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75、很正常

75、很正常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10-27 09:55:39      字数:4200

  吴兰芝对于刘庆军的金榜题名非常高兴,根本没有往陈世美的身上想,这几天时常梦到与刘庆军手挽着手走在县城的大街上。
  吃过晚饭,芒子问吴兰芝怎么看刘庆军考上大学的事,有没有想过陈世美的戏曲。
  吴兰芝仍然沉浸在幸福之中:“什么陈世美王世美的,军子不是那样的人,他一定还娶我,你们都放心吧。”
  既然闺女如此有信心,吴增收决定,明天亲自上门道贺,稳定住两家关系。芒子则把兰芝拉进偏房屋面授机宜:“闺女,这两天你去王架桥住几天,赶紧和军子睡成觉,一旦你们生米做成熟饭,他就是不同意也不行。”
  吴兰芝脸立马红了:“娘,这可不行。我要是和军子睡了觉,他要真不要我,我不是更亏了啊,这主意不行。”
  芒子直说闺女死心眼子,一再嘱咐去刘家多住几天,想办法与刘庆军睡觉。
  第二天,吴增收亲自来到刘成贵家,直夸自家孩子吴兰芝有福,甚至与刘成贵商量,寒假的时候挑个好日子,年前年后把俩孩子的婚事办了,这样大人孩子都放心。
  吴增收一再提出让刘庆军和吴兰芝尽快结婚,刘成贵心里明白,亲家是怕孩子考上大学不认这门亲事,便说道:“大哥,你放一百个心,咱们既然结了亲家就是一家人,至于啥时结婚,到时咱得和孩子商量商量,现在军子也是国家的人,这种大事咱不能再随便给他作主。”
  吴增收吃了定心丸,高高兴兴回到家,和芒子商量一番之后,芒子再次嘱咐兰芝去王架桥住几天,帮着收拾收拾行李,“到了你婆家,千万别再一个人单独睡,你和军子睡觉的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这样对咱有好处,闺女,一定听娘的话!”
  吴兰芝却说:“娘,这个时候他家人来人往的太扎眼,我还是先不去了。我不是说过,军子不是负义的人,他对我也一直没提这个要求,我要是主动做这个事,显得我不够本分。这事咱自己偷着乐就行,没必要这么张扬。”
  女儿的话有理,吴增收和老伴没有再坚持,但是大女儿吴兰玲却后悔得肚子疼:早知小叔子能考上大学,该我许配给他。这门婚事本来就是我的,让兰芝拣了个大便宜,我还有机会扳回来吗?
  唉,现代版的《姊妹易嫁》。
  吴兰玲脸色难看,全家人只能当作没看见。
  后悔的不仅是吴兰玲,刘庆勇的邻居史燕飞心里也不得劲,现在开始为当年翻盖房子的举动后悔。虽说刘成贵爷们不是那样容易记仇的人,但是当初自己确实有些过分,都是兜里有钱烧的。刘家兄弟多,老三考上大学,毕业后一定是国家干部,村里的干部都要高看一眼,何况自己。
  史燕飞特意跑到村主任史传福的家里,问自己还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史传福也没有料到刘成贵家飞出一只凤凰,刘晓红没当上民办老师却找了一个吃国库粮的丈夫,已经让史传福眼气,现在又走出一个大学生,看来过去自己做的确实有点过分。
  做人应当懂得退让,为将来留个退路。
  史传福深知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己那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雷雨霖在宁东县政府当个小科长还能给自己说话当上村干部,何况是大学生的刘庆军,将来不可限量。
  史传福喝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燕飞,当时你太意气用事,幸亏后来听我的话把屋脊落下一点,也算不错。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以后要和邻里搞好关系,回家告诉红柳,看见庆勇的孩子士涛要热情一点,时不时地给些好吃的,小玩意啥的,做的自然一些,不要让庆勇家里的看出咱是特意巴结他们。庆勇老实,他家里的那个岳季花不是省油的灯。”
  史燕飞连连点头。
  回到家后,吃过晚饭史燕飞和媳妇红柳来到刘成贵家,说了一些恭喜的话,最后拿出十斤粮票:“大叔,庆军兄弟上大学我也帮不上啥忙,您别嫌少,这是几斤粮票,建筑公司发的,我们平时都在家里吃饭,用不着这玩艺,让庆军兄弟拿着,到了城里添补着买点饭票吧。”
  史燕飞的到来确实让刘成贵意外,刘成贵不断说着客气话,巧英和岳季花心里还是有点疙疙瘩瘩。
  史燕飞夫妇走后,岳季花心情大好:“这个史燕飞,现在知道后悔了,早干啥去了?等涛子他三叔毕业当上官,有他的好柿子吃。”
  自从儿子考上大学,巧英整天乐呵呵的,这些年的煎饼没有白摊,终于熬出头了:“我看以后谁还敢欺负咱。”
  刘成贵高兴一阵子之后又恢复理智,前些天太高调,这样容易招人眼红,还是低调一些好:“他娘,人家怎么对咱,咱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别太烧包。军子眼瞅着要开学,这几天你和涛子他娘赶紧准备准备吧。”
  开学前的刘庆军确实有点紧张,去省城达舟读书心里没有底,自己到过最远的地方便是三次高考去过的县城。
  马上要离开王架桥,刘庆军和罗万有来到鲁三手家想和他说会话,但是连续两次都是铁锁把门。来到王架桥造纸厂寻找,依然没有遇到。
  刘庆军问在厂子里闲着无事的鲁青华:“三爷干啥去了,家里锁着门,厂子里也不见人,请假了吗?”
  鲁青华心里羡慕刘庆军,却没有嫉妒:“军子你终于开胡了,以后可不能忘了咱这些同学,要不我可不客气。”
  罗万有说:“你这个磨锥子,都要找媳妇的数了还这么没大没小,问你呢,三爷干啥去了?”
  鲁青华收住笑脸,一本正经地说:“军子,小有,我和你俩说正事,尤其是军子,你现在是国家干部的身份,你还记得高考填表时有一栏‘家庭出身’吧。我可听人说,你这样的国家干部以后肯定要入党吧,入党要调查社会关系,要是你的社会关系当中有‘地主’或者‘富农’,你入党咋办?所以听我劝,别再和鲁三手乱搅和了,以后对你这样的国家干部不利啊。军子,我这是真心话,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你。”
  鲁青华在造纸厂待的时间不长,知道的事情却不少,这些话对于刘庆军和罗万有来说如同云里雾里,什么家庭出身,什么社会关系,入党与这些有啥关联?要说鲁三手的富农帽子早就摘掉好几年了,怎么还能提这些事呢。
  刘庆军看着鲁青华:“华子,你说话咋跟村支部书记似的,别吓唬我。”
  没有找到鲁三手,与鲁青华闲吹一通之后,刘庆军与罗万有离开造纸厂。
  刘庆军在做着上大学前的准备,刘成贵仍然忙着迎送前来道贺的亲友。
  没有几天,史春草的录取通知书送到营坊联中:被仪河师范学校录取,与马加佑同一所学校。
  史春草来到司马湾村马加佑家表示感谢,感谢马加佑作为班主任的指导与付出。
  马加佑感觉挺好,第一年当班主任,班里有九人考上中专,着实令全校师生令眼相待。看着史春草的录取通知书,马加佑无奈地笑了:“依你的分数,上个财会学校、商业学校或者粮食学校都没有问题,最后还是上了师范学校,咱俩成了校友呢,这很正常啊。”
  复习五年才考上中专,史春草已经不挑剔读什么学校了,听着马加佑话里有话:“老师,这不正常吗?”
  马加佑摇摇头:“这很正常,你考上仪河师范,去年罗小兰考上宁东师范,我也是师范,可是镇政府大院里的卢思甜当年的成绩还不如我,人家走的是机械中专,我曾经认识的一个朋友她父亲是冶庄矿领导,人家的中专是商业学校,为啥农村的学生多是被师范录取,有关系有背景的多是商业、财会、银行这样的学校录取呢?”
  史春草真的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能够考上中专走出农村已经是最大的幸运,哪里还会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呢。
  这是马加佑毕业后才想明白的问题,要想自己的后代不被这个问题所困惑,只有调进城里,再次改变自己,马加佑已经在打造胡得济这条线。
  马加佑提出的这个问题给史春草的喜悦添了一分无奈,好在终于考上了,已经是非常幸运。
  这些天王架桥村一直充满着喜庆,毕竟有两个孩子走出农村,给其他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家长们也有了鼓励的话题:你看看人家刘家小子,上了高中念联中,念几天联中又去高中,最后还能考上,你就不行吗?再不行,难道还不如史家那妮子,她可是逮住联中复习了五年,你还不如一个女孩子?
  史春草早已把复习多少年的记忆抛在脑后,做事但求结果,不问过程,范进中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更让史春草心情荡漾的是郭庆楼的到来。上初中时,一次赶宁崮山庙会与桃园联中的郭庆楼相识,之后俩人悄悄好起来,后来郭庆楼考上六中,史春草努力复习,发誓考上中专。终究因为与郭庆楼谈情说爱牵扯精力,连续复习三年未果,史春草本来已经失去信心,但是郭庆楼考上专科的现实让她没有退路,要想继续与心上人交往下去,自己必须考上中专,否则郭庆楼将进入别的女孩子的怀抱。故此,史春草背着村里人的白眼,负重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朝功成跳龙门。现在史春草终于可以昂着头走路了,郭庆楼自然为会放弃曾经的真爱。
  郭庆楼今年毕业后分配到槲树乡,标准的山区乡镇,远离县城,交通不便。
  对于槲树乡并不陌生,郭庆楼的同学陈柱气是便是槲树乡老羊沟村的,上高中时便时常听陈柱气说起槲树乡的偏僻与落后,没想到这里竟然成为自己工作的地方。
  郭庆楼很是失落,大学同班同学之中自己的分配算是最差的,不少同样来自农村的大学同学,毕业分配总体不算好,去乡镇的居多,而家里有条件有人脉的同学,不是进机关就是国营企业,这应该是很正常的吧。
  人和人没法相比,如果不认清自己的实力,盲目与别人攀比,会降低自己的幸福感,郭庆楼安慰自己。
  来到槲树乡上班后,一些同事对郭庆楼说,要不是为了吃国库粮,真不能在这鬼地方上班,找媳妇都困难,乡上的学校老师和卫生院医疗人员是为数不多的城市户口人员,这两家单位的女孩子本来就少,每年都有毕业生分配来,但是没过几年便想尽办法调回城里,最差的也要调到冶庄镇这样的地方。“小郭,你要是在大学里没谈上恋爱,可要早打谱,在这里找媳妇,难,不是一般的难。”有的同事提醒说。
  郭庆楼正在发愁之时,通过表哥侯真准打听到,史春草终于考上中专,郭庆楼喜上眉梢:媳妇的事不用发愁,现在最关键的是立刻抓牢史春草,以免她上了中专之后移情别恋。同时郭庆楼有些自责:这两年读大学期间,对史春草有些冷淡,显得不太正常,幸亏一直在写信鼓励史春草。
  郭庆楼向同事借二百块钱,特意进县城买了一块上海牌女式手表,来到史春草家里表示祝贺。
  史春草和郭庆楼走出家门,沿着塌马河说悄悄话,闲聊之间,自然提到刚刚考中的刘庆军。
  郭庆楼说,他和刘庆军是高中同学,这人与自己表哥是把兄弟,有时候爱显摆自己,老是觉得自己本事很大,又是弄澡票又是去矿上看电影,如果他安心学习,早就考上大学了。
  对于刘庆军考上本科,郭庆楼作为同学还是颇些醋意。
  作为榜样的刘庆军无暇顾及别人的话题,后天就要开学,侯真准和罗万有执意要去相送,罗万有说:“二哥,我正好借机逛逛省城,俺爹俺娘都同意,我和大哥去吧。”
  刘庆军不同意:“大哥,老三,咱们结拜的事一直没向家里说清楚,家里以为咱就是同学。去省城太远,你们还是别去了,除了大哥去过河南,小有和我最远去过县城,一下到省城,我非迷糊不可。真想逛省城,等我先去熟悉熟悉,过后你们来达舟,我作向导。”
  俩人听刘庆军如此一说,只好同意。
  最终,刘成贵同意沈泰英和刘晓红送刘庆军去大学报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