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舒武的世界>3.印记

3.印记

作品名称:舒武的世界      作者:襄江水      发布时间:2025-10-19 19:33:21      字数:3254

  《最初的梦》
  尹就是那坛老酒
  尘封在青涩的花季
  是我最最初的梦
  在每一个夜晚
  都萦绕于怀
  是那么芳香烂漫
  在那长长雨巷
  是我的芬芳的诗歌
  两把雨伞
  窄窄的长长的雨巷
  是那月光下的护城河畔
  密密匝匝的树影摇曳
  是那南山坡上
  昏黄灯光和着小鹿狂奔
  清冽如昨
  今夜的我
  酩酊着老坛酒的芬芳
  酩酊在最初的梦乡
  
  年过半百的舒武,常常回想起最初的梦想,已经进入到了老年人的行列。
  
  《生日》
  偷偷塞进少女书桌抽屉的
  不是生日贺卡
  是苏醒的荒莽大地上的
  一颗种子
  在不敢和异性说话
  闪躲着彼此眼神的时光
  多少次
  徘徊在
  栀子花开的花圃
  想要采撷
  送人芳香
  曼妙的青春
  丰涩着
  你我的人生
  在高山之巅
  回首
  唯有感激
  这风这雨
  这时光
  这曼妙的
  青春
  
  让舒武第一个动心的人,是同学曼丽,是那种情窦初开的莫名欢心。同学三年,并没有表白,有的只是青春朦胧的氛围,若有若无,虚无缥缈。一个穷家小子,食不果腹,能够有巨大的精神食粮足矣。还是回到1989年吧!
  臭气熏天的校园厕所被指派到舒武所在的药剂班打扫,要用硫酸清除粪便,起初都是听话的崽崽,按部就班顺顺当当。
  后来,就变味了。
  班委宣传委员黄健荣,有次在课间,莫名其妙竟然搞了个民主评选活动,评选“最不受欢迎的老师”,班主任竟然当选。
  就像是电视剧剧情一样,充满了悬念、悔恨和热泪结伴而来。
  告密的是一位女同学。
  她竟然把这一幕写进了作文里面。第一个知道的老师,自然是语文李老师了。所以,班主任的英文教学课就跑题了。
  《潇潇》
  那一炉的火焰
  熊熊在寒夜
  在懵懂的青春
  多个个寒夜
  多少次围炉
  欲说还休
  后来后来
  消散在人海
  犹如这此起彼伏的
  山岚
  风也罢
  雨也罢
  雾也罢
  
  贾老师说:“同学们,我给大家写了一封信,一会儿读给你们听,要求呢,是大家给我写一封回信。”
  不明就里稀里糊涂的舒武自然是一脸懵,面面相觑的同学们只能够是洗耳恭听。
  信的大意就是——被评选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师,心中的波澜、动荡还有个人反省和反思,全文并没有批评指责学生之意思.....
  关键是变量。
  哭了,然后是大家都哭了!
  班主任哽咽着读,女生们嚎啕,男生们放声。
  舒武一样,沉浸在内疚悔恨害怕交加之中,男子汉大丈夫,有错自然要勇于担当。忽然之间,舒武站起身来,大步流星冲向讲台,哭泣着跪倒在贾老师面前,大声说着对不起。
  
  沸腾了。
  班长舒武下跪,向老师认错,承担了一个班集体青春冲动的担当,也如同粘胶一样,更加地凝聚了人心。
  青春啊!青春!不可磨灭的印记!
  
  《印记》
  席慕容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
  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
  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
  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总有一些什么
  会留下来的吧
  留下来作一件不灭的印记
  好让好让那些
  不相识的人也能知道
  我曾经怎样深深地爱过你
  
  农历一九五八年九月,舒畅出生了,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
  五十年代末,农村经济十分贫穷,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时光,吃不饱饭是常态,舒畅体质从小就差。
  大姐二十岁那年,遇上了一个可心的对象,在婆家的催促下,过早地出嫁了。
  二姐,只长舒畅两岁,初中毕业就参加了生产队劳动。
  父亲舒家老汉患病,不能干重体力活计。因此,舒畅的母亲与二姐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她们所挣的工分就是她们家里的经济来源。
  女劳力和男劳力同工却不同酬,挣的工分少,所以从生产队里按劳分配来的口粮就少些。好在母亲善于持家,加上外婆家的不时周济,才使一家人勉强度日。
  二姐十四岁就参加生产队劳动,甚至参加水库坝区工地修建的繁重任务,吃不饱,营养不够,个头矮小,家里生活这么艰难,怎么可能让孩子们读书呢?
  舒畅的任务就是照看弟弟们,尤其是五弟,还要负责看护家里面养的老母猪。
  
  实在是太饿了,老母猪更饿。
  老母猪就时不时地,瞅准时机跑进家里,疯狂撕咬囤麦子的竹篾子,舒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障粮食安全,驱赶和拴住老母猪。
  
  挨打是家常便饭。
  母亲打她,不是不爱她。
  子女多,负担重,一大家子事情多。更有舒畅身子骨弱,老是打摆子害疟疾,分担不了大的负担,不能挣钱,还要花钱吃药打针。
  所以,冷言冷语加上打骂,造成了舒畅压抑寻求反抗不甘的童年时光。
  小伙伴们都去上学去了,背着书包,得意洋洋地结伴追逐而去,陪伴舒畅的是不停喊着身上痒的五弟,还有怅惘,更有不甘心的“要强”。
  舒畅的外号被叫出来了——“要命”,要改变命运!
  一直到了十二岁,舒畅才上了小学。
  然后是初中,舒畅加入了共青团,还担任了团干部,学校活动很多,搞批林、批孔,办校办农场,又成立宣传队、乐器队等等。
  那个时代,火红的色彩。
  
  一九七六年夏天,初中毕业,等待舒畅的,要么是回去当一个农民,要么是继续读高中。
  舒畅没有想好的原因是不知道父母亲的选择。
  消息传来,舒畅没有上高中的资格。
  只有贫下中农的子女,才能上高中。
  
  舒畅的大舅,是富裕中农成分,教管处在审查学生主要社会关系时认为舒畅不符合上高中的条件,就被刷下来了。
  懵懂的舒畅木然。
  上不上高中,好像无所谓,与她年龄相仿的姐妹们,已经参加生产队劳动好几年了。
  她们是正常年龄入学的,自然早就初中毕业了。舒畅因为入学晚,脱离了同龄人,遇到了新问题。这会儿再去读高中,能有什么前途呢?
  庆幸的是舒家老汉可没有这么想。得知舒畅被“政审”刷掉的原因后,十分生气。他三番五次地、频繁去教管处找领导,据理力争。
  
  “我是贫农,我的女儿也是,我们全家都是。我女儿学习好,是班上的团干部,是你们要培养的接班人,这样的人不能上高中吗?学不好的都能够上?这是啥道理?娃子大舅的成分不好,与她有什么直接关系呢?我们是贫苦农民家庭,我们要学文化,我们要这个权利!”
  终于,在舒家老汉的努力下,舒畅才赢得了宝贵的高中学习机会。
  舒家老汉没有读过书,他的思想和见识不过是来之于听书和看戏。
  其实,舒家老汉最早是茶馆的伙计。
  七十年代的农村,一部收音机被形象地称做“话匣子”,神奇的声音,各种各样的竟然来自于打开之后的“匣子”。
  下雨天不出工干活或吃饭的时候,只要谁家的“话匣子”收音机一打开,便会引来端着饭碗的邻居们聚团旁听,拿“话匣子”的小心翼翼,不让外人触碰。
  “话匣子”很昂贵,不是哪个家庭都买得起的。
  舒家老汉也就是从这里边明白了不少道理。他思想开明,头脑清醒,能说会道,为人正派,讲话直抵要害。
  
  高中开学一个多月后,舒畅入学了。
  有一天在课间操时候,一位同学指着舒畅说,“你就是找关系才来的那位吧!”
  反感的舒畅立马反驳:“我正是因为没有社会关系才来晚的!”
  那时,并不真正懂得社会关系的含义是什么,只把它等同于有当官的亲戚撑腰,那就是有关系。
  旁边一个老师听到舒畅的话,露出惊奇之色:这孩子与众不同。
  有缘千里来相会。她哪里知道,未来的舒畅会成为她的外甥媳妇。
  
  一九七七年七月我国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令全国人震撼的大事:恢复招生考试制度。
  由于文革十年动乱,高考招生政策被迫中断,使受教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前途。可以说读书成绩再好,绝大多数人都被定格在农村,当一辈子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修理地球一辈子,根本没有什么出头之日。
  只有极少数人,屈指可数,能拿到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的机遇,或者去当兵,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去出人头地。
  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统管统销物质,一切生活所需的贵重物质,如粮食、棉花、食用油、布匹等等,都得凭专用票据购买,出门去干活挣钱没有相关票据寸步难行。
  所以,恢复高考政策,就意味着舒畅这些农村娃子们读书有了改变命运的公开公正的机会。
  一旦考上大学或中专,毕业后会被国家分配相应的工作。有工资,有星期天,有身份改变。
  1977年舒畅因为成绩好,暑假期间就被挑选到“培优班”,免费接受老师补课。高二下学期的课还没有上呢,老师们就火急火了地安排“培优班”的学生,参加了1977年的首届高考。
  老师们管这叫“先下水试试胆量”,可能也有碰运气的意思吧。
  
  首届高考是很严肃认真的。
  武警战士荷枪戒严,监考老师一丝不苟,围观的家长和群众都被挡在警戒线之外,这在当时是轰轰烈烈。
  首届高考录取,可能是参考人数相对较少,而国家又急需人才,于是采取一考两取的办法。
  即先录取上大专的高分学生,再录成绩比较好的上中专。
  1978年修改为高中毕业只能有大专录取,初中毕业才可以被中专录取。
  
  两次机会,结果呢?竹篮打水一场空,无一人被录取。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