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检查验收一场戏
作品名称:废园 作者:当阳山人 发布时间:2014-09-26 10:12:28 字数:5309
56检查验收一场戏
临河镇中小学校全部合并后的第一年,春季开学不久,河阴市教育局提前把通知下发到全市各个中小学校,四、五月份国家督学要来他们省进行“普九”验收,要求各学校提前做好准备。河阴市是全省的经济十强县,自然要在这次的必检之列。这个学期,全省上下各个中小学校都要热火朝天忙着迎接“普九”检查工作,教育局要求全县各个中小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绝对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切实做好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听说这一次检查,国家督学要在全省检查一周,且只抽查五、六个县,每个县要抽查五、六个乡镇。这次大检查对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被抽查的可能性如同中彩票一样,微乎其微,但表面上的虚张声势、应景式的敷衍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对付这种检查,雷声越是大,雨点越小,只要那些样板学校做好准备就可以了,至于说要抽查其他什么薄弱学校,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而代表上级深入基层检查的领导们也都知道这种检查是应景式的,检查的时候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如果太认真,下边不乐意,反映上去,明年领导就不会安排他们再下来检查了。坏了自己的好事不说,还要惹得一大圈子的人不高兴。
下面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已经习惯了这种走过场式的检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肯十分用力。河阴市教育局抽查了几个学校,感觉事态严重,遂又专门召开全县各中小学校“迎国检”工作会议。
教育局长章志君在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会议上一再强调,这次“迎国检”意义重大,如果这次“国检”通过了,就算全市的“普九”工作已经达标,也就是说他们河阴市达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级水平。他还强调,这次“国检”本来是政府行为,但河阴市委市政府特别信任教育局,特地委托局直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全力做好这次“普九”验收工作。他再一次苦口婆心地说:这“普九”攻关战全县已经顽强拼搏了好几年。这次临到最后验收的时候,如果不能达标,他无法向市委市政府交待,更无法向全市八十万人民交待。为了能够实现“普九”验收顺利达标,章志君局长和局班子成员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冥思苦想,已经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弄出了好几套应急预案来。
就在这次会议的前一周星期一的上午,河阴市教育局已经以河阴县政府的名义召开了一次全市性的“迎国检”工作会议。全县十几个乡镇主管教育工作的副乡(镇)长、各教研中心主任、各中小学校长全部到会。河阴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胡晓寒、教育局长章志君以及几个副局长分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胡晓寒副市长是刚从地区团委下派到这里挂职锻炼的干部,她强调了这次迎检的重大意义,讲话稿也是办公室秘书事先拟好的,每一句都讲得冠冕堂皇,但说到经费投入问题,她的表情却显得有些为难,说市里现在正在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资金特别紧张,虽然市里财政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这次“普九”检查中,但大部分资金还需要各乡镇、各学校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下面响起一片唏嘘声,章志君禁不住皱起眉头,主持会议的副局长不住地用笔杆敲打桌子,一再要求大家要遵守会议纪律。胡晓寒副市长讲完,便说要参加另一个会议,就匆匆离开了会场。
章志君任县委公室主任前,曾经出任过河阴县一个大乡的副乡长,多年来的基层工作经验,铸就了他思维敏锐、观察彻底、善于抓住关键和善于鼓动人心的领导素质,就拿这次“迎国检”来说,为了能顺利过关,他制定的策略完全正确,并符合河阴市的实际,得到了河阴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和所有乡镇的广泛认可。他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围绕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展开的;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能顺利达标,通过国家验收;他的行动很明白,要不惜余力,不畏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章志君在会议上强调了几点:
第一:一定要加强市乡档案建设,特别是普及程度方面的档案建设,为“普九”验收提供可信资料和可靠依据,这是国家督学检查的重点。“普九”档案一律要向前推溯三年,哪个单位三年前没有档案的,能补的一定要及时补上。现在所谓的“补”,说白了就是造假,但造假说出来实在是影响政府形象。试想,全河阴市的适龄入学儿童每年都在近万人以上,要想一朝一夕地补全,实在是天方夜谭!但现在要的是结果,那就只能造假──但局长就是局长,说出来的话毕竟不同于一般人,章志君一再强调说这不能叫作造假,应该叫作“技术处理”。河阴市教育局督导室先把全县各乡镇的人数定出来,各乡的人数要和县里的保持一致,学校要和乡里保持绝对统一。如果不能统一,一切依照市里给出的数据,该添的添,该去的去。
第二:一定加大硬件的投入力度,查缺补漏,各学校按照各自的标准,是一类学校的按一类标准对照,二类学校的按二类标准对照。有钱的要买,没钱的要借,借不到的要自己动手做。学校的墙──包括围墙、房墙都要用涂料粉刷一新,并写上反映“普九”内容的标语以烘托气氛。
第三:一定要训练好人。已经辍学的学生要想方设法劝他们回校念书,不愿意回来的,乡里和学校即使出钱雇他们也得要他们回来一两天,直到检查团离开为止。学校各位老师要想尽办法安抚学生,各个接待人员和各室负责人要严阵以待,县里要像前些年省里检查验收时的那样安排人员统一进行培训。每所学校也要配备专人负责跟踪,检查团走到哪,负责的人要跟踪到哪,说看啥就要给看啥,各项服务要坚决到位。还要教育好学生和教师,加强训练,事先设计好他们要提问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全得答“是”,不准答“否”或者“不知道”;全得答“好”,不准说“不好”。语言要精练,不要啰嗦,更不要试图解释什么。
第四: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接待工作。这方面,乡镇和学校就不要管了,由教育局统一落实在县里最高档的宾馆和酒店里,县里还要给他们准备一台由师生共同出演的欢迎晚会;其他方面,还要给他们找来年轻漂亮有气质女教师做好各方面的招待工作,他们需要什么就给他们提供什么。
最后:还要做好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县里的汇报材料由县教育督导室负责,要全面,要真实,要经得起推敲。各乡镇各学校的汇报材料也要仿照县里给出的统一格式,统一内容,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章志君局长最后又说市里的迎检工作已布置稳妥,问题绝对不能出在哪个乡镇或哪所学校。主管业务的张副局长开始讲话,他强调说乡镇和学校也要像县局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可能会抽三到五个乡镇,每个乡镇会看一到两所学校,局里专门布置了重点乡镇重点学校,其他的学校要做到: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积极配合,不得推诿。
上一次的“普九”工作会议韩利民没有参加,这一次是赖吉祥硬拉着他来的,虽然听章志君局长在会议上讲得头头是道,但心里却不以为然,确切地说,韩利民觉得他厌烦,虚伪,太过于趋炎附势,还这样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国家这么浩大的“普九”工程,竟然可以用这种方法蒙混过关,这样的结果不仅仅哄骗了国家,而直接坑害的却是那些适龄儿童和少年。但是,作为教育局长,他的要求下边又不能不执行,而且得不折不扣地执行。
会议结束,章志君意犹未尽,又大声强调了几句:每个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是干什么的,心里一定要清楚。你丢的不是我的面子,而是全县人民的面子。坐在一旁的副局长们不住地点头附和,他们不亏是局长,就是有理论水平,随便一件事就能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但最后章志君硬梆梆地撂下的那句话:谁丢我的面子,我就捋谁的帽子,却让坐在下边的校长和老师不寒而栗,别看他们的局长表面上温文尔雅,但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还要咬人。
赖吉祥听得投入,忍不住朝韩利民吐吐了舌头,低声说:“这件事情你安排一下,回去以后我们一定要做好这件工作,误了个人前程太不值得!”
韩利民有些感慨,现在从上到下哪次检查,没有造假的成分在里面呢?或小或大,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哪个能说得清楚?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明白!
虽说河阴市是全省经济十强县(市),但临河镇却是河阴市最贫穷的一个乡镇,历史上“普九”欠账太多,以前的每次检查验收,市里的领导恨不得把这个乡镇从他们河阴市的版图上抹去,只有在省里安排扶贫开发项目的时候再添上去。就在前年,省里的“普九”验收小组抽签的时候抽到临河乡,县政府领导嘱咐司机拉上检查小组随便找地方转一转,就说通往临河镇唯一的道路几天前被山洪冲断,市里正在积极组织施工,结果很容易就搪塞过去。
当然,河阴市领导在开会布置工作的时候,一再强调每个乡镇每个学校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切实做好迎接检查的准备,并特别提醒临河镇的赖吉祥,要像上次迎接省里检查那样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工作。
散会后,教育局汪副局长特意叫赖吉祥留下中午一起吃饭,就在去年,赖吉祥的女儿终于不负父亲的厚望,未婚先孕总算嫁给了汪副局长的公子。现在汪副局长和赖吉祥已经结成了女儿亲家,工作上自然要对他多照顾一些。汪副局长交待他说,这一次县领导里对其他各乡镇的情况都不太担心,只担心他们临河镇,况且临河镇是全县树立的中小学合点布局先进典型,各项档案需要重新建设。他们临河镇一定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提防被抽签抽到。
其实,局长和赖吉祥心里都明白,如果不幸真的抽到了临河镇,自有河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会千方百计搪塞过去的。以前,曾经有过两次这样的先例,省里来检查,(市)县领导推说那里正在修路或洪水冲断桥梁,车子过不去,结果检查组真的就就没有去,而拉着一帮人河阴风景区转悠了半晌,磨磨蹭蹭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但这次的情况好像与过去不同,因为其他学校有学生是临河外出借读的,要想在全市做到百密而无一漏,临河镇也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以防万一检查团人员到临河落实学生借读的情况。
上次省里下来检查的时候,郑建功还是临河乡教育的主要负责人,而这一次,应付检查的重担不可回避地压在了赖吉祥的头上。怎么办?这样一个贫穷的乡镇,要想顺利通过国家督学的“普九”检查,谈何容易啊?
要知道,面临的最大的两个困难是:一是“普九”的硬件,这个标准很高,“老三室”、“新三室”都要齐全;二是普及程度,即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全额及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按“普九”达标数都应入学。第一条做起来很难,市财政没有钱,根本就不可能往学校里投入,全靠乡镇政府挤压挪用和当地老百姓集资,困难重重。第二点也有很大的难度。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浪费时间,一些学生不爱读书,加之家庭困难,很多学生小升初后,或辍学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挣钱,或在社会游手好闲。其他的方面,如教育投资这一块,可以在档案上做假,工资发多少,怎么发的,要求教师签上名就是真的了,关键是强调各单位的教师一定要保密,不能捅半点儿娄子。章志君局长在会上强调,哪个地方的教师出问题,就撤掉那个地方教育助理和校长的职务。他还一再说这不是威胁,一定要拿掉几个校长。校长的帽子不是轻易得来的,怎么能因为这件事就被拿掉呢?学校的校长们在学校开会,更是强调说,谁如果敢胆向检查组透露实情,就要开除谁!你要让上级撸走我的帽子,我就敲掉你的饭碗!
这次的“迎国检”,成了眼前学校当务之急的紧迫任务。韩利民还是负责“普九”软件方面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要在两周之内整理出三年来的“普九”档案,这项工作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临河镇的几所学校经过撤消、合并,原来的“普九”档案已经七零八落,差不多需要重新建立。档案工作太细致太繁琐,专业性太强,韩利民抽调了一些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教师协助做这项工作。
按照县教育局给出来的年报人数,韩利民从一团乱麻中逐渐理出一个头绪,很快整理出来临河镇初中三年来普九档案的轮廓。而现在,至少需要三年的学生档案,不是一下子就能整理出来的,这所学校近几年来学生流失率要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百分之二的上限,需要补充大量的借读证明。韩利民让档案员苏老师和微机员小张整理出来几百名需要开据借读证明的学生名单,拿着学校印制好的借读证,填上姓名,不管真真假假,先安排一部分教师到附近各学校去盖章,市里有要求,哪一个学校都不能拒绝。另外,他又安排人到各村开据证明,就说这部分学生随做生意的父母到外省就读。有个别实在找不出下落的,韩利民请求赖吉祥,赖吉祥说干脆就在档案上安排他们自然死亡。
普及程度方面的档案已经初步完善,其它方面如巩固率、毕业率、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档案也在逐步健全。“普九”的硬件建设方面,还和前年省里普九验收时一样,能借的就去借,不能借的就从镇里撤消的小学里找一些来滥竽充数,虽然有些缺口,但不会太大。他们也坚信,如果国家督学真的来他们这里检查验收,河阴市的一帮领导一定会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学校唯一要做得最好最实的就是卫生工作。学生处主任康继业安排学生一天两次打扫卫生,不允许校园出现一点儿纸屑。这样热火朝天的忙活了将近一个月,倒是市教育局不断有人来以检查为名行吃喝之实,国家督学的检查团连他们河阴市都没有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免要当着众人的面骂它几句娘,谁也不觉得本应该文明的他们说出这样的话显得粗鲁。
这次的“迎国检”准备工作,让韩利民有所察觉的,他的上级赖吉祥再一次对他另眼相待。但过后不久,赖吉祥就又像过去一样,开始冷落他。有关系亲昵的教师奚落韩利民,说他就像赖吉祥家里供奉的灶王爷,一到腊月二十三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拿出来又是烧香又是上供;而不需要的时候,则干脆冷落一边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