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贫民人生>第六十一章新社员参加劳动六十二章龙生在浔阳六十三章竹篮打水

第六十一章新社员参加劳动六十二章龙生在浔阳六十三章竹篮打水

作品名称:贫民人生      作者:竹节高      发布时间:2025-10-19 20:45:01      字数:5371

  第六十一章:新社员参加劳动
  虽说已加入了生产队,可对宝莲和东街的家属来说,生产队的劳动无疑是一片陌生的领域。这天早饭时,隔壁的何玉娥捧着饭碗来到宝莲家串门。宝莲见状,赶忙拉过板凳,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又拿出蒸在锅里的热菜,尽显好客之道。
  玉娥坐在桌旁,宝莲心中积压着诸多疑问,这正是好时候,开口问道:“玉娥,我们虽然说参加了生产队,可要下地劳动,需要准备些什么工具呀?对这个我可是一无所知的,你告诉我,我好提前准备,免得挣工分的时候没有工具,不能参加劳动。”
  玉娥微笑着说:“毛姐,劳动可离不开好用的工具,不能临时抱佛脚。你得先去铁匠师傅那里加工一张铁锹、三张锄头,还有两把铁耙。这张铁匠的手艺好些,你就去他那里加工。还得去篾业社买一担粪箕、两条扁担、三根锄头棍、一担粪桶夹。锄头棍要用火烤直,就着安装在锄头上;粪桶夹要用火烤后折弯,才能上到粪桶上。扁担也要用篾刀修好后,试试软硬的程度,太硬了伤身子,挑得腰疼,太软了又挑不了东西。还要去买几根木棍,找木匠师傅刨光,打磨后,安在锹上和铁耙上做把手。还要做一个铁锹上的脚踏,这样上土和挖地时用脚踩着才省力。粪箕买回来后,要用细铁丝把粪箕口的散篾扎起来,才不容易散开。粪箕后面要用粗铁丝做成粪箕屁股,挑土时把粪箕屁股一拉,土就掉出来了。这样干活才方便,生产时好使用。”
  宝莲认真地听着,把这些都记在心里,她深知这些工具对干农业劳动的重要性,马虎不得。
  到了劳动的日子,原东街的家属来得并不多,只有宝莲、潘月英和方大妹等廖廖几个人。有几个妇女家属因裹着小脚,根本无法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队长于长林说道:“今天的农活是锄棉花地里的草。一人一墑。”
  大家排好队,站在各自的墑中间,开始用心锄草。宝莲看着周围熟悉的乡亲们熟练劳作的身影,心里越发紧张。她拿着锄头,努力学着大家的样子,一下一下地锄着。她从没有下过地,根本分不清哪是草,哪是棉花苗。结果,草没有锄掉几棵,反倒把不少棉花苗给锄掉了。
  队长在检查大家的劳动情况时,看到宝莲和方大妹把棉田锄成这样,不禁眉头紧皱,怒火中烧。他当众宣布,扣宝莲和方大妹的工分。俩人顿时眼泪汪汪的,满心委屈却又无奈。她俩不是不想干好,实在是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在棉田里,她们顶着炎炎烈日,汗水湿透了衣衫。使出浑身解数挥舞着锄头。可锄头在她们手中怎么都不顺手,锄头刃也不够锋利,锄到硬土块的时候,常常反弹回来,震得她们虎口发麻。她们弯着腰,努力向老队员学习,没多久就腰酸背疼,可依然咬牙坚持着。
  旁边的老队员看到这些新队员连草都不会锄,忍不住冷嘲热讽起来:“这些人就是来混工分的,连锄头都拿不稳,还来参加劳动,纯粹是添乱。”
  还有人附和着说:“队长赶紧不能让她们练手,我们一年到头的指望可全在这些棉花苗上,棉花苗都被锄没有了,下半年还指望啥收成?”
  新队员听了,虽然知道这是指桑骂槐,可也没有理由反驳,只能咬着牙继续干活。
  农村的贫穷和落后,在这田间地头体现得淋漓尽致。生产队的农具少得可怜,每次劳动的时候,大家为了抢农具,常常闹得不愉快。田野里的灌溉设施更是简陋不堪,仅靠着几条断断续续的水渠。每当抗旱之时,农民们都要日夜守在农田里,用手里的水瓢一瓢一瓢地往田里舀水。村里人都渴望改变这种现状,可没有钱没有物资,用什么改变呢?正如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到了休息的时候,田地里没有一棵树荫,只能坐在炽热的土地上,躲在庄稼投下的些许阴影里,抗争着烈日的暴晒。有些队员带着锈迹斑斑的铁皮水壶,壶是面的水偶尔还能看到铁锈。大多数都没有带水壶,渴得厉害时,因劳动的土地离村子较远,只能去地沟里寻找下雨后残存的雨水。那水里不仅有小虫子,甚至还有蝌蚪。第一次下地,看到如此贫穷落后的农村景象,家属们心中很不是滋味。她们知道,自己如今已是农民中的一员,可即使如此,老农民们似乎比自己生活得更快乐,因为他们熟悉农村,精通农活,他们深爱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东街的商品粮家属在老农户眼中,依旧是被瞧不起的对象,仿佛一群异类,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可,如同“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要通过艰苦的劳动锻炼和不懈的自身努力。要让这些老农户们从思想和行动上接纳他们,着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六十二章:龙生在浔阳
  龙生自从听了仁厚哥的话,便常怀着一颗求索的心。他深知,知识是开启未来的钥匙,而新华书店则是他通往知识海洋的航船。每当得闲,他便会从二妈家出发,沿着大中路向西漫步。路程不远,穿过几条繁华的街道,便可见一条宽敞的大路直通甘赏路。
  甘赏路,是浔阳市的交通要道,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声鼎沸。公交车宛如不知疲倦的勤劳蜜蜂,沿着城市的脉络穿梭往返。编织着城市的活力与节奏。眼前的甘赏路。
  恰似一幅生动鲜活的城市繁华长卷。车辆如织,行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夹杂着各式各样的声音与气息。这里,是城市的心脏,跳动着不息的生命。
  新华书店矗立在甘赏路街边,门口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浔阳市新华书店”。书店分为上下两层,高大的书柜里琳琅满目,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从底蕴深厚的古典文学,到精彩纷呈的现代小说,再到前沿的现代科技读物,应有尽有,仿若一座知识宝库。龙生喜欢这里的氛围,可以随意翻阅,尽情汲取知识的琼浆玉液。他不禁想起姐姐淑贤,她同样嗜书如命,只可惜在农村,条件匮乏,只能借阅邻里的书籍,有时刚借到手,便被别人催促归还。姐弟俩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挑灯夜读,沉醉其中,往往一读便是一整个通宵。
  于甘赏湖畔,龙生觅得了一方宁静的天地。湖畔垂柳依依,绿意盎然,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绿色披风。人们悠然自得地下棋聊天,衣着整洁得体,谈吐文雅大方。女人们身着艳丽服装,打扮得时尚摩登,为这湖光山色增添了几分绰约风姿。湖边的周瑜水兵点将台,历经岁月沧桑,静静伫立,见证着历史的风起云涌,如今也成了市民们休闲的绝佳去处。龙生时常独坐湖边,凝视着水波潋滟,心中泛起无限的遐想,思绪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夜幕悄然降临,浔阳城宛如一位优雅的佳人,换上了另一副迷人的妆容。街道上的灯火恰似流动的星河,熠熠生辉。甘赏湖边更是美轮美奂,灯光倒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宛如白昼。龙生喜爱在这样的夜晚悠然漫步,感受城市的脉搏,聆听夜晚的细语呢喃,仿佛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的灵魂。
  新华书店的夜晚,别具一番韵味。柔和的灯光倾洒,书香在空气中弥漫,龙生在这里寻得了心灵栖息之所,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指引。他深知:“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负韶华,不负这短暂而又珍贵的时光。
  在这座繁华与宁静交织的城市里,书籍如同一扇扇窗,为他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他明白,生活并非只有眼前的琐碎。更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与远方。而书籍,正是他通往远方的桥梁。在浔阳的每一天,他都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也在思索着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差异,体悟着这朴素而深刻的生活哲理。
  在这座城市温暖怀抱中,龙生那颗幼小的心灵恰似一池春水,时而泛起波澜壮阔的思潮,时而平静得宛如镜面。他的内心独白,是对这座城市,对这段艰难成长岁月最为深情的告白。
  “浔阳,你是我心中流淌的诗,是我灵魂深处绘就的画。你的每一条街道,每一盏灯火,都承载着我少年时代的珍贵记忆。”龙生在新华书店的静谧氛围中轻声低语,他的目光透过书架,仿佛看见了那个怀揣梦想、渴求知识的少年身影。
  “我曾在这繁华喧嚣中短暂迷失,却又在书籍的指引下找回方向。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让我得以窥见世界的广袤无垠,聆听心灵深处的热切呼唤。”少年的心在知识浩瀚的海洋中肆意遨游,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心灵深度的洗礼。
  站在甘赏湖边,龙生凝视着湖面上垂柳的倒影,心中感慨万千:“这悠悠湖水,这袅袅垂柳,它见证了无数人的欢声笑语,也聆听了我内心深处的独白。在这里,我学会了思考人生,学会了感悟生活,也学会了在岁月中不断成长。我明白,自己恰似一位孤独的旅人,虽暂时未融入这座城市,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宁静,智慧与启迪,都将成为我前行的强大动力。”这份内心的独白,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是对梦想的执着坚守。他将带着对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携着书海赋予的智慧光芒,勇敢无畏地迈向未来,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第六十三章:竹篮打水
  柯经理自从和黄菊梅有了那层关系后,不是以身体不适,就是以工作忙为借口,已近三个多月没有和雪玉玲过夫妻生活了。
  夜幕低垂,煤油灯的灯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雪玉玲精心布置的卧室里。墙上挂着的婚纱照显得格外刺眼,那是他们曾经的誓言和梦想的见证。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薰衣草香气,这是雪玉铃最喜欢的味道,曾经代表着家的温馨,现在却成了她孤独的陪衬。时钟滴答作响,仿佛在倒数她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的消逝。
  柯经理回来吃过晚饭,对雪玉玲说:“我今天晚上还有一个会,要开到很晚,为了不打搅你,我就在保管室将就一晚。”
  雪玉玲今晚是铁了心不让他走的,连忙去把门从里面闩上,背靠着门说:“你有多久没有认真看过我?今天晚上你有天大的事,我也不会让你走。你每天都借口这忙那忙的,就不爱惜你这如花似玉的妻子在守活寡吗?你还记得你在泾江庄没有做干部以前是我母女俩给了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吗?”
  柯经理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略显尴尬地说:“玉玲,你怎么了,你怎么能说这些话呢?我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身体又不好,这段时间的工作压力又大,虽然几个月我们没有过夫妻生活,但我确实很爱你呀!你作为妻子,应该体谅我,而不是无理取闹,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
  雪玉玲眼中含着泪说:“我们之间还有话可谈吗?我今天要你给我一个具体的答复,我什么都不要,只想你的心回来。”
  雪玉玲背靠着门,泪水奔涌而出,浑身颤动,做出一副娇态。她在柯经理面前迅速地退去全身的衣裤,赤身裸体地站在柯经理面前。柯经理借着桌上微弱的煤油灯光,看到妻子的圆润乳房和细长腰肢,浑圆的臀部,还有肚脐下三角区间那美不胜收的春宫图。柯经理明白,雪玉玲今晚是铁了心不让他走的。这时候,让男人和女人的下面说话,比用嘴巴说话更起作用,肉体的交合是弥合男人和女人之间矛盾的最佳方式。他把雪玉铃抱上床,长时间没有在一起,两个人都很卖力,都很认真,都觉得新鲜,都觉得满足。之后,柯经理抚摸着她的裸体说:“你真的误会我了,我要赶紧走,今晚又要挨批评。”
  雪玉玲松开搂着柯经理的手臂,面若桃花盛开的红润,撒娇地说:“你挨批评才好呢,像这样的批评,我下次还要让你多挨几回。”
  从这一次之后,柯经理再也不敢回家了,他怕再被雪玉玲纠缠,吃饭在商店餐馆里,睡觉在保管室。雪玉玲去他单位找个几回,只要望着她的影子来了,柯经理就躲起来,其他人都替他打掩护,说没有看到柯经理。雪玉玲知道:“哀莫大于心死。”看样子这段婚姻要走到尽头。
  这天晚上,柯经理和黄菊梅幽会时,她带着几分羞涩又满是期待地对柯经理说:“成保,我有二个月没有来大姨妈,我怀了你的孩子。”她声音虽小,却透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
  柯经理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眼神复杂地看着黄菊梅微微隆起的肚子,沉默片刻后,他缓缓伏在菊梅的肚子上,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去感受那还未出生孩子的脉动。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和五味杂陈,喜悦的是:“我柯成保孤身一人来到泾江庄,现在终于有了后代,这真是祖宗保佑,我柯家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他知道现在是该和雪玉玲摊牌的时候,如果在最近没有和雪玉玲快刀斩乱麻的离婚,那对自己的前途和对未出生的孩子,都将会是灾难性的毁灭。
  柯经理与雪玉玲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但离婚的事一直拖着,这次黄菊梅怀孕的事,容不得他再有时间。虽然他想玩政治,也想玩女人,他玩女人如同玩政治,玩政治如同玩女人。
  这天,柯经理回家先是温言地对雪玉玲说:“玉玲,咱们都清楚,我俩之间早就没有感情了,与其这样耗着,不如各自解脱。”
  雪玉玲眼眶微红,语气带几分哽咽:“成保,我知道你心里早就没有我了,可我俩这么多年的情分,难道就因为我不能生孩子,你就这么决绝?”
  柯经理知道现在不是他心软的时候,见雪玉玲这般模样,脸一板,声色俱厉地强硬着,说道:“雪玉玲,这么长时间我好言好语地和你协商,你就是不听,本来夫妻一场,我想好合好散,看这样子,你是非要逼着我翻脸是吧?”
  雪玉玲被他的气势吓得身子一颤。她深知柯经理在整个泾江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自己一个家庭妇女,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他的对手,思虑再三后,雪玉玲只能含泪点头答应。
  在办理离婚手续的过程中,两人全程都沉默着,气氛压抑又沉重,曾经的山盟海誓,如今只剩下这冰冷的离婚协议书。
  离婚后的雪玉玲心里满是不甘和委屈。但想到自己的好友黄菊梅时,心里产生了一丝安慰和一种感激,到底是真好友,未雨绸缪,把自己家里的不少财物安全转移了,使自己后半生有了保障。
  待一切手续办完后的几天,雪玉玲找到黄菊梅说:“菊梅,我已和柯成保离婚了,你看什么时候有机会,你帮我把交给你的东西还给我,谢谢你,我的好闺蜜。”
  黄菊梅看到雪玉玲来找她,脸带微笑,眼神躲闪着说:“玉玲姐,你放心,那些东西在乡下亲戚那里,我过几天抽空去拿给你。”
  当雪玉玲再去找黄菊梅时,她的家人说她出远门了,要有一些时间才能回来,交给菊梅的财物,她家里人一无所知。她对黄菊梅产生了怀疑,但苦于交给她财物时没有任何证据。她心里悲愤交加,自己不仅婚姻失败,连最为信得过的闺蜜也背叛了她,一时间,她陷入绝望之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