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杀戮 斩首
作品名称:一代奇女子吕雉 作者:罗伊 发布时间:2013-11-08 16:01:57 字数:6425
话说韩非子在接过李斯的毒药时,很想再见始皇一面,但今日不同往日他再也没有机会了。而当他最后想见的人想起他的时候,韩非子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这个尊贵的韩国贵族在沦为人质后,紧接着又被推入政治的漩涡,身陷囹圄,最后横死。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即便结结巴巴的话也再也说不出一句了。始皇深感惋惜,他在看韩非子的著作时感觉这个人的确是思想超前,对于辩证法和治国经纶是相当有水准的。李斯借始皇的手除掉了他艳羡的昔日同窗,非但没受到皇帝的责罚,反而还扶摇直上。可以说报应不爽,一直在秦国顺风顺水的李斯在伙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并协助赵高立胡亥为二世后,他很快就步入了韩非子的后尘。
在这个权利至上的都城,登上宝座的胡亥,其实是一个傀儡,真正的主人是在后面洗牌的赵高。赵高首先除掉了李斯,接着又是一轮疯狂的清洗。加上胡亥被催眠入睡,于是朝堂之上出现了指鹿为马这样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在乌烟瘴气中,赵高一步步走向了权利的顶峰,胡亥能阻挡他的脚步吗?当然不能,连胡亥他都想取而代之,但他是一个阉人,是不能授命于天的,但这并不表示胡亥的地位就可以永固。韩非子在死的时候感受到了他极力主张的法家的严酷,李斯在死的时候才发觉对自己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公子扶苏身旁的蒙恬,而是赵高。李斯由于出身布衣,舍不得位列三公这样的荣华富贵而被赵高玩弄并惨死,临时也无法见到胡亥一面陈述自己的冤情。同样赵高即便是一个阉人,但对于权利的渴望让他也不愿意将大好河山被陈胜、项梁、刘邦这些革命队伍搅得支离破碎。他对这些人重新下了一个定义,他们并不是不甘于暴政,而是犯上作乱。集法家残酷和阉人阴险于一身的秦王朝在严峻的形势下,不但没有任何反思,反而愈演愈烈,大力以武力镇压和剿灭这些乱臣贼子。与其说赵高想要秦王朝的江山永固,还不说他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利到极限。
各地揭竿起义的领军人物首先是陈胜,他意气风发高歌猛进,人数迅速壮大且兵分四路,其中有数十万的人已经火速挺近了函谷关,由于函谷关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秦都城咸阳的关隘要塞。对于这次大规模的进攻,秦王朝非常惊恐,但由于蒙恬早已被杀,而其他大将又因为不肯顺从赵高,后也被诛,朝中已无大将。章邯横空出世,首度公开亮相的他就锋芒毕露。他先是利用都城骊山的囚徒组成了一支敢死队,人员十万,大肆反扑。陈胜的部下周文由于孤军深入又缺乏经验,被迫撤出函谷关,在其后的渑池会战失利中自杀成仁。章邯乘势东下,吴广由于被部下怀疑其能力而被他的这位部下所杀,但取而代之的这个人也是能力不足并运气欠佳,此人在短短几天后就被章邯杀死。在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秦王朝的主要威胁后,又倾全力向陈胜的起义中心陈猛扑。陈胜虽然亲自率军作战,但始终无法摆脱失败而取得原来那样的节节胜利。在兵败退到城父时,其车夫庄贾见形势差异已经很大了,便生出二心,将其杀害。
在陈胜失败后,秦王朝便将反秦队伍中。又一种主要队伍列入了剿灭名单,这就是旧贵族。章邯在这个时候充当了一个非常锐利的角色,得到秦王朝肯定和赞许的他如今已经拥有了兵权,他开始集结大量的军队气势汹汹地向旧贵族中的强者楚国聚拢。
楚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项梁于是率军返回都城,准备发动对都城彭城的保卫战,但对章邯的势头并未完全放在心上。也难怪他会有这样的情绪,在刘邦从沛县赶到彭城的时候,项梁的队伍已经壮大成了七万人,一时间战无不胜横扫中原。而此时凶悍的章邯正安排对彭城的层层推进,这位出身于文官的大将承担起大秦帝国最后的命运,带着一种西部人特有的闯劲和以及狠劲,一时间勇者无敌。
章邯越来越接近楚国,很快就将达到定陶。于是项梁召集手下各位大将,准备兵发定陶,以拱卫楚国。刘邦由于上一次受到项梁极为重视的接见,地位无形之中提高了很多,以致于先到场的每个人都会对他点点头。就在大家都各就各位的时候,刘邦蓦然发现项梁的座位旁多了一个空着的座位。项梁很快也步入会场,大家都屏神凝息。突然,一个着乌金甲的年轻男子,连接着强大的磁场走了进来,这个人并用高亢和欢快的声音急急地说道:“叔父,我回来了!”项梁顿时喜上眉梢,然后站了起来,在场的人也不约而同的都站了起来,只见那人径直坐在了项梁的旁边。刘邦这才看清了他的容颜,只见他一双黑色又浓密的剑眉,让他那英气逼人的双眸更为英武。他带着一丝笑容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但整个人身上却带着一种原始的野蛮气息,让人望而生畏。
大家也都落座,开始详细的综合部署,这个年龄在二十四岁上下的将军也参与其中,刘邦还发现不仅是项梁,周围所有的人还都以他为中心。布置完任务后,项梁把那个年轻人带到了刘邦的身边,经过介绍,刘邦知道了他就是项梁的侄子项羽。重瞳,真的是重瞳,果然是项羽。项羽的鲜活事迹一下子浮现在刘邦的眼前,刘邦不敢想象,年轻的项羽竟然能完成那样的壮举。他突然感觉到他和项羽彷佛似曾相识,这个项羽就是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而由于项梁的重点推荐,项羽对他也颇有好感,于是两人居然大有相见恨晚之势,眼神里都带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项梁兵分三路,出击定陶,成钳势向定陶围拢,分别由项梁、项羽、刘邦各领一路,顺势推进,其中项梁为中间主力。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为秦军南下往江苏和河南,再往湖北的重要通路。鉴于此战的重要,章邯不但手持那些敢死队的队员还有秦朝的主力,即原来蒙恬的军队,堪称虎贲之师,号称十万。
项梁由于走的是直线距离,很快就他就遭遇了秦军,第一站他胜利了,志得意满的他更加信心满满。第二站,他不但胜利了还在雍丘斩杀了章邯的一员重要大将李由,前进的路上他觉得理想在飞扬,满脸自信的他下令向定陶章邯的主要驻地急速前进,他忘记了他应该慢一点。在离定陶不远的地方,他的部队遭受了突袭,他镇定自若的指挥着他的千军万马反攻,并身率士卒冲在最前面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军士,秦军开始逃散开来。他开始对他们穷追不舍,意识到了危险的范增在后面边追边大说危险。但范增的权限不足以阻止他,他只好叫来一群精兵嘱咐他们快速奔跑紧跟上项梁。
接连的胜利让项梁忘记了危险,艺高人胆大的他似乎不需要谁的提醒。最近几天连日的细雨又导致行军缓慢,于是郁闷的他在营帐里又喝了些酒,手正痒痒呢,杀得正兴起岂能停下来。很快,他就跑得没影了。范增看着他消失非常焦急,在那些精兵循着他的方向也飞驰而去后,仍然立在原地不住地向前张望。由于天色已晚,渐渐辨不清方向,追随而来的精兵也被冲散了。由于不熟悉场地,视线又模糊,加之无人提示,他陷入了泥淖,绵绵的细雨后,土地十分松软,路面导致战马无法前行。项梁只好下马,在泥淖里艰难地前行,准备先靠近一块干爽的地方,然后再想办法退回去。突然,这泥淖的四周杀声一片,原来他中了埋伏。重达几十斤的铠甲,让他更加步履维艰。他的青铜剑由于无法靠近敌人,也无法发挥作用。秦军首先放箭,接着投掷锋利的矛攻击他,项梁的身上背满了箭和矛。见他受了伤,秦军便缩小了包围圈。在离他很近的地方,一个军官摸样的军人用一支矛直接击中了他的头部。项梁拔除了头上的长矛后,痛苦地倒在泥淖中。于是,这个军官更加兴奋,带了一把战斧,下到泥淖里去。他想用锋利的战斧剁下他的头颅拿去领赏,而当他一步步靠近项梁时,发现他还并未死去,怒视着他。军官狠狠骂道,这老东西还没有见鬼,便改变了注意,他高举战斧,想击碎项梁的头盖骨,然后拿他的宝剑依然可以领赏。但他没想到这也要了他的命,倒下的项梁在他靠近自己时,使劲全力,身体向上一挺,同时用手里的剑袭击了他,当那个凶残的军官感到了可怕的时候,却由于战斧的强大重力以及他向上举起的惯性,他已经没有办法停下来了,项梁非常精准无误的判断力和惊人的意志力也导致了他的死亡。军官的致命一击要了项梁的命,同时军官咽喉也被剑穿过铠甲缝隙而贯穿,军官汩汩流出的动脉血和项梁迸出的脑浆,瞬间让模糊的视线变得恐怖无比。军官先是发出一声啊的打造豪情的声音,紧接着是一声响彻云霄的凄厉的啊。到底怎么回事呢?弥漫的夜色,乌黑的泥淖,死亡的疑云,观望的这群人蓦地感到瘆的慌,顿时安静下来,虽然他们打打杀杀惯了,刺激的场面也见得多了,但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顿时感到魂飞魄散,没人敢再看一眼。有的人很想跑,腿却没有了一点力气还浑身发抖,有的人很快就跑得无影无踪。过了一小会儿,没有力气的这个人发觉项梁的鬼魂并没有缠上自己,赶紧撒丫子也跑了,连掉在地下的兵器也顾不得捡起来,用项梁的宝剑去换取银两和前程,这想都没人敢去想了。在泥淖的上方,颇为诡异的黑色不经意间覆盖住了整个大地。
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刘邦的喉咙像是卡住了,项梁对他的信任和重视让他充分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觉得局势对自己已经不利了,但他还是按照项梁制定的路线达到了定陶,并且提前到了。但他还是比项羽晚了一步,项羽已经到了定陶,其实人们说项羽几乎在项梁死亡的前后脚就到了,但此后好几天都没有人看见过他。当刘邦看见项羽充满血红色的眼睛,没有说一句话,紧紧地一把抱住了他,并且拍了拍他的后背。项羽很想和秦军大战一场,但章邯见项梁已死,觉得楚国名存实亡,早已率领大部队北上去围攻赵国了。
刘邦和项羽带人找到了项梁的遗骸,再见到遗骸的那一刹那,项羽根本不愿意相信这面目全非的人就是他的叔父,但叔父的兵器出卖了他,这个沉重的打击再一次让他心如刀割。刘邦看见项羽高高低低跌跌撞撞地跑过去后,一下子扒开秦国军官的尸体,扑倒在叔父的尸身上,全然不顾周围的恶臭和漂浮的血沫。这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他做梦也没想到项梁会这样死去。仅仅相别不到月余,如今阴阳相隔。由于项梁的头盖骨已经破碎不全无法挪动,项羽只好用土填满淤泥将其就地掩埋,并用一块花岗岩立碑写上了楚国大将军项梁之墓。至于那个秦国军官,早已被他在移开后,碎尸万段,并挫骨扬灰。
从墓地回来,项羽还是一言不发,对秦国的心结越来越重。像刘邦预想的那样,项羽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一幕幕的往事涌上项羽的心头。
在项羽还未出生的时候,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都和他发生了关系。他和他的叔父相依为命,历经了楚国灭亡的痛楚,四处流亡。项梁在项家的传统教育上,又对他进行了各种教育。可以说叔父对他寄予厚望,他希望项羽能让整个项氏家族以及整个楚国能达到以前的名望和鼎盛。但项羽和刘邦一样,既不爱读书,又不爱学武。项梁在又一个老师被气走后,不无痛惜地说:“想我项家一门忠烈誉满楚国,然而你却这样,既不读书又不学骑马射箭。你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呢?”项羽对叔父大怒倒是不会在意,但见叔父如此黯然神伤,却很是难过。他跪在叔父的脚下,抬起头说:“读书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学武最多也只是以一御百,即使是家传的兵法也不过是当时具体情况下所为!”叔父看着项羽重瞳里满是真诚,想想也是,如果不能学以致用,或者学来无用,在这乱世或者用不得法,反而也是一个祸害。又想,项羽天资过人,力气又过人,师古人还不如师法自然,再说这世上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何必把家族的荣誉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呢?从此,项梁就由项羽的天性去了。项羽果真是年轻的刘邦,一次秦始皇在浙江游玩时,项羽也有幸目睹了他的威仪,他大声说了一句和刘邦类似的话:“我可以取他而代之!”他和刘邦一样的远大志向让人侧目,但关键他的口无遮拦,却让项梁吓了一跳,他立马用手捂住了项羽张着喊话的嘴。在惊吓之余,晚上项梁却一宿未眠,有着对项羽的了解,他明白那是项羽的真心话,心里同时深感喜悦。看来项家和楚国真的都有望了,这小子浑身都是气势!
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并揭竿而起的时候,项羽和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相应,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经历,虽然在事件中人们没办法忽略这叔侄俩的背信弃义。
那是一个阴天。蒙浙江会稽太守殷通豢养多年,项羽的个子已经很高了,而项梁的野心也潜藏了很久。当起义再也不是一小群人的行为时,殷通也有了举事的打算。但他是一个文官,无调兵遣将的能力,可他深知项梁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便召他前来议事。项梁一听,计上心来。他对殷通说,项梁带兵其实还不如桓楚,太守何不召见我侄儿项羽,听说最近有人还目击过他们相见。项梁的提议让殷通大感意外,他早期在会稽寻找过桓楚,但苦于毫无踪迹可循。话说桓楚在浙江一带家喻户晓,是一个难得的将帅之才,但由于背负命债,亡命江湖许久。如果项羽真能找到他,那么举事将事半功倍。于是,项梁的提议得到了殷通的支持。他让项梁下午带项羽过来,他要面见项羽,委以重托。
但项梁回到居住地,却告诉了项羽一个更为惊人的计划。项羽觉得这方法固然很好,内心却隐隐不安,问:“籍有一事不明,我们随他起事就可以了,为何非要杀他呢?”藉是项羽的字。在房内,野心勃勃的项梁对他道:“我不愿意与他为伍,他只不过是见机行事,是投机分子,而我们却背负着国恨家仇,理念不同合作最终不会有好结果。我们一定要夺取他的政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再说,我不愿久居人下,但主帅的人选只能一个。我和他之间的事情你未必能明白,但这一次,你却一定要照我所说的去做,否则,我们的未来就没有指望了。”起事尚吉凶未卜,如果不同意叔父的大计,将更加前景堪忧。独立才是头等大事,项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因此,两人制定了细致的方案,毫不考虑这几年来殷通对他们的悉心照顾。在项梁最走投无路的时候,作为好友的殷通二话没说就接纳了这对狼子野心的叔侄俩,好几年的光阴就在项梁和殷通评茶论道中度过了。真正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热衷于权利和梦想的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取得功名的最佳时机。
当项羽和项梁商量好后,就急忙去见殷通。经过禀报,他们得以顺利的来到了殷通的面前。见项羽一身戎装,殷通心有疑虑,此时项梁低头禀告道:“因兹事体大,故不敢耽误。刚好在演武场找到了他就慌忙带他过来了,所以还没来得及更衣。”殷通只得作罢,项羽低头叩首道:“叔父已经和我说了桓楚的事情。”说完这句话,他便抬头向殷通两旁的卫兵看了两眼,殷通立即遣人出去并关上大门。因为桓楚目前还是朝廷要犯,官员与其私通死罪一条,殷通同时害怕消息流露出去导致桓楚误会而逃之夭夭。项羽故弄玄虚地说:“小的确实在近日见过他,但具体位置还需要用地图再落实一下。”在项羽的暗示下,项梁拿来地图,首先他打开地图在案几上,殷通因此便前去观看。此时,项梁在其左边,项羽在其右边,三人成一条直线。项羽看着地图告诉殷通,桓楚大体上就在城外五十里的山上。殷通根据项羽的线索两手在地图上仔细地寻找。看着他全神贯注的样子,项梁示意项羽可以动手了,并悄悄往侧边移动了两步。于是,项羽遂用戟一下砍掉了殷通的头,可怜的太守连哼一声的机会都没有,血液四溅,身首异处。随后,项羽一手拎着殷通的头,头上组织的切割处还在往下不停地淌血,另一手紧握兵器,在项梁打开房门后,便走了出去。见诚实无伪的太守被杀,他的卫兵都悲痛和震惊不已,纷纷和项羽打杀起来。一场混战立即在郡守府中展开。在混战中,项羽一个人就杀了上百人,无人能敌。于是,整个郡守府中活着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下,无人再敢轻举妄动。见大事已成,项梁手捧太守官印,身配太守绶带也走了出来。这是项羽一生中第一次实施“斩首行动”,至此,很多人都知道了那个长有重瞳且力大无比还英勇过人的项羽。项梁又募得八千吴中男儿,这对叔侄俩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然而如今,项梁死了,没有了叔父,项羽不知道该怎样走下去,范增也无计可施。刘邦见到这样的项羽,觉得他虽然表面很坚硬,但实际上还是有软肋的。但目前来看,他必须得帮助项羽度过这个心理上的难关,因为至少在短期内他和项羽是位于同一个战壕里面战斗的战友。
战争,在没有亲历过人的来说,彷佛是一个杀人游戏。但对于战士而言,它更像是一部强大且高效的杀人机器。在不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中,很难说谁对谁错,或者说谁比谁更为高尚和合理,只看谁比谁更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心的向背还是不能忽略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如果说你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你的战斗方式和理念很容易就被接受和夸大其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