩逝,子幽王宫湦继立,在位11年。
公元前780年(幽王二年)西周(镐京)的三条河川-泾、渭、洛都震动了。
伯阳甫说:“周将要灭亡了,天地阴阳气的递邅,是不应失了它的次序的;如果次序错了,那是由于人民的干乱。阳气潜伏在下面不能出来,被阴气压迫着而无法发抒,这样就会有地震。现在三条河川都震动了,这就是由于阳气无法发抒,而被阴气镇压着,阳气失序而在阴气下面,那么河川的源头一定阻塞了,源头阻塞,则国家一定要灭亡。水土气通而湿润,才能生产东西,而人民可以取用;如果土地不润湿,人民缺乏财货日用,国家再不灭亡,那还要等到几时呢?从前伊水、洛水枯竭而夏亡,黄河枯竭而商亡。现在周的政声就如同夏、商的末世,而河川的源头又阻塞了。源头阻塞,河流必定干枯。一个国家的建立,一定要依靠山川,山崩塌而川枯竭,就是亡国的象征。河川枯竭了,紧接着一定有山崩。如果应着国家要灭亡,那不会超过十年的,因为十是天数的一个循环。老天所要厌弃的国家,不会超过那一循环的。”
这一年,三条河川都枯竭了,而岐山也崩塌了。
连年的自然灾害,造成了连年的饥荒。人民流离失所,尸骨遍地,连山林里的豺狼虎豹也饿得受不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成群地闯到村子里吃人。可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根本不把人们的死活放在心上,照样吃喝玩乐。当时朝中有两个权势很大的大臣,一个是太师尹氏,一个是卿士虢石父。这两个凶残无比,老百姓都称他是狼。
幽王后宫里的妃妾成群,可是周幽王却早就玩腻了。虢石父看出幽王的心思,就自告奋勇,要到全国各地为幽王搜罗美女。
当时朝中有个大夫褒珦(bāoxiāng包香),是褒国(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的国君。他看幽王做事荒唐,不免有些规劝的话。幽王嫌他罗嗦,就把他关进了监狱。
褒家知道幽王最喜欢美人,就到处寻找,总算买到了一个乡下姑娘。这姑娘出落得花容月貌,千娇百媚。褒家的人买到她以后,教会她唱歌跳舞和宫廷的礼节,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当成褒家的姑娘,送到幽王宫里给褒珦赎罪。褒珦本来就没犯什么罪,既然褒家人这么懂事儿,幽王就下令把老头儿放回家了。褒国属姒(sì四)姓,所以人们就叫这姑娘褒姒。
公元前779年(幽王三年),褒姒被送进宫,幽王一眼就看上了。偏偏这穷苦人家出身的乡下姑娘,一心留恋田野中的自由生活,瞧不上宫廷里的荣华富贵,成天无精打采的。褒姒越是冷淡,幽王越是喜欢,觉得这姑娘不但美貌出众,而且个性也不同寻常,所以想方设法逗她高兴。
褒姒进宫不久,给幽王生了个儿子,取名叫伯服。幽王为了讨好褒姒,就想立伯服当太子。可是那会儿已经立了太子,名叫宜臼(jiǜ旧),宜臼的外公,就是当时西申的国君申侯。
有一天,宜臼一个人在御花园里玩耍。丧尽天良的幽王,就派人把花园中笼子里的一只老虎放了出来。宜臼从小练习武术,又经常上山打猎,他看见一只猛虎张牙舞爪地向自己扑来,便紧握双拳,圆睁双眼,冲着老虎大吼了一声,这欺软怕硬的畜生听见吼声,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了。
宜臼明知是遭了父亲的暗算,也不敢声张。他想,父亲既然起了杀心,决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他瞅了个空子,跑到外公申侯那儿去了。幽王见自己的眼中钉跑了,就另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
幽王有个叔叔,是宣王的小弟弟,被封在林当郑国的国君,名叫郑伯友,这时候正在朝廷上当司徒,掌管土地和户口。他很为幽王的所作所为担心。一天,他把官吏太史伯找来问道:
“你见多识广,侍候过好几位天子。依你看,这周朝的天下还长得了吗?”
太史伯长叹一声说:“您看当今天子干的这些事,老天爷要是有眼,能饶过他吗?他残害忠良,宠信小人。太子宜臼是申侯的外孙。西申眼下和缯(zēng曾)国(在今河南省方城一带)、西戎打得火热,申侯不为自己的女儿、外孙报仇吗?三家的兵力联合反周,周朝的天下还能长得了吗?依我说,您不如趁早离开镐京,到别处安身,躲开这场灾难。”
郑伯友听从了太史的话,买通了几个小诸侯,要了一片土地,在成周东面建立了新的郑国(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县),把自己的家眷、财产、部族、奴隶和国内的商人都迁移到那儿去了。他自己是天子的亲叔叔,又是栋梁大臣,不忍心看着幽王倒霉而不管,所以仍然留在朝廷里。
可是幽王最着急的,是褒姒为什么不爱他。他把王后废了,把太子赶跑了,使褒姒和伯服成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可褒姒还是那样冷淡,连笑脸都不露一下,倒好象幽王欠着她的情。幽王把国内最好的乐师和歌舞演员都找来,在宫里表演。褒姒仍是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幽王问她:“你连这么好听的音乐都不爱听,想听什么呢?”
褒姒故意讥讽说:“不如撕绸扯缎的声音好听呢!”
幽王听了一拍大腿,说:“你怎么不早说?这太容易办了。”
于是就叫人搬来了一大堆丝绸,找来几个宫女,从早到晚撕绸子。这种声音听多了能好受吗?褒姒听了一会儿,扭头就走了。
幽王再也没招儿了。他干脆出了一张告示,说谁能让姑娘笑一笑,就奉送一千斤金子(那会儿把铜叫金子)。一看能捞这么多钱,好多人都来想试试了。他们在褒姒面前拼命做鬼脸,出洋相,丑态百出。褒姒烦透了他们,哪还笑得出来?
那个顶会奉承的虢石也来了,他贴着幽王的耳朵如此这般地一说。
幽王说:“就听你的。娘娘要真的乐了,我决不亏待你。”
原来在古时候,如果遇有敌情,都是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相邻的两座烽火台能够互相看得见。如果某处在白天发生了敌情,守军就在台上点着晒干的狼粪,临近的守军看到又黑又浓的“狼烟”,也迅速点燃狼粪。这样一个传一个,用不了多长时间,京都就得到了敌情,迅速备战迎敌;要是在夜里,守军就靠点燃干柴,
传递军情。周王朝的大敌是西北的戎狄。为了对付戎狄的突然袭击,天子就同附近的诸侯们约定,只要看见报警的烽火,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诸侯们都要带着本国的人马火速赶来救援。
陕西临潼骊山,风景秀丽,不仅山脚下的温泉华清池闻名,山顶上的烽火台也是一处名胜,游人登上这座“烽火台”,四周的风光可尽收眼底。它就是历史闹剧和千古笑柄“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姐一笑失天下”这个历史传说中,周幽王点燃烽火之处,也是遗存至今最古的烽火台。
在当年镐京西边的骊(lí离)山上有一座建筑精巧的离宫,附近还有好几座烽火台。一天,幽王带着褒姒和虢石父来到了骊山。他在离宫的高楼上陪着褒姒观赏了一会歌舞,就叫人在那几座烽火台上燃起了狼烟。
刹那间,一座接一座的烽火台接连不断地报起警来。四面八方的诸侯得到警报,连忙赶往京城救驾。大家日夜兼程赶到骊山脚下,却根本听不到人喊马嘶、刀剑碰击的厮杀声,只传来一阵阵美妙的音乐,抬头一看,幽王和褒姒正坐在高楼上喝酒逗乐呢!
虢石父这时出来传话:“诸位辛苦了。刚才是王上和娘娘在放烽火玩,没有什么敌情。大家回去吧!”
先来的,气愤地掉转马头就往回走,远处不明真相的援兵还源源赶来。路窄车多,人马杂沓,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全乱成了一团。褒姒看到这种场面,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幽王见褒姒真的乐了,心里甜滋滋的,当场把一千斤金子赏给了虢石父。
再说宜臼跑到西申以后,幽王几次派人带着圣旨去要人,申侯连理都不理。而且还有人说,只要幽王一归天,申侯就要带兵保着外孙来镐京抢王位。那还能有褒姒和伯服的活路吗?
虢石父知道幽王为这事犯愁,就给他出主意说:“以前,先王经常召开诸侯大会,以显示天子的威风,王上何不也开个诸侯大会?各路诸侯都要到会,他申侯要是来了,等开完了会,就把申侯扣起来,逼他交还宜臼。他要是不来,那就是公然违抗王命,咱们去讨伐他,也是师出有名。”
幽王听着虢石父的谋划,连连点头。
公元前771年(幽王十一年)各路诸侯来到太室山(就是今天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山)参加大会,唯独申侯没有来。幽王未能借开会之机扣留申侯,于是正式宣布:“申侯胆敢接纳王室的罪人,又公开违抗王命,不参加诸侯大会。现特命虢石父为主帅,扫平西申。”
申侯得到虢石父出兵的消息,就决定先下手为强,约齐了西戎和缯国,三家合兵,直扑镐京。
幽王听说申戎联军打来了,让人赶紧点燃烽火,因为幽王烽火戏弄诸侯,诸侯们上当上够了,尽管烽烟都点着了,救兵一个也不见来。幽王见势不妙,慌忙逃窜。逃至骊山脚下时,追赶上来的戎人将他逮住,结果了他的性命。小太子伯服也未能幸免,只有褒姒因为长得漂亮,戎人把她抢回去献给了首领。
西戎攻破了镐京,先将王宫里的珍宝抢了一干二净,然后到处放火,将宫殿、民舍都烧了个净光,整个镐京最后变成了一片废墟。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