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贫民人生>第一〇九章:农中环境;一一〇章:开学典礼;一一一章:同学岁月

第一〇九章:农中环境;一一〇章:开学典礼;一一一章:同学岁月

作品名称:贫民人生      作者:竹节高      发布时间:2025-11-06 12:45:39      字数:4799

  第一百零九章:农中教室和宿舍
  读书。一直是龙生心底熠熠生辉的梦想。如今爹爹这么坚持。龙生满心欢喜地接受了。他赶忙与对门的赵跃寿、章为华等几个同学商量入学事宜。大家一致决定8月30日就去学校报到。毕竟学校9月1日才正式开学,早去既能早点挑选心仪的床铺,又能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随后,他们相邀来到供销社,精心挑选了笔和本子,又各自回家准备好开学要用的被子、换洗衣服、鞋子,还有脸盘、毛巾、漱口杯子等日常生活用品,满心期待地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8月30日,吃过早饭,几个同学挑起装满被子和米的担子,踏上了前往学校的路。从泾江庄到宗营农中足足有9里路。虽说已经立秋,可南方的秋老虎正肆虐得厉害,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几个同学挑着担子,没走多久,就汗流夹背,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衣衫也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他们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走了一个多小时。在泾江庄通往汪坝的土路上,章为华突然兴奋地指着前方,大声说:“我们快到了,那就是宗营农中!”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在地畈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几排简陋的房子。
  沿着土路往地畈里又走了一里多路,他们终于来到了学校。巧的是,原本是泾江庄小学的熊本源主任,如今已是农中的教导主任。熊主任看到昔日的学生们挑着行李前来,热情地迎上来,带着同学们来到宿舍,亲切地说道:“你们先找好床铺,把行李安顿好,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去食堂把挑来的米交了,换回饭票。等中午吃过饭,再去办公室报名。”
  大家这才仔细地打量起这所学校。宗营农中是由原来的公社种子场改建而成,学校布局简单,前面一排8间屋子是学生宿舍,后面一排12间被分隔成6个教室,中间是一个间距100左右的广场。东边8间作教师宿舍兼办公室,西边则是5间厨房。厨房边上有一口水井,井边树着一座木质的绞水架。三间男女厕所,在学生宿舍的南边。
  这天来的学生大多是路远的,下夹下队往东的学生基本上选择住校。而往西袁墩、宗营、汪埧三个大队的学生因为离家较近,有的走读,有的住校。
  学生宿舍是砖木结构,每两间屋子中间是人字梁,前面三根椽子撑起一条走廊。走廊是贯通的,只有两头有砖砌成的半圆的,供学生进出。
  走进屋里,靠墙摆满了上下铺的双人床,在双人床的接头处摆了一张条桌。这便是供学生放置菜筒和生活用品的地方。学生们都是从家里带来一个星期的咸菜,因为学校厨房的菜只供应教师,并不对学生售卖。到了晚上,这里没有电。只有几盏煤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在昏黄的灯光下,宿舍显得更加简陋。而且,晚上也没有安排晚自习。
  龙生和同学们看着这样的住宿环境,虽然条件简陋,但眼中依旧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迅速挑选好床铺,将行李安排妥当。尽管条件艰苦,可大家都没有丝毫抱怨。毕竟能够重新回到校园读书,对他们来说已然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龙生默默地整理着自己的物品,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简陋的农中,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
  
  第一百一十章:开学典礼
  第二天,路远的同学们陆续到齐了:有来自西口大队的,有来自桐梓大队的,有公社牧场的,大约有二十几个同学。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未来的憧憬,聚集在了一起。
  泾江庄公社管辖面积较大,西到汪坝大队,东至西口的百洲桥,全长20多华里;南至泾江,北至竹墩桥,有35里之远。由于地域面积较大,公社内设4所小学,分别是泾江庄小学、下夹小学和汪一次小学。这些小学66年和67年的小学毕业生,都被安排在宗营农中上课。而乌池大队因为路途太远,和黄湖渔业村另设中学。
  下夹来住宿的学生也比较多,其中有三个女生,学校为她们安排了单独的女生宿舍。虽然这些女生来自不同的小学,一开始大家并不认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逐渐熟悉起来。成为了彼此的好朋友。
  9月1号早晨,阳光温暖而明亮,像一个红灯笼,刚跳出地平线,就将它的万缕金丝抛向人间。金色的光芒洒在校园的砖墙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空气中弥漫着新学年的期待与兴奋。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仿佛也在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
  从四面八方,学生们陆续赶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心中充满了对新学期的希望和对未知的少许紧张。
  8点钟整,随着工友小董的有力敲铃声,学生们迅速在操场上排成了整齐的队列。操场是坚实的土地,周围环绕着树木,给队伍带来一丝凉爽。学生们列队站在操场上,每个人都站得笔直,抬头看着前面的讲台。讲台上站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
  徐杏元校长,大约一米六八,精神矍铄。他站在讲台上,笔直地站着,双手按在台面上。他的声音清晰响亮,传到了操场的每个角落。他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和热情,谈到学校和学生们的未来时,他的眼晴闪闪发光。他的话语充满了对学校潜力的信念和对学生们能够取得的成就的期待。
  “同学们,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泾江庄人民公社宗营农中的校长徐杏元。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们泾江庄人民公社第一所自己办的中学,而你们也是第一批入学的学生。从此,我们公社要告别没有中学的历史,这所中学将为我们公社培养出有知识、有抱负、更好地建设我们公社的人才。虽然我们今天来参加典礼的只有很少的六个教师和三个工友,学生也只招收了一个班,但我们的学校会像这初升的红日,越办越红火。我希望同学们在这所学校里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努力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为我们公社未来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也希望同学们以这所学校为起点,有一个更好的灿烂的未来。我的话说完了。”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熊本源主任走到学生的队列前面。他是一个50来岁、中等身材偏瘦的温文尔雅的老先生。他说:“同学们,很高兴今天又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与大家见面了。这里面有很多是我原来的学生,只是有二年多的时间没有和大家在一起,很庆幸公社办的这所中学。我在这所中学里担任教导主任,主讲政治课。希望同学们在这所学校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我的话讲完了。”
  同学们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走上台的是柴维南老师。柴老师身材魁梧,足有一米八的个头,浓眉大眼,说话幽默声如洪钟。他说道:
  “很高兴在这个开学典礼上与同学们见面。我叫柴维南,教你们的课程是语文。如果在教授课程中,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好的,欢迎同学们提出意见。同时,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问我。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我教好,同学们学好。我的话完了。”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上来讲话的是个矮个子,白白胖胖的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只见他说话细声细语,慢条斯理地说道:“很高兴能在泾江庄公社中学开学典礼上和同学们见面。我叫凌步云,在中学里主讲课程是物理,如果今后同学们对物理课上有什么不懂,可以随时问我。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不负韶华,为青春的自我和人生的未来奠定基础。我的话说完了。”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上台讲话的是一个美男子,不长不矮、不胖不瘦,举手投足间,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他走到学生队前,不快不慢地说道:“同学们,很高兴能在这公社办的第一届开学典礼上和大家见面。我叫陈国材,在中学里主讲课程是数学。数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希望我的教学同学们能认真地学习,不懂的可以随时随地来问我。我的话完了。”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个上台的是一个女老师,身材适中,穿着得体,长着一双能说话的大眼睛。她站在同学们队前,未曾说话,脸上先飞出两片红霞,更显得女性的妩媚动人。她说道:“同学们,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同学们见面。我叫王腊姣,在学校里主要教英语。同学们在小学里可能都还没有接触英语,对这门课程有些陌生。但是也不要紧,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的。我的话完了。”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开学典礼结束后。学生们走进教室。他们结交了来自不同大队的新朋友,兴奋地讨论着他们将要学习的科目和要进行的日常活动。空气中充满了新的期待与兴奋。
  
  第一百一十一章:同学岁月
  在这充满朝气与希望的班级里,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汪坝小学的汪登保、徐伯林等九位同学,带着家乡的质朴;宗营大队的吴喜生、宗国群等三位同学,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而下夹小学的同学人数最多,其中有何祥云、夏菊花、罗凤兰三位女生,以及孟庆希、陈为仁等六位男生。
  时光如潺潺溪流,缓缓淌过,同学们渐渐熟悉起来,彼此的名字,如同温暖的音符,在青春的乐章里奏响。大家都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缘。深知这是命运赐予的宝贵礼物。
  青春的舞台上,男孩女孩们正值青春萌动的年纪,如春日里初绽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尤其是何祥云,她宛如校园中一朵娇艳的花朵,被同学们私下里赞为“校花”。她那白皙清秀的瓜子脸,恰似春日里盛开的白玉兰,纯净而美丽;弯弯的眉毛犹如天边的月牙,灵动而俏皮;俊俏的眼神炯炯有神,仿佛藏着星辰大海。每当她妩媚一笑,恰似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迷人的涟漪。在这个懵懂的年纪,她心中似乎藏着小秘密,喜欢与陈为仁开玩笑。但从她那不经意间的眉目传情中,不难看出,她真正倾心的同学是张杏保。张杏保家境相对优渥,父亲在下夹供销社负责售卖化肥,这使得张杏保的穿着在同学中显得格外出众。也正因如此,只要一有机会,何祥云总会巧妙地寻找契机,与张杏保接触,那眼神中的羞涩与期待,是青春独有的情愫。
  夏菊花则如同一朵静谧的幽兰,是个十分文静、清纯的女孩。她平日里不苟言笑,干净利落的运动头,彰显着她的清爽与干练。她就像校园里的一缕清风,总是静静地穿梭在同学们之间,很少与大家开玩笑,仿佛沉浸在自己宁静的世界里,享受着青春的静谧与美好。
  罗凤兰,这位圆脸的女孩,眼晴犹如玉泉的水般清澈明亮;说起话来,脸上总是带着甜甜的、羞涩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桃花,给人以温暖与亲切之感。
  然而,在这青春的画卷里,龙生却有着别样的身影。在学校里,他的形象或许并不起眼。那“瘦骨嶙峋”的矮小身板,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他吹倒;狭长眯缝的眼晴,目光中带着游移与胆怯。柴老师出于关怀,在编座位时,特地将他安排到中间靠前的位置,生怕他在后面看不清黑板上的知识,错过成长的养分。
  学校的生活如同一首有序的乐章,有着独特的节奏: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奏响七节课的旋律,上午四节,如同激昂的前奏,开启知识的大门;下午三节,恰似悠扬的副歌,延续着探索的脚步。每节课时长45分钟,如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课间15分钟的休息时间,则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给予短暂的停顿与舒缓。这里没有早晚自习的束缚。早晨7点30分,阳光正好,上课的钟声准时响起,开启一天的学习之旅;中午11点30分,午餐的香气弥漫校园。午餐时间与午休共一个半小时自己如同乐章中的间奏,让同学们在忙碌中得到片刻休憩。星期六上午,依旧是知识的盛宴;而下午则是休假的时光,如同乐章中的轻快尾声。同学们纷纷踏上回家的路,去拿米拿菜,与家人短暂相聚,补充能量,为下一周的学习积蓄力量。
  学校的课程丰富多彩,体育课和音乐课如同乐章中的华彩段落。体育课由柴维南老师引领,他带着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每一次的奔跑、跳跃,都是青春活力的释设。音乐课则由陈国材老师执教。那悠扬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在校园里回荡,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体育课一周两节,音乐课一周一节,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龙生,在这青春的旋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音符。每次星期天放假,他总会带着一桶麻花前往新兴镇江边售卖。有时,为了多卖一些麻花,帮助家里缓解经济压力,他会忙碌到很晚。当同学们都已踏上回校的路途,他却独自一人,打着手电筒。趁着夜色匆匆赶往学校。倘若真的太晚,他便会在星期一早上5点钟早早起身,迎着晨曦,赶赴学校上课。尽管这样的生活充满艰辛,但每当想到自己能够凭借努力为家里减轻负担,他的心中便涌起一股欣慰之情。正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艰苦的岁月里,龙生用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书写着属于他的青春篇章。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