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返乡;六十五章:一篇好作文;六十六章:快乐的童年
作品名称:贫民人生 作者:竹节高 发布时间:2025-10-20 10:23:57 字数:4269
第六十四章:返回
龙生在浔阳的日子,仿佛是一首悠扬的诗,每一天都充满了色彩与活力,他时常独自一人,漫步在图书馆的书架间,指尖轻轻滑过每一本书脊,寻找知识的宝藏。在甘赏湖边,他喜欢坐在树荫下,一阵轻风吹过,荡起无数涟漪,那山影、塔影、长廊和拱挢的影子一齐闪动起来,整个湖面变成一面变幻莫测的魔镜。
有几只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在二妈家中,仁华和仁凤两位小女儿成了龙生快乐源泉。仁华和龙生是同年,个子却比龙生高,皮肤白皙,像是细腻的瓷器,拥有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总是用一条鲜艳的蝴蝶结绑成马尾,显得精神抖擞。她的眼睛大而明亮,像是两颗晶莹的葡萄,笑起来时,圆脸上会显出两个浅浅的酒窝,眼角会弯成月牙儿。她的笑声,如银铃般美妙,透露出无尽的活力和调皮,能让人沉醉其中?
相比之下,仁凤则显得文静许多。她比仁华小两岁,头发剪成了可爱的妹妹头。刘海下是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总是带着一丝好奇和探究。仁凤的皮肤晒得微微有些小麦色,那是她在户外玩要时,阳光留下的印记。她的脸颊上有几颗淡淡的雀斑,显得更加俏皮可爱。她说话的声音柔和,总是不紧不慢,给人一种安静而温暖的感觉。
每当放学的钟声响起,她们就会像两只欢快的小鸟,飞快地跑回家,书包在身后晃荡,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孩子们的互动充满了童真和趣味。他们一起在院子里捉迷藏,仁华总是藏得巧妙,有时躲在树后,有时又悄悄藏在门廊的阴影里,让龙生和仁凤找得好辛苦。而每当仁华快要被发现时,她就会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那笑声像是有着魔力,让所有寻找的疲惫瞬间消失。
在仁华和仁凤的陪伴下,龙生浔阳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一次的互动都成为了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暑假近尾声时,浔阳市开始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就业,仁厚不负众望,考取了赣东县农业很行,这让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和高兴。
仁梅深知龙生的身体状况,带着他定期复查。这一次,医生给出了令人欣慰的消息:恢复得很好,只需再坚持一段时间治疗,炎症便可彻底压下去。
仁厚趁着闲暇,带着龙生去看望大哥仁驰。仁弛哥身材魁梧,站在那里就像是一棵挺拔的白杨树,足有一米八以上的身高。穿着一套合身的、印有气运公司字样的劳动布工作服,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特别显眼。大嫂马招兰身材苗条,典型的城市女性形象。她的衣着总是那么得体而时尚。她偏爱简洁大方的职业装,一套深灰色的西装套裙,剪裁合身,线条流畅,既显得专业又不失女性的柔美。夫妻二人都在浔阳市汽运公司工作,仁驰开车,大嫂在公交公司办公室。看到两个弟弟来了,大嫂做了一顿非常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
听说仁厚和龙生即将离开,二妈家大儿子仁堂和妻子小于姐也特意前来看望。仁堂身高一米八,英俊挺拔,白净面皮,文质彬彬。他在浔阳市市委党校担任教师,因平易近人,授课总是充满活力,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妻子小于姐虽略矮一些,但也不低于一米六五,是国棉五厂的干部,美丽动人。她的穿着则更偏向于优雅与知性,一件淡紫色的连衣裙,柔软的材质贴合着她的身形,裙摆轻轻拂过小腿,显得温婉可人。
在离别的船上,龙生问仁厚:“哥哥,仁梅姐的打扮时髦而高雅,仁梅姐的爱人是做什么工作呀?”
仁厚说:“仁梅的爱人是我舅爷的孙子,是老亲。仁梅自己是街道干部,她爱人是一位从武汉开往上海客轮的舵手。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客轮上供应的所有物资都比市场充裕。”
短暂的一个月城市生活,使龙生的心中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对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第六十五章:一篇好作文
龙生这年还是读四年级,班主任是尹刚毅老师。他是松兹县左坝人,二十四五岁年纪,不长不矮,皮肤略黑,上身喜欢穿蓝中山装,下穿黑色裤子,精神抖擞。在课堂上课时,讲得头头是道,幽默诙谐,妙语连珠。
他给学生布置了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可爱的家乡。
尹老师这天上课时,对全班同学们说:“同学们,我今天来读一篇龙生同学的你文。
‘我的家乡泾江庄,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镇,坐落在松兹县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绿色的田野上。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泾江,像一条绿色的玉带,蜿蜒流淌,围绕着家乡。春天,河边的柳树吐出新芽,嫩绿的枝条随风起舞,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片水花。河岸上的挑花,油菜花竞相开放,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夏天,泾江成了我们嬉戏玩耍的好去处。我们在河里游泳,捉鱼,感受着清凉的河水带来无尽的欢乐。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幅金色的画卷。这时,我们会坐在河堤上,听大人们讲述泾江的传说,感受家乡的韵味。
秋天,泾江两岸的田野金黄一片,玉米飘着长须,棉田一片雪白。农民伯伯们忙着收割庄稼,捡拾棉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泾江的水变得更加温柔,仿佛在为勤劳的人们唱赞歌。而我们这群孩子,则在河边捡拾落叶,编制成美丽的花环。
冬天,泾江穿上一件银白的衣裳。河面的水汽凝结成霜,仿佛一片片白玉,虽然寒冷,但我们依然会在河边堆雪人,打雪仗,享受着冬日的快乐。
在这里,人们勤劳善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每年过年时,我的家乡都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舞龙,舞狮,唱戏等,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弥漫在整个小镇。
尹刚毅老师当读到:“我的家乡泾江,像一条绿色的玉带,围绕在我的家乡”时,神采飞扬,手舞足蹈。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这让龙生倍感自豪。
尹老师把龙生这篇作文,贴在全校的表扬栏里,并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评语:“龙生同学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了家乡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泾江的韵味。这篇作文堪称佳作,希望大家向龙生同学学习,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笔去记录成长的点滴。”
尹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认可,让龙生更加坚信,文字是有力量的,它可以传递情感,可以激发梦想,可以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份对家乡的深情。让我们携手,用我们的笔,记录下家乡的每一个日出日落,每一片云卷云舒,让这份对家乡的爱,如同泾江的水,永远流淌在心间。
第六十六章:快乐的童年
泾江,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流淌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龙生家西边的青石板弄,是南岸人上街的渡口,这里不仅是泾江庄大人孩子的必经之地,更是他们欢乐的源泉。每当晨曦初露,天空渐渐亮了起来,一轮嫣红的朝阳,从远方的地平线上“突”地跳出来。顿时,天地间霞光四射,流光溢彩。妇女们赤脚站在河边,在青石板上搓洗着衣服。河水轻轻拍打着他们的脚丫,小鱼小虾调皮地咬着她们,痒得她们咯咯直笑。荡起了水波,小鱼小虾便一溜烟地逃走了。
渡船,是河南岸老司一家的生计所在。老司为人和善,每渡一个人只收5分钱,而对长年过渡的人家,更是优惠至2元一户。每当船停在南岸时,只要北岸的人喊一声“司老头,过河啊”,哪怕在端着饭碗或黑夜里,老司也会马上划船过来,接着北岸的人渡过河去。这份善良,让泾江两岸的人倍感温暖。
河北岸的龙生和小伙伴们,成了渡船上的常客。老司从不收他们的钱,这里也成了他们嬉戏的乐园。孩子们在船上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泾江之上。
小船长不过一丈二尺,宽四尺有余,分为四个船舱。船尾两只船桨,用绳子牢牢缚在桨桩上。孩子们双手握着桨把,桨把在手中成交叉状,用力一划,桨叶在水里荡起层层涟漪,桨的后面,是在水里运动着的小漩涡,推动着小船前行。
每当下午放学时和星期天,龙生便会约上对门的应寿、毛奀,一起来到船上。三个人分工合作,一人划桨,两人在船舷边嬉戏。他们把手放入清澈的河水中,感受着水草的轻抚,观赏着鱼儿的游戏,见证虾子的穿梭。到了河中央,他们放下船桨,躺在船头、船舱和后舵上,任由小船随风飘荡。河水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清凊的河水沿着河道向远方慢慢流去,鱼儿在水里尽情地游着。它们是那么悠闲,蓝色的天空中,朵朵白云倒映在河水中,云影波光,相映成趣。
河的那边,是河水退去后裸露的河床。那里有许多退水时留下的小坑,里面游着无数小鱼,龙生兴奋地指着坑里的小鱼,对应寿说:“看,那鱼儿多机灵,咱们比比谁捉得多!”
应寿不甘示弱,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水里,突然一把抓住一条小鱼,高兴地叫道:“哈哈,我捉到了!”
毛奀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一边帮忙捉鱼,一边出主意说:“我们去捡些干柴,把鱼儿在火上烤着吃。”
两人都同意毛奀的主意,于是分头捡来干柴火,把小鱼儿用树枝穿着,在火堆上烤起来。一会儿,烤鱼的香气弥漫开来,三个小伙伴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河鲜的美味。
泾江,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碧水蓝天,交相辉映,她滋养着两岸的生灵,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传递着欢乐与温馨。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童年的快乐如同泾江之水,源源不断,流淌在泾江两岸游子们的心间。
泾江颂(诗歌)
你,一条隐匿于岁月的小江,
于时光长河中静静流淌,
古往今来,鲜有人为你深情传唱。
你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激昂,
没有长江横无际涯的浩渺汪洋,
没有西湖“淡妆浓抹”的秀美模样,
亦没有大海澎湃的万顷波涛。
然而,你恰似仙女遗落的裙带,
飘飘洒洒,轻盈而优雅,
镶嵌在这片富饶的皖地之上。
岁岁年年,寒来暑往,
你始终如一地默默担当,
静静聆听着艄公那古朴的号子,
见证着历史的风雨沧桑。
当干旱龟裂着大地,
你毫不吝啬地献出甘甜的乳汁,
为辛勤的农民注入丰收的希望。
当暴雨如注,肆意逞狂,
你敞开宽广的胸膛,
容纳世间的污浊与纷攘,
而后将其净化成玉液琼浆。
你是鸟儿的栖身之所,
是鱼虾悠然生活的故乡。
两岸垂柳,仿若你飘逸的披肩长发,
春风如那心灵手巧的侍女,
细致地为你梳理着季节的时装。
红日初升,晨曦照亮江面,
你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给予人们无尽美的滋养。
那层层叠叠的浪花朵朵,
折射出熠熠生辉的闪闪鳞光。
落日余晖下,水天共染成一色,
你恰似一位娇羞的少女,
面庞被染成醉人的橙黄。
明月高悬,洒下清辉如霜,
你又似那温婉的少妇,
用田田荷叶轻轻掩住胸膛。
梅子黄时,细雨如丝如缕,
你披上梦幻般的朦胧轻纱,
宛如仙境,令人心驰神往。
烦恼时,你向风诉说,
高兴时,听鸟鸣歌唱。
你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
你是劳动人民疲惫的浴缸,
你是浣女洗净衣物的清洁剂,
你是老人相携漫步的人间天堂。
恋人在你身边徜徉,
你用特有的语言祝福,
为他们奏出和谐的浪漫乐章。
你用无声的行动告诉我,
当别人身处困境时,
定要伸出援手,鼎力相帮。
你用思想告诉我,
人可以渺小到默默无闻,
也要勇敢地放飞自己的梦想。
虽然你曾被蒙上阴影,
但那只是短暂的时光。
随着环境治理的深入,
洲头乡的几万人民,
定会还原你碧波荡漾。
泾江儿女无论行走多远,
都会对你投以关注的目光。
你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谱写出盛世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