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暗战 鼓声
作品名称:一代奇女子吕雉 作者:罗伊 发布时间:2013-11-19 21:31:52 字数:6363
由于正处于战火纷争之世,怀王需要收罗人才,高明的他怎么能放弃他将要派兵进攻咸阳,这样与他本身能力不相吻合但能扬名立万又能吸引人才的宣传机会呢?怀王不但在楚国也在其他诸侯国里广发英雄帖,其实和救赵一样,来的人不少,但都是看热闹。
最近的每一次上朝,进攻咸阳和北上救赵都是大家议论的命题,但大家都清楚这两件事绝对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由于总是争论不休又没有结果,下不了台的怀王只好当做全朝文武和天下英雄的面,许下承诺如果谁能率先进入关中,谁将为王!重赏之下果有勇夫,心怀梦想的刘邦站了出来,坦然说他愿西行灭秦。此话一出,怀王大喜,其他人都称奇,刘邦仅仅一万人马,灭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难上加难。但刘邦毫不在乎大家异样的眼光,这种眼光他看得太多了,他将怀王的圣旨紧紧抱在胸前,他想,别人都说我做不到,看来我这点路我又选对了。刘邦历来喜欢做别人认为他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和那个曹寡妇,大家都说刘邦一穷二白,年轻貌美又爱钱如命的曹寡妇怎么会喜欢他呢,但观望者不服都不行,虽说当年毅然决定跟着他的那个女人,即使再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也没能换得刘邦的一纸婚书。也许刘邦天生就是一神秘人物,对这样的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吧!
由于救赵牵涉到国家的信誉问题,面对没人主动请缨的局面,怀王只得强制执行,新的楚国上将军宋义被委以重任,被迫北上。宋义的挣扎是徒劳的,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不过,真正奇怪的是项羽,他在朝上当庭表示,他愿为偏将随同宋义去往赵国。由于项羽在楚国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怀王非常犹豫,他想军队有严格的等级体系,他要去还是让他去吧,否则其他人会想怀王用自己的手腕剥夺了军人想参战的权利,因为他还要招募大量的士兵,不能让人误解。作为一个国家地位最高的长官,他必须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为了他的国家和自己的利益。
确定下来日程后,怀王郑重其事地找人做了王室新的漆器,铭文上写下了刘邦西进和宋义北上这两件全国和全天下的大事,一方面是出于炫耀,一方面为了纪念,纪念这种意义对于他在楚国历任君主里论资排辈非常重要,这对由于血脉非功绩而被立的怀王来说,尤其是在目前新的阶段,后者尤其重要。他本来打算铸造一个鼎,但战争中需要大量消耗青铜,他便改为经济的漆器。看着工匠新做好的漆器,怀王内心激动不已,他终于在政治和外交上面奠定了他的权威。
对于在沛县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处理政务的吕雉来说,应该感谢怀王弄出的大动静和政治远见。上至王侯贵胄,下至凡夫走卒,人人都知道了刘邦将要进攻咸阳。由于机会非常难得和至关重要,吕雉和萧何商量后,着手把家务事交给妹妹和公公婆婆,把沛县的内务事交给曹参,把防御和守卫交给任敖,无后顾之忧的她和萧何一道根据刘邦西行的线路,预计赶到陈留县与之会合。不管未来怎样,吕雉带着骄傲上路了。
而冲破阻力的项羽接下来就不是那么顺利了,依然是缭绕的大雾和崎岖的道路。他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偏将,凭着图秦的志向,跟随着名不见经传的宋义前行,听着他的吆喝和指挥。项羽的眼里看不到一丝风景,心里还不能流露出一丝烦躁。他知道自己只是走对了方向,然而脚下的路还是看不清楚。宋义也知道项羽并不是善茬,别看他现在不言不语,但正因为这不言不语他才非常不爽,因为他知道项羽是暴躁易怒的。自从项梁起兵开始,他就在项梁的手下当差,对项羽的秉性他是一清二楚。宋义总觉得项羽头盔里露出的重瞳无时无刻不再窥视着他,他从骨子里带着警惕,希望能找到一个借口除掉项羽,但一方面他又很想倚重项羽,这让他很矛盾。宋义在楚国以坐火箭的速度上升,让各诸侯的观察家和外围团体大跌眼镜,他们有些人开始接近和拉拢他,寻求和他的合作。而宋义也决定利用这些人,除了正常的业务往来,他还每次多花很多钱,以便希望得到更多更稳当的利益。
由于宋义知道赵国迎接他们的什么,当部队抵达安阳,他命令不再前行,足足停留了六十四天。项羽漫步在安阳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今年的收成明显不好。旱灾,兵灾,黄中留绿的叶子中间裹着的大都是干瘪松垮的玉米棒子,稻田里明显看得出来高一层低一层中间还缺一大层。从夏天待到了秋天,跑这么远的路难道就是到这里来看如此让人担忧的场面吗?
项羽回到了驻地,老远就听见宋义的大帐里歌舞声一片,从缝隙处看得出来里面还灯火辉煌。项羽非常生气,但现在他知道宋义是第一而自己仅为偏将,范增仅为末将,只不过是充数和送死的,根本没有任何抉择权。在项羽靠近那块歌舞升平的地方时,在影影绰绰的火光中他看见了齐国相国的随从,那人在大帐不远处溜达。由于项羽觉得这些政客们根本不干实事,总是接近各国掌握军权或者君权的人物,他便一向对这些人深感厌恶并认为和自己不相关而忽略,但项梁以前接触过他们,所以项羽认识那个随从。接着,项羽有了惊人的发现,他看见宋义和他的儿子以及齐国相国一同走了出来,站在暗处的项羽侧耳仔细倾听他们的对话。通过隐隐约约的对话,联想到宋义一直不前行去救助赵国,满腹狐疑的项羽决定一探究竟。在某种程度上,项羽和宋义都在等着对方,从而将对方逐出自己认为的领地。现在看起来,宋义似乎在为自己寻找另外一条出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另外生存的条件。如果宋义一旦要另攀高枝,项羽想自己一定是他最大的阻力,这种直觉让项羽感到形势的严峻,他无法绕开宋义的帐篷。
于是,项羽趁着宋义他们出去还未返回的空挡,他闯进了大帐里面,真的很让人吃惊。桌子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一盘一盘还没有吃完的美食还是热气腾腾,正由宋义的一个侍从在收拾。宋义的侍从本来就很害怕项羽,见他满脸铁青的进来,问及宴请的谈话内容时,以至于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和项羽期待的一样。在侍从说完并抬起头时,他发现项羽已经出去了,只是撂下一句话,如果他把项羽今天晚上进来的事说出去,即使是宋义,也不能保证他的生命安全。至于门口的士兵,更不敢管这样的闲事了,看见了就当做没看见,虽然他们并不明白项羽进去想干什么。
听完项羽的话,让范增觉得这是最棒的发现,虽然还不能完全表明宋义的动向,但他既然有这样的动机出现,就不再需要其他佐证。宁可错杀不能不杀,但拿下宋义,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所以,他们首先要解除其他将领对宋义的保护。虽然说这个部队大部分人马还是原来那部分人马,但随同时光流逝的是遗忘,很多人对项梁都已经淡漠了。项羽没办法保证所有的人都会归顺于他,尤其这里面还有宋义一些原来直接领导的一些下级军官,再说宋义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当初也的确是说了项梁将会兵败这样的话,对于兵法他还是有独到之处,也就是说除了他的心腹还有一些对他信服的将士,项羽必须做到了然于心才能安于世。
第二天晚上,范增说是自己的生日,请将领们吃饭。虽然范增之前由于对待刘邦刻薄受到项梁的处罚,但在对待自己人尤其是军官,范增却一向是非常儒雅和谦和的,即使原来在项梁面前大红大紫时。于是,除宋义外其他权利人物都去了,但是大家惊奇的发现,没有项羽。项羽没来,范增看起来有点不悦,便又差人去寻去请,按理说他俩住在一起,范增应该对项羽的行踪很了解才对。但大家好久都没有吃上一顿好饭了,范增又亲力亲为,为每一个人敬酒和夹菜,大家渐渐就沉浸在欢歌笑语里了。
那么项羽去哪里了呢?项羽从小虽然不爱读书,但读过的书却能过目不忘,《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可是现在已处在人生的交叉口,项羽必须要找宋义要一条活路,他听从宋义以及宋义得到的好处已经太多了。早年的宋义还未发迹时,是项梁一手栽培他,如同扶起怀王心一样。但现在宋义和怀王一同回避这个事实,这本身对项羽来说就是难以忍受的。
此时的宋义正在大帐里和人寻欢作乐,听见项羽求见,非常不悦,但他又很想抓住项羽的错处,然而这项羽无论他如何表现好像都不为所动,既然想见就让他进来吧,看看这次能不能找个由头好处置了他。于是,项羽就被传进来了。项羽进来一看,宋义大腿上正坐着一个歌妓,而宋义的宝剑和他的铠甲规整地放在离他身旁不远处的架子上。由于是晚上求见,宋义看项羽并没有按一个武官的装着而只是轻易便装,一下子就放松了警惕。项羽进来后,却一味的低头不语。宋义虽然有点琢磨不透,但仍兴高采烈地问:“你有什么事吗?”项羽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琢磨怎么取下他的头颅,仍不答。宋义见项羽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叫歌妓退了出去。
当项羽往前踏了一步,离宋义和宋义的宝剑更近了,才抬头大声道:“请问将军为何一直不前行?”看着项羽质问自己,宋义顿时把脸一板,一字一顿地打着官腔说:“我给你们说过多少回了,我要等到秦军和赵国开战,秦军胜必然疲惫,我们可以乘机攻打;如果秦军败,我们直接就可以攻打咸阳,怀王说谁先攻入咸阳谁为王者,难道将军连这点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我如果为王必封你为候,暂且多等一等吧!”宋义一边说,一边查看项羽的气色,他知道项羽不爱听,他就是想激怒他,然后项羽会自动离开楚军或者醉酒犯事,至于他自己的安危他料定项羽不敢把他怎么样,因为他是怀王钦命的上将军。虽说你项羽厉害,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你能把我怎么样?况且按楚国军队体制,上将军在军队里的地位不容挑衅。
但宋义没有想到项羽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少年气盛是什么都敢干的。且说项羽难以按捺自己的念头,又往前一步,站在他的面前,毫不客气地就问道:“那么你把你的儿子派到齐国做什么?”闻听此事,宋义再也不想和项羽费口舌之争,他欲用自己的权势压住他。他打算站起来叫卫兵把项羽赶出去,但他毕竟喝了酒又年纪大了反应慢,还没等他完全站起来并开口说话时,项羽以飞快地速度踏上了他的榻并一下子拔出剑架上的宝剑。知道只有一次机会的项羽很快一下子用宋义的宝剑取下了宋义的头,失去人头的宋义一口气上不来,没有了支撑,轰然倒在地下,四肢摊开。项羽跨过宋义的尸体,拎着宋义的头就往外走。门口的士兵为了保命,哆哆嗦嗦看着项羽往范增的帐篷走去,路上看见的人都赶紧躲了起来,唯恐惹祸上身。
正在请客吃饭的范增和其他将领们无可避免地看到了宋义的头像一个皮球一样骨碌碌地从项羽的手里滚到了饭桌上并继续滚到了地下,留下了血淋淋的抛物线,在丰盛的食物和杯盘之间特别刺眼。此时,有的人反应过来了,冲向项羽想找项羽讨一个真相。可伸手扔掉头颅后一言不发的项羽行色匆匆又没有了去向。终于等到了结果,范增根本不希望现在有人找项羽拼命,便劝诫大家:“稍安勿躁!这项羽安的是什么心,居然干出这等逆天的事情?”范增似乎也有些愤愤不平:“宋义再不怎么样也是上将军啊?这项羽怎么能这么干呢?”突然,一阵阵越来越大的鼓声穿过没有月亮的黑夜,响彻整个驻地。驻地顿时灯火通明,所有的人都想到了那悬挂大鼓的辕门,确实如此他们在那里都看见了项羽,只见项羽两手正不停地在擂鼓,他分开两腿使劲全力,鼓声呈放射状撞击每一个人的心房,鼓声又呈螺旋状钻进每一个人的耳朵。这惊天的鼓声,听起来是那么杀气腾腾!在军队里,鸣鼓都意味着有重大的事情发生,无论知道和不知道的人全都在第一时间冲出营房后,聚集到了这里。为什么?能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人,每一个人都非常想知道项羽的答案。
令人吃惊的事情果然发生了!项羽在转过身去来后,环顾四周,站在他面前的人们这才清晰地看见了火光中项羽衣服上的血迹斑斑,和脸上那双凶狠的重瞳,在场的人们都禁不住不寒而栗。首先项羽告诉人们,宋义死了,被他杀了!接着人们又听到项羽的第二句话,他奉怀王密旨杀了宋义。于是,有宋义心腹部下试图跳出来让项羽拿出怀王的密旨,但立于此人旁边的另一人扯了扯他的衣角,悄悄却语气坚定地说:“宋义反正死了,明知项羽取宋义人头都如探囊取物,何况你的头?何况要真有密旨,只怕你死得更快。听着就是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
“还记得前任项梁上将军怎么死的吗?就是他不肯与现任齐国国君同流合污追杀前任国君,在定陶时将军向齐国曾经寻求支援,但齐国田家的那些将军却见死不救,最终导致将军的死亡。如果没有将军,会有楚国吗?而宋义居然与齐国勾结,把儿子送去那里做官,首先是对怀王不忠,其次是对将军不义,这样怀有二心不忠不义之人留他何用!”见无人站出来替宋义说话,项羽便以一番慷慨的言辞首先推翻了人们对宋义的固有形象,气氛再一次凝结。
而他的阐述继续发挥作用,大体上人们都没有了异议,现在就要针对人数最多的士兵了。项羽接着说道:“你们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一直待在这里,怀王用整个国家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着灭秦大计,可我们每天吃的都是什么呢?大家再听听宋义每天吃的是什么?”站在队伍的一个角落里的宋义的那位贴身侍从被项羽一把揪了出来,项羽一边拽着他的衣领一边继续说:“宋义每天大鱼大肉大宴宾客,还因为儿子送给齐国很多钱,他的钱从哪里来的?就是从在场的每一位的身上刮下来的。再说,我看了附近农民的收成非常不好,如果我们现在的粮食吃光了,而今年的粮食价格又将会上涨的情况下,我们恐怕连现有的生活都将不能保障!再说,怀王对我们寄予厚望,还有一些兄弟是新招来的,为什么而来?大家都带着报效国家之心来到这里,家里的亲人还眼巴巴的等着我们建功立业好回家去!可宋义就让我们待在这里,不但花我们的钱还全然不管我们和我们的国家,全为他一己私心!这样的人难道不该杀吗?”
面对项羽,每一位都感觉到了项羽不单是一位武将,还能堪称辩论家。通过项羽的演讲,对宋义信息的公开展示,让宋义的权威扫地,于是每一位战士和将领都觉得宋义确实该死。至于真正应该共享而且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那道密旨反而被忽略了。问题是,接下来谁来领导军队呢?从项羽接下来的言辞里,每一个人都听到了话里有话。项羽滔滔不绝地说:“宋义明明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多得军饷并中饱私囊,骗我们说等着秦军和赵军开战时秦军胜我们取其疲乏而攻之,若秦军败则更好取胜于秦军。再三以不合时宜为由,一推再推,前行的日期无限期的被推后。大家想一想,秦军经过了准备必然为取胜而来,倘若真的取胜那么赵国必然不保,我们除了潸然泪下自己即将也不保还能做什么,战火所及之地秦军都能取胜,那我们如何对得起盟国和我们的国君和父母,这样的奇耻大辱在场的每一位血性青年谁能容忍?我们不如东渡黄河,和赵国里外夹攻,把秦军消灭于巨鹿,为楚国为灭秦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也为了送我们出行的老母和妻儿而早日凯旋!”
范增看见大家伙儿的激情已经被项羽点燃,立马站出来和项羽响应,他高声疾呼道:“各位,当初是我建议项梁上将军立怀王的,如今项梁将军已死,而宋义逆贼被项羽将军奉密旨所杀。项羽将军为什么没有被怀王封为上将军但还有密旨呢,无非是因为将军年轻又忠心耿耿,因此被视为朝廷心腹。但从今天发生的事情来看以及过去的经历来说,项羽将军有勇有谋,而为将之道不就是有勇有谋吗?我们当务之急就是立项羽为上将军,上下一心,剿灭围攻赵国的秦国,再远赴咸阳安定天下!”说完后,范增便面向项羽并高举双手,立即拜项羽为上将军。瞬间,受到震慑的人们都三呼:“项羽上将军!项羽上将军!项羽上将军!”整个场面壮怀激烈,映红和震动半边天,而其中的诡异之处早已掩埋在黑夜的深处,而为数不多的宋义的心腹人马早已心如死灰,而高呼项羽名号也成了他们唯一有权利表达的内容。
当怀王打开项羽快马送过来的急报后,不禁拍案而起,随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陷入被动的他又沉思了很久,最后皱着眉头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拟旨速送往安阳,命大军以项羽为上将军即刻启程抵达巨鹿。当初旨在制约项羽,那时的怀王哪里晓得今反被项羽所制约,不但如此,他还要下一道旨意让项羽获得一个法律上的名分。且说收到如今这道旨意的项羽,终于能迎着气流上升而展翅高飞得以在天空中展开冒险之旅了,兴奋的他仰望天空,见天空云海一片,他非常期待云端的那一头是什么?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遥想起来那一端也并不容易。但项羽已经实现了由非常态政治斗争向常态的转变,兴冲冲的他因此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