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78、陈世美

78、陈世美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11-07 10:10:54      字数:4916

  徐九义跳出宁崮县槲树乡小羊沟村,不但成为村里的骄傲,也是乡上的一面旗帜,自从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他就知道自己的天亮了,以后有孩子也一定是城里人,找媳妇的首要条件是非农业户口。
  眼前的小师弟倒好,大学还没考上先给自己套上累赘,竟然找一个农村户口的媳妇,大学毕业后即便是把媳妇接到城里,户口的缘故不会给安排工作,顶多找个临时工干干,最最难办的是,孩子生下来后户口随母亲,根本落不上城市户口。自己刚刚从起跑线上飞出来,难不成又让儿子跌回农村户口?
  徐九义看着刘庆军,有些低沉:“师弟,我说说我的想法,仅供参考,不对的地方算我没说。换作我是你,眼前的大姨子要处理好关系,就是家里定亲的那个兰芝也得一刀两断。趁着现在啥事没发生,就是割断来往算不得是陈世美。你找个农村媳妇,将来怎么办?生了孩子,让孩子怎么办。要孩子长大了知道这些事,肯定埋怨因为你的错误决定让他输在户口的起跑线上。师弟,你想想看,你复习两年受了那么多磨难,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了啥?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两辈子的幸福,你要使劲想想清楚。你那个芝我没见本人,看看眼前这个玲能想象出那个芝长得也俊,但是,大丈夫何患无妻,为了将来,为了后代,你还是现实一些吧,早断早利索。”
  这些后果刘庆军想过,但是刘庆军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徐九义说得有理,刘庆军认为与吴兰芝的亲事是名正言顺,前几天还在信里给寄来五块钱,如果真的与她断绝关系,可真是陈世美了。
  现在听徐九义一席话,刘庆军有一丝怀疑之前的坚定:“师哥,有这么严重吗?我想不至于吧,再说以后的事如何变化,现在怎么能下结论呢。我觉得不会这么差。”
  “师弟啊,你们村里有在城里当工人的吗?”
  “有啊,不在城里上班,是在冶庄镇的煤矿上。”刘庆军想到了鲁冬林。
  “你应该知道吧,男的吃国库粮在外工作,老婆孩子在农村,咱先不说户口的事,男的十天半月回几次家?自己在外当工人,把老婆孩子扔在老家,咋办?咱农村有句老话:老婆孩子热炕头,你真要找一个农村老婆,可真成了见不着老婆孩子冷炕头,师弟,你设想一下。”徐九义似乎是深有体会,“这么漂亮一个媳妇放在家里,你就算是放心,她能耐得住寂寞吗?”
  拉到半夜,校园里除了蟋蟀声再也没有脚步声,俩人方才回到宿舍楼。
  吴兰玲本想多住几天,刘庆军以功课紧为由,老是挤在女生宿舍不方便,将吴兰玲送上开往仪河的汽车。
  吴兰玲的离家让父母很是焦急,父亲吴增收气的直骂:“这个熊妮子上哪去了,孬好你放个屁,免得家里挂念。你说说,一个还没找婆家的大闺女,一旦出了事怎么办?”
  吴兰芝能猜出姐姐的去向,但没好意思明说,生怕火上浇油,只好劝父亲:“爹,要不去问问铁拐李吧,他一向算的挺准。”
  女儿的话提醒了吴增收,他拿上一包烟来找铁拐李。
  铁拐李问明最近一段时间吴兰玲的言行,离家出走时的穿着及带上的物品,吴增收说:“闺女从八月就有点反常,有时唉声叹气,她娘问话闺女也不说,她娘去闺女的屋里翻看,上次定亲时的新衣服不见了。老李你知道,闺女的那门亲事散了,我和她娘觉得,闺女大了是不是想找婆家,这是出去散散心还是咋的?”
  铁拐李对吴增收的两个女儿的事比较清楚,他伸出左手掐掐念念,故作深思之后,说:“老吴,不用担心,孩子去了西北方向,不是去仪河城就是省城,你也不用着急,孩子今天过晌午回不到家,明天晌午准到。”
  吴增收问:“老李,孩子真去城里散心啦?你说说这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你就是去城里也得言语一声啊,闺女孩就是不省心。”
  铁拐李算准吴兰玲的回家时间,吴增收便放心地回家。
  吃晚饭的时候,吴兰玲果然回来了。
  吴增收气得没搭理女儿,老伴芒子赶紧跟进偏房屋问长问短,但是女儿说累了,要先睡觉歇歇。
  芒子走出偏房屋,吴增收没好气地说:“甭管她,现在翅膀硬了,还没出嫁就不要爹娘。”
  芒子赶紧劝说:“她爹,你咋跟孩子一般见识。没回来的时候你急的跟啥似的,现在回来了你又上火。你赶紧喝你的酒吧。”
  说着,芒子给吴增收满上一盅酒,随后给吴兰芝递一个眼色,示意让她去看看姐姐。
  吴兰芝猜得出姐姐的去向,她要是过去问候估计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母亲示意又不好拒绝,只有起身离开,走出家门闲逛。
  吴兰芝心情复杂,刘庆军现在是大学生,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而自己却是一个农村姑娘,差距太大,以后刘庆军会不会变心自己也不敢保证,陈世美不止在戏文里。现在姐姐又插一杠子,只能使情况越来越糟。
  刘庆军刚刚考上大学带来的美好憧憬正在慢慢消失,吴兰芝有些不知所措。
  天气渐渐凉起来,转眼已经立冬,农村里没有多少活计,吴增收却闲不下来,虽说现在包产到户,作为生产队长吴增收还要时时处理一些琐碎事务。
  今天是柱角村大集,吃过早饭吴增收去村里开会,芒子挎起篮子去赶集。
  兰芝想喊着姐姐兰玲去集上逛逛,但是兰玲说自己有事,径直走出家门。兰芝有些失落,在家呆坐许久无事可做,便来到村北的无梁庙求神问卜,自己与刘庆军的婚事如何。
  无梁庙还是那般萧条,或许是因为铁拐李的名声太响,人们有心事多去问铁拐李而很少光顾无梁庙。
  空旷的无梁庙让人有些虚惊,吴兰芝走进大殿跪在神像前默默祷告,祈求神仙保佑刘庆军永不变心,俩人永结百年,“神仙在上,军子早年常来宝地看枫树拣红叶,一向尊重神仙,正是神仙保佑他才考上大学,如能保佑俺俩成双成对,每年八月初九宁崮山庙会俺俩定会给神仙上香烧纸……”
  吴兰芝默默念道一通,心中轻快许多。刚刚起身就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我说升子,咱能不能仔细点,飘到这里的枫叶都不大行。”
  另外一个人说:“行行行,就你事多,这点事还用得着你叨叨,咱进来只是看看。”
  听着声音耳熟,吴兰芝走出大殿门口,院子里说话的竟然是刘可道和罗万有,俩人正在拣飘进庙里的枫叶。
  罗万有猛一抬头,大殿台阶站着一个姑娘,吓了一跳:“哎哟娘唉,你怎么站在这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可吓死我了。”
  刘可道也直起身子:“这不是嫂子么,你一个人来的?可够胆大的。”说着,看向罗万有:“小有,她不是你嫂子吗,咋叫娘呢,这是啥辈份。”
  俩人这样称呼,吴兰芝脸上发热:“你俩来这干啥?”
  罗万有说:“嫂子,今天是星期天,我叫上升子来找几片好枫叶给二哥留着,二哥最喜欢咱无梁庙里的枫叶,是啵,升子?”
  刘可道赶忙回答:“对对,以往我们都和军子来这里拾一些,今年他去省城就没这个机会了。嫂子,现在天凉了,山上人烟稀少的,不大安全,你可别一个人乱跑。”
  罗万有接过话题:“是啊,前几天有个女的在山上险些被人坏了身子。多好的山景,没想到还有人敢犯罪。嫂子,你可得注意啊。”
  这事传得沸沸扬扬,只是因为传闻中受到惊吓的女子无名无姓,不知是哪村的人,所以没有引起附近村里人们的重视,人们更愿意相信是有人造谣。
  吴兰芝并没有害怕的样子,过来帮着俩人拣枫叶。刘可道像是想前什么事,用胳膊一捅罗万有,努努嘴:“来的路上你还说那个事,你和嫂子说吧。”
  罗万有说:“升子,升哥,还是你说吧。”
  刘可道似乎不好意思开口:“你们是桃园三兄弟,还是你说好一些。”
  罗万有看刘可道一眼:“嘁,那就我来,有啥大惊小怪的。”
  吴兰芝疑惑地看着他俩,不知何事。
  罗万有长吸一口气,像是鼓足勇气:“嫂子,这事我可说啦,对不对的你别介意。升子和我说,前几天你姐姐去找俺大哥侯真准和升子,叫我们帮忙劝劝二哥,说是与俺二哥定亲的本来是你姐姐兰玲,并且她还说去铁拐李算过,你与俺二哥八字不合,要是跟了俺二哥会影响俺二哥的前程。有些话我也就不细说了,你知道这个意思就行。是吧,升子?”
  刘可道说:“对对对,是这个意思。军子是我们好兄弟,我们也知道是你与他定的亲,至于你姐姐在中间掺和的啥,我们就不清楚了。但是,你姐姐早不说晚不说,现在军子考上大学又到处说这个事,她还话里话外的说军子有点陈世美的意思,我们也不好说啥,你知道这个事,和老人通个气,别到时候弄出啥事不好看。”
  罗万有如释重负:“看来咱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俩本来想拣完枫叶去找你的,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我们的任务算完成了,回去可以向大哥交差。嫂子,你最好赶紧给二哥写个信,相互通通气有好处,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遇上这样的事,对于尚未成家立业的刘可道和罗万有来说也是头一次,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
  刚刚祷告完的好心情被刘可道和罗万有的一番话给冲走了。唉,自己的姐姐这样做,自己又能说什么呢?吴兰芝也没有主意。
  送吴兰芝回到黄子庄,刘可道和罗万有去西营村找侯真准。
  刘可道叹口气:“看看这事闹的,你二哥考上大学却弄个二女争夫,难办呐。你看看我,咱就是农村的,也不用想这想那的,找个农村老婆,门当户对,多熨帖。”
  罗万有说:“升子,不是这么回事啊,你可是干部家庭,既然是门当户对,怎么也得找个书记的千金吧,这才叫门当户对。”
  刘可道毫不客气:“好吧,你的建议我采纳。既然这样,小有,你要是考上大学可要想好,别再跟你二哥似的。现在不兴这个了,要是早年间军子是范进中举,找个仨俩的媳妇就跟玩似的,根本用不着费脑子。”
  俩人说着话来到侯真准的根据地——魏二民和老魏头的油条摊。
  自从重新掌管营坊镇的小偷这块业务,侯真准将办公地点设在镇卫生院对过的大柳树底下,但是进出卫生院的人太多,惹人耳目,后来便挪到魏二民的油条摊前,以便掌控风声。
  见罗万有和刘可道走过来,魏二民热情地拿过两个小板凳。
  罗万有说明见到吴兰芝的事,侯真准连抽两口烟:“你说开个锁翻个包啥的咱有妙招,可是这男女的事我是没有一点办法。升子,你见多识广,你有啥好主意?”
  刘可道说:“猴哥,你饶了我吧,我现在还没找上媳妇,我能有啥办法。这事,就叫军子自己看着办吧。”
  侯真准点点头:“这事吧,要是我的话,俩人都不要,直接在大学里找一个,那多痛快。”
  正在一旁炸油条的老魏头插话道:“你们说的这个事啊,二民和我说起过,要是叫我老头子说,刘家三小子能对黄子庄那女孩子好,说明刘家三小子人品好,不忘本。要是他不要这女孩子,也不能说刘家三小子就是陈世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侯真准一乐,赶紧给老魏头递上一根爷:“嘿,老爷子,你不愧是油条老手,怎么说都有理。这话怎么讲,我也学学着点?”
  老魏头接过烟并没有抽,生怕烟灰落进油锅里,而是把烟夹在左耳朵上:“你们知道吧,找媳妇讲究门当户对,家庭条件相当呢,成亲后两家和和气气,谁也不会小瞧了谁。但是呢,你们说到陈世美,真正到了那个位置,有几个不愿意当陈世美的?别说丈母爷是皇上,就是一个镇长局长县长,遇到这样的丈母爷,你们说说,人家的闺女主动找你,你们有谁不动心?靠上这样的大树,得有多少人眼馋?叫我说,现在的大学生可不就是早年间的状元,那句唱词怎么说着,‘开茶馆盼兴望,背靠大树好乘凉’,开茶馆都想找棵大树,男大学生叫人家有钱有势的女孩子相中,再正常不过了,谁不想过得一点呢。别人家陈世美可是状元,你们连大学都考不上,想当陈世美都不够格,是这个理不?”
  刘可道眨巴巴眼睛,没说话,还可以这样理解陈世美?
  罗万有听得云里雾里:“老爷子,在你这里陈世美成好人了?是好人怎么还被包公铡了?”
  “陈世美想过上好日子,这是人之常情,你想过好日子,哪怕不补偿下秦香莲,你也不应该杀人灭口,陈世美有这等心思,并且还是三番五次地要杀结发媳妇,就怪不得包公铡他。有些事啊,不到自己头上不好说,等到你们的同学找上有钱有势的丈母爷,你们就知道这些话的意思了,有时候,有人是没有当陈世美的机会,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嘿嘿——”老魏头笑得很诡异。
  “老爷子,你说话别吞吞吐吐的,痛快点,俺二哥这事行还是不行?”罗万有想听个明白的结论。
  老魏头摇摇头,没有再说话,摘下左耳朵上的烟卷,走到一边抽烟。
  侯真准说,这事咱理不清楚,到饭点了,二民,给我们三个上油条。
  三个人吃过油条,罗万有和刘可道返回王架桥。小睡一觉之后,罗万有骑上自行车去六中上学。
  罗万有边骑自行车边捉摸:这道题够二哥解的,二哥继续与兰芝好说明他不忘本有担当,这才是自己的好二哥。要是二哥不要兰芝找一个当官的丈母爷,按老魏头的话也能说得过去,陈世美考上状元不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吗?人都是往高处走,复习两年才考上大学,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唉,这事只能怨俺大爷大娘,早早给二哥找个农村媳妇干啥,为啥不等考上大学再找?二哥啊二哥,你当不当陈世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