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章:别开生面;一〇七章:阮囊羞涩一〇八章:复课闹革命
作品名称:贫民人生 作者:竹节高 发布时间:2025-11-05 11:00:33 字数:4612
第一百零六章:别开生面
娘儿三个正对着翻倒在沟的板车和散落的棉柴一筹莫展,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满心的无助几乎要将他们淹没。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亮起了手电筒的光亮,那光在黑暗中摇曳,如同希望的火苗,越来越近。待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章忠华。
章忠华喘着粗气,走到宝莲面前说道:“毛嘛嘛,你走后我娘一直放心不下,对我说:‘忠华,你毛嘛嘛娘儿三个都没有力气,这棉柴又重,天又黑,他们还不会装车,说不定要翻到沟里去。要是真翻沟里了,今晚他们都别想睡觉了。你力气大,去帮一下毛嘛嘛’。”
宝莲听了,心中满是感激,泪水忍不住又流了下来。章忠华没有多说什么,立刻行动起来。他叫龙生和宝莲两边打着电灯,自己则先把捆棉柴的绳子解开,将棉柴全部掀开,接着在沟里用力拉起板车。就着电灯的光亮,他先把捆棉柴的绳子固定在板车上,然后从后面往前装棉柴。宝莲和淑贤在下面递,章忠华在上面装。大家齐心协力,不一会儿,棉柴就装好了。章忠华熟练地把绳索从前面往后一甩,再在两边后面用力一拉,一车棉柴便稳稳当当地装好了。
章忠华套上板车车绳,在前面拉着。那棉柴虽然有些晃动,但整体很稳当。他一路将棉柴拉到宝莲家,卸了去,又拉着空板车回去。宝莲一家连声道谢,眼中满是感激之情。章忠华憨厚地笑着说:“毛嘛嘛,我有力气,下次有什么需要大力气的活,喊我一声就行。”
宝莲感动地说:“忠华,感谢你娘儿两个,板车也只有你家愿意借给我,这么累的事还要麻烦你。”
章忠华摆摆手说:“毛嘛嘛,你和我娘是好朋友,帮助你是我应该的,以后有什么干不动的,在我能力范围内都不是什么大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悄然来临。小草已经枯黄,而有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其间倔强地盛开。树木开始落叶,那枯叶如同美丽的彩蝶从空中翩然飞落,慢慢地铺成了一条七彩之路,踩上去软绵绵的,好似铺了一条花地毯。
龙生依旧背着小麻花桶,在这秋意浓浓的时节,一边走一边吆喝着:“卖麻花,卖麻花,又香又脆的麻花。”
然而,此时正是抢收抢种的大忙季节,村庄里空荡荡的,看不到什么人,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他的麻花。他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新兴镇的长江江边。
江边停着一排排三帆的大木船,龙生喊卖麻花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船上的人都能听到。一只船上的一个中年男人,四十多岁模样,黑红脸膛,站在船头上高声问:“卖麻花的,麻花怎么卖呀?”
龙生听到有人询问,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喜悦,那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眼晴一下子亮了起来,连忙说道:“买一挂5分钱,买的多一毛钱三挂。”
那人指了指木跳板说:“孩子,你敢走跳板吗?拿上来我看看。”
龙生望向那跳板,只见它如独木桥一般,在江面上晃悠悠的。龙生心里一阵害怕,心想:我要是掉下去了,不但麻花没有了,恐怕连人也会淹死。于是,龙生赶忙说:“叔叔,我没有走过跳板,害怕,你下来吧。我的麻花又香又脆,你下来尝尝就知道了。”
那人听龙生这么说,便从船头跳板上走下来。龙生见状,连忙热情地摸出一挂麻花,递到那人面前,让他尝。那人咬了一口,麻花酥脆在口中散开,他一边嚼着,一边称赞道:“这麻花味道不错。”
接着,他扯着嗓子朝船上喊道:“这麻花好吃,大家都过来买点。过几天要去上江装煤,这东西又可以下酒,又可以当零食。”
龙生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欢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许久以来难得的生意,仿佛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之前的疲惫与失落瞬间消散了许多。
第一百零七章:阮囊羞涩
龙生站在江边,听着这些航运公司船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渐渐了解到他们的生活。这些人平日里驾驶着木帆船和机动船,穿梭在长江之上,为整个县城运输物资。他们在江上讨生活,风里来浪里去,闲暇时都喜欢喝点小酒。有的船上拖家带口,一家人都生活在船上,有的则是几个单身汉共同驾驶一条船。
他们的经济相对宽裕些,只是平日里在长江里行船,很难见到什么小吃。哪怕是想靠岸时去农村买点花生米下酒,都得偷偷摸摸的,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这时,之前尝过麻花的那人又扯着嗓子喊了起来。这一喊,立刻有几个人或是从后舵往船头走,或是跨过船舷,从这人的船头下来。龙生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心中大喜,忙不迭地掰断两根麻花,给每人分了一小段。俗话说:少吃多有味。大家多时没有尝过这样的美味,一边嚼着麻花,一边纷纷掏钱购买。这些船员出手大方,最少的也买一元钱的,多的直接买2—3元钱的。就这么一会儿,龙生带的一百多挂麻花,几个人就买走了。还有好多人没有买到,显得十分失望,纷纷问道:“孩子,你怎么只带这么一点呀?明天还来吗?”
龙生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赶忙回答说:“叔叔,我今天是从中栅沿江边走过来的,路上卖了些,就只剩下这么多,明天我带一桶来,保证让你们都能买着。”
其中有个人说道:“我们这新兴港江边,每天都有船,你的麻花可以来这儿卖,这里又没有人查你,我们也能打打牙祭,多好的事。”
龙生连忙说道:“谢谢叔叔们,我以后有麻花就带来这里卖。”
看着手里攥着的钱,龙生满心欢喜,感觉生活一下子有了新的盼头。
而在另一边,对于宝莲一家来说,养猪一直是家里为数不多的致富希望。宝莲起早贪黑,精心饲养着一大一小两头猪。盖房的时候,杀掉了一头大的,到了过年,那头小的也养得肥肥壮壮。夫妻两人再三商量,今年的生猪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把这头猪在家里杀了卖肉,能多赚2—30元钱,也好缓解一下盖房欠下的债务。天锡为此事忧心忡忡,便和吴临光说:“妹夫,您帮我找找于书记和生产队长,今年盖房实在欠了太多的债,生猪任务明年一定完成。”
这天,大队于书记来到吴临光的店里。吴临光赶忙敬上一支东海牌香烟,搬来凳子让于书记坐下,又泡了一杯热荼。于书记一边抽着烟喝着茶。吴临光笑眯眯地说道:“于书记,我家天锡今年养了两头猪,盖房时杀了一头,因为盖房欠了不少外债,所以想把这头猪也在家里杀了,多卖点钱还债,生猪任务等明年养的猪补上。”
于书记五十多岁,从解放后一直在泾江庄大队任书记。五十多岁年纪,身高一米七五,长着一张长方脸,浓眉大眼,为人和善,工作也很有方法。听吴临光这么一说,他说道:“你叫天锡打个报告,说明一下原因,我和于队长说一声,先在大队里找江会计批了,再拿去生产队签字,这猪就可以在家里杀了。”
吴临光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天锡,夫妻二人喜出望外,真是应了那句“饿人得一口,穷人得一斗”。天锡连忙打好报告,送去大队,江会计批了下来。于书记和于队长住在同一个屋场,距离不远。于书记找到于队长说:“长林,天锡家情况特殊,他家答应生猪任务明年交,打的报告大队已经批过了,你们生产队盖个章,他家猪就可以杀了。”
于队长回答道:“我知道,天锡家今年盖房确实欠了债,生猪任务明年交也行。”
宝莲看到大队批了,生产队长也答应了,便带了一包烟,去找生产队的柯会计。她先敬上一支烟,说道:“柯会计,你也知道,我家今年盖房子欠了好多债,跟于队长还有大队都讲过了,生猪任务明年交。这是大队盖章的报告。于书记说了,只要你盖个生产队的公章,我家猪就可以在家里杀了。麻烦你了。”
柯灿福身高一米六左右,小眯眼,因弟弟在汇口信用社做会计,所以被大队任命为二队会计。此人为人刁钻,见风使舵。他听宝莲这么说,眨了眨小眼晴,说道:“县官不如现管,这章我不盖。要是每户都像你家一样不完成生猪任务,那前方战士就不用吃肉了。”
宝莲再三说好话,柯灿福依旧不为所动。宝莲无奈,只好拿着报告,失落地回到家,把这事告诉了天锡。她满心的希望落空,脸上满是落寞和无奈,为了这个家的生计,又增添了一份负担。
第一百零八章:复课闹革命
宝莲紧紧攥着兜里大队的批条,满心的愤懑如潮水般翻涌。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柯灿福为何如此不通情达理。自家的生猪任务今年完成或明年完成与你又何干?不过是仗着手中那一点点权力,就这般的刁难人。宝莲眼眶里泛红,眼泪汪汪地回到家,将事情的经过一股脑儿地告诉了天锡。
天锡听后,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力感。他轻声劝宝莲说:“他要是坚决不批,确实也没有什么办法。过几天把猪拉到食品站卖了吧,不就少挣20多元钱嘛。”
宝莲满心不甘,重重叹了口气,说道:“唉,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这多几十元钱,就能清完几家的债务。”
天锡看着宝莲难过的样子,继续劝道:“你自己想开点,别给自己气出病来。老话说:将相顶头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别把这点小事总放在心上。”
宝莲听着天锡安慰,心里稍微宽慰了些,但还是忍不住恨恨地说:“我倒要看看他这生产队会计能做一生!古话说: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且看他起高楼,且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这么不给人方便,我就不信他能顺风顺水到老。”
宝莲说这话时,满心的怨愤,却没有想到,她的这无心之言,几年后竟真应验了。
随着无产阶级的一场革命的不断深入,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老干部们纷纷靠边站了,有一些人顺势成立了一个委员会。革委会主任是泾江庄后街的叶云贵。他身高约一米七二左右,原本是红X会的一个小头目。自此,于书记只能靠边站,泾江庄的大小事务都由叶云贵一人说了算。
在这样的环境下,龙生依旧为了家里的生计,努力卖着麻花。从那天在江边发现这里的麻花好卖后,只要出去卖麻花,他就直奔新兴镇江边。这天,他像往常一样,背着麻花桶,沿着江边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卖麻花呀,又香又脆的麻花。”
他全神贯注地叫卖着,丝毫没有注意到从江堤上走下3个年轻人。这3个人的个头比龙生足足高出一个头,其中一个高个子冲龙生喊道:“你这麻花怎么卖?先送我们几挂尝尝。”
龙生心里一紧,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你们三个可以尝一挂,这不算钱,多了可不行啊,我这可是小本生意。”
那人一听,顿时恶狠狠地说:“叫你拿过来就拿过来,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龙生见状,心里明白遇到痞子,正难备转身离开。这时,其中一个人猛地一把拉住麻花桶,上前就给了龙生一个耳光。龙生被打得脑袋嗡嗡作响,但他顾不得脸上的疼痛,死死地拉住麻花桶。然而,另外两个人用力把龙生的手掰开,硬生生地从他手里抢走了桶。
龙生看着自己辛苦做的麻花被抢走,满心委屈和无助,忍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船上的人,他们看到三个年轻人围着麻花桶正大快朵颐。一位船工赶忙下船,大声喝住那三个孩子:“严进,你们欺负这个卖麻花的小孩,这可要不得!”
那个叫严进的孩子一听船工叫出了他的名字,知道遇到了熟人,赶忙抢了几挂麻花,边吃边灰溜溜地走了。
龙生慢慢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眼中还噙着泪花。他走到船工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带着哭腔说道:“叔叔,今天真的是太谢谢您了。”
船工看着可怜的龙生,心疼地说:“孩子,这是码头上的几个痞子,你打不过他们。以后眼晴放机灵点,看到他们来了,就赶紧躲到船上来。他们不敢上船闹事的。”
从那以后,龙生每次出来卖麻花,不仅要操心生意,还要时刻提防着这几个痞子,原本就艰辛的生活,又多了几分小心翼翼和提心吊胆。
1968年5月份,公社发来通知,凡是66年、67年的小学毕业生,都要去公社办的农中入学,开展复课闹革命。
龙生看着家里艰难的处境,心中满是纠结,他找到天锡,认真地商量说:“爹爹,家里现在这么困难,我不想去上学了,我想继续卖麻花,帮家里还债。”
天锡一听,神情严肃地说道:“孩子,家里再困难,你都必须去读书。那一年因为我的缘故,你没能去上中学,爹爹自责了好久。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你不去上学可不行。至于卖麻花,你星期天或者节假日有时间,再帮家里卖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