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两个可怜人
作品名称:如家旅店 作者:莫真 发布时间:2025-10-04 09:36:18 字数:3036
“二上白水”,还是坐的早车,没吃早饭。到达后,“换个地方吃饭吧?”于展提议。
一是那家店的味道不是很好;二是,不想再遇见张玉芬了,说不出为什么,反正就是不想。凌云峰赞同。
又找了一家,这家店比那家干净整洁,种类比较齐全,味道也不错。
吃完了,凌云峰和于展正要结账离开,外面却是彤云密布,要下雨了,看样子还是瓢泼大雨。
“你们要去哪儿啊?”
早餐店的女店主是个面目慈祥的中老年妇女,一脸笑眯眯的。
“我们想去赵五家。”于展说。
他从王姨那里打听到了赵婶小儿子的外号。
“呀,他家可不近啊,你们是走着去啊——那可不行,你看这天,雨马上就下起来了,还没走到他家呢,准浇个透心凉,容易感冒的。”
“他家怎么走啊?”凌云峰不打算放弃,毕竟来一回不容易。
“那可不近,出门顺着公路一直走,走到加油站,看见一条小路往下走,走个三五分钟吧,看见谁打听一下就找到了。”
这么麻烦啊!
两人用眼神交流:还是走吧,来都来了,不能白折腾一趟。回城的客车中午才有,不去,能去哪儿?
“你们就别去了,这雨马上就下起来了,等雨停了,再去吧。”店主阿姨好心劝道。
确实,外面的天阴沉得吓人。
凌云峰突然想到了:“姨,我记得镇里也有能拉活的出租车吧,你看能不能帮我们打个车?”
“我帮你问问。”店主阿姨真热心。
“喂,胜子啊,我这里有两个小伙想去赵五家……这不要下雨了吗,他们第一次来,不认门,想打车过去啊……啊,这样啊,那好吧。”
挂断后又播了过去:“刚子啊,我这里有人想打车去赵五家……这样啊,怎么样了,没问题吧?之前没听说啊……那行,你注意点安全,等回来,我去你家看看。”
放下手机,店主姨摇着头:“不行啊,一个在市里,下午能回来;一个去省城看病了。”
两人婉拒了店老板的好意,一咬牙,推开门,抬腿走了。
天黑得如同夜晚,又冷又硬的风裹挟着沙土扑打着,两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顶风而行。吃力地走了一会儿,又大又凉的雨点砸下来,抬眼向前,远方的那一点红色遥不可及。
两人又走了一会儿,身上的衣服几乎全湿。“别走了,回去吧。”凌云峰吐了一口沙子,“加油站还远着呢,就算走到了,还得打听,这天气,谁出门啊?即使找到了,成落汤鸡了,怎么进门啊!”
“回去,不好吧?”于展也打起了退堂鼓。
“没事,中午饭就在她家吃了,多花点钱就是了。”
两人转身,往回走。
回去的路也不轻松,好过逆风而行,重回到店里,感觉好温暖好温馨。
“我说什么来着,别出门别出门,不听,非出去,咋样,回来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坐下,喝口热水暖和暖和。”
店主阿姨关切地埋怨着,递给他们两杯热水。
“姨,不打扰您吧?”凌云峰歉意满满。
“不打扰、不打扰,下雨天,正缺人解闷呢。”
冰凉的手接触到热热的水杯,两人的心里也跟着一热。
“来,吃瓜子。”
“姨怎么称呼?”
“我姓程,叫我程姨吧。”
店外,雨越下越大,稀里哗啦,伴着阵阵雷声,窗外的所有都看不见了,只有水亮亮、白茫茫的一片。
两人都庆幸,幸亏返回了,不然,铁定“拍”在路上了。虽说湿哒哒的衣服粘在身上有些难受,但也好过淋成落汤鸡。
客套地闲聊几句后,“姨,街边那女的是怎么回事啊?我看她下雨时躲在一人家的屋檐下边,上次来,我也看到她了,在大路上游荡,她是怎么回事啊?”
其实,任谁看一眼都知道,那女的不正常。于展两次来镇上都看到了她,没人管吗,她又是怎样生活的?
“你说她呀,是个苦命人,可惜了呀……”程姨深深叹息。
“你看她现在这个样子,没得病之前可是个、用现在的话说叫学霸。”
学霸成了疯子,确实挺可惜的。
“她是怎么得病的?”
“咋得的病?气的呗。考上了大学,被人顶了,想不开,疯了。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大学生金贵着呢,考上了意味着有了好前途,别说大学了,就是考个中专、技校什么的,都挺了不起了。自己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被别人抢去了,换谁也受不了啊。”
“为啥不上告啊?冒名顶替可是犯法的,一辈子的命运改了,就这么认了?再说了,上大学能那么容易被人顶替了?”于展忿忿不平。
“过去不像现在,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档案什么的还是手写呢,想钻空子,机会还是有的。具体怎么操作的、里面有什么事就不知道了,总之,这么一个大好的人就这么毁了。”
“她叫什么名字?”凌云峰问。
“宫筱萍,筱是竹字头的筱,和悠扬的悠字很像。”
“她家里不管她吗?平时靠什么生活?”
凌云峰为他可惜又可怜。
“父母活着时,父母管;父母没了,姐姐管;姐姐没了,大家管。这家给一口吃的,那家给一件衣服,饿不死冻不着。这人,天养活,饥一顿饱一顿、冷一口热一口,活得好好的,野草似的。”
“镇上的人不怕她吗?”
“怕什么,她不伤人的,平时就一个人呆坐着,偶尔会唠叨、骂上几句,也不针对谁。别人给她东西,她还会说谢谢呢。”
短暂地冷场后。“姨,那个又是谁?上次来我也看到了,他就这么呆坐着,一动不动的。”于展指着不远处的凉棚下坐在石凳上的一个老头。
不会又是一个“情深意长”的人吧。
“他呀,咎由自取。”说到这位,程姨没有了怜惜和同情,“你现在看他一副可怜相,老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都是自己作的,我和你们说啊……”
程姨向前欠了欠身子:“他年轻时也是个人才,个子高长得好有文化,在镇上上班,前途一片大好。可这人哪,难过一个‘情’关。他年轻时谈了一个对象,嫌他家里条件不好,和他吹了,对他的打击挺大的。但他自身条件好,身边不缺姑娘喜欢,随便选了一个挺不错的结婚了,可他根本不喜欢人家,对媳妇不冷不热的,没有半点关心。媳妇想着只要自己对他好,早晚有捂热的一天,那时候的人都单纯。日子就这样过了三年,不知怎的,他又和之前的对象偷着联系上了,被媳妇知道了,很是伤心,要和他离婚,媳妇娘家不同意,一是过去离婚名声不好听;二是,他那时正春风得意,前途大好,离了去哪儿找条件这么好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媳妇忍了,可他越来越过分,平时不回家也就算了,他竟然拿了媳妇的积蓄给以前的对象买‘三金’。媳妇彻底怒了,自打结婚以来,男的除了每月象征性地给点买菜钱外,什么都不给,家里的一切大小花销都是女方的钱。媳妇也是有工作、挣钱的,省吃俭用攒了点积蓄,留作急用,谁想,给他拿走了,不光媳妇的,男的自己的积蓄包括工资也都给那女的花了,媳妇不想再忍了,她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当牛做马、累死累活伺候他,还有公婆小姑子,一句贴心话都换不来。媳妇彻底寒心了,不想和他过了,平时一向老实文静的媳妇和他大吵一架,要他还钱,可他说什么你的就是我的,既然嫁过来就是夫妻共有,他有支配权;还厚颜无耻地说什么我就是给她用了怎么着,再闹和你离婚……他吃准了媳妇不会和他离婚,舍不得他……”
凌云峰越听越耳熟,这不是眼下流行的爽文、短剧的套路情节吗?原来都有原型啊,还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接下来的桥段肯定是女方出走,男方醒悟,上演“追妻火葬场”了。
“为什么要娘家同意呢,男女双方同意不就行了?”于展不理解,“女方提离婚,男方巴不得吧?”
“过去不像现在,说离就离,女方家族不同意,离不了。男的应该是想离吧,但他家里不同意,怕影响升迁。”
程姨解释完,接着说:“他家邻居有个木匠小伙,孤儿,平时对他媳妇挺照顾的,男的回家除了吃睡,什么都不管,媳妇一个女的,很多事情办不来,小伙就帮他,结果惹来了闲言碎语,小伙走了……”
两个小伙正听得入神且最高潮时刻,有人进来了,程姨去招呼客人了。等客人走后,程姨去做饭了,两人点了三份面条。吃完后,外面的雨停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于展把那份打包的面条递给了曾经的女学霸。她的脸和手都很黑,但整体还算整洁干净,接过后,她说:“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