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春华
作品名称:舒武的世界 作者:襄江水 发布时间:2025-10-25 22:22:41 字数:3156
《春》
我俯首那熙熙争春的彩云
那一朵朵
一双双一株株
星空闪耀
熙熙攘攘袭袭缠绕
在山岗
是彩色的星空
是点燃内心的璀璨
芬芳弥漫
梅花沐浴在阳光里
星星点点
点点星河
镶嵌在
在温煦的春风里
春风里
荡漾着欢声笑语
载歌载舞
氤氲的人心在人海中
一波波的荡漾
山岗上
袭袭彩云
春意盎然喧闹
朵朵彩云
默默
默默地
花枝招展
1995年春天,舒武在襄潭第一医院已经上班第四年了,风华正茂。小伙子虽然面目黧黑,但却是春光四射,工作积极主动,勤快,惹人欢心,让人安心,让人振奋。
医院护士众多,男孩子少。医院工会组织的舞会,共青团各种文艺汇演,活动频繁,参与者众多,精神饱满是那个年代共有的特征,给青年人创造了无数相识相知相爱的机会,也给职工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和单位凝聚力和自豪感,人人都是主人,单位的主人。
医院的福利,其中之一,就是分房按照积分制进行,双职工分数高,无疑成双成对成为首选。
所以,在医院平台上,选择本院职工成为人生伴侣就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抛绣球给舒武的也有。
舒武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非常干脆,爱憎分明,有自己的认知,第一要有“感觉”,也就是“心动”的感觉,也是“来电”的感觉。第二要温柔贤惠大度,不能够小肚鸡肠。
那首流行歌曲——《跟着感觉走》唱道: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心情就像风儿一样自由……
这首歌共振了舒武,他是一个追求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人,就像风儿一样,不希望受到阻隔和羁绊,眼见的种种夫妻之间的纠缠,争斗、内耗和双方父母的加入反目争吵,让舒武反感这样子的婚姻,他期待着那样子一种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自由奔放的人生,双方父母都是互敬互爱、互相融合、互相接纳对方家庭的一种积极包容的态度。
平等、尊重、和谐、自由奔放的心灵精神生活是舒武的追求方向。
舒武不是一个拖泥带水优柔寡断的人,面对同事介绍没有感觉的人会委婉拒绝,有好感的就邀约对方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压一趟”马路,感觉不对路,就没有下文了。
也有对眼的,只是看到对方后来的迟疑,就识趣地散了,吃一堑长一智。
舒武,实质上是在追求诗歌的浪漫和飘渺和意境造成的那一种氛围,然而,理想的丰满与飘渺虚幻与自身物质贫瘠的客观冲突,让他内心无所适从。
一方面想要坚持理想,一方面想要固护贫瘠的家,一方面敏感质疑贫瘠之家的闪烁眼光;
舒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犹如他喜欢的歌手,童安格、姜育恒和赵传。一会儿活得像浪漫温馨的诗人潇潇洒洒;一会儿活在战战兢兢,声音颤颤悠悠,忧伤满怀自我疗伤的意境;一会儿又活在拼命呐喊、挣扎、不甘心随波逐流要奋起的心境。
自卑忧伤不甘自强自大种种情怀如春夏秋冬季节交织一样纷纷掠过。
日子就这样黑夜与白天交替着。
这天早上,办公室来了一位活泼开朗的实习生,名字叫做尹文静,滔滔不绝甚是热烈。
很快地熟络了药房里面的各位老师,尤其是舒武这样子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们,嘻嘻哈哈每一天,很是热闹。
忽然有一天上午,有人来找尹文静,身穿姜黄色的牛仔衣裤,身材高挑清瘦,披肩黄发下是白皙俊俏的面容,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略显羞意,文文静静,亭亭青涩,恰好就是舒武碰见,莫名心动,恍若电感。
一声呼唤,尹文静跑出药房,大嗓门喊道:霞妹儿,你怎么来了?
“我爸感冒了,想要开点药,听说你在这儿,想要寻个方便。”轻声细语,涓涓叮流。
尹文静大声招呼着舒武:“这个问题交给你了!”
这个女孩名字叫做冯霞,尹文静的初中同桌,最要好的三姐妹之一,还有一个郭慧敏,她们两个财校即将毕业。
豆蔻年华,如花蕾一般在风中挺拔。
莫名心动的舒武突然想起席慕容的诗句: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现在,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
第二次见面是在舒武的寝室,三个小姐妹一同被舒武邀约,打扑克牌。
这一次则是周末上午到阳春门公园去游玩,春风十里,花枝招展,游人如织。
三个小姐妹面对舒武的殷勤,都敏锐地感觉到了舒武的方向。
花儿是植物的眼睛
千姿百态摄人心魄
目与目的浇灌
心与灵的沟通
梦幻
年复一年
精妙之处
鲜
真宰
“真宰”的核心意思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真正的支配者。
常常被用来指代命运、造物主或一种冥冥之中安排一切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舒武与冯霞恋爱了,在他们相识后的三个月后。
冯霞在姐妹们的眼光中,在熙熙攘攘的人潮里,在夏日明亮的阳光下,挽住了舒武的胳膊,灿烂地羞涩对视一笑,原来,恋爱,真爱,从来都是两个人相向而行,并不是你追我赶......
甜蜜的约会,在古城的北街小巷,在烟雨的城墙,在柳依依的老龙堤,在波淼淼的襄江,在春风十里半入城的岘山,在夜校大专的每一个课堂。
春风醉过了
在无垠的
麦浪里
踉踉跄跄
歪歪倒倒
留下了
陶醉的压痕
一青万碧的原野啊
在春日温煦的光照下
静谧铮铮
那麦穗犹如
争潮的浪尖
在阳光下
灼灼其华
灼灼
春意阑珊
舒武与冯霞恋爱上了,是那一种彼此深陷其中的那一种,你侬我侬的情怀。
所谓爱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果然是地道表述。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首诗表达了对思念之人的深切情感。诗中“三秋”通常指三个季节(即九个月),但后人引申为“三年”,以极言思念之漫长。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成为表达强烈思念的经典比喻。
这首诗通过时间层层递进(三月、三秋、三岁),生动展现了思念的焦灼与浓烈。
真爱一个人,即便对方的缺点也会被不分青红皂白的爱恋。
冯霞的外婆一大家子太像舒武家了,都是在农村,都是人多口阔,都是勤劳本分,都是她至亲至爱的亲人。
冯霞毕竟太小了,万一父母反对,又该奈何?
为了试探冯霞父母的态度,狡猾的舒武,邀约了尹文静,在一个合适的傍晚时间去了冯霞的家,送东西给她,见到了她们一家人,气氛美好。
一番短暂的寒暄,就抽身而退了。
冯霞妈妈说:“看看人家文静的男朋友,多好,别看人家脸黑,长的真是俊;礼貌,实诚,惹人喜欢。”
冯霞爸爸说:“霞,你已经长大了,遇到合适的,要抓住机会,要敢于尝试,要学学文静。”
冯霞却一脸豪迈的说:“爸妈,那个不是文静的男朋友,他的名字叫舒武,是我的男朋友。”
舒武成功地摸底了冯霞父母的态度。
他们是河北邢台新河县的人。
爸爸早年参军入伍,妈妈随军,后面转业到了襄潭地区。
当下,冯霞的父亲是一个二级单位的领导,最关键的是他的态度。很幸运,冯霞父母是非常开明的人,只要子女愿意,家长并不会过分干涉,他们委托了一个老乡,与舒武是同事,去打听相关情况,结果非常满意,所以,有父母支持的冯霞与舒武开始了真正的恋情。
当然,舒武在合适的时间也邀约了冯霞全家去了柳堰铺镇。
美好生活开始了。
时光是画在绢上的河流
高光是人生境遇之璀璨的流星
青春永远是不眠的太阳
如萤火虫般若
我们在人生长河里
互相闪亮亮
探索前面的路
彼时,冯霞还没有被安排工作,也就是半年光景,冯霞进了潭溪地税稽查五科,参加了工作,跻身成为公务员。
争先恐后喧嚣的是炮竹声声
欢天喜地静好的是祝福连连
1997年您好
健康平安快乐幸福美满
如影相随
如这
蜂拥的夜华释放
璀璨的激情火热
心绪的感恩
如波涛这般汹涌
1997年的新年,冯霞跟随舒武在柳堰铺镇老家过了春节,好日子要来了。
舒武的妹妹舒华在1994年结婚了,1996年年底生下了一个胖嘟嘟的儿子,爱人是和舒畅一个单位的,只不过舒畅在襄潭农场总部子弟学校教书,属于干部身份;而,周至胜,也就是舒华的爱人,在二分厂下面是农工,开拖拉机,一个本分勤劳正派的人。
无论身份高贵低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来这世间一次,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别人的眼中。
活的质量如何,无非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层次,并不是单指所谓的荣华富贵,关键是看内心,内心是否充实,是否互为真心爱人,是否有爱……
我们只有唯一一次的生命,我们期望获得最美好的爱情,最亲爱的血脉亲情,一家子,一大家子,相依相伴,相互帮助,共度时光,在心灵奔放的诗情画意人生中,寻找愉悦,光明良知,在人生的道路上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