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大寒夜的守江约
作品名称:清水里的刀子 作者:王真波 发布时间:2025-10-09 12:50:33 字数:4266
大寒的夜,宛如一块巨大的夜郎古冰,严严实实地将扁担山与山江冰封。凛冽的寒意仿佛无孔不入,肆意地在这片天地间蔓延。江面上的冰愈发厚实,像是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牢牢地覆盖着江水。当人踩上去时,“咯吱咯吱”的声响清脆回荡,仿佛是冰面在寒冬的催促下发出的低吟。冰面下的江水仿佛陷入了沉睡,泛着幽冷的光泽,那是一种深邃而神秘的冷光,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就连竹丛里的风,也像是裹挟着冰碴子,如锋利的刀刃般刮在脸上,生疼生疼的。竹梢垂着的冰棱,在漆黑的夜色里闪烁着寒光,恰似一把把尖锐的小剑,随时准备捍卫着冬日的威严。
然而,在如此严寒的夜晚,“护江盟”的人们却纷纷踩着厚厚的积雪,如同奔赴一场神圣的约会般,准时汇聚在江边的竹棚。今晚,他们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使命——守着清水江,等待一场“江醒”的信号。依照布依族传承已久的“守江古约”,当冰面下传来第一声冰层开裂的“咔嗒”声,便预示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山江与“护江盟”之间一年一度的庄严约定,如同古老的誓言,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护江人心中。同时,按照夜郎“江祭”的规矩,守江之时,每个人都需心怀敬畏,静静等候江的回应,不容有丝毫懈怠。
小勇裹着阿花婶用粗棉布精心缝制的棉袄,棉袄里填满了蓬松的芦花,为他抵御着刺骨的寒冷。腰间的护江刀在白雪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即便寒意逼人,它依旧紧紧贴在小勇身侧,宛如忠诚的卫士。刀鞘上的枫香叶碎凝结着晶莹的霜花,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装饰。此时,小勇正站在竹棚外的江边上,专注地立起三根竹制的“听冰柱”。他选用三年生的细竹管,将其小心翼翼地插进冰层之中。竹管内壁被打磨得光滑无比,一端轻轻贴在耳边,这样便能更加清晰地捕捉到冰下的细微动静。竹管顶端还精心嵌着一枚小铜符,这可不是普通的装饰,按照夜郎“听冰”的古俗,铜符具有“聚声气,辨江音”的神奇功效。
“老辈人说,大寒夜的冰裂声,那可是江在跟人说话呢,它在告诉咱们,它就要苏醒过来了。”小勇一边说着,一边把一根听冰柱递给身边的石头。竹管在石头的手中透着丝丝凉意,石头紧紧握着竹管,眼睛睁得大大的,睫毛上已然凝着一层霜花,那模样既好奇又专注。“你仔细听,说不定能听到冰下水流的声音呢。那是鱼儿们在盼望着开春,盼望着能游到浅滩去产卵。”
石头赶忙把竹管贴在耳边,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连大气都不敢出:“小勇哥,我好像听到了!沙沙的声音,是不是小鱼在欢快地摆尾巴呀?还有点‘咚咚’的声响,难道是江在喘气吗?”石头兴奋地转过头,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小勇微笑着点头,又将听冰柱递给新盟员小夏。这是小夏第一次参加守江约,寒冷的天气让她的手冻得通红,可她依旧紧紧攥着竹管,指节都泛白了。她的眼里满是期待,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生怕错过江的一丝声音,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等待着一场无比珍贵的邂逅。
王阿爷则坐在竹棚里温暖的火塘边,火塘里燃烧着去年储备的枯竹枝,火苗欢快地“噼啪”跳跃着,将整个竹棚烘得暖融融的,仿佛将外面的严寒彻底隔绝。火塘边摆放着竹制的烤架,上面的红薯在火苗的烘烤下,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王阿爷手里拿着一个竹制的酒壶,壶身刻着醒目的“守江”二字,里面装着自家精心酿制的米酒,酒里还特意加了竹心,为这寒夜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风味。他时不时抿上一口米酒,然后缓缓地给围坐在一起的孩子们讲述过去的守江故事。
“三十年前的大寒夜,可比今年冷多咯!江冰厚得呀,牛车都能在上面行走。我跟你太爷爷就守在这江边,当时就靠一个旧竹炉取暖,听了整整一夜的冰裂声。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终于听到第一声‘咔嗒’响。你太爷爷当时就说,‘江醒了,今年的鱼肯定多,竹林肯定壮’。后来啊,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那年的鱼汛特别旺,竹林也长得格外茂盛。”王阿爷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寒冷而又充满希望的夜晚。
乐乐抱着刚编好的竹鸭子,竹鸭子身上缠着鲜艳的红绳,显得格外可爱。他小声地问:“阿爷,太爷爷也有护江刀吗?他是不是也像小勇哥一样,天天守着江呀?”王阿爷微笑着摸了摸乐乐的头,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旧布包。布包是蓝蜡染的,边缘已经磨损,看得出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王阿爷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把磨得发亮的小竹刀,竹刀刀柄缠着牛皮,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散发着一种质朴的坚韧。
“这是你太爷爷给我的,当年他就用这把刀护江、劈竹,还用来在竹牌上刻护江规矩。现在,我把它交给你,等你长大了,也要像太爷爷、像小勇哥一样,守着这江,守着这规矩。”王阿爷的话语充满了期许,乐乐小心翼翼地接过竹刀,紧紧抱在怀里,那神情仿佛接过了一份无比沉甸甸的承诺,小脸蛋上满是郑重其事的模样。
在竹棚的另一角,林晓和阿花婶正忙碌地煮着东西。砂锅里炖着竹根汤,竹根是特意从竹王树旁挖来的,还加入了香气四溢的腊肉和甜美的红枣。铁锅里蒸着年糕,年糕是用软糯的花糯米制作而成,还染了红、黄两色,形状宛如缩小的竹苗,既充满了创意,又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空气中弥漫着竹香、肉香和米酒的香气,这些香气交织在一起,如同温暖的怀抱,驱散了夜里的寒冷,让整个竹棚都沉浸在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之中。
“等听到冰裂声,咱们就喝竹根汤、吃年糕,沾点江醒的喜气。”林晓一边说着,一边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热汤。汤碗是竹制的,外面贴心地缠了布套,既能防止烫手,又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这汤里加了枫香叶,喝了能暖一整夜,也能让咱们记住竹的恩情、江的美好。”
陈雨则带着大学生团队,在竹棚外精心架起了摄像机。镜头稳稳地对准江面,摄像机支架是竹制的,为了防止被冻坏,特意裹上了棉套。他们要把冰裂的珍贵瞬间拍摄下来,制作成“江醒”的影像,然后发给外地的盟员,让他们即便身处远方,也能一同感受到江醒的喜悦。
“去年的冰裂视频,小张他们看了特别激动,说等开春一定要回来,跟咱们一起巡江、种竹苗。”陈雨一边调试着设备,尽管指尖已经冻得发麻,但她依旧专注认真。“今年咱们多拍几段,从听冰到冰裂,再到咱们庆祝的样子,让大家都看看,咱们的清水江要醒了,春天就要来了。”
夜,渐渐深了,竹棚里的火塘依旧旺盛地燃烧着,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那一张张脸上满是期待。大家轮流前往江边听冰,每个人都怀揣着满心的期盼,盼望着那声象征着希望的“咔嗒”响。轮到小夏时,她轻轻地把竹管贴在耳边,连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与江的对话。
小夏毕竟是第一次守江,到了后半夜,浓浓的困意如潮水般袭来,她的眼皮不停地打架。但她强撑着精神,揉了揉冻得发红的脸,有些担忧地问小勇:“小勇哥,要是今晚听不到冰裂声怎么办?咱们是不是就白等了?”小勇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棉袄传递过来,让小夏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安慰。
“不会的,江不会让咱们白等的。就算今晚听不到,明天咱们还来守,一直守到听到为止。这就是守江的规矩,不能着急,要耐心等待,对待江就像咱们护竹、护鱼一样,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小勇的话语坚定而温和,如同寒夜里的一盏明灯,给小夏带来了信心与力量。
就在这时,石头突然激动地喊了起来,声音在寒夜里格外响亮:“听到了!我听到了!‘咔嗒’一声,特别清楚!”大家听到喊声,立刻围了过去,脚步声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石头兴奋地把听冰柱递给小勇,小勇赶忙把竹管贴在耳边,果然听到了一声清晰的“咔嗒”声,紧接着,冰下传来一阵细微的“沙沙”声,仿佛是冰层在慢慢舒展身体,在温柔地跟冬天告别,又像是江在轻声诉说着春天的到来。
“江醒了!咱们的江醒了!”王阿爷激动地站起身来,手里的酒壶都因为太过兴奋而晃出了酒。他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每一道皱纹里都透着抑制不住的笑意。“这声裂冰,是江给咱们的回信,是春天的信呐!”大家顿时欢呼起来,那欢呼声在寒夜里回荡,仿佛要冲破这寒冷的束缚。
小勇迅速点燃了竹棚外的竹灯,十二盏竹灯沿着江岸依次亮起,暖黄的灯光映照在冰面上,宛如给清水江系上了一圈温暖的光带,将夜色装点得格外温馨。竹灯旁还精心插着松枝,松枝上挂着一个个小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透着浓浓的喜庆氛围。
阿花婶端出刚蒸好的年糕,年糕冒着腾腾热气,甜香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大家围坐在火塘边,一边喝着竹根汤,一边吃着年糕,欢声笑语回荡在竹棚之中。话题自然而然地从江醒聊到了开春的计划。
阿力兴奋地说:“我要编新的竹筏,到时候在江上巡查就更方便啦!”林晓也笑着说:“我打算开个‘新苗课’,教大家怎么更好地培育竹苗,让咱们的竹林越来越茂盛。”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抢着说:“我们要给小野鸭编新竹窝,让它们住得更舒服。”
小勇举起竹碗,碗里盛着香醇的米酒,声音响亮而坚定,在竹棚里久久回荡:“今晚的守江约,咱们等到了江醒的信号。这一年,咱们护江、护竹、护着山里的小生命,没有辜负山江的慷慨馈赠,也没有辜负自己内心的那份坚守。新的一年,咱们还要一起守着这江,守着这份约定,让山更青,江更清,让‘护江盟’的情义,像这江一样,永远流淌,生生不息!”
“好!”大家齐声回答,那声音在寒夜里散开,如同激昂的乐章,传到江面上,传到竹丛里,仿佛是在跟山江进行一场深情的回应。江面上的冰似乎也听到了这份热情,又传来几声细微的“咔嗒”声,像是在欣然附和着大家的约定。
天快亮时,这场充满意义的守江约才缓缓落下帷幕。大家踩着积雪踏上归途,雪地上印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仿佛是一串长长的牵挂,记录着这个难忘的夜晚。竹棚里的火塘还残留着些许余温,江面上的冰灯依旧亮着,暖黄的光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柔的色彩,宛如梦幻般的画卷。
小勇走在队伍的最后,他不时回头望一望江面,仿佛还能听到那清脆的冰裂声,还能看到那圈温暖的光带,以及江醒所带来的无限希望。他轻轻地摸了摸腰间的护江刀,刀鞘上的枫香叶碎在晨光里泛着浅红,宛如天边的朝霞。盟徽挂在脖子上,紧紧贴着胸口,暖暖的,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激励着他继续坚守。
他深知,大寒夜的守江约,会如同山江的流水一般,一年年延续下去,永不停歇。“护江盟”的人们,也会一直守着这江,守着这份跨越岁月的约定,守着山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守着每一次江醒所带来的喜悦。
而他,也会一直在这里,带着护江刀,带着盟徽,坚定不移地守着这山这江,守着“护江盟”的每一个人,守着这份承载着深厚情义的守江约,直到永恒。直到江醒年年如约而至,唤醒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直到守护代代相传,呵护着每一段山江的美丽;直到这份情义,成为山与江永恒的承诺,成为扁担山最珍贵的记忆,深深地刻在每一个守过江、爱过江的人心中,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