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清水里的刀子>第四十七章:谷雨前的育苗礼

第四十七章:谷雨前的育苗礼

作品名称:清水里的刀子      作者:王真波      发布时间:2025-09-29 11:03:21      字数:4194

  谷雨前夕,扁担山仿佛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调香师精心调配了一番,空气中弥漫着湿润泥土的醇厚香气,那是大地孕育万物的独特芬芳。这股香气与竹子散发的清新淡雅的气息,以及蓝草所特有的淡淡味道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奇妙香味。只需轻轻吸上一口,那股沁人心脾的感觉便会顺着鼻腔蔓延至全身,仿佛每一个毛孔都在尽情享受着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在江边那片开阔的空地上,“护江盟”的成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一项意义非凡的活动。他们用竹枝精心围出了一块方形的育苗区,每一根竹枝上都系着鲜艳的红绳。按照布依族源远流长的“育苗礼”古俗,这红绳寓意着“系住生机,护苗成长”,承载着人们对新生命的美好期许与深深祝福。今年,他们要在这里播下新的楠竹苗,这不仅是为了给郁郁葱葱的竹林补充新的活力,更是要借此机会为“新苗课”的孩子们举办一场庄重的“育苗礼”。让孩子们亲手种下竹苗,亲身感受生命的顽强力量与传承的厚重意义,使“护江”的种子如同竹苗一般,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根。
  小勇和经验丰富的王阿爷一同将去年从盟誓滩小心翼翼采来的竹种,轻轻地倒进竹筛之中。这些竹种呈现出浅褐色,表面带着细腻的“竹纹”,犹如缩小版的竹节,仿佛在诉说着竹子生命的奥秘。王阿爷稳稳地坐在竹凳上,手中拿着竹筷,耐心地拨弄着竹种。温暖的阳光透过竹筛的缝隙,洒落在他那布满老茧却又无比温暖的手上,映出一片片细碎而又迷人的光斑。“沉在水里的才是好种。”王阿爷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岁月沉淀的沉稳,“它们饱满而富有生机,定能发芽;而那些浮起来的,不过是空壳罢了,即便种下去,也难以生根发芽。”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慈爱地扫过围在旁边的孩子们,接着语重心长地说,“这就如同咱们挑选盟员,一定要选择那些真心实意护江、心中时刻装着山江的人,唯有如此,才能将护江的规矩和使命传承下去,绝不能选那些‘空心’之人,徒有其表却无真心。”
  孩子们紧紧地围在竹筛周围,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好奇与专注,小手紧紧攥着小竹铲,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从城里来的乐乐蹲在竹筛边上,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捏起一颗竹种。竹种在她的掌心微微滚动,带着泥土特有的凉意。“小勇老师,”乐乐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颗竹种能长成竹子吗?会不会像盟誓滩的竹苗一样高大,能够为江里的鱼儿遮阴呢?”“当然会的。”小勇微笑着蹲下来,轻轻接过乐乐手中的竹种,小心翼翼地帮她把竹种放进一个用“顺山竹”精心编织而成的竹盆里。竹盆的盆沿清晰地刻着“育苗”二字,显得古朴而庄重。按照夜郎古老的“浸种”古俗,盆中的温水里还特意加了一些从江底采集来的细沙,据说这样能让竹种更快地吸收充足的水分,为破土而出做好准备。“咱们先把竹种在这儿泡上三天,让它们尽情地喝饱水,然后再将它们种进土里。只要咱们用心照顾,明年它们就能长成半人高的竹苗,后年便可以和老竹们并肩作战,一起守护江水,为鱼儿遮挡烈日,还能牢牢地固住岸边的泥土。”小勇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竹种成长的期待,也仿佛在为孩子们描绘着一幅美好的未来画卷。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孩子们对竹种的关注热情高涨,甚至比上学还要积极。每天,他们都会早早地来到这里,为竹种换水。石头特意在竹盆旁边立了一个小巧的竹牌,上面用竹汁认真地写下“竹种成长记”,并每天详细记录着竹种的细微变化:“第一天,竹种还是硬邦邦的。”“第二天,竹种好像有点胀起来了。”“第三天,竹种变得圆滚滚的,就像一颗颗可爱的小珠子。”乐乐则把自己精心编织的小竹鸭子放在竹盆边,竹鸭子的肚子里细心地塞了干竹屑。她笑着说:“让小鸭子陪着竹种一起长大,就像我会一直陪着它们一样。”孩子们用自己纯真的方式,表达着对竹种的关爱与期待。
  三天后,泡好的竹种变得圆滚滚的,仿佛一颗颗圆润的珍珠,透着淡淡的水光,充满了即将破土而出的生机。小勇带领着大家来到育苗区,准备开始挖坑播种。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这些竹铲都是特意制作的小尺寸,铲头被打磨得十分光滑,以免伤到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坑要挖得浅一些,大约三寸深就足够了;间距也要均匀,每棵之间相隔一尺远。”王阿爷手持刻有夜郎“量苗纹”的竹尺,一边仔细地给大家示范,一边耐心讲解,“这是‘竹的规矩’。竹子需要稀疏种植,这样它们的根才能在土壤中充分伸展,吸收到足够的养分,从而长得笔直、粗壮;要是种得过于密集,它们就会相互争抢养分,最终谁都长不高,也就无法成为守护江水的‘护江竹’了。”
  孩子们紧紧握着小竹铲,小心翼翼地开始挖坑,虽然动作略显缓慢,但每一个动作都格外认真。有些孩子挖坑挖得太深,小勇便立刻蹲下身子,轻轻握住他们的手,温柔地调整力度:“再浅一点哦,就好像是给竹种盖小被子,要是盖得太厚,竹种会觉得闷呢,要让它能够顺畅地呼吸到新鲜空气。”而当有的孩子挖坑间距太近时,林晓便会用竹棍在地上细心地画出横线,耐心地教他们按照线的位置来挖坑:“要隔这么远才行,等竹苗长大后,竹鞭就能在地下自由地慢慢延伸,它们相互扶持,就如同‘护江盟’的人们,手拉手一起守护我们的江水。”
  开始种竹苗了,小勇耐心地教孩子们将竹种轻轻地放进坑里,让尖的一头朝上,然后用松软、肥沃的泥土轻轻覆盖,只露出一点点尖端。最后,孩子们拿起竹瓢,从旁边的水桶里舀来清澈的江水,慢慢地浇在坑里。
  “浇水的时候要慢一些,让水顺着泥土的缝隙缓缓渗进去,千万不能浇得太急,不然会把泥土冲散,竹种就会露出来啦。”小勇一边亲自示范,手中的竹瓢轻轻晃动,清水在瓢中微微荡漾,一边认真地说道,“这就如同咱们守护江水,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巡江的时候要细致入微,护鱼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传承技艺的时候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江里的鱼儿才能自由自在地畅游,岸边的竹子才能茁壮成长,我们的山江才能永远保持美丽。”
  每个孩子都亲手种下了三颗竹种,随后在自己负责的育苗区立起了竹制小牌子。这些牌子是用一年生的竹片精心制作而成,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和种竹日期,牌子的边缘还细心地缠上了红绳。
  乐乐的牌子上画了一朵小巧可爱的野花,她用蓝草染制的颜料为其涂上了鲜艳的颜色,笑着说:“我要让野花陪着竹苗一起长大,它们都是山江的孩子呀。”石头的牌子上则画了一把小小的护江刀,刀身上清晰地刻着“护江”二字。他兴奋地举着牌子给小勇看,坚定地说:“小勇哥,我要让竹苗像护江刀一样,守护这山这江,绝不让坏人来破坏。”
  孩子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竹苗的期待以及对守护山江的坚定决心。种完竹苗后,小勇和大家齐心协力,在育苗区周围编织了一圈竹制护栏。护栏的高度恰到好处,刚好到孩子们的腰间,既能有效地挡住兔子、野鸡等小动物,防止它们破坏竹苗,又不会影响阳光的照射和雨水的渗透。
  竹篾选用的是柔软而富有韧性的“新竹枝”,编织得疏密有致,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陈雨还在护栏上精心挂了几个竹制小铃铛,这些铃铛是大学生团队精心编制的,里面巧妙地嵌着小铜珠。
  微风轻轻拂过,铃铛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叮铃叮铃”声,宛如在为竹苗吟唱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又仿佛在轻声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有新苗,要好好守护哦。”“咱们每个月都要来给竹苗松土、浇水,”小勇微笑着对孩子们说道,目光温柔地落在刚种好的竹苗上,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等竹苗长出嫩绿的芽,长到半尺高的时候,咱们就把它们移栽到江边,让它们与老竹们一起,傲然挺立在岸边,守护着清澈的江水,牢牢地固住泥土,为江里的鱼儿撑起一片阴凉。”孩子们纷纷用力地点头表示同意,乐乐紧紧拉着小勇的手,小脸蛋上透着认真与坚定:“小勇老师,我每个周末都会来的,我要给竹苗浇水、松土,还要和它们说好多好多话,告诉它们江里的鱼又增多了,大雁明年还会回来,让它们也要快点长大,和我们一起守护江水。”夕阳渐渐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仿佛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大家静静地坐在育苗区旁边的竹凳上,凝视着刚刚种好的育苗区。红绳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与风嬉戏;小铃铛依旧在“叮铃叮铃”地响着,声音清脆而悦耳。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江面上,优雅的白鹭还在浅滩上悠然觅食,时不时低头啄起一条小鱼;小野鸭紧紧跟着母鸭,在水中欢快地游弋,溅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竹丛里,鸟儿们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为这场充满希望的“育苗礼”欢呼喝彩。
  夕阳的余晖将育苗区的泥土染成了金红色,就好像给竹种盖上了一层温暖而又充满希望的被子。小勇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护江刀,刀鞘上的枫香叶碎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浅红色的光芒,宛如燃烧的火焰,又似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盟徽静静地挂在脖子上,紧贴着胸口,传来暖暖的感觉,仿佛与他的心跳同频共振,传递着“护江盟”的使命与力量。
  他深知,这场“育苗礼”所种下的,不仅仅是竹苗,更是守护的种子,是传承的希望。这些竹苗会如同孩子们一样,在山江的悉心滋养下茁壮成长:竹苗终会长成高大挺拔的竹子,凭借着自己坚韧的身躯挡住风浪,守护着这片土地;孩子们也会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坚定的“护江人”,勇敢地扛起守护山江的责任。
  它们都会像“护江盟”的每一位成员一样,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守护着这山这江,让“护江”的规矩与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永不磨灭。江面上的浪轻轻拍打着江岸,发出轻柔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育苗礼”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竹丛里的风温柔地吹拂着,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竹制铃铛依旧在“叮铃叮铃”地响着,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为竹苗的未来祈祷。
  小勇静静地望着远处的扁担山,那片郁郁葱葱的竹丛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光芒,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又低头看了看眼前充满希望的育苗区,心中满是安稳与踏实。他知道,“护江盟”的故事必将继续书写下去——会有更多的竹苗在这里播下希望的种子,会有更多的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会有更多的守护与传承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会有更多的温暖与情义在这山这江之间永恒流淌,如同竹苗的根须,深深地扎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
  而他,会一直坚守在这里,带着护江刀,带着盟徽,守着这山这江,守着“护江盟”的每一个人,守着每一棵新种的竹苗,直到永远。直到竹苗长成参天巨竹,枝繁叶茂,为江里的生灵遮风挡雨;直到孩子们成长为护江的中流砥柱,接过传承的接力棒,继续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直到这份守护与传承,成为山与江永恒的春日印记,成为世代相传的美好约定,深深地刻在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心中,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骄傲与信念。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