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清水里的刀子>第五十八章:霜降后的修栅记

第五十八章:霜降后的修栅记

作品名称:清水里的刀子      作者:王真波      发布时间:2025-10-05 07:58:44      字数:4143

  霜降过后,扁担山仿佛被冬的使者悄然光顾,风裹挟着丝丝寒气,恰似夜郎古国那锋利的古刀,凌厉地刮过竹丛。“哗哗”的声响在山间回荡,满是彻骨的冷意,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染上冬的清冷。江面上,水波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宛如一面巨大的冰镜,反射着冬日的寒光。浅滩上的芦苇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翠绿,变得枯黄干瘪,杆梢无力地垂在水面上,恰似垂暮的老人,在寒风中尽显沧桑。然而,岸边的护鱼栅却依旧笔直挺立,竹桩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气质,仿佛在向严寒宣告着守护的决心。
  小勇如往常一样巡江,锐利的目光很快察觉到江下游的几处护鱼栅出现了状况。秋风的肆虐使得竹篾变得松动,部分竹篾甚至出现了小小的裂口,仿佛一张张亟待修补的小嘴。还有两根竹桩,被江水无情地冲刷得往外侧歪斜,半截裸露在坚硬的冻土之外,显得格外突兀。小勇深知,必须趁着天气还未完全冻住,赶紧对护鱼栅进行修补。按照布依族“冬修栅”的古老习俗,霜降后对护鱼栅进行修缮,不仅能让鱼儿安稳度过寒冬,还能使护鱼栅抵御住风雪的侵袭,继续履行守护江鱼的使命。
  “阿力,你去拉几捆新竹篾来,要三年生的老竹劈的,这种竹篾韧性足,抗冻能力强,能让护鱼栅更加坚固;林晓,你带着孩子们去捡些松脂块,修补时用松脂粘竹篾,既防水又牢固。按老辈人的说法,松脂还能‘镇水魂’,保佑江水不会冲坏栅子。”小勇蹲在护鱼栅前,手中紧紧握着竹铲,奋力扒开竹桩周围坚硬如石的冻土。冻土冰冷刺骨,硌得手生疼,指尖早已被冻得发红,可他浑然不在意,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严寒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咱们今天得把下游五处护鱼栅都修好,不然等下了雪,冻土会变得更硬,竹篾也会愈发脆裂,到时候就不好动工了,江里的鱼也会因此遭受苦难。”
  阿力听闻,立刻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就扛着竹篾匆匆赶回。竹篾被竹绳捆扎得整整齐齐,依旧保留着竹皮那淡雅的浅黄,竹篾之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竹叶,散发着自然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竹子生长的故事。“这是我昨天刚劈的,”阿力将竹篾放在岸边,随手拿起一根递给小勇查看,只见他轻轻将竹篾弯曲,竹篾富有弹性地弯成弧形后又迅速弹回原状,“竹纤维完好无损,编起来不容易断裂,撑到明年春天肯定没问题。等新竹长出来,咱们再换更结实的,给鱼儿打造一个更安全的家。”
  与此同时,林晓带着石头、乐乐等几个孩子,提着竹篮也回到了岸边。竹篮是竹制的,边缘精心缠了红绳,显得格外喜庆。篮子里装满了琥珀色的松脂块,这些松脂都是从老松树上采集而来,经过两天的晾晒,黏性恰到好处,还散发着淡淡的松香,仿佛整个冬天的温暖都凝聚在这小小的松脂之中。“小勇哥,我们还捡了些干松针,”石头高高举起竹篮,松针在篮子里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等下修完栅,咱们给竹桩周围铺层松针,既能挡住寒气,又能在来年化作肥料,让竹桩周围长出嫩绿的新草。”
  众人立刻分工协作,投入到紧张的修缮工作中。小勇和阿力负责扶正竹桩,可那坚硬的冻土犹如顽固的堡垒,竹铲挖下去只能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两人毫不气馁,轮流用脚蹬着铲柄,鞋底与地面摩擦,鞋跟都快被磨平了,才一点一点地将竹桩周围的土挖松。“这根桩歪得太厉害,得往江外侧拉点,不然会阻碍鱼群通行。”小勇咬紧牙关,双手紧紧扶住竹桩,奋力往上提,手臂上的青筋如同蜿蜒的小蛇般暴露出来,每一块肌肉都因用力而紧绷。阿力则迅速用竹楔子将桩子固定住,竹楔子是用老竹制成,顶端削得尖锐无比,稳稳地楔入地下。“再填点新土,用脚踩实了,多蹬几下,明年这桩子就不会再歪了,鱼也能安心从这里游过。”
  林晓和小夏负责修补竹篾。她们小心翼翼地将松动的旧竹篾拆下来,那些旧竹篾有的已经泛黑,有的纤维断裂,失去了往日的坚韧。她们把这些旧竹篾整齐地放进竹篮里,准备带回家晒干后当柴烧,充分发挥每一份资源的价值,丝毫不浪费。接着,她们拿起新竹篾,手法娴熟地在手中穿梭编织。林晓一边编织,一边耐心地教小夏编“护江结”,将竹篾与竹桩紧紧绑牢。“这个结要多绕两圈,这样才能抵御江水的强大冲力,保证护鱼栅的稳固。”最后,在连接处涂上松脂,松脂遇冷迅速变硬,如同坚固的胶水,牢牢地粘住竹篾,防止江水浸泡后脱落。松脂在竹篾上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宛如撒了一层细碎的琥珀,为护鱼栅增添了几分别样的美丽。“这里的缺口要编得紧密些,”林晓指着护鱼栅底部,手指在竹篾间灵活比划着,“冬天小鱼苗会躲在浅水区,缺口太宽,它们容易游出去,一旦被天敌发现,就危险了。编密点,就相当于给它们筑起一道‘安全门’,保护它们的安全。”
  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其中。石头小心翼翼地帮着递竹篾、松脂块,每递一样东西都格外谨慎,生怕不小心摔碎了松脂。乐乐则拿着小竹耙,认真地把挖出来的土拢在一起,土块在耙子下逐渐碎开,变成细腻的土壤。他还时不时贴心地给大人们递上一杯热姜茶,姜茶是阿花婶提前精心煮好的,装在竹制的保温桶里,桶身裹着厚厚的棉巾,以保持温度。大家喝上一口,滚烫的姜茶顺着喉咙缓缓滑到肚子里,浑身的寒气瞬间消散大半,连冻得僵硬的手指也渐渐暖和起来,仿佛一股暖流在身体里流淌。
  当修到第三处护鱼栅时,太阳已经升至半空,可寒风依旧凛冽,刮得人眼睛都难以睁开,脸上如同被小刀子割过一般疼痛。小夏的手被冻得通红,指尖肿得像一个个小胡萝卜,绑竹丝时手指变得僵硬不听使唤,线在手中滑来滑去,怎么也抓不稳,急得她鼻尖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小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毫不犹豫地摘下自己的手套递给她。手套是粗布做的,里面垫着柔软的羊毛,还残留着小勇的体温,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我是男人,抗冻,你戴着,别冻坏了手,以后还要教孩子们编竹器呢。”
  小夏接过手套,手套里的暖意顺着指尖迅速传遍全身,直达心底,她的眼眶微微发热,感动不已:“小勇哥,咱们为什么冬天还要这么费心修护鱼栅啊?冬天鱼都躲在深水区了,好像用不上这栅子。”
  “冬天的护鱼栅才重要。”小勇一边扶正竹桩,一边呼出一口白气,那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散开,如同他对护鱼栅重要性的解释,清晰而短暂。“冬天江面上容易结薄冰,一些贪图利益的人会趁冰面没冻实,偷偷在冰上凿洞捕鱼,甚至用网捞取小鱼苗。还有些人会把网藏在水下,等春天鱼上来产卵时再捕捞,那时候鱼可就遭罪了。咱们把护鱼栅修好,就是给鱼筑起一道‘冬暖墙’,既能挡住那些心怀不轨的坏人,又能给鱼留一条安全的通道,让它们能安稳过冬,这样明年才能有更多的鱼,江里才会生机勃勃。”
  小夏听了小勇的话,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更加认真地绑着竹丝,尽管手指还隐隐作痛,但她却丝毫感觉不到累,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她:“我以后冬天也要来修栅,跟大家一起护鱼,绝不让坏人欺负它们,也绝不让栅子坏掉。”
  太阳渐渐西斜,快落山时,五处护鱼栅终于全部修缮完毕。新换上的竹篾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柔和的浅黄,宛如给护鱼栅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衣裳,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松脂在竹桩上闪烁着晶莹的光泽,映着夕阳的光,恰似撒了一层碎琥珀,美得如梦如幻。竹桩周围铺满了松针,远远望去,仿佛给护鱼栅围上了一圈暖黄色的毯子,透着温馨与安宁。大家静静地站在岸边,凝视着修好的护鱼栅,护鱼栅在夕阳下笔直挺立,宛如一排忠诚的战士,守护着这片江域。每个人的心中都满是欢喜,因为这道“冬暖墙”,不仅守护着江里的鱼儿,更守护着“护江盟”的约定,守护着山江的安宁与和谐。
  回去的路上,大家乘坐着竹筏,顺着江水缓缓往回划。竹筏是去年精心编制的“护江筏”,筏尾还绑着小盟旗,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护江的故事。江面上的风依旧寒冷刺骨,可没有人觉得辛苦,反而兴致勃勃地聊着明年春天的计划。阿力兴奋地说要编一个新的竹筏,要比现在的更大更坚固,这样就能载更多人去江中心巡护,更好地守护这片水域。林晓则满怀期待地表示要开设新的“新苗课”,教孩子们认识各种鱼的种类,传授他们编织简单护鱼工具的技巧,培养孩子们对江鱼的保护意识。孩子们更是充满憧憬,盼望着小野鸭早点回来,他们说要给小野鸭编一个新的竹窝,让它们住得更加舒适温暖。
  小勇静静地站在竹筏上,望着渐渐暗下来的江面。江面上泛着金红色的光芒,宛如给江水盖上了一层温暖的被子,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情。远处亮着灯的守竹灯,灯光在竹林间闪烁,如同一串温暖的星星,照亮了回家的路。小勇的心中满是安稳与欣慰,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护江刀,刀鞘上的枫香叶碎在夕阳下泛着浅红色的光泽,宛如燃烧的火焰,又似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盟徽挂在脖子上,紧贴着胸口,传来暖暖的感觉,仿佛与他的心跳同频共振,传递着“护江盟”的使命与力量。他深知,霜降后的修栅记,并非是守护的结束,而是“护江盟”冬日守护的崭新开始。只要他们坚守着护鱼栅,守护着竹林,守护着这山这江,冬天就不会寒冷,鱼群就能免受伤害,山江就能一直保持安宁,如同这修好的护鱼栅一样,稳稳地屹立在江岸边,成为江鱼永远的守护者。
  回到岸边时,阿花婶已经在竹棚里煮好了红薯粥。粥是用竹锅煮的,透着淡淡的竹香,还加入了一些红枣,使得粥的味道更加香甜浓郁。大家围坐在火塘边,火塘里的竹炭泛着红彤彤的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显得格外温暖。大家一边喝着热粥,吃着烤红薯,红薯香甜软糯,甜得仿佛要流蜜一般,沾在手上黏糊糊的,一边兴致勃勃地聊着今天修栅的趣事。石头绘声绘色地说自己递竹篾时差点摔倒,阿力也笑着讲述扶正竹桩时险些掉进江里的惊险瞬间,欢声笑语在竹棚里回荡,仿佛将外面的寒冷都驱散得无影无踪。
  小勇知道,“护江盟”的故事必将继续书写下去。会有更多的霜降夜,会有更多的修栅记,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会有更多的守护与传承在这山这江之间永恒延续。这份守护如同护鱼栅一般,年年稳固,坚不可摧;又如同这冬日的暖意,岁岁不散,温暖人心。
  而他,会一直坚守在这里,带着护江刀,带着盟徽,守护着这山这江,守护着“护江盟”的每一个人,守护着这道承载着希望与责任的“冬暖墙”,直到永远。直到护鱼栅年年稳固,如同忠诚的卫士,挡住风雨,守护着鱼群的安宁;直到江里的鱼岁岁平安,自由自在地繁衍不息,为这片江域带来生机与活力;直到这份守护与传承,成为山与江永恒的冬日承诺,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世代相传的美好记忆,永远刻在每一个守护过这片江河、这片土地的人心中,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神圣信念。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