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海
作品名称:三十年了,你还好吗? 作者:黄宏宣 发布时间:2025-11-04 12:47:02 字数:5067
袁大海的名字很响亮,人却长得异常矮小,每一次出操的时候,他和陈佑华都排在最前面,他像个过透成熟的老黄瓜,因为他从不喜欢穿外套,总喜欢把黄色毛衣穿在外面,头发又短又粗又黄,就像秋天稻田里的草楂子,还喜欢戴黄色鸭舌帽,穿黄球鞋,背地里,我们都管他叫“三黄瓜”和“地冬瓜”,也有人喊他“黄鼠狼”。对于这个不怎么优雅的外号,袁大海却欣然接受,他说,黄瓜全身是宝,刚刚长出时,人人都抢,即使到老了,也可以做汤。他聪明,灵活,人不坏,也很大方,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都愿意和他人分享。
袁大海最大的缺点就是心眼极小,他时时用怀疑的眼光对待一切,有时候说起话来尖锐刻薄,让人接受不了,在这点上,他和班长真是一对“亲兄弟”。因为他的刁钻和刻薄,很多的人都不愿意搭理他,尤其是那些女生。
不过,他是个聪明和很识时务的人,更是一个精明的人,大多数的时候,他特别会揣摩别人的心理,做事做人的时候,他能根据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表情,说出不同的话,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他的语言能够哄的人团团转。因为这样,有时候,他并不讨厌,细细想来,还蛮可爱。
能说会道,见缝插针,是在社会生存的一大本领。
袁大海的父亲原来是个军人,从小就培养了他很强的生活能力,他抽屉里的书本和衣柜里的衣物总是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是头向一般齐。所有的家务事他都会做,能做一手好菜,连炸油条和包饺子都会,还会擀面条和蒸包子。
在我们的眼里,袁大海是个复杂的人,更多的时候,让人难以读懂他的内心。对他的评价,应该是50分最为合适,因为袁大海的脾气和性格总不是很好,他最爱和别人顶针,心眼小得像芝麻,嘴巴还特能说,他能把死的说活了,再把活的说死了。孙老师时常打趣他,“你呀,将来最好的职业是做红娘,或者去做律师,那样的话,你永远不要担心失业的问题。”
尽管他有很多的优点,可他在班上的人缘总不怎么好,他什么事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说,还是个有名的“憨胆大”,就是害怕陶海生和黄俊俊,见到陶海生,像见到恶鬼一样,立马跑得远远的;见到黄俊俊清澈明亮的眼睛,他就乖巧得像个小学生。其实,黄俊俊在班上人缘很好的,是个很温柔、和善的人,和我们相处的都很融洽,我们都很喜爱她,也愿意和她真心交往,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袁大海的克星,真是一物降一物。
袁大海的视力不怎么好,配有三副眼镜,每一副眼镜都像两个高倍的放大镜,老远处就可以看见镜片上一层一层的波纹。平时,他特别注重自己的眼镜,每一次和人家争吵,都会说那一句雷打不动的话,“我们吵嘴归吵嘴,打架归打架,谁要藏我的眼镜就是挨千万人骂的小人!”也正是因为这句搞笑的辩解和引诱,他的眼镜丢失的次数最多。张毅和刘花坐在他的后面,他时常爱回头抄她俩的笔记,两个女生怎么也吵不过他,唯有把他的眼镜扔到学校后面的水塘里了事。
有一次,他回头和刘花讲话,我们的数学老师不明真相,在课堂上批评刘花和张毅,张毅和刘花两个人也抵不上他的半张嘴,气的刘花在外面找了一块大石头,把他的四个眼镜片砸成粉末,急得袁大海挥起拳头要揍刘花,被及时赶来的方伟都、丁有志和赖军给架走了。
袁大海在学校就爱抽烟,他的烟瘾很大,包里总是装有好几个牌子的香烟,给人家递烟的时候一律是看人做汤,而他自己不抽最好的,也不抽最差的;他不爱运动,不是猫在教室,就是躺在床上,或者去图书馆看书,这和我们班级的氛围格格不入;他不爱张扬,喜欢安静,很多的场合见不到他的影子。
更多的时候,袁大海就像天空中的一只孤雁,他的身上总是有些让大家说不出、还是怪怪的、甚至是酸酸的味道,这种味道说不清,道不明,同学们就是想远离他,尤其是那些女孩子,都不太喜欢他。正因为这样,班上有什么大活动,大家都想刻意避开他,好像有他在就不和谐。
四年的同学,他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大家都亲如一家,彼此知根知底,可唯独对他比较陌生和迷茫。
大学毕业时,袁大海是班级第一个离开学校的,也没有吃我们的“散伙饭”,他比大家早走了将近半个月,也是班上走得最孤单的,说来也怪,除了孙老师、黄俊俊和陶海生,没有一个人去送他,没人关心这件事情,有些像高适在《别董大》中描写的味道。
那天,他在火车站表现出了无限的伤感和无奈,似乎在那一刻突然悔悟,最后,他握着老师的手,顿时就泪如雨下地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我做人真的太失败了!”回到家的那个星期,他听了孙老师的话,给班级49个同学每人写了情真意切的一封信,逐一向大家赔礼道歉,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我们的最后一次班会上,这是个主要的议题,在孙老师的建议下,很多同学都给他回了信,从心里是原谅了他,可大家四年的心结始终没有挥去。也许,这就叫永恒的“印记”吧!
毕业后,他去了山东烟台的一家园林企业,专门搞苗木栽培,和三皮成了近邻。小时候,他就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大学时的男生宿舍里,也只有他的床边才有花花草草之类的盆景,他还总是变幻着把他养的鲜花放在班级的讲台和窗台上,为班级增添了许多的生机,让我们对八八(1)班更为依恋。
多少年过去了,对于他的贡献,我们依然记忆犹新,依然心存感激,说起班级的那些花花草草,大家对他似乎又有了一下莫名的愧疚。
去园林企业,也许是圆了他一个多年的梦想!在单位,他的成绩功不可没,那时候,“嫁接”和“扦插”这些新词刚刚出现,我们这些中文系的人虽然不懂,但知道他会把苹果和梨子的基因融为一体,培养出新的水果,叫“苹果梨”,苹果梨既有苹果的营养和颜色,还有梨子的水分和功效,而且可以长时间保存。当地人都管他叫“农业小博士”,他的转行,尽管有些“离谱”,却在人的想象之中,可他的人缘依然不怎么好!不是和园林经理吵架,就是和附近的农民工闹僵,关于他的是是非非,在我们的耳朵里进进出出的最多,每一次同学聚会,大家总爱说,“最近袁大海没有怎么样吧?没有和别人吵架吧?不用担心,他不会吵输的!”不过,他的苗木始终是最好的,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块响当当的品牌。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尽管经历了那么多的非议和白眼,可他的脾气和性格始终没有太多的改变,结婚后,他和爱人是三天一大吵,每天三小吵,但就是没有离婚,这里面有儿子、老人、社会等太多的牵挂。在婚姻和家庭的处理中,他真应该向陈佑华、高倩、黄殿、周蓝这些人好好学一学。
他们的婚姻走到现在,袁大海应该付有主要责任,他像戴娟婷一样,把本应该是平等、互助、互爱、美好的婚姻当作自己发泄的工具,把结婚时对对方爱的那一句承诺当作随时可以抛弃的谎言!他不知道,作为丈夫和父亲在家里的担当、微笑、宽容!
其实,他的爱人真的不错,她叫蓝燕,是市公交公司的总调度,她漂亮,端庄,知书达理,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和收入,是一本相当经典的书籍,蓝燕还给他生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儿子也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多幸福呀!一家人本应该甜甜蜜蜜。只是因为他本人太过于专制、武断,不知道夫妻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民主,不知道老婆是想要“哄”的,在家里,他就像费杨的妈妈一样,什么事情都要他说的算,蓝燕和孩子只能是维维是诺的服从,而且还不允许为自己辩解,是现代社会中典型的“一言堂”。
他的专制和武断让蓝燕和孩子无法忍受,大家都在背后叫他“秦始皇”,两个孩子也都旗帜鲜明地站在母亲身边,更多的时候,是三个人同时对袁大海发起总攻,在他家,一场场充满硝烟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蓝燕时常用“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谚语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婚姻。在单位,他也是这样,没有哪一个职工在他的公司能工作2年以上的,只有对他一了解,立马卷起铺盖走人。
因为他的武断和专横,我们多次提醒他,要把妻子当作你心中的“爱人”,从内心去了解她,容纳她,关爱她,在意她……不要以为经济上的富有就是家庭幸福的代名词,要让她觉得嫁给你后在经济和精神上得以双丰收,这样她才会永不遗憾!可他就是改不掉,我们多次告诫他,这样下去,终究有一天他会后悔的!
不过,以为袁大海的能干,他也的确赚了不少钱。据说,他在单位干了几年后,因为人缘不好一次次遭到他人的排挤,难以再呆下去,不得不辞职单干了,他成立了一家园林公司,专门搞公路两边和小区的绿化。公司成立后,他去了一趟三皮和李思金的家,从他们那里获取了不少做生意的诀窍,如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和专业的技术赚了不少钱,也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许多秀丽的风景。
袁大海在市中心有四处房产,但他从来不愿意住在城市,尽管在城里的房子相当奢华,他比较讨厌城市里的噪音和汽车尾气,觉得憋气,他喜欢水中的鱼腥味道和有风吹竹林的“沙、沙”声,于是,在家乡不远的湖边建了一个极大的别墅,家的前面是一望无垠的湖水,后面有成片的竹园,就像人间仙境一样美丽。步入他家的院子,假山、鱼池、凉亭、连廊、花草树木,一应俱全,就是就像步入一个赏心悦目的花园,一年四季的花朵竞相开放,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生物钟,他家里的施舍和功能齐全,他是我们同学中第一个有家庭影院和露天游泳池的人家。袁大海还请了两个保姆,二个都是他的表姐,负责家里的吃喝,一个负责打扫卫生和管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走进他家的大院子,几乎所有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有钱的感觉真好!这才叫生活!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什么时候……
是的,有钱的感觉真好!
这么好的生活!有多少人可以享受得到?可他始终没有好好珍惜和把握,作为一个大男人,他在事业上是成功的,是令我们羡慕的;作为一个丈夫,他却不知道去心疼、去呵护与他同床共枕的妻子,是让蓝燕失望的;作为一个爸爸,他不知道自己在家庭里的地位和身上的榜样作用,是让儿子怀疑的;作为一个家里的主角,他不知道他的妻子和孩子需要什么,摒弃什么,忘记了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会给他的妻和孩子带来的刺疼和伤害;作为一个大男人,他更不知道何时该小心翼翼地拿起、何时该彻彻底底放下;作为一个大男人,他也许真的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断断续续的争吵,早已使蓝燕和二个孩子身心疲惫,苦不堪言,面对袁大海,她似乎越来越感到家的陌生,对“回家”的日子不再有渴望,每天还没有下班,蓝燕想到的却是“今天晚上要去哪儿呢?”她茫然,她有一万次想改变自己的丈夫,有一天,无奈中的蓝燕写了一首《安平追想曲》的歌词给他,“身穿花红长洋装,风吹金发思情郎,想郎船何往,音信全无通,伊是行船仔逐风浪,放阮情难忘,心情无块讲,相思寄着海边风,海风无情笑阮憨,不知初恋心茫茫……”这首歌是他两人恋爱时最爱唱的一首歌,她希望袁大海能够从歌中领悟到她的心情,理解她真正的需求,珍惜他们的爱情,可糊涂的袁大海始终没有看到蓝燕对他的深爱和对家庭的责任。
这么多年了,袁大海一直在忙于赚钱,却没有时间享受家庭的幸福和亲情。好好想想,钱是重要,但“情”“爱”“生活”似乎更重要。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金钱剥夺了你的青春、时间、亲情、体力和生命。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的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俩人每一次吵架,蓝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时间久了,双方身心疲惫,只要袁大海一开口,她要么关上房门,拉上窗帘;要么逃之夭夭,几日不归。时间久了,蓝燕由爱变恨,可她是个有主意的女人,一直把袁大海的刻薄和刁钻刻薄闷在内心,并和儿子一步步实施了报复的计划。
半年前,蓝燕毅然扔下了他,带着两个儿子,把家里所有的钱卷席一空,三人悄悄办个护照,带着足够的资金,去了法国,说要在那里定居,临走的时候,她特意在自家的鱼池里放了一块大青石,并留言“石头飘浮起来的日子,就是她和儿子回家的归期。”蓝燕和儿子的突然消失,急得他是火上浇油,到处求救,几次找到孙老师,请求老师在暑假的时候和他一道去法国寻找蓝燕。
人呀!为什么总是非要等到失去才明白?其实,这也怪袁大海,他没有珍惜自己的家,没有真正从心里爱过自己的妻和孩子,把他们当作自己发号施令的工具,当作家里一件没有生命和感情的家具。
家是什么?家真的并不需要多么富有,但一定要有爱和欢笑!家是一个存放感情的港湾,家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本来是最能让自己放纵的地方,家还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你掏心掏肝、你耗尽千万黄金也找不回,就像歌手曹磊在《车站》中唱的那样,火车已经进车站,我的心里涌悲伤,汽笛声已渐渐响,心爱的人要分散,离别的伤心泪水滴落下,站台边片片离愁涌入我心上,火车已经离家乡,我的眼泪在流淌,把你牵挂在心肠,只有梦里再相望,离别的伤心泪水滴落下,站台边片片离愁涌入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