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崛起 领袖
作品名称:一代奇女子吕雉 作者:罗伊 发布时间:2013-10-22 18:12:22 字数:5998
一说起刘季,在人们最先的印象中这是个混蛋,后来认为他是个义士具有成大事的风度,而如今,再提起他,人们就会想到他的传说了。而此时的刘季以为从此可以一帆风顺,他现在所能想到的都是美好的未来,由于现在队伍人口众多,靠吕雉的救济以及山上的干果浆果,和那些野生的动物以远远不能填饱肚皮了。陈胜吴广起义让他看到了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他现在想占据更大的地方,扩大队伍扩大地盘,必须进行掠夺。
早上磅礴的太阳照耀着芒砀山,云雀在天空高声地鸣叫,就连平日少见的有着炫丽羽毛的叫不出名字的小鸟都在静悄悄地自由的飞翔,它们都非常活跃为孕育新的生命往返飞跃于山上。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两边长着好几行柳树,枝叶婆娑,下边的树干却已龟裂了。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透过碧清的涟漪,溪底的小石彷佛在颤抖。在远一些的地方,是漫山遍野的杏花梨花、槐花、桐花、油菜花、山花烂漫。更远处,在天空和山脉的边缘上,闪现着耀眼的金色光芒。站在紫气岩的刘季眺望远方,不仅心潮澎湃。高俊奇秀的紫气岩,是群山环抱的芒砀山最具有神秘和诱人色彩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王气。虽然它更多的是一种大气无穷的变幻,但人们不是万事皆知。
过了很久,当阳光洒在他的发梢时,他有点想念家里的农舍了,在农舍前,端端正正地摆着一条长长的完好的石墩,几只猫儿在墙角周围的小土堆上蜷成一团,耸着透明的耳朵。高高的门槛后边,现出明亮,干净的厅堂。而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喝醉了的时候,铺开衣服,躺在柴房的干草堆里,四周是一堆堆刚刚劈开的木材或者割下的干草,散发着使人懒洋洋的芳香。他的三个孩子看见他回来了,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他们的爹,高声地叫着,他故意不答,然后孩子们推开了柴房的木门,终于发现了他,他闭上眼睛装死,这时候最小的孩子刘盈突然一下子骑到了他的肚子上,然后使劲往下一坐,他便啊地大叫起来,他于是做出生气的样子,起来追打他们,一不小心他摔到了,他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孩子们看见他醒过来了并摔倒了,便非常得意地笑了并一哄而散,小小的刘盈由于步履缓慢,眼看就要被刘季抓住了,脚长手长的刘肥赶紧一把抱起他就跑。在孩子们远去的零乱的脚步声和开心的笑声中,想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刘季回到干草堆里微笑着沉睡着。此时的他心里也清清楚楚,接下来他的生涯将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渐行渐远,但回到沛县的日期却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吕雉来到了他的身边,建议他取一个名字。刘季,刘老四,这太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了。刘季听了便接着说道,难道是一条狗的名字。吕雉为他阐述了名字的重要性,所以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事实上,不但要有名还要有字,但刘季觉得有一个名就完全足够了。他想到了一个他认为最好的名,他不想总困在这里,他想上天,他说他决定给自己命名为刘天。吕雉语重心长地说,古人常取贱名而自贬、自损,希望寓贵于贱、借贬而褒、由损而益,孔子儿子取名鲤;周公儿子名叫禽。吕雉想来想去,又道:“老子说,下是高的基础,贱是贵的基础,少是多的基础。”她很快想到了刘季现在缺少什么,她看着刘季,一字一顿地说:“刘邦,邦既是周天子对各诸侯封国的称呼,又泛指国家。而我们首先要有一块属于我们的大的城邦,然后是我们的分封之地,最后是建立我们的国家,有了自己的国家,那么你自然便是国家的天了。”两人一拍即合。既得到了刘季的肯定又让他对吕雉刮目相看,他一向认为吕雉是一个很有分寸的女人,根本没想到她竟然具有如此强盛的力度。他禁不住为自己的妻鼓鼓掌,吕雉颠覆了他脑子里女人的形象。刘季想到了他与吕雉的婚姻,他觉得那真正是他人生的开始,如今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他事业的开始,因此他也双手赞同吕雉后来的攻城掠地的计划。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好天气,整个天空染满均匀的蓝色,芒砀山上人声鼎沸,五百人整装待发。如果说当初上山是为了生存,现在下山便是为了发展。刘季郑重地向他的五百部下宣称,从今天开始,他刘邦决定举起反秦的义旗,以陈胜吴广的口号为口号。并部署了如何拿下他们的第一城,砀山脚下的砀郡。砀郡的城池位于芒砀山南边,队伍雄心勃勃,打着“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浩浩荡荡地开往目的地。
刘邦起事反秦,震惊整个砀山县。刘邦?郡守摸了摸头,谁啊?下属答,就是沛县泗水亭长刘季。看不出有什么妖魔化的郡守决心强力镇压。砀山县并不是刘邦的势力范围,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呢?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这里面涉及到吕雉的布局。刘邦最想前往的地方的沛县。而吕雉她说,欲速则不达,目前短时间之内,要想攻克沛县恐怕很难,再说沛县都是熟人熟事,好好谈谈,说不定还能达成交易。要想达成交易,我们需要手里有更多的资本,能压制住沛令。但攻打砀郡,往返很近,时间上够,如果不能保证拿下来,我们还可以返回芒砀山,利用芒砀山的天然屏障继续与之抗衡。如果胜利了,由于沛令一直还没有表态,增加筹码也有利于我们对他施压。这种军事策略,让刘邦茅舍顿开,事实上也证明了后来沛令的反复,拿下砀郡是唯一的出路。大秦帝国实行中央集权,是一个大国。但大国下的各个郡县,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在三省交界处芒砀山落草的刘邦,砀郡的郡守也不想做冤大头,上面没人强行要求围剿,他也一直不去剿灭。现在刘邦先发制人,他就只有被动去打击了,他一边对其他两个省份的那两个县骂骂咧咧,一边在自己的地盘上做出打击的策略和步骤,不想刘邦再找麻烦。
根据刘邦他们的了解,这郡守是一个大贪官,民怨和如今的革命形势一样高,这也是他们首发砀郡的原因之一。这芒砀山的山民和附近的农民,家家被朝廷和这贪官刮得家徒四壁。所以,虽然无赖,却还心存正气的刘邦即使再想喝酒玩女人也不愿意去打家劫舍,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他虽落草却并为寇。而这一直憋着气的人们,虽然对刘邦不去举报但并不是毫无感知,有胆大的又想不去服徭役和兵役的已经投奔他去了。现在看到了刘邦大张旗鼓地往郡城走,又看到曾经的邻居也在里面,于是,不能纹丝不动的男人也加入了其中。这样,当他们到砀郡城外时,这一帮人刘邦号称一千,这里面灌了水,但七八百至少有。
砀郡郡守并不觉得刘邦他们有什么可让人担心的。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这几年总升不上去,也不打算好好为秦王朝效力了,所以天天沉湎酒色,饱食终日,搜刮民财。但他再无能,也想守住这座城,如果他失去这,那么他什么也不是了。他臃肿矮胖的躯体费了很大劲才上了城楼,他睁开色迷迷的眼睛,望见刘邦他们站在城外,对这一大群乌合之众他不屑一顾。刘邦看见郡守出来了,开始喊话。郡守哈哈大笑,他怎么可能向刘邦妥协,他是尊贵无比的郡守,而对方以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现在沦落为一个反贼的小头目。遂令军士发箭,说时迟那时快,一把剑从背后洞穿了他的前胸,染红了他那簇新的官服,他轰然倒地。原来在他后边给了他致命一击的是他命令守城的一个下级军官。这郡守也着实该死,极为好色且不择手段兼性虐,前几天看上了这军官的娇妻,软硬兼施让对方陪夜,这男人血性不够,奴性十足,但第二日看为妻的几乎全身青紫,虽说女人如衣服,但心里也觉得窝囊,恨自己地位低。出自于心中的恶气终于在今天合适的机会下彻底爆发,见郡守倒地,他厉声招呼同伴道:“此人天人共戮,我杀他与人无关,如你们杀我我甘愿认罪,如若大家不甘愿为炮灰,我们不如开城门,迎刘邦!”众人见郡守被杀先大惊,然后回过神来,大家决定同他一道迎接刘邦。他们站在城楼上,大声说道:“郡守已死,我们决心投靠刘邦!开门!”
顿时,城门大开。刘邦看见后大喜,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天大的好事。从早上到现在,不过大半天的功夫,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任何伤亡,就得到了砀郡。他清点了砀郡的军士,加上原来的部下,已有六千之众,打仗除了人还要有军马和粮草,但现在这一切都有了。他下令赏劳所有下属,在他喝了两杯后,叫人星夜赶往沛县,探明消息。如若不尽快拿下沛县,单一个砀郡,很快就会招到朝廷军马的围剿。虽然他从来不读书,但他也知道兵贵神速。
次日天明,前往沛县的军士返回并报,沛令愿意与他共商大事。刘邦闻言,抚掌大笑,真是好事连连,难怪这右眼皮一直跳。快一年了,这一年的时间,他没有一天不想到回到沛县去。用过早饭,他便集结六千人马,操近路向沛县挺近,一路上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好不快活。这几个月来,全国的烽火一片热浪,看来这沛令真是审时度势。要不然,这事儿还真不好办。
春风得意马蹄疾,现在时间是唯一的因素,其他东西都被刘邦抛在脑后。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前面的一个探子来报,沛令反悔了,现已在沛县布下了重兵。他不止是吃惊,还有担忧。他在沛县从事邮政和治安的泗水亭长多年,不可能对沛令没有一点了解。这个官百分百是一个好官,而且很有上进心,治理沛县井井有条。更要命的是,他出身军人,因为军功昭著被封了沛令,因此他行军打仗很有一套。在精神境界和治世之道上都立得住。与他相比,刘邦明显底气不足,所以吕雉特意叫他先拿下砀郡。刘邦到底是刘邦,痞子精神一来,什么也不怕了。在前进还是后退的问题上,他稍一犹豫便下令部队继续向前。
到离沛县还有十里的一个相对制高点上,刘邦下令安营扎寨。正在他安顿完毕时,只见吕雉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刘邦慌忙叫她入帐议事。面对刘邦今天的实力,吕雉也很兴奋,但水深难测的沛令,迫使他们不得不深思熟虑。那么,又该怎样去化解这个问题呢?
大约两个时辰后,刘邦找人写了一幅帛书,并命神箭手射入城墙内。吕雉则挑了一匹高头大马,她独自来到紧闭的城门外。又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城门开了,吕雉进入了城内,进入了县衙。沛令定定地凝视着他,他接到了刘邦他们的帛书,他奇怪,上次被人救出他黑不提白不提也算了,怎么这次吕雉主动还送上门来。跳下马的吕雉快速穿过大门,进入堂内,她直直地站在沛令面前,含笑道:“我们谈谈吧!”吕雉知道沛令担心刘邦的队伍或者现在所有起义的队伍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因为地方上的武装力量虽然一般,但秦朝核心的军事力量还是相当强大和具有威慑力,如果不能攻克咸阳,那么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她坦然说出了这一点,沛令相当吃惊,她怎么对我的心思如此了解?看着沛令紧皱的眉头,吕雉毫不避讳地说出了他的第二个顾忌。从一个最低级的士兵到如今镇守一方的县令,沛令对秦朝体制的问题甚为了解,在秦始皇时期他都没有获得当京官的机会,那么在秦二世的时候他更不可能握有重权而有飞黄腾达的可能。时势造英雄,一方面沛令担心失败会前功尽弃,失去现有的富贵荣华并且株连九族,另一方面他也想乘此机会建功立业并获得更大的权势。这两点说到了沛令的痛点,他暗暗地想,真不愧为是吕公的女儿,唉,我为何没有这样的福分,娶妻如若此,何愁没有天下!至此,吕雉道出了她最终真实的想法,道:“自古最难得的是民心,今民心思变,以大人之官场经验,必知秦运将终;大人如若不出,不乘势取天下,以大人的才华,困顿于此,诚为可惜!”然后,非常诚恳地对犹豫不决的沛令又道:“亭长总归是亭长,无法成就大事,如大人愿意相助,以大人马首是瞻。所得之一切皆归于大人,惟愿可以饶其性命继续为大人效力,邦夫妇足矣!”吕雉的一番或慷慨激昂或肺腑之言的说辞化解了沛令心头的乌云,他想了又想,刘邦他们既然做足了准备,自己又不能抢占先机,如一定要开战必也损失惨重,沛县离朝廷遥远,将来的时局也充满了未知数;如今的义军比比皆是,就算我杀了刘邦紧接着还会有他人前来攻占沛县这块要塞,我还不如尝试和刘邦合作。只是吕雉远胜刘邦之上,若刘邦意外丧身,我经过努力凭我的能力可以让她归属于我,最重要的是我能够一展自己的伟大抱负,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区区沛令,这样也就完全符合吕公所说吕雉有大富大贵之相貌了。沛令这样想着,便同意了吕雉的和谈。
且说刘邦在城外,目光密切关注着城门和城墙上的一举一动。他当初同意对沛令的谈判由吕雉前往的提议,是由于吕雉说她是一介女流会降低对方的警惕度,沛令经历过战火的洗礼难以战胜,但沛县的地理位置又很重要不可不攻,先要放松对方,如若刘邦前去,两人势必剑拔弩张凶多吉少。吕雉又说,沛令向来和父亲的交谈中显露心有大志,如若我们依旧尊他为上级且把砀郡也交给他,让他统一指挥我们的军队,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和我们谈和。刘邦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他也明白这一战的确很难打,权宜再三,他同意自己待在原地一动不动,让吕雉匆匆前去城内。
城门终于又一次打开了,一队人马率先驶出,并一字排开。处于中间的是骑在马上的沛令和吕雉。刘邦发现吕雉成功了,于是,他们整齐有序地进入了沛县县城。靠夫人外交而进入了县城,似乎不太光荣,但刘邦在马上依然昂首挺胸,背挺得笔直,弯曲的膝盖得意地随着马蹄的声音而得意着。他深知沛县这块地盘有多么重要!这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群。
与吕雉的会面,吕雉在他耳边只说了一句话。然后刘邦就张狂地进入了和沛令谈事的公堂。正当两人谈得正酣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大声的吵闹。沛令很是生气,他恼怒地冲到堂外,准备训斥一顿,在昔日的部下今日的战友面前这样大吵大闹不是故意让他难堪吗?原来,是两个士兵因为琐事而吵架,两人皆全副武装。就在沛令前去准备让人拿下这两人时,其中一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搭好弓箭,谁都以为他会射向对方,然而他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射向了沛令的咽喉,沛令一声惨叫应声而亡。此箭一出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恐慌,正在这个时候,萧何和曹参快速飞奔而来,命令将两人缉拿下来,立即审问,并参拜刘邦,推举他为沛公代替原有的沛令。经过一番谦让,刘邦应允了。事后,刘邦厚葬沛令,并重金安抚他的家人。他的家人因此带着他的遗体举家迁回老家。届时刘邦就完全掌握了沛县和砀郡两处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而沛令的意外身亡,萧何给出的结果是,俩士兵素来积怨很深,而之所以射杀沛令,那人表示是因为他觉得沛令处事不公,明显偏袒对方,一时气急而起杀心。刘邦下令,立即将两人伏法。而吕雉,则分别给与两人的家属以万金,做封口费。因为她明确地对刘邦指出,沛令摇摆不定,必须除掉,越快越不露破绽为好。
正午的太阳带着炽热的光芒,不少人料定刘邦必成大业,一时间很多英雄豪杰和投机分子都争先恐后前来参加他的队伍。
然而,刘邦最想干的事情是回家,他见到了阔别多日的父亲母亲和三个孩子。此时,刘太公对吕雉非常看重,他对儿子说,吕雉是他们刘家的恩人,希望他以后能善待她。对父亲的话,刘邦也深有同感。在夕阳的余晖里,刘邦感慨地吕雉说:“我有生以来,只有你这个女人让我敬佩,我保证以后不辜负你!如若我能取得天下,定封你为后,决不食言。倘我有二心,那么我们刘家将遭受灾难!”看着已成为一方领袖的丈夫如此深情的表白,吕雉对自己多年来的坚持和付出终于换来了丈夫的情感而激动不已。有了丈夫的承诺,她觉得自己不辞辛苦的一切都不算什么了。岂料刘邦后来无法保持昔日的情分,而把患难与共的吕雉植入漩涡并导致她的心灵扭曲。
那一夜,吕雉把刘邦留在家里,而一个男人的心终究是留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