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既来之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11-03 10:22:06 字数:5290
正所谓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对于刘庆军来说,差不多已经是三喜临门,高考进入大学,与吴兰芝已订终身,现在省城达舟又参加老乡会,颇有些老乡见老乡,他乡赛同窗。
同是宁崮县六中的魏德进一同考入东舟煤炭教育学院,因为出身冶庄煤矿,掌握信息自然比农村走出的学生多。刘庆军正听魏德进贬低同班同学汤玫,有人过来拍一下肩膀。
刘庆军扬脸一看,是徐九义,槲树乡的老乡。
刘庆军向魏德进说一声“我过去一下”,便与徐九义走向教室后排,俩人找一张课桌坐下。
徐九义说开学这几天比较忙,一直没来得及找刘庆军,很是不好意思。刘庆军则说自己刚来,人生地不熟,忙着到处熟悉环境呢。
俩人正说得起劲,忽然教室前排响起热烈的掌声。
一位派头十足的同学走进教室,梳着大背头,嘴上叼着烟,后面有两个小跟班,一男一女。
大背头微动嘴唇,将烟滚到嘴角左边,或许是因为香烟冒出的烟熏之故,大背头的左眼眯着,但是他伸着两手做出下压的姿势,前排的鼓掌声停了下来。
男跟班在一边介绍:“各位同学,今天是咱们宁崮老乡新学期第一次聚会,下面请咱们的老乡会秘书长范居然讲话,大家欢迎。”
前排的老乡非常配合,立马响起掌声。
大背头伸出左手捏住香烟,弹弹烟灰,然后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我先介绍一下,我是八六级的,叫范居然,这两位老乡呢,好多老乡都认识,男的叫何广社,女生叫柳兰秀,他俩都是八七级的,平时老乡聚会啥的都是他俩下通知跑腿。我们都来自宁崮县,有缘相聚在省城煤炭学院……”
范居然讲完话,新老老乡相互介绍,之后便是自由活动,仨一伙俩一团,进一步加深交流,徐九义给刘庆军说一些老乡的趣事,有些高年级的学生直接拉开桌凳打牌。
到中午饭点,何广社柳兰秀组织大伙去食堂就餐。何广社说,按照惯例,高年级的老乡凑钱为新入大学的老乡接风,大家不要客气。
同学们在学院食堂吃过饭后,有的回自己的宿舍,有的外出闲逛,何广社柳兰秀带着几个老乡来到范居然的宿舍陪着打牌。
刘庆军本想找魏德进说说话,但是魏德进已经汇入何广社的行列,一会的功夫徐九义不知忙什么去了。
刘庆军有些失落,不知为啥心里空落落的,便来到图书馆,刚进门就看到徐九义。
“咦,吃完饭你就跑到这里来了,不约伙我一声呢?”刘庆军赶忙上前打招呼。
徐九义见到这位新老乡没有去打牌,也没有去逛街,顿有好感:“庆军小师弟,我还寻思你得和他们多联络联络呢,所以没喊你。”
刘庆军说:“你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大学同学,又是老乡,你就是我的大师哥。师哥,咱出去逛逛?”
徐九义把书放在书架上,与刘庆军走出图书馆,在校园边闲逛边说话。
徐九义老家是槲树乡,与汶扬县搭界。“不像你们营坊镇,我们那个地方全是山,特别穷,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我是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些年总共考上三个中专生。”徐九义说,“尽管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但是想融进老乡的圈子还是有点困难。”
怪不得老乡会一散徐九义就找不到人了呢,刘庆军心里想。
徐九义叹一口气,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怎么,我们不都是大学生吗,现在我们也是非农业户口,难道还有区别吗?”刘庆军依然沉浸在崭新的大学生活中。
徐九义毕竟早踏进大学一年,颇有感触。他说,据传现在老乡会秘书长范居然的父亲是县里的副县长,何广社是供销社大院里长大的,柳兰秀的叔叔是县纺织厂厂长,即便大一新生魏德进也是冶庄矿的子弟,我们农村成长的学生毕竟没见过世面,不容易与他们相处。“所以,我们只有在大学里更加努力,才能逐步缩小与人家的距离。能迈进大学的门只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以后的路不仅仅是努力学习那么简单。”
经徐九义提醒,刘庆军点点头:“有这么点意思,我总觉得与同班的汤玫说不上话,就连连刚刚认识的魏德进也没有老乡的热情,与他们在一起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感,或者是自卑。高考成绩的气场不见了,原来我们的起点还是不一样的。”
徐九义安慰道:“师弟,对于你一个踏进大学校园不久的新生说这些有点过于沉重,或许会打击你对大学的美好印象。只是给你提个醒,事实似乎也没有这么残酷。毕竟我们走进了大学校园,在这里我们没有偷懒的资本,人家可以依靠父母家族,我们只有依靠自己,除了继续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多参加各项实践活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打好基础。”
刘庆军非常高兴遇到徐九义这个老乡:“师哥,多谢你的教诲。我初来乍到,以后你要多指点,有什么好事还要麻烦你多喊上我,让我长长见识。”
徐九义觉得与刘庆军很投缘:“没问题,以后咱们相互照应。”
刘庆军忽然想起一件事:“师哥,你老家是槲树乡哪个村的,认识老羊沟村一个叫陈柱气的吗?”
徐九义一愣:“陈柱气,当然认识,我们算是同学吧,上联中时他比我高一级,我老家是小羊沟,与老羊沟紧挨着。”
刘庆军又找到一个共同话题,非常高兴:“我和陈柱气是六中的同学,关系非常铁,这人真不错。”
徐九义说:“是啊,在我们那里陈柱气学习最好,要不也去不了六中。陈柱气看脚印有一套,还是上联中的时候他就凭着看脚印帮着派出所破获了一起偷羊案和供销社被盗案,我们都称他为‘小神仙’。可惜,陈柱气运气太差,一直没有考上大学。”
“谁说不是呢,平时模拟考试都能上本科线,可是一到高考就掉链子,像我似的。”刘庆军很为陈柱气惋惜,“他一直想上警校毕业后当警察破案,可是今年又没有考上,不知还去不去复习。”
徐九义说:“开学的时候我见过他,还在犹豫复不复习,他说自己都复习皮了,看看啥也会,平时考试都不孬,就是关键那下子考不好,唉,人就是这个命。”
或许是因为都来自农村,俩人拉得非常投缘,刘庆军顿时觉得煤炭学院的校园更加美丽了。
回到宿舍,刘庆军发现自己的床上有三封信,分别是罗万有、刘可道和吴兰芝寄来的。
刘庆军先拆开罗万有的信,罗万有说了宁崮六中的一些闲闻趣事,又说到自从刘庆军上大学之后,每星期天回家父母都叮嘱他好好学习,要像刘庆军一样考上大学,给罗家光宗耀祖,“如今弄得我星期天不愿意回家,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这大概就是逆反心理吧。”
刘庆军将信塞进抽屉,心中说道:“得赶紧给老三回信,鼓励鼓励他,考学必须是最正确的选择。”
随后拆开刘可道的信,刘可道说他现在依然是村里的拖拉机手,但是对未来却感到渺茫,母亲正在给他张罗找媳妇,“看来我这一辈子是走不出王架桥了。”
刘可道在信中提到,今年的教师节,因为马加佑教学成绩突出,班里有九人考上初中专,被评为仪河市优秀教师。“马加佑教学确实有两手,他头一年带毕业班就被评为优秀教师,是我们同学的骄傲,可是让人纳闷的是,咱村小学的史燕江当上了宁崮县优秀教师,不但小学的老师有意见,村里的人也在说三道四。这优秀教师是怎么评的呢?听说联中的张水莲老师也是县优秀教师,这就不意外了。”
史燕江、张水莲能评上县里的优秀教师,让刘庆军感到好笑,背后肯定有动作。倒是马加佑,有必要给他写一封信表示祝贺。
刘庆军最后打开吴兰芝的信,随同信瓤的还有一张五元的钞票。
刘庆军心里热乎乎的,赶忙往宿舍看两眼,生怕同学们知道自己有媳妇的事。还好,宿舍里只有老五在睡觉。
刘庆军心情激动地看着吴兰芝的信。吴兰芝诉说对刘庆军的思念之情,她到刘家时常被村民误认为是二哥刘庆兵的媳妇,弄得她不敢明说,只有含糊其辞。“还有一件事我有些担心,这些天我发觉俺姐姐兰玲有点不大对劲,有天晚上我听见她说要到省城去找你,不知为啥,军子,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有人挂念的感觉真好。
刘庆军把吴兰芝的信放在胸口,心里美滋滋的,至于说吴兰玲要来省城的事,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但是,没过几天吴兰玲真的找到东舟煤炭教育学院。
下午没有课,刘庆军和柳箐君背起书包去图书馆自习室学习。正巧,老乡徐九义也在。
柳箐君在温习功课,刘庆军和徐九义来到走廊闲聊。
徐九义说,下周他们大二要去实习,时间两周,“去咱老家的冶庄煤矿,实习期间可以回家一趟。庆军,你有什么需要捎信的吗?”徐九义问。
自己进学院时间不久,没有什么可以捎回家的,要说捎信的话也只有给吴兰芝,但是这样的信不适合让别人捎,还是花钱通过邮局寄信吧。至于侯真准罗万有,暂无紧要事。
不知为何,徐九义说到冶庄煤矿,刘庆军一下子想起东安煤矿的鲁桂英。
“师弟,你有啥好事吧,咋一说捎信脸还红了呢。”徐九义捅刘庆军一下。
刘庆军一愣:“脸红了吗?我咋没觉出来。师哥,你说说咱能有啥好事?”
“肯定是想媳妇吧,有女朋友了?高中谈的还是来学院后认识的?”徐九义似乎经验老道。
刘庆军心中佩服徐九义的眼光,嘴上说:“九义,你是大师哥,得空把咱的女老乡介绍认识认识呗。那天老乡聚会,根本没有机会单独说话……”
“老二,老二,叫我好找,你躲在这里享清闲。赶紧回去吧,有好事。”舍友老五找到图书馆,看到刘庆军便大喊。
“老五,你嚷嚷啥,怕同学们听不见。”刘庆军赶忙作了一个压低的手势,示意老五小声。
老五来到近前:“大军,你赶紧回去看看吧,你媳妇从老家来了,在宿舍里等着呢,赶紧的,咱宿舍那几匹狼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徐九义看着他俩只发愣,小老乡找媳妇了,这么快?
刘庆军闻听心里一紧:难道吴兰芝的姐姐吴兰玲真的来了?要是兰芝的话她一定会提前写信通知我。
刘庆军回到自习室和柳箐君打声招呼,背起书包往回走。
刘庆军一路上脑子飞快地转动:来的要是吴兰玲,她会有啥事,我咋回答她呢?难道真的是为婚事而来?这要乱套……
吴兰玲坐在刘庆军的床上,两手端着喝水杯,慢慢地吹着水气,班长严茂飞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刘庆军走进宿舍,严茂飞说:“老二,你可回来了,辅导员找我有事,我出去一趟。嫂子,你们聊。”
吴兰玲脸一红:“麻烦你了。”
刘庆军瞪一眼严茂飞,心中道:小六子,你知道个六啊就喊嫂子。
刘庆军放下军绿色的书包,坐在吴兰玲的对面,问过家里的老人之后,说:“兰玲姐,兰芝咋没来呢?”
哪壶不开提哪壶,吴兰玲放下喝水杯,看着刘庆军:“唉呀军子,上大学真好,我算是开眼了,能在这里住几天也不枉我进省城一趟。军子,你陪我到处看看吧。”
刘庆军没有再追问吴兰芝,与吴兰玲坐在宿舍里目标太大,其他宿舍的同学看到不好解释,刘庆军便和吴兰玲来到校园闲逛。
校园里不时闪过成双成对的大学生,有牵着手的,有勾着肩的,还有女生把头埋进男生的怀里的,一派温馨浪漫。
刘庆军已经习以为常,吴兰玲羡慕地看着,脸上直泛红晕。
既来之则办之。
走着走着,吴兰玲伸手拉着刘庆军的手,脸蛋就想往刘庆军的胳膊上靠。刘庆军像触电一样,迅速躲开吴兰玲:“兰玲姐,你可是我姐啊,叫人看见多不好。”
吴兰玲不以为然:“军子,你心里明白,本来与你要好的是我,别人看见又如何?况且这里哪有咱老家的人,我为啥来找你,我就不信你心里不清楚。”
刘庆军脸上开始冒汗,幸亏吴兰芝早有提醒,但是必须给吴兰玲一个明确的答复,这种事情越拖越麻烦:“兰玲姐,我和兰芝的事经过两家老人同意早就定好了,我怎能三心二意呢!你是我的大姐,我很尊重你,也希望你不要让我为难,让兰芝为难。”
吴兰玲看着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学校园,伸手摘下一片微微变黄的树叶,深情地说:“军子,我不多解释,但是我有耐心,也有信心,我认准的事没有不办的,我认准的人没有跑了的。”
吴兰玲憧憬着美好,信心满满,刘庆军则在考虑晚上吴兰玲住哪里,看来只有找汤玫住进女生宿舍。
刘庆军生怕吴兰玲乱说,嘱咐道:“兰玲姐,晚上你住在我们班女生宿舍吧,等会我找找咱的老乡说一声。不过,兰玲姐,在女生宿舍里说话别太随意,以免造成误会。”
吴兰玲心知肚明,嘴上答应得挺痛快,心里另有盘算。
刘庆军与吴兰玲找到汤玫,汤玫痛快地答应:“哇,刘庆军,好福气啊,这么漂亮。行吧,你们先去逛逛,到晚上九点后过来找我,我下楼接这位姐姐。”
大学生谈女朋友不是什么稀奇事,经常有外地大学的女同学前来,晚上一般住在女生宿舍,汤玫当然不意外,吴兰玲打扮得体,虽然是农村女子,却有一份天然的气质,倘若在城里生活一段时间,吴兰玲会令人寡目相看。
晚上刘庆军约上徐九义,与吴兰玲一块去看电影。电影散场之后,俩人送吴兰玲来到女生宿舍楼,由汤玫接上楼,男生止步。
刘庆军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无奈地摇摇头。
徐九义笑道:“师弟,行啊,早早就扒下窝咧,媳妇长得挺带劲的,眼光不错。”
刘庆军说:“师哥,别笑话我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向你解释。你看俺俩像是谈恋爱吗?”
徐九义脸色一怔:“咋,有故事?你这是高中谈的女朋友,你考上了她没考上。现在你打算陈世美一下,想把人家甩掉?从长远来说,你的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有点不大地道,说实话,和人家睡过了没有?要是睡过觉就不好办了,要是没睡过呢,还是可以商量的。”
刘庆军的脸在夜色里顿时红起来:“师哥,咱俩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你觉得我是那样很随便的人吗?你觉得我是陈世美那样的人吗?”
徐九义说:“师弟,别急眼,我只是说个玩笑。我觉得我师弟不是那样的人,但是今天你俩看电影挺好的,干嘛非要拉我来当电灯泡。我感觉的到,弟妹挺热乎,你却不大接招呢。”
俩人坐在凉风中,刘庆军简单说明实情,与其定亲的是吴兰芝,这一位是大姨子。
徐九义闻听苦笑起来:“师弟,你这事挺复杂的。我觉得咱俩很投缘,师弟别嫌我说话难听,要是换作我,这事我肯定得这么办。”
刘庆军在黑暗中盯着徐九义,等着他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