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清水里的刀子>第四十六章:惊蛰后的归雁

第四十六章:惊蛰后的归雁

作品名称:清水里的刀子      作者:王真波      发布时间:2025-09-29 08:01:37      字数:4235

  惊蛰这天,一声震耳欲聋的响雷,如同一把锐利的宝剑,猛地劈开了扁担山那如轻纱般的晨雾。这声响仿若夜郎古鼓被重重敲响,以一种磅礴的气势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山江。竹丛里,冬日残留的积雪终于彻底消融,水珠顺着竹叶缓缓滑落,宛如晶莹的玉珠,在泥土里砸出一个个小小的坑洼。这些坑洼很快就积满了水,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竹丛那修长而挺拔的影子,恰似一面面精致小巧的镜子,每一面镜子里都藏着一幅独特的自然画卷。
  小勇如往常一样巡江,他惊喜地发现,江面上的冰已然化透,江水宛如一块巨大的碧玉,泛着澄澈而迷人的碧色光芒。几只优雅的白鹭,从上游轻盈地飞来,它们展开洁白如雪的翅膀,如同灵动的仙子,悄然落在浅滩的芦苇丛里。白鹭们轻轻低头,专注地啄食着水里的小鱼,每当它们的翅膀掠过江面时,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碎银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江面上那如梦似幻的晨雾相互映衬,美得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夜郎古画,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小勇哥!小野鸭回来了!”石头那清脆响亮的喊声,如同春日里的第一声鸟鸣,从江对岸清晰地传来。只见他高高举着竹制望远镜,那望远镜是小勇去年亲手教他编织的,镜身刻着“护鸟”二字,字迹苍劲有力,仿佛承载着对鸟儿的守护之情。石头兴奋地蹦跳着,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朝着小勇大声呼喊。小勇听闻,心中一阵欣喜,赶忙登上竹筏。这竹筏乃是去年精心编制的“盟心筏”,筏尾还牢牢地绑着小盟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诉说着“护江盟”的坚定信念。小勇熟练地撑着竹篙,朝着江对岸划去。竹篙缓缓探进水里,溅起的水花如调皮的小精灵,沾在竹筏上,带来丝丝凉意。远远望去,去年冬天孵出的小野鸭,果真跟着母鸭一同归来。它们浅黄色的绒毛已然变成了灰褐色,体型也长大了许多,正欢快地跟在母鸭身后,在水里悠然游弋。小野鸭们时而调皮地钻到水里捕鱼,动作敏捷灵活极了,时而围着去年搭建的竹棚转圈圈,就像是在寻找曾经的记忆,确认这个温暖的家。
  “咱们的竹棚没白搭。”小勇稳稳地坐在竹筏上,目光紧紧地追随着小野鸭的身影,心中满是欢喜与欣慰。竹篙上的夜郎铜片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熠熠光芒,仿佛也在为小野鸭的归来而欢呼。“它们还记得这里,知道这里安全,知道咱们会守护它们。”就在这时,林晓也匆匆赶了过来。她手里紧紧握着相机,相机挂绳是竹制的,还精心系着个小盟徽,在阳光下闪烁着别样的光彩。她小心翼翼地举起相机,轻轻按下快门,记录下小野鸭的可爱模样。“我要把照片发给外地的盟员,让他们也看看,咱们守护的小生命,都平安回来了,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山江越来越有生气了。”林晓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仿佛这些小野鸭就是她最珍贵的宝贝。
  正说着,远处的天空传来一阵清越响亮的雁鸣,那声音如同悠扬的号角,仿佛在跟山江热情地打招呼。一群大雁整齐地排着“人”字形,从遥远的南边翩翩飞来。它们宽大的翅膀轻轻掠过扁担山的竹丛,竹枝上残留的水珠被震得簌簌落下,宛如一场细密的春雨,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江边的空地上。“是归雁!”陈雨惊喜地喊道。她刚从城里归来,手里提着竹制文具篮,里面装满了给孩子们准备的竹笔、竹笔记本,每一件文具都凝聚着对孩子们的关爱。“每年惊蛰前后,大雁都会路过这里,今年来得比往年早,肯定是因为咱们的江更清了,鱼更多了,草更茂了,它们才愿意早点来歇脚。”陈雨的话语中充满了喜悦与骄傲,仿佛大雁的提前到来是对“护江盟”辛勤守护的最好肯定。
  大家听闻,纷纷围聚在空地上,远远地看着大雁,眼神中满是惊喜与敬畏,不敢轻易靠近,生怕惊扰了这些远方的客人。按照布依族古老的“观雁”古俗,初见归雁时要保持安静,以表示对它们的尊重。大雁们在空地上悠然自得地停留着,有的低头专注地啄食地上的草籽,有的细心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还有的伸长脖子,好奇地张望着清水江的方向,像是在尽情欣赏这山江的美丽景色。它们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雁鸣,与江里潺潺的水声、竹丛沙沙的摇曳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和谐动听的春日之歌,在空气中悠悠回荡。
  “得给大雁留些食物。”小勇目光温柔地落在大雁身上,轻声说道,“它们飞了这么远,肯定饿了,咱们给它们准备点玉米和清水,让它们好好歇脚。”石头一听,立刻像离弦的箭一般跑回家,不一会儿,便气喘吁吁地拿来家里的玉米。那玉米装在竹篮里,颗颗饱满,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小勇则来到江边,打来清澈的江水,用竹制的盆小心翼翼地装着。按照夜郎“敬雁”的规矩,给归雁的食物和水,要用自然材质的容器装,不能使用塑料,以免污染这美丽的山江。
  大雁似乎并不怕人,它们迈着优雅的步伐,慢慢靠近玉米,然后低头欢快地啄食起来,嘴里发出轻轻的“咕咕”声,仿佛在表达着对食物的喜爱和对人们的感谢。小勇和大家静静地坐在远处的竹凳上,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满是温暖。这是山江对他们的认可,是大自然给予的最珍贵的回馈,这份感动远比任何赞美都更加让人欢喜和满足。“以前很少有大雁在这里停留,”王阿爷拄着竹制拐杖,缓缓走过来,拐杖顶端嵌着枚小铜符,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那时候江里的鱼少,岸边的草也稀,鸟儿不愿意来。现在江清了,鱼多了,草茂了,鸟儿也愿意来了,这就是‘护江盟’的功劳啊,是咱们守出来的好光景。”王阿爷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慨与欣慰,眼神中闪烁着对“护江盟”未来的期望。
  接下来的几天,大雁一直在江边停留。“护江盟”的人每天都会按时来给它们送食物和水,却从不多打扰。送完东西后,大家便远远地离开,让大雁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孩子们也格外懂事,只是静静地远远看着大雁,不会大声喧哗,生怕惊扰了这些可爱的精灵。有的孩子还把自己精心编的竹制小挂件放在空地上,有小鸭子、小大雁的模样,用红绳系着,充满了童趣。孩子们说要把这些挂件送给大雁当礼物,希望它们明年还能再来,继续在这片美丽的江面上留下它们的身影。
  陈雨带着大学生团队,在江边立了块崭新的竹制警示牌。牌身选用了粗壮的老楠竹,质地坚实,上面刻着“守护归雁栖息地,请勿惊扰”几个大字。字是用竹汁调朱砂写成,再用红漆精心描了边框,显得格外醒目。牌底还嵌着枚夜郎铜符,按照古俗,这铜符能“镇惊扰,护雁群”。“咱们不仅要护鱼护竹,还要护这些飞来的鸟儿。”陈雨轻轻摸着警示牌,眼中满是坚定,“它们也是山江的一部分,是自然给咱们的礼物,咱们要一起守护,让山江成为所有生灵的美好家园。”
  大雁停留了五天后,终于到了要飞走的时候。那天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小勇和“护江盟”的人都早早地来到江边,为大雁送行。大家手里拿着刚编好的竹制小旗,旗上绣着“雁归有期”四个大字,寄托着对大雁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大雁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江边缓缓地盘旋了三圈,雁鸣声声,悠扬而婉转,仿佛在跟大家深情告别。随后,它们振翅高飞,朝着北边的天空飞去,渐渐消失在天际。雁鸣声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众人的耳畔。石头望着天空,眼中满是不舍,小手紧紧攥着竹制小旗,声音略带哽咽地问道:“它们明年还会来吗?会不会忘了这里?”
  “会的。”小勇轻轻摸了摸石头的头,温柔地指了指江边的竹棚和警示牌,眼中充满了坚定与信心,“只要咱们一直守护着这山这江,让江清鱼多,让竹茂草盛,大雁每年都会回来,小野鸭也会一直在这里繁衍,更多的鸟儿也会来这里安家。它们会记得这里的温暖,记得咱们的守护。”
  送走大雁后,小勇带着大家去检修护鱼栅。经过一个冬天的风雪洗礼,护鱼栅有些竹篾出现了松动。小勇和阿力仔细地挑选了二年生的“护江竹”作为新的竹篾,这种竹柔韧性好,能够更好地抵御江水的冲击。他们用新竹篾把缺口一一补上,每一根竹篾都精心编织,紧密相连。又在竹桩的连接处涂抹上熬制了三天的松脂,这松脂黏性十足,能够有效地防止竹桩被江水泡坏,确保护鱼栅的稳固。林晓则在一旁认真记录,把护鱼栅的检修情况详细地写进“盟讯册”里,还精心地画了小野鸭和大雁的图案,用彩笔仔细地涂上颜色,让盟讯册更加生动形象,也让外地盟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山江里这些可爱生灵的模样和山江的变化。
  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大家坐在江边的竹棚里,空气中弥漫着温馨而惬意的气息。阿花婶送来的玉米粥,用竹锅煮制而成,透着一股淡淡的竹香,令人垂涎欲滴。还有刚蒸好的花糯米饭,染了浅绿的颜色,恰似春天的色彩,给人带来满满的生机与活力。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愉快地聊着天。陈雨说,要把大雁和小野鸭的故事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和网上,让更多的人知道扁担山的山江美景,了解“护江盟”的守护,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护山护江的队伍中来;林晓则充满憧憬地说,要在邻镇的小河边,也搭些竹制的鸟棚,放上食物和水,吸引更多的鸟儿来栖息,让小河也成为鸟儿们的温馨家园。
  小勇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话,心中满是感动和欣慰。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护江刀,刀鞘上的枫香叶碎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浅红的光泽,宛如燃烧的火焰,又似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盟徽挂在脖子上,贴着胸口,暖暖的,仿佛与他的心跳同频共振,传递着“护江盟”的使命与力量。他知道,惊蛰后的归雁,不仅带来了春天的消息,更带来了新的希望。山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护江盟”的守护工作越来越有成效,越来越多的生命在这里找到了栖息之所,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凝聚在一起,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这份守护的力量,如同茁壮成长的竹丛,在岁月的洗礼中,正慢慢发展壮大。
  江面上,白鹭依旧在浅滩上悠闲地觅食,它们优雅的身姿倒映在江水中,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小野鸭还在水里欢快地游弋,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竹丛里,鸟儿们欢快地鸣叫着,歌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将江水染成金红色,宛如给山江披上了一件温暖而华丽的衣裳。小勇知道,“护江盟”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会有更多的归雁来这里停留,会有更多的小野鸭在这里繁衍后代,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护江盟”,大家一起守护这山这江,一起传承这份深厚的情义,一起把山江的美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而他,会一直坚定地守在这里,带着护江刀,带着盟徽,守着这山这江,守着“护江盟”的每一个人,守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直到永远。直到归雁年年如期归来,在江边留下它们欢快的雁鸣;直到小野鸭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在江里自由自在地游弋;直到这山这江永远保持清澈翠绿,充满勃勃生机;直到这份守护与传承,成为山与江永恒的春日诗篇,深深地刻在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心里,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美好记忆和坚定信念。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