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难》第八本。第十五集
作品名称:靖康之难 作者:白衣秀士 发布时间:2014-01-17 10:02:35 字数:10035
第八本?第十五集
581、同上?李纲府第?客厅
陈过庭:“李大人可知道皇上为何非得要派大人宣抚西北吗?”
李纲:“不是太原吃紧吗?”
陈过庭:“太原吃紧是实,但这并非真正原因。”
李纲:“那,真正原因是什么?”
陈过庭:“真正原因是要调大人离京。”
582、同上?后花园
李纲和陈过庭在后花园散步。
陈过庭:“半年来大人的所作所为很让有些人心中不快呀!”
李纲默默点头。
陈过庭:“如果大人一再推辞不奉诏,这些人会怎么说?皇上的脾气令人捉摸不透,万一皇上真的发怒,那……”
李纲:“陈大人,下官不奉诏,实在是因为下官不知军旅之事。宣抚西北,增援太原,如此重任委于外行,后果堪忧啊!何况……金人退了,太上皇也平安回来了,上下恬然,似乎天下太平。但是大人,依下官看,秋天一到,金人十有八九会再度南下,秋防之事万不可废。下官想留在京城,非为贪图享乐,实在是想时常提醒皇上,切勿忘了防敌之事。”
陈过庭:“谁说不是。吴大人和下官也向皇上奏过此事,但皇上却置之不理。”
李刚:“还有,上皇在位时,蔡京、王黼之流执政已久,天下吏治荒废,贪官墨吏比比皆是。而今皇上主政,雷厉风行,诛除六贼,大快人心。但毕竟时日尚短,又正值用兵之后,还来不及彻底整顿吏治。唉,陈大人,看来下官是不能再继续同皇上顶牛了……下官走后,陈大人和吴大人身上的担子重啊!”
583、同上?广圣宫?御书房(夜)
钦宗正在批阅奏章,案头堆了好大一叠。
狄东进来道:“皇上,李纲李大人求见。”
钦宗头也不抬:“宣”
一会,李纲进来,跪道:“臣李纲恭请皇上圣安。”
钦宗道:“爱卿平身。坐。”
李纲:“谢皇上。”
钦宗不语,继续批阅奏章。
李纲:“皇上-----”
钦宗:“唔,等一等,朕这就批完。”
一会,他放下朱笔,搓了搓手,又轻轻甩了甩手腕,道:“怎么?想通了?”
李纲:“皇上……”
钦宗:“想通了就好。朕估摸着卿会来的。这不,礼物联都给卿准备好了。”
李纲:“礼物?”
钦宗:“唔,是这。这里有几份奏折,都是外边来的。这几份是西北边的,还有东南、剑南道的。你看看吧。”
他将一叠奏折递给李纲。李纲双手捧过,就在膝头细看。
钦宗又拿起朱笔继续批阅其他奏章。
一会,狄东进来:“皇上,夜深了……要不要传点点心用用?”
钦宗点点头:“唔。哎,上次做的桂鱼珍珠丸子汤挺好用的,叫御膳房里做两碗来,朕和李纲一块儿用。”
李纲猛地跪下,哽咽道:“李纲何德何能,蒙皇上如此厚爱!”
钦宗:“起来吧,你看,奏折都掉了。都看完了?”
李纲擦着泪,道:“臣已看完了。”
钦宗:“有何想法?”
李纲:“臣今日还同陈过庭谈论吏治之事来着呢。吏治荒废已久,地方上士绅官吏相互勾结,连成网络,官官相护,贪赃枉法之事层出不穷。在外面做官的人人都知道,可又尽都瞒着朝庭。偶尔有奏进来的,都是遮不住了的,况且还往往被执宰大臣避重就轻删节过的。所以历代君王听到见到的都多是颂圣之声和誉美之辞,难免不被蒙蔽。皇上今天看到的几份折子已经写得十分严重,而下面的实际情形必定远远过之而无不及”。
钦宗点头:“唔。上皇如天有好生之德,心慈如佛,舍不得诛杀大臣,却被那些人钻了空子。看来,朕得要杀一批人才掰得过来。”
李纲:“整顿吏治必须要实行严政,必须从上到下,从朝庭到州县查一批,关一批,杀一批,方能凑效。但是,臣以为目前却不可如此。”
钦宗:“朕也深知这点。战乱刚止,朕又大搞整顿吏治,会弄得人心惶惶,上下离心。但是,象这奏章所言熙河都统制焦安节这样贪墨不法,居然鲸吞赈灾银的人,不杀何以平朕心头之恨?”
李纲:“今年汛期来得早,汾水、汶水几条河都发桃花水,淹没千里庄田。而熙河、威胜诸州又持续干旱,禾苗不生。水旱之灾年年均有,但今年三晋之地尚未从兵燹之灾中醒过来,又加之水旱之灾,百姓如何受得了?皇上钦拨的赈灾粮、贩灾银又被这些贪墨官吏吞食八九,灾民何以为生?如不及时处置,晋地诸州危在旦夕。”
这时,狄东和一个太监一人捧着一个盘子进来,盘里是热气腾腾的一碗丸子汤。二人将盘子分别放在钦宗御案上和李纲坐椅旁几案上。
钦宗拿起汤匙轻轻搅了搅,道:“吃吧,味道不错的。”
李纲不敢用,又要跪下。
钦宗:“朕叫你吃,你就吃吧。夜深了,又饥又冷的,吃点儿也暖和。”
李纲方才拘束地吃起来。
钦宗只吃了几口,便推过一边。李纲也赶忙停吃。
钦宗:“吃呀!把它吃完。爱卿,你可知朕为什么要让你宣抚西北吗?”
李纲:“……”
钦宗:“西北不光有仗可打,还大有文章可做啊。”
李纲:“臣已经明白了。”
钦宗:“焦安节的事情,朕估计一定还牵涉到其他一些人,可能还牵涉朝中大臣。朕让你宣抚西北,就是要你去帮朕查一查。整顿吏治可由此开个头。吴敏他们几个都劝朕将卿留在朝中,但朕却要卿去那偏远之地,卿可知朕的心意?”
李纲跪下道:“臣知……臣跟即便启程。”
584、灵县
李纲身穿便服,带李虎、石生、陆行儿三人骑马进了县城。
县城不大,街道上冷冷清清。城中建筑物有些破败不堪,一眼便看得出曾经遭过战争创伤。
585、同上
四人在街上行走。几个乞儿向他们伸出了手。
乞儿甲:“大人,可怜可怜我们吧!给两个钱吧!”
李纲向李虎示意,李虎从身上摸出几个铜板递给了乞儿甲。
乞儿甲:“谢谢大人!谢谢大人!你们真是好人!”说罢转身跑了。
不料另几个乞儿一齐围上来讨要。
李虎一人给了他们几个铜钱。乞儿们欢天喜地拿着破碗跑了。
四人朝前走着,身后传来一个弱小的声音:
“大人……”
李纲回头,原来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看穿着打扮决不是叫化子。
小姑娘羞涩地:“大人……能给我两个铜板吗?”
李纲奇怪,问:“小姑娘,你……也是要饭的?”
小姑娘摇摇头。
李纲:“那,你要铜板干什么?买糖吃?”
小姑娘:“糖?没有卖糖的,只有卖粥的。”
李纲:“卖粥?你是要钱买粥吃?”
小姑娘:“我两天没吃饭了。”
李纲:“你家在哪儿?家里人呢?”
小姑娘:“家里没饭吃,也没钱了。”
李纲点点头:“今年你们这儿灾情严重吗?”
小姑娘:“大水都淹进城里来了,都这么深。”
李纲:“县里没设粥棚?”
小姑娘:“设了粥棚,就在较场坝里。”
李纲:“那你怎么不去粥棚吃粥?”
小姑娘:“粥棚的粥要钱,两个铜板一碗粥。”
李纲大惊:“什么?粥棚要收钱?”
李虎赶忙摸出一块银子塞给小姑娘手里。
李纲:“较场坝怎么走?”
小姑娘吃惊地看看手中的银子,又看看几个人,往东边一指。
586、同上?较场坝粥棚
先前的几个乞儿排在买粥的长队里。乞儿甲已经排拢了。他将破碗伸过去。
舀粥大汉:“小叫花子,滚开!”
乞儿甲:“小爷今天有钱。”说着将两个铜板扔在旁边桌子上。
桌子上放着一个大筐,里面装满了铜板。舀粥大汉:“嗬嗬,有钱咋啦?有钱也不卖给你。这年头好人都吃不上粥,你小叫花子还想吃?”
他旁边一个舀粥的老头:“算了算了,就舀一碗给他吧,不是怪可怜的吗?”
大汉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舀给了乞儿甲。
这一幕李纲四人在旁边看了很久。
李纲走过去问道:“你们灵县的粥棚为什么要收钱?”
大汉把他们打量一阵,没好气地道:“县太爷叫收就收啰。”
老汉:“诸位想必是外地来的吧?”
李纲:“是的。敢问老爹,这粥棚不是县里开的吗?”
老汉:“开是县里开的,可熬粥的小米、玉米糁却是胡掌柜的。”
李纲:“那县上义仓里没有粮食吗?”
老头四下打量一下,压低声音道:“义仓的粮食全被县太爷卖给胡掌柜了。”
李纲大吃一惊,他伸手从老汉手中拿过勺,道:“我看看这粥。”
他用勺在粥桶里搅了一阵,舀起一勺,看了看,然后慢慢倒回桶里。
稀粥从勺里慢慢倒回桶里的特写。粥很稀。
587、同上?去义仓的路上
李纲四人朝县上义仓方向走去。一路上只见拿着空袋子匆匆奔走的人们。
李虎拦住一个中年人,问道:“敢问大哥,你们这是要上哪去?”
中年人:“县上的义仓今天又卖粮了,赶着去买点呗。”
李纲:“义仓卖粮?”
中年人:“其实是胡掌柜卖粮。唉!可比往常贵多了!”他摇头走掉。
李纲:“走,看看去。”
588、同上?义仓
义仓门口围了数不清的购粮饥民,闹闹嚷嚷议论纷纷
“平常一斤玉米只卖十文钱,现在可好,要二十五文才能买一斤!”
‘昨天才卖二十文钱一斤,这是咋回事嘛?”
“简直不让人活了!”
李纲四人站在人群后面看了一阵,然后转身朝义仓对面一家小旅店走去。
589、同上?小旅店
四人坐在旅店楼上,凭栏可以看清义仓的情况。
李纲问店主:“朝庭没调拨赈灾粮来吗?”
店主摇摇头。
李纲:“赈灾银呢?”
店主:“按理呢,以往受灾朝庭都是要赈济的,只是今年……兴许是因为打仗吧。”
李纲:“在下从京城方向过来,听说朝庭今年也调拨了贩灾粮和赈灾银给晋地的呀?”
店主:“其实朝庭赈济与否又有多大区别?还不是全被当官的吃完了。”
李纲:“你们的知县可是吴奇?”
店主:“吴奇早被免了,现在是柳庭俊,据说是熙河都统制焦安节的大舅子,得势得很呢。”
590、同上?义仓
一个彪形大汉站在义仓门口一张桌子上,大声喊道:“今天不卖了!卖完了,不卖了!”
人群立时骚动起来。
一个四十岁左右眉清目秀的男人走过去。他就是被罢免了的原知县吴奇。
昊奇:“义仓里还有那么多粮食,为什么不卖给大伙?”
大汉:“嘿嘿,吴……吴大人,这是胡掌柜说的。”
吴奇:“去找你们胡掌柜来,我同他理论!”
大汉:“我看还是算了吧,吴大人。您老家里要没吃的,回头小人给您老送过去……”
吴奇:“混帐!我吴奇就是全家饿死,也不会接受你们的施舍!”
大汉:“嗬嗬!不接受施舍?跑这儿干吗来了?”
591、同上?小旅店
李纲:“这个人是谁?”
店主:“这就是前任知县吴奇吴大人。唉,这年头,好人可没好下场哇。吴大人为官清廉,当这么多年知县,可没攒下几个钱。这一闹灾荒,连他家也揭不开锅呀挥”
592、同上?义仓
大汉:“你以为你是谁呀?你这县太爷不早被罢免了吗?我们胡掌柜是你说见就能见着的?滚回去吧!”
人群中有人喊:“你他妈狗仗人势!连吴大人也敢骂!”
大汉眼一瞪,对旁边的打手道:“打他狗日的!”
几个打手拨开人群走过去抓住那人就打。
群情激愤了,喊叫声,谩骂声响成一片。许多饥民一拥而上,与打手撕打起来。
几个年轻人伸手将大汉扯下桌来,没头没脑地一阵乱打。
有人喊:“冲进去,仓库里有的是粮食!”
饥饿的人群“忽”地一下,全涌进了义仓大门。
593、同上?义仓内
抢粮的人们砸开了仓门,撤毁了仓板。
一袋袋粮食从仓里扛出来。
有的粮袋被撕开了,粮食象泉水一样流出来。
面粉袋破了,白面被风刮得满天皆是。
人们发疯了,扛袋的、撮粮的,忙得不亦乐乎。
594、同上?义仓门口
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彪形大汉从地上爬起来,指着愣在一旁的吴奇。
大汉:“好!好你个昊奇,聚众哄抢义仓,你等着!”
他一瘸一拐地跑了。
595、同上?小旅店
李纲向李虎悄悄说了些什么。李虎匆匆下了楼,出了店门,向街头跑去。
596、同上?义仓内
抢粮的饥民还在抢。而且,从外面又涌来更多的饥民。
597、同上
有人大叫:“快跑啊,官兵来了!”
598、同上?大街上
一队官兵手执刀枪跑步过来。为首的是那彪形大汉。
599、同上?义仓门口
抢粮的饥民争先恐后地往外跑。由干门窄人多,挤倒了一些,踩死了一些。
600,同上?小旅店
李纲着急得站起来直跺脚。
601、同上?义仓门口
有人跑到到吴奇跟前:“吴大人,快跑啊!”
吴奇竟如木雕泥塑般纹丝不动。
几个官兵跑过来,将他抓走。
官兵们向饥民们大打出手。手无寸铁的饥民遭到血腥屠杀。
602、同上?小旅店
李纲手足无措,高声喊:“住手!不准杀害百姓!”
石生、陆行儿也一齐高喊:“不准杀害百姓!”
可是,在那一片混乱中,他们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
603、同上?义仓门外
知县柳庭俊和胡掌柜率领一队官兵骑马奔来。
柳庭俊:“把这些反贼就地正法。”
骑马的官兵策马冲人人群。
饥民死伤无数。
突然,街头锣声大作
柳庭俊回头看去。
街头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队伍前头几匹快马奔过来,全是鲜亮的官兵军官服色。为首的正是李虎。
李虎策马奔来,高叫:“钦差大人驾到!”
柳庭俊和官兵们全都愣住了。
604、同上?街头
大队伍正向这边压过来。队伍前面是十几个手执“回避”、“肃静”牌子的军士。
锣声大作,压过了刚才的杀伐声。
柳庭俊慌忙翻身下马,跑前几步,跪在街当心。
李虎指挥人马将柳庭俊的官兵包围起来。
官兵们没再杀人。但已是尸横遍地。
柳庭俊跪在街心,抬头看着那边的队伍徐徐过来。
605、同上?小旅店
李纲终于松了一口气,坐回椅子中。
606、同上?大街
队伍走近了,停下。一个中军高喊:
“钦命西北宣抚使李纲大人驾到!”
柳庭俊浑身一颤:“灵县知县柳庭俊恭迎钦差大人!”
半晌,没听见回话。柳庭俊抬起头来,却看不到钦差大人的影子。他举头四顾。
李虎上前狠狠地踢了他一脚:“大胆!”
柳庭俊被踢了个仰八叉。他赶忙爬起来,却看见几个穿便服的人站在面前。
李虎指着李纲道:“这就是钦差大人,还不跪好!”
柳庭俊慌忙伏地磕头,道:“下官……”
李纲重重地“哼”了一声,道:“把他押起来!”
石生、陆行儿上前,迅速将柳庭俊抓起。
李纲指着那边呆站着的胡掌柜,道:“还有他!”
然后李纲走到吴奇面前,道:“吴大人,受惊了。”他亲自为吴奇松了绑。
吴奇“扑咚”一声跪下去。
街那头,围观的群众投来好奇的目光。
607、同上?吴奇家(夜)
李虎:“吴大人在家吗?”
里边跑出来一个小姑娘:“谁呀?”原来正是白天讨钱的姑娘。
李虎:“哎呀!是你?吴大人是你的……”
姑娘:“是我爹。”
李虎:“李大人看望你爹来了。”
里边传出吴奇的声音:“小蝶,是谁呀?”
小蝶:“爹,是李大人!”
吴奇走出来,边问:“哪个李大人呀?哎哟,是钦差大人!”,他慌忙跪下:“草民吴奇有礼了!”
李纲笑道:“吴大人快请起,进里边说话吧。”
608、同上?屋里
小蝶端上几碗白开水来。
吴奇:“大人们见笑了,在下……没有茶叶。”
李纲:“嗯。白开水就好。”
小蝶突然跪下:“小蝶向恩公磕头。恩公给小蝶钱,还救了爹,小蝶谢谢恩公。”
李纲把她拉起来,揽进怀里:“小蝶真懂事。”
吴奇:“只可惜她娘去世得早……”
李纲:“就你父女俩相依为命?”
吴奇点点头:“要不是李大人相救,小蝶就快成孤儿了……”说着竟抽咽起来。
李虎过来领小蝶出去了。
李纲:“吴大人,本钦差已经请尚方宝剑斩了柳庭俊和奸商胡飞,柳庭俊的爪牙也全抓起来了。我想请吴大人复出,还来主持灵县的事务。”
吴奇:“草民已被罢免……”
李纲:“本钦差已调查过了,罢免吴大人完全是柳庭俊勾结焦安节所为,根本没有奏进京城。此事,本钦差会原原本本奏明皇上的。”
609、同上?大街(次日)
几个县里的衙役敲着锣在大街上喊叫:
“钦差大人开仓赈灾,大家快去领取粮食!”
群众欢天喜地从家里跑出来,朝县衙跑去。
610、天空
晴空万里。
611、熙河?城外
李纲的军队在城外扎下营寨。
熙河都统制焦安节率领一干随从在营门口等候李纲召见。
一会,李虎带着十来个军官出来。
李虎:“钦差李大人有令,将赃官焦安节拿下!”
十来个军官一齐上前,将焦安节捆了。
李虎:“焦安节的随从人员,暂另行安置!”
军官们上前缴了随从们的武器,把他们带进了一个营房。
612、同上?中军营帐内
李纲升堂。他身旁站着捧尚方宝剑的石生。
焦安节跪在中间,两边站着几个行刑的大汉,一个个怒目圆睁。
李纲从旁边录口供的师爷手里接过焦安节的供词,看了一遍,扔下去。道:“画押!”
焦安节无可奈何地抓起朱笔在写得满满的供词后面画了押,然后长叹一声把笔扔掉。
李纲:“请尚方宝剑!”
石生将尚方宝剑高举头顶。
李纲:“推出去斩了!”
行刑大汉将焦安节推出营帐。
613、同上?夜
李纲一人坐在案前写奏章。李纲奋笔疾书。
(李纲的画外音):“……臣辞殿以来,已逾月余。一路所见,惨不忍睹。三晋之地,水旱夹攻。饿殍浮于淫水,白骨露于荒丘。盗贼出没山林,难民流徙当途。街巷不闻鸡犬之声,厅堂唯见豺狐之穴……”
(配以下画面)
A.李纲穿便服骑在马上,身后跟着李虎、石生、陆行儿。
无数逃荒的饥民扶老携幼,从他们身旁走过。长风起处,天昏昏,野茫茫。
B.李纲身穿官服坐轿在某县城街道上行走,街道冷冷清清,到处关门闭户。
C.李纲率军伫立在高坡之上。放眼望去,洪水淹没了良田、房屋。天地间一片黄汤。
(李纲的画外音)“贪官猾吏,侵吞赈灾粮银,奸商恶霸,大发国难之财。官商勾结,竟至于倒卖义仓,哄抬粮价。更有甚者,连皇上诏设赈济饥民的粥棚,也有收钱卖粥,竟至二文钱一勺者。睹此情状,臣心痛难忍,想必皇上亦心痛难忍。”
614、晋北?大道
李纲率军朝太原方向迸发。
(李纲的画外音)“臣已遵皇上临行之嘱,请尚方宝剑将焦安节和灵县知县柳庭俊、灵县奸商胡飞就地正法,并查出焦安节所通连的大臣有河西察访使王洁瑜,侍御使李光,汾州知州张景,汶县知县何清等人。臣将焦安节供词一并封奏皇上,乞皇上御批。臣李纲顿首再三。”
615、汴京?广圣宫?御书房
钦宗刚看完李纲的奏折,拍案叫好。
钦宗自语:“好!办得好!李纲真不负朕望!狄东。”
狄东跨进来:“皇上。”
钦宗:“立即去传监察御使陈过庭进来。”
狄东:“遵旨。”
钦宗:“回来!这样,你把李纲这份奏折传过去给陈过庭看,再传朕口谕,要他会同吴敏、聂昌一道,把这奏折上的案子办了。”
狄东:“奴才遵旨!”
616、同上?和阳宫?宣和殿
狄东:“皇上早朝,诸大臣有事奏来,无事散朝。”
陈过庭:“臣启奏皇上。皇上交臣会同吴敏、聂昌所办焦安节牵连大臣一案,已经着手。王洁瑜、李光二人已捕下狱,提交大理寺审理;已遣人执牌去汾州、汶县取张景、何清入京候审。臣不知此案皇上可有新旨?”
钦宗:“新旨是没有的,候大理寺审讯之后再说。朕有心澄清吏治,惩办贪贿,裁减冗员,抑制冒滥。吴敏,卿就这个意思代朕起草诏书。就叫作裁冗惩贪诏吧。”
吴敏:“臣领旨。”
白时中:“皇上,昨日太原快报,李纲率十万军抵太原城郊扎营,围城之粘罕所部已退回沂州。太原之围已解。”
钦宗:“好。传旨给李纲,要他节制河西兵马,限期夺回沂州。”
白时中:“皇上不可!”
钦宗:“为什么?”
白时中:“臣昨日还得一报,金人东路军元帅斡离不去而复来,已经攻陷了真定府。”
全堂哗然。
钦宗:“什么?这个混帐斡离不!怎么又来了?”
白时中:“斡离不派人送来一封信,要求以河为界。”他将一封信奉上去。
钦宗生气地将信掷于地上:“要朕将黄河以北全割让给金国?简直是妄想!”
聂昌:“皇上,请下旨诏诸路兵马赴河北讨贼。”
唐恪:‘现在哪有兵马可招?先前招集的兵马大部分已经遣回,那些临时募集的早已解散。目前只剩下仲师道和李纲还有兵马可用。”
钦宗:“那就诏仲师道、李纲各率所部火速赴河北讨贼吧。”
617、太原?城外李纲大营
李纲将刘铨、王禀送出营门。
李刚:“本来要同二位将军一道坚守太原的,奈何圣旨诏我去河北讨贼。依我之见,粘罕必定会再来。二位将军勉力吧!”
刘铨:“李大人这一走,太原又成孤城一座,要想坚守,太难了!唉,也不知皇上是怎么想的。”
王禀:“是呀。半年前诏诸路兵勤王,等兵马集于京师,一纸诏书就将几十万人马遣散了。李大人刚率军来太原,还未住上一月,就又调往河北。就这样来回奔波白跑,给养消耗殆尽,士气也磨光了,这仗还怎么打?”
李纲仰头望天,叹道:“歼敌良机一旦错过,灾难便会接踵而至,你我为人臣子,其奈何哉!唯知以死报国而已!”
刘铨:“大人放心,末将们早已当着太原军民的面起过誓,誓与太原共存亡。”
李纲伸出手拉住二位将军,止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618、汴京?广圣宫?御花园
钦宗坐在池边,手中捏着一块糕,正一点一点地掰下来抛进水中。
红鱼游过来抢食。
耿南仲站在旁边,手中也捏着一块糕,但他只偶尔掰一块抛去。显然无心于此。
耿南仲:“仲师道走到半路上就病倒了,现在已率军返回南山,赴河北讨贼只剩下李纲了。”
钦宗不语,下意识地掰着糕块。手中糕块掰完了,狄东赶忙又递一块给他。
耿南仲:“依臣愚见,还是议和的好”
耿南仲:“只需将沧州、琢州、邢州三州割给金人,金人便会退兵的。皇上,您不是要想整顿吏治吗?金人老在北边折腾,可咋办呀?”
钦宗仍然不语。他将最后一小块糕抛进水池,站起身拍拍手,径直朝御书房走去。
耿南仲愣了愣,赶紧趋上去跟在后边。
钦宗进了御书房。耿南仲只好在外面站着。
619、太原
粘罕亲自指挥攻打太原。
城外,满山遍野全是金兵,象是数不清的蚂蚁在移动。
城下,金兵冒着擂木滚石如蝗箭雨,架上云梯攻城。
有几处金兵已经攻上城楼,与城楼上的宋朝军民展开肉搏。
620、同上?城楼上
王禀率领军民与敌奋战。
爬上来的金人越来越多,有十几个金兵一路砍下城去。
宋朝军民死伤大半。
621、同上?城门处
一路砍下来的十几个金兵砍死了守门的宋兵,打开了大门。
622、同上?城楼上
王禀正同四、五个金兵拼搏,忽然从城楼下冲上来十几个金兵,一下将他团团围住。
金兵一齐动手,王禀被砍翻在地。
王禀被剁成肉酱。
623、同上?西门
刘铨还在组织军民杀敌,爬上城来的金兵全被杀死。
一个小军匆匆来报:“刘将军,北门失守!”
刘铨:“什么?”
小军:“北门己经失守,城门也开了!”
刘铨:“王将军呢?”
小军:“王将军已??????”
刘铨呆愣了。
这时,又有几个金兵爬进了城垛。
刘铨发疯似地一声大喊,飞身过去,一剑一个将几个金兵刺下城堞。
他扔掉剑,举起一个尚未断气的金兵,扔下城去。
猛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银术可率领一大群金兵杀上城楼来。
刘铨弯腰去拾地上的长剑。
一支大马靴踩在长剑上。
刘铨抬头一看,是银术可。金兵已把他围在垓心.
他圆睁怒目,“啊”地大叫一声,一头向银术可撞去。
银术可猝不及防,被他撞了个仰八叉。
刘铨顺势操起长剑向银术可刺去
长剑向银术可刺去。剑尖就要刺破银术可的喉咙。
可是刘铨身子一歪,倒下了。
他背上插着一把剑。
624、同上?城中
太原城中满目疮痍。
金兵在城中任意烧杀。
金人的铁蹄从“呱呱”啼叫的婴儿身上踏过。
婴儿的啼叫嘎然中止。画面上变得死一般沉寂。
625、汴京?和阳宫?宣和殿
钦宗大发雷霆:“打打打,到现在还在说打!东边打丢了真定,西边打丢了太原,还要打?吴敏,你是铁匠出身还是怎么的?就知道叫朕打!”
文武大臣全匍匐在地,大气儿不敢出一声。
钦宗余怒未息,在御榻前来回转着。
钦宗:“朕不看你吴敏还算忠心,真想宰了你!现在拿什么与人家打?整个河北就李纲十万人,也想输光?哼!”
他生气地坐下,喘了几口粗气,又道:“诏贬吴敏为祟信军节度副使,安置涪州。”
吴敏出班跪地磕头:“皇上万岁,万万岁!”
钦宗:“诏李纲停止前往河北,就地驻扎,不奉诏不得与金人战。诏康王为钦差媾和大使,刑部尚书王云为媾和副使,即日启程,使金媾和。诏割沧州、琢州、邢州与金,令三州军民开门出降。”
康王抬头看着皇上,眼光中充满疑虑。
钦宗:“太原三镇,沧、琢、邢三州,皆我大宋江山,祖宗基业。三镇三州百姓皆我大宋子民。割与金国,朕何尚不如切肤割股之痛?只是……我大宋国势衰弱,犹如久病之人,积沉疴于衷,感新疾于表,内外夹攻,康复堪忧。要治标必先治本,要攘外必先安内。只有争得喘息之机,方能蓄积反抗之力。众卿呀,朕现时需要的是太平,是时间。朕要赢得时间,改革内政,澄冗汰贪,革弊除害,建一个清明升平的万年盛世。朕皎皎此心,众卿明白吗?”
626、同上?广圣宫?御书房(夜)
钦宗拉着康王的手,道:“御弟呀,朕为争得改革内政的时间,不惜牺牲三镇三州,朕的用心,御弟是清楚的。此次让你再度使金,实属不得已,御弟不会怪朕吧?”
康王跪下泣道:“皇上……臣弟岂敢?皇上一片冰心,臣弟尽知。然而……这牺牲……也太大了。”
钦宗:“牺牲再大也是暂时的。只要赢得三五年太平时日,朕定会使我大宋扬眉吐气,威震四海。那时,失陷之地自然回归,周边诸国必来称臣。为此目的,暂时的牺牲是难免的。御弟呀,朕的目标能否实现,就看卿此一行了。千万为朕争得太平呀!”
康王:“皇上重托,臣诚惶诚恐。敢不竭忠尽虑,报效皇恩?”
627、同上?御书房
耿南仲:“皇上,李纲手握兵权在外,不妥呀!”
钦宗看着他,没吭声‘
耿南仲:“皇上仔细想想,半年多来李纲的所作所为,虽然哪一件都做得不错,但哪一件又不是邀结民心,轻视大臣,目无朝庭呢?写血疏,抬棺材、抗金兵、迎上皇、煽动刁民伏阙请愿、谋画计策巧诛重贯,好事让他做尽,民心被他收完……老臣担心他功高震主,又手握十万重兵,是个祸根呀!”
钦宗仍没吭声,站起来走到窗前,伫立不动。
须臾,他头也不回地道:“老爱卿,你去老三府上宣旨。”
耿南仲不解地:“去郓王府?”
628、同上?郓王府?前厅
郓王赵楷跪在当中接旨。
耿南仲:“郓王楷身为王爷,却勾结逆贼,阴谋纂位。大逆之罪,本应严惩。朕姑念手足情深,着郓王楷暂罢太傅开府仪同三司,留其王爷爵位,不得世袭。着郓王楷移居别院,高墙之中,习颂圣贤之书,不奉诏不得外出。钦此。”
郓王赵楷:“这,这不是把臣软禁起来吗?”
耿南仲:“王爷,皇上要王爷闲下心来闭门思过,多读几本圣贤之书,是体谅王爷呀。还不快谢恩?”
郓王赵楷站起来,哭着道:“罢罢罢,还说什么‘本是同根生’,说什么‘手足情深’,老大啊,你也太狠心了!”
耿南仲:“来人啦!”
外面跑进来几个禁军士兵。
郓王赵楷:“我要见太上皇!我要见父皇!”
耿南仲:“快送王爷去别院!”
禁军士兵上前挟着郓王赵楷。
郓王赵楷:“天啊!我要见父皇!带我去见父皇!父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