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废园>55旧地重回几多愁

55旧地重回几多愁

作品名称:废园      作者:当阳山人      发布时间:2014-09-25 12:08:57      字数:5052

  55旧地重回几多愁
  
临河乡初级中学的大部分教师离开了这个地方,时隔几年后又重新回到当初这所洒下他们汗水、寄托着他们希望的学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在临河乡中心初中所有的教师当中,也许再就没有人像韩利民那样熟悉这个学校的了。学校从最初的建设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校长像地里的韭菜更换了一任又一任,教师也更迭了一茬又一茬,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而韩利民送走了四任校长,至今仍然留在这个学校里。
  再没有人比韩利民更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了,也没有人比他更经常信步漫游于校院外的河滩和对面的山岭,漫无目的,毫无计划,信马由缰,走到哪里就是哪里。他常常以以学校为圆心,漫无目标的游荡,而越偏僻的地方,越容易发现一些佳境,或者是在旧地重游中突然发现一些美景。
  但最令他神往的是矗立在学校对面的那一座古老的建筑。这是一座寺庙,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体年代他也没有考证。沿着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左旋右转,到达山顶,站在这座庙前,可以看到整个校园。不知从何时起,甘露寺的香火开始旺盛起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云游的僧人,在这里安顿下来,主持修葺破旧的寺院。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云游僧人振臂一呼,附近自有人云集响应,不再满足于吃饱喝足的善男信女们捐资修庙的热情赛过了当年积资建校的热情。两三年的工夫,在这位老僧人的主持下,不但甘露寺破旧的大殿修葺一新,接连又盖起了左右两座钟楼和鼓楼。那悠扬的晨钟,那清越的暮鼓,总会给人以心灵上的震颤。
  站在山顶的甘露寺山门前,俯瞰临河初级中学的校园,好像一幅信手涂鸦的画卷,随心所欲的几笔勾勒就草草收工。校园里矗立着三栋大楼,左边两栋,右边只有一栋,极不对称的挺立在那里。本来最初的图纸设计是中间一栋主体行政楼,桥接左右各两栋教学楼、实验楼和宿舍楼,却因为乡政府捉襟见肘的经济财政只盖了这两栋楼三层的教学楼和一栋教学住宿楼。偌大的校园看起来空空荡荡,而且前面并排的两栋楼之间距离宽大,更给人一种空泛的感觉。设计者最初的愿望是美好的,听说还是乡政府专门请了省城大学的一位著名建筑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但这种精心的设计往往要被实际的建设者篡改,最后弄得不伦不类。中国的建筑讲究对称,讲究追求整体的视觉效果,在对称中给观赏者一种美的享受,在整体效果中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印象。但这所新建的学校既不对称,也缺乏整体性的美感,给人一种别别扭扭的感觉。
  每次韩利民和老师们爬上学校正对面的悬崖前,站在上面往下看,都会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禁不住要品头论足。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学校坐落在一片风景秀丽的地方,背依嵩山,面对黄河,周围的水光山色也算是给这幅水墨风景画中的一处败笔,多多少少增添了一些装饰和补充。
  这一年秋季刚开学不久,河阴县教育局新学年的工作计划,章志君局长做了高度概括,要全体教师牢牢把握好“一个中心,两条底线,四个品牌”,老师们不明白,赖吉祥在会议上解释,一个中心就是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两条底线:稳定和安全。四个品牌,书香校园,特色建设,家长学校,校本教研。高度凝炼高度概括的标语和口号,充分体现了新局长的高深的理论水平,有人说他不枉称为当年河阴县政府的第一笔。
  而临河镇教育系统,也有好事的教师仿效他们的局长,历数临河镇多年来有点名气的教师,一一概括,终于发现临河的教育系统这十多年来也出了几大能人:康继业的眼,刘艳华的脸,赖吉祥的肚子,冯杨柳的屁股,钱翠丽的嗓门,温彩霞的嘴巴,其他还有韩利民的一手好字,柳志杰的笔杆子等。
  康继业大多的时候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双醉眼,一幅酒色相,但他生气的时候,那眼睛便会发出一道凶狠的光芒,令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寒而栗。他庞大的身躯一出现在教学楼上,刚才还乱哄哄的教室,会突然间静寂下来。再调皮的男生,也没有人胆敢挑战他的目光。在他眼睛的逼视下,会胆怯地把头转向一边。偶尔有胆大的,看它几眼,康继业便会配合肢体语言,晓之以拳,动之以脚,那些学生便会乖乖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康继业的这双眼睛,配上他的一张胳腮脸,拉下来的时候简直就是像电影中的黑社会老大,有流氓阿飞类的学生觉得他既酷又帅。但那几个学校教会师的孩子远远地看见他一瞪眼就吓得直哭,正在哭泣的看见他出现便马上闭了嘴雅雀无声。他的那两只眼睛还有一个神奇之处,见了赖吉祥、上级领导和漂亮女人,满眼含笑;而转过身看了一般教师和学生,却又满面寒霜。那种前倨后恭变化的速度之快,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康继业和赖吉祥一样,信奉对付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武力。他们曾经向刚分配来的年轻教师传授这些经验,如何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可惜这些经验缺复制性,到了别人那里,常常要惹出不大不小的麻烦。
  康继业的眼睛还会说话。他担任几个班的体育课,不想上课的时候,就对那些体育委员简单布置下,或自由活动,或打球,或在教室上自习。后来,话也懒得多说了,只崩出几个字,打球,或努一下嘴巴,朝门后眨一下眼睛。他们就明白要做什么了,抓起门后筐里的篮球,欢呼雀跃着跑向操场。康继业金口玉言,可能与他早年口吃有关,传说他早年在这里读初中的时候,一说话就要结结巴巴。见到校长汪天明问好,结果“汪——汪——汪——”喊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好字,让人觉得像狗叫;见到一个年轻的姓马的女教师,“马——马——”叫了几声,让那还没有结婚的女教师羞红了脸。偶尔还有人再提起,康继业就会亮了拳头,逼那人生生地把话咽回肚子里去。
  刘艳华出名在一张脸上。她长了一张漂亮的脸蛋,像古代的仕女,粉雕玉砌,一颦一笑都摄人魂魄。可惜临河乡的水质太粗陋,养不起这条美丽的小金鱼,她在这里没有待上几年,就被人金屋藏娇了。年轻的男教师们提起她的时候,还常常眉飞色舞,口舌生津。
  赖吉祥的肚子,说的倒不是他的肚量大,胸怀广,而是说他有一幅好皮囊,硕大的肚腹能容得下几公斤的酒水。相传说临河镇的村镇干部中有闻名遐迩的“四大能喝”:喝不翻,喝不醉,喝不倒,喝不晕。有一次赖吉祥和他们较量,说好了大家都要喝啤酒,并且规定大家在喝啤酒的时候,不能去厕所,他还可以一边喝啤酒一边喝水。结果,那“四大能喝”中有两个人喝得尿了裤子,另外两个人当场俯首称臣。赖吉祥刚任副校长的时候,曾发现有几个学生逃课外出喝酒,他把那四个人高马大的男生叫到办公室,说:“你们四个人能喝过我,我不管,喝不过,以后不能再喝酒。”四个男生不服气,四比一,说我们四个人再怎么不行也不也会输给他一个人呀。四个人一人喝一杯,赖吉祥把四杯酒一起倒在一个杯子里,端起来一饮而尽,喝酒就跟喝水一样。不一会儿,那四个学生瘫倒在桌子上,而赖吉祥却像没事人一般,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小子,服了我吧。别说你们几个,你们也不打听打听,临河这块地儿四大能喝都是我手下败将。”从此,赖吉祥在“垃圾箱”的雅称之外,又多得了一个“酒缸”的绰号。
  冯杨柳老师的臀部肌肉特别发达。有一次学校开全体教师会时,她刚坐上一把椅子上,结果把椅子坐烂了,一屁股跌在地上,还砸出一声响。还有一次,她班上有两个学生打架,正在上课的数学老师劝不住拉不开,喊来正在另一个班上课的冯杨柳老师。冯杨柳那天穿了一双高跟鞋,哒哒哒急匆匆走进教室,两个孩子还互相扭抓着不肯放开。她飞起一脚,朝一个孩子的屁股上踢了一下。不想踢第二下的时候,皮鞋飞了起来,被教室的天花板挡了一下,那只皮鞋直直落下来,正好砸在那个学生身上,两个人这才停了手。其他学生忍不住窃窃地笑,那一名男生感觉受了莫大的羞辱,冲上来还要继续打。冯杨柳伸手抓了一把没抓住,就转过身一撅屁股把那男生撞出了教室门外。如果不是他抓住门框,就会仰面倒在地上,全班学生面面相觑。那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做梦也没有想到,看起来娇柔孱弱的冯老师竟然蕴藏有这么大的能量,想想自己差点被撞飞的情景,他心有余悸,以后再也没有在冯老师的课堂上捣乱过。
  钱翠丽老师嗓门大,声音宏亮,训斥起学生来声震校园,甚至连教室窗户上的玻璃都会嗡嗡作响,学生害怕被她骂得狗血喷头,所以她的班级经常鸦雀无声,那些调皮的男生一见她就唯唯诺诺。
  温彩霞的嘴巴有些向前突出,使憎恶她的学生私底下恶毒地想她有些像猴子一样缺乏进化,或是像猪八戒一样嘴巴功能亢进。但她瘦削的身材却不能证明她的入口功能太盛,那就只能表明是嘴巴的另一个出口功能的发达了。似乎一般的女人都能言善语,嘴部肌肉发达,但她要更胜一筹,嘴部骨骼的发达要超过肌肉,两片薄薄的嘴唇,就像正值青春期疯长的孩子,那身上裹的衣衫永远撵不上身体的增长。她的那张嘴永远不知疲倦,只要你有耐心,可以一言不发听她一整天喋喋不休。她班上的学生天不怕地不怕,最害怕被温老师叫去谈话。几节课或整整一个下午,她可以滔滔不绝,一句接一句说个不停,那些学生听得耳朵起了茧,恨不得早一点逃离,她却依然不依不饶,学生只得老老实实认错,保证以后再不敢犯错。但学习好的学生,若思想上出现问题,用不着她苦口婆心,有时她三言两语的开导谈心,她们就会马上豁然开朗。
  但是有一天,她却忽然自己抽起了自己的嘴巴来,一边抽打一边说怨恨祸从口出。原来,学校另一位老师的妹妹谈对象,正好和她家是邻居,向她打听男方家的情况,她实事求是地做了评价。后来女方要退亲,邻居就迁怒到她身上,不但在家里吵吵闹闹,还要到学校里来骂骂咧咧,幸亏被他们村的老村长给劝住了。他自家孩子本来不好,经过这样一宣扬,更加臭名远扬,迟迟找不下媳妇,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并时不时迁怒温彩霞和其他教师身上来。
  柳志杰的笔杆子,说的是柳志杰被誉为临河镇的第一笔。毕竟是大学中文系毕业,写起文章来妙笔生花,无中生有,没有的事情经过他的笔一写,立马出现效果,如神笔马良。他可以把临河镇几千亩的荒山,变成优质大枣基地;也可以把临河镇的百亩荒滩,变成旱涝保收的万亩良田。开全体教师会的时候,柳志杰说话文绉绉,从容不迫,不紧不慢,拖长腔,顺口溜一句接一句,讲到兴致高处还会手舞足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龙飞凤舞。
  韩利民写得一手好字。他第一次上课,往黑板上写了几行正楷字,就让学生佩服不已,后来,不断有学生模仿他的字体。细数其他能人,还有潘宝莲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偏僻的乡村里听到的往往是土话、粗话、俚语,听她的莺歌燕语,自然会让人觉得她与众不同。她就是因为这口漂亮的这普通话,才得以从这偏僻的农村调往县城一所学校。可以说,临河镇虽然偏僻落后,也算人杰地灵、藏龙卧虎之地。这些年来,从学校调出去的老师,原来在这里默默无闻,不几年时间大多都成了其他学校的骨干、市里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难怪当年的乡教育办公室主任郑建功曾经感慨,偏僻的临河乡竟然成了河阴县的优秀教师培训基地。
  十多年来,这里的教师流动性很大。除了那些志向远大、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教师,来了又走之外,只有少数本地土生土长的老教师,和一些已经在这里工作十几年二几多年的中年教师,无可奈何地留在这里。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里偏僻,周围没有市场,没有商店,想花钱也花不出去,可以节约经济上的开支。另一个原因,这里山高皇帝远,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学校管理松散,学校教育质量差,也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大家已经习惯了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懒散地工作,已经习惯了教师职业的卑微,不再向往城市的繁华,因为繁华的背后,包含了太多的紧张和压力,也包含了单凭那一点点可怜的工资收入而整天捉襟见肘的高消费。他们在这个介于县城和乡镇之间的乡村荒野里生活,没有城市的繁荣与浮华,没有高额的物质消费,平平淡淡的,倒也显得悠然自在,怡然自得。这些年来,学校里倒是不断有年轻的教师向往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渴望能够调进县城里去,但这种跨越城市和农村的工作调动,对于无权无势又无钱财的普通教师来说,无异于白日做梦。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安心于这种工作处境,自然免不了要有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如鲁迅笔下的精神胜利法大师阿Q,也如伊索寓言中的那只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的狐狸。也许,城区里的学校教学工作会更辛苦,竞争压力会更大,在那些人才济济的学校里,稍不留神自己必然会被淘汰,与其整日在那里战战兢兢,倒不如在这里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只是有些美中不足,让他们感觉多少有些遗憾的是,现在他们在偏僻的学校里,没有遇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领导。自从赖吉祥接任之后,他异想天开地说学校要响应河阴市教育局的号召,实现临河镇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整天让老师学生加班加点,连星期天也不让大家休息。赖吉祥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虽然老师们怨声载道,但也只敢背地里消极怠工,表面上唯唯诺诺,出力不出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