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 第三十三章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9-27 15:42:06 字数:3887
又过了两天,到了每年祭天祷告的日子。景帝命人把自己送进了南郊斋宫,也就是现今的天坛,准备第二天咬牙带领百官参加祭天仪式。哪知到了次日,景帝起床时猛地一阵天旋地转,根本站立不稳,只得重新躺下,命太监金英把武清侯石喊到床前,吩咐他代替自己率百官祭天;石亨自然应命。
石亨率百官在天坛祭天的时候,景帝就让人把自己抬回了乾清宫,在唐贵妃、金英、兴安等人的陪伴下,继续服药养病。
武清侯石亨见景帝已病入膏肓,怕是不中用了,便起了异心。他找了两个人商议国是,一个是太监曹吉祥,另一个就是已从黄河沙湾河段治水归来的徐有贞。
徐有贞自打奉旨督治黄河后,福至心灵,想了很多法子堵塞决口,什么熔铁下水、立桩填土、装石沉船等等,总算堵住了口子。随后又命数万役夫疏通下游河道,使河水顺畅流过,水患遂灭。还京复命,朝廷嘉奖,升左副都御史,不久又升右副都御史,成为朝廷重臣。
石亨对二人说:“公等欲得富贵功赏么?”
曹吉祥和徐有贞一听,又是惊奇又是诧异,忙问石亨此言所为何事?
石亨把二人的脖子一搂,贴着他俩的耳朵悄声说:“皇帝病重,怕是好不了啦!众大臣都想着立太子。立太子,何如请上皇复位?”
曹吉祥欢喜雀跃,拍手道:“石公好计,石公好计!”
三人中徐有贞年纪最大,老成持重,他拈须点头,沉着淡定地说:“此计甚妙!只是此事须隐秘,不可张扬。事先也应征得上皇同意!”
曹吉祥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去跟上皇说!”
次日,曹吉祥进入南宫,支开其他太监宫女,把石亨和徐有贞的意图和上皇说了一遍。朱祁镇喜得心痒难抓,自然一百个愿意、一千个肯干;又有点担心其他大臣不支持,复辟失败,小命不保。
曹吉祥说:“太上皇出狩,非为游畋,为国家尔!上皇居南内,于今八年,圣德无亏,天意有在,天下人心向慕不衰!今皇帝病势沉重,已经不中用了!上皇复位,没有人会反对的!”
朱祁镇甚以为然,遂首肯道:“好,我同意你们的计划!你们去办吧,我在这里等你们的好消息!”
正月十五元宵节,京城处处都张灯结彩闹元宵。徐有贞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来到石亨家,两人密谋了一宿。第二天黄昏,石亨又到徐有贞府上造访,告诉有贞上皇已同意他们的计划,事不宜迟,请众位卿家及早起事。
徐有贞便拉着石亨到他家的露台上仰观天象,良久,徐有贞对石亨说:“紫薇垣已有变象,事在今晚,机不可失!”又朝石亨耳语了几句,最后说,“就照我说的去做,不患不成!”
石亨当即离开了徐府,找到曹吉祥,两人分头准备。
徐有贞又在家里焚香祷告,祈求上帝保佑。随后与家人诀别道:“我此去干一件大事,事成功在社稷,咱们一家人共享富贵!事败必有杀头之祸,我就做鬼回来!”
家人哭泣挽留,徐有贞掉头不顾,挥手自去。
时值正月十六半夜刚过,因景帝说过正月十七要上朝的话,皇宫的卫兵早已把通往奉天殿的禁门通通打开了。徐有贞匆匆忙忙、踉踉跄跄地跑来,一路畅通无阻;他就坐在左顺门等候上朝的房间里呆着,急煎煎地等着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到来。
等了约摸半个钟头,石亨、曹吉祥率领几百名随从士兵蜂拥而入。石亨左顾右盼,方才瞧见了缩在角落里的徐有贞。
石亨心里没底,问徐有贞:“今晚事果济否?”
徐有贞信心满满地说:“必济无疑。走,咱们去迎上皇!”
此时暗夜沉沉,星月无光,风声瑟瑟。石享、徐有贞、曹吉祥三人带领这群不怕死的士兵随从疾步冲到南宫门前。南宫大门紧闭,众人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答,大概是里面的上皇夫妇和几个太监侍女睡得太死,竟没被惊醒。
徐有贞急不可耐,命人找来一根粗大的圆木,用绳子悬吊起来,几十个人抱着圆木使劲撞门。撞了几下,“哐啷”一声,大门洞开,连门右边的墙壁都震塌了。众人一股脑儿地冲进去,来到卧室,几个性急的士兵踢开房门,把朱祁镇和钱皇后从被窝里拽了起来。
朱祁镇已知众人的来意,仍假装睡眼惺松地惊问:“你等意欲何为?”
石享、徐有贞、曹吉祥三人带头跪下,领着众人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祁镇面露喜色地说:“你们莫非是要请我复位么?兹事体大,还须谨慎!”
徐有贞拱手起身,从容道:“请陛下复位乃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请陛下速速登轿,上朝复位!”
石亨大手一挥,众士兵抬着一辆大轿走来。徐有贞和曹吉祥拉着朱祁镇和钱皇后,将夫妇俩推上轿去。三人指挥士兵抬着大轿一路狂奔,他们仨在轿子后面跟着,闹轰轰地朝奉天殿进发。
不一会儿到了东华门,守门的小吏高声诃斥:“你们是什么人?深更半夜擅闯禁宫,不想活了吗?”
朱祁镇在轿子上站直身子,厉声道:“我是太上皇,现有急事入宫,尔等守门小吏有几个脑袋,敢不让我们进去?”
守门的小吏挑起灯笼一看,果然是上皇朱祁镇!不由得着慌,急忙跑下门楼,打开大门,把众人放了进去。
一群人抬着朱祁镇夫妇,大步流星,朝奉天殿飞奔而去,徐有贞冲在最前面。
奉天殿阶前有两排站岗的武士,见这群人杂沓而来,忙手执铁爪加以阻拦。徐有贞跑在前面,眼看脑袋就要被武士的铁爪击破,亏得朱祁镇大喊一声:“我是太上皇,众武士休得无礼!”
众武士认得是太上皇,以及石亨、徐有贞诸人,自然不敢动粗,遂收起铁爪,退立两旁。
一群人涌入奉天殿,扶着朱祁镇夫妇下轿,到大殿上的龙椅上坐定。徐有贞命人敲钟擂鼓,石亨令士兵打开所有的殿门,以便让上朝的百官进入。
这时天已微明,于谦、胡濴、陈循、王直等文武百官都到了朝房,准备等景帝入殿视朝。他们听见奉天殿内一片喧嚷吵闹,呵叱声、骂人声不绝于耳;接着又传来敲鼓鸣钟的声音,众官员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蓦地见徐有贞走出大殿,揎拳捋袖地大呼:“太上皇复位了!吾皇谕旨,传众官速速入殿拜见!”
于谦、胡濴等文武大臣心惊肉跳,不明所以,抱着进去看看情况再说的心态鱼贯而入。一进殿看见朱祁镇端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风采依旧,比那个病入膏肓的景帝朱祁钰强了何止百倍千倍!众官不由得心生敬畏,甘愿臣服。
于谦、胡濴、陈循、王直等文武大臣于是各整衣冠,在大殿上按官职大小顺序排队站好,集体跪伏,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英宗朱祁镇复辟的时候,他的弟弟、景帝朱祁钰正气息恹恹地躺在乾清宫的卧榻上,头晕眼花、浑身无力。他呆呆地看着快要燃尽的炉香,忽听远处传来一阵喧闹的钟鼓声,好像是奉天殿方向。朱祁钰大感诧异,就问身边服侍他的小太监:“何事吵闹?是于谦他们上朝了吗?怎么没有通知朕?”
小太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愕然不知所答。这时,另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皇、皇上,那边、那边,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他们三人奉南宫太上皇上殿复辟了!”
“砉啦啦!”犹如一道晴空霹雳,震得朱祁钰眼冒金星、失魂落魄,他捶着床沿,颤声道:“好、好、好!好事啊!”不觉气怒攻心,昏晕过去。
小太监慌忙叫来正太医,正太医一看景帝双目紧闭,色如金纸,吓得浑身发抖,手忙脚乱地去掐朱祁钰的人中,掐了半天,朱祁钰方悠悠醒转。他病体难支,根本无法发起针对哥哥复辟的反击行动,只得心如死灰地躺在床上,泪流满面,不发一言。
好在正太医和小太监们仍把景帝当皇上对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给他看病,他一时半会倒也衣食丰足、性命无忧。
话说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后,即命在奉天殿大摆酒席,宴请群臣,犒劳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复辟功臣,庆贺自己重登皇位。席上,英宗授权徐有贞重组内阁,参赞机务。徐有贞当仁不让,即席与大学生陈循草拟英宗复位诏书,待明日中午再请朱祁镇正式即位。
次日正午,朱祁镇身穿杏黄色的衮龙袍,端坐奉天殿的镶金龙椅之上,殿下文武百官乌压压地跪了一片,徐有贞站在朱祁镇身旁,手捧复位诏书,高声朗读道:“土木一役,乘舆被遮,建立皇储,并定监国。不意监国挟私,遽攘神器;易皇储、立己子。皇天不佑,嗣子先亡,殃及己身,遂致沉疾!朕受臣民爱戴,再行践阼;咨尔臣工,各协心力!”
读毕群臣叩首听命,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祁镇眉开眼笑、心花怒放。他在瓦剌当了一年俘虏,又在南宫被软禁了七年,今日终于重登大宝,苦尽甘来;就像压抑了他多年的噩梦结束了一样,不禁百感交集,恍如隔世。
欣喜之余,朱祁镇下诏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表示重振朝纲,讨个吉利。
复位后英宗给自己放了两天假,与钱皇后在乾清宫休息,没有上朝。这日,夫妇俩正在花园的池子中赏鱼,一名小太监跑来说:“皇上,徐有贞和石亨求见!”
朱祁镇忙道:“传他们进来!”
徐有贞和石亨快步而来,钱皇后退入后庭回避,朱祁镇则在乾清宫的暖阁中接见这两个拥立他复位的重臣。
徐有贞和石亨行跪叩之礼,朱祁镇亲手将二人挽起,君臣三人落座,宫女端上三杯香茶。朱祁镇喝了一口茶,悠然问道:“两位爱卿今日见朕,所为何事呀?”
徐有贞道:“皇上,臣请逮捕迎立景帝的于谦等人,交刑部议罪,明正典刑!”
徐有贞曾通过于谦的门生向于谦求取国子监祭酒一职,因景帝厌恶其人未能如愿。他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没有向景帝举荐自己,对于谦深怀怨恨。如今他统领内阁,手握重权,便迫不及待地想报复于谦。
朱祁镇看向石亨:“石爱卿也是这个意思么?”
石亨点头道:“于谦不欲与瓦剌和谈,拥立新帝,是想置太上皇您于死地啊!如此之人,罪不容赦,应杀之而后快!”
石亨曾向景帝举荐于谦之子于冕为侍郎,于谦非但不领情,还要景帝惩戒他;还有,石亨的侄子石彪,为人贪酷,骄横不法,于谦便向景帝参了一本。景帝大怒,将石彪贬到大同戍边。
因为这两件事,石亨对于谦也恨得牙痒痒的。现在他成了复辟重臣,不借机报复于谦,那也显不出他是一条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汉子了!
朱祁镇呆呆地看着他俩,迟疑不决地说:“北京保卫战,于谦功不可没,不宜逮捕议罪!”
徐有贞急了,挥舞着胳膊,疾言厉色地说:“皇上,于谦是拥立新帝的始作俑者,不杀掉他,您复位一事就明不正言不顺啊!”
朱祁镇无可辩驳,叹了口气道:“好吧,就照二位爱卿的意思,拟旨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