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晨光里的新竹
作品名称:清水里的刀子 作者:王真波 发布时间:2025-09-25 07:44:09 字数:4839
大寒过后,扁担山仿佛从沉睡中缓缓苏醒,那厚重的积雪像是被晨光温柔地唤醒,开始了一场静谧而又美妙的消融之旅。竹丛间,残雪顺着修长的竹节,如晶莹的泪滴般悄然滑落,在松软的泥土里汇聚成一个个小小的水洼。这些水洼宛如一面面精致的镜子,倒映着渐渐明亮起来的晨光,闪烁着细碎的光芒,恰似撒了一地的碎银,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几分梦幻与诗意。
在这如画的清晨,小勇依旧保持着他的习惯,每天都会早早地前往盟誓滩。他心心念念的,是去看看去年新盟员们插下的竹枝。在夜郎古老的“护苗”习俗里,新竹发芽被视作“山江佑盟”的祥瑞征兆,每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都仿佛承载着一份守护的希望,蕴含着对这片土地和“护江盟”的深深祝福。
经过了一整个冬天风雪的洗礼,不少竹枝已然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像是给这片清冷的天地带来了一抹鲜活的色彩。有些竹枝甚至已经长出了细细的竹茎,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灵动的舞者,正欢快地跟晨光打着招呼。竹梢上还沾着尚未完全融化的雪粒,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透着一股在艰难环境中倔强生长的勃勃生机,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这天清晨,小勇如往常一样,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向盟誓滩。当他刚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就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静静地蹲在竹枝旁。只见那身影手中拿着一把小竹铲,正小心翼翼地给竹苗松土,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呵护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小勇心中好奇,加快脚步走近一看,原来是坝子村的小娟。
小娟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蜡染短褂,那精美的蜡染图案犹如一幅灵动的画卷,衣襟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鱼纹”,仿佛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弋,彰显着坝子村与水的紧密联系。她的头发上沾着些许雪粒,宛如点缀着晶莹的珍珠,但她却丝毫不在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竹苗的照料之中。她的小脸蛋被寒风吹得冻得通红,如同熟透的苹果,但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满是专注与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这些需要她呵护的竹苗。
“小娟,这么早来给竹苗松土啊?”小勇轻声问道,脚步轻轻走到她身旁,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小竹铲上。那是去年小勇教她编竹器时,特意选用坚韧的“护苗竹”为她制作的。竹铲的手柄上,精心刻着小小的鱼图案,线条流畅而细腻,仿佛鱼儿即将跃出竹面。竹铲的边缘被磨得光滑无比,那是小勇为了防止伤到小娟娇嫩的小手,花费了不少心思打磨而成的。
小娟听到小勇的声音,抬起那张冻得通红的小脸,眼中闪烁着光芒,手中的竹铲还沾着湿润的泥土。她用力地点点头,说道:“小勇哥,我看这些竹苗好像有点蔫蔫的,就想着给它们松松土,再去江里提点水来浇浇。阿爸说呀,竹苗就像咱们‘护江盟’的孩子,要好好照顾,才能长得高、长得壮,像咱们‘护江盟’的人一样,能扛事、能守江。”说着,她像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竹瓢,瓢里盛着从江边打来的清水,那清水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流动的水晶。她轻轻地将水浇在竹苗根部,动作轻柔得如同母亲在呵护婴儿,生怕一不小心就冲坏了刚刚松好的土。
小勇听着小娟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缓缓蹲下身,伸出手,指尖触碰到湿润的泥土,那带着雪融后凉意的泥土,仿佛也在传递着大地的生机。他轻声说道:“你说得对,小娟。竹苗跟人一样,都需要用心去照顾。你看,这些竹枝是去年新盟员们插下的,现在它们发芽了,就好像‘护江盟’的传承,也在慢慢成长壮大。以后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这些竹苗一样,在‘护江盟’的守护下,茁壮成长,一起守护这山这江。”说着,他又耐心地教小娟分辨竹苗的“旺相”,“你仔细瞧瞧这株,芽尖直直朝上,颜色鲜绿欲滴,这就是‘旺苗’,以后肯定能长得又高又壮;要是芽尖弯着,那就得多让它晒晒太阳,多松松土,这样它才能长得好。”
两人一边松土,一边轻声交谈着。小娟像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着她每天在盟誓滩的点点滴滴。她告诉小勇,自己每天都会早早来到这里,给竹苗浇水、松土,还会跟竹苗说好多好多话。她会告诉竹苗,江里的鱼又多了起来,那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维护着护鱼栅,让鱼儿们有了更安全的家园;她会说林晓姐在邻镇教孩子们编竹结的事,那些孩子们学得可认真了,对竹编手艺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竹苗能听懂我的话吗?”小娟突然仰起头,眼中满是天真无邪的光芒,手里还轻轻碰了碰竹苗的嫩芽,那动作就像在跟一位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打招呼。
“能呀,”小勇微笑着,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那温暖的手掌仿佛传递着无尽的鼓励和肯定,“竹可是有灵性的呢,你对它好,它都知道,就会努力好好长大。等以后它长成了高大的竹子,不仅能牢牢地固住泥土,挡住汹涌的浪涛,还能给江里的鱼儿遮阴避暑,是咱们护江的好帮手。就像你现在用心照顾它,等你长大了,也能像它一样,成为‘护江盟’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就在这时,远处江对面的小路上,一个身影正快速地奔跑而来。那是陈雨,她穿着一件鲜艳的红色外套,在白雪皑皑的背景里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为这片银白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热烈的色彩。她的背包上,挂着去年的竹制盟徽,那盟徽在风中轻轻摇晃,红绳如灵动的音符,在风中翩翩起舞。
“小勇!我回来啦!”陈雨一边挥舞着手中的背包,一边大声呼喊着,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那声音清亮得如同清晨鸟儿欢快的歌声,在这片宁静的山谷间回荡。“我特意赶在开春前回来,就想看看盟誓滩的竹苗,看看你们,还带了城里朋友的心意呢!”
话音未落,陈雨已经跑到了竹苗旁。她迫不及待地蹲下来,目光紧紧地落在自己去年插下的那根竹枝上。如今,这根竹枝已经长到了半人多高,竹茎泛着清新的浅绿,宛如翡翠雕琢而成。竹叶上挂着晶莹的雪粒,她轻轻一碰,雪粒便簌簌落下,如同天女散花,落在她的手背上,凉丝丝的,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但眼中的惊喜却丝毫未减。“它真的长高了!”陈雨惊喜地说道,声音中满是激动与欣慰。她伸出手,轻轻摸了摸竹叶,指尖细细地感受着叶片的纹路,仿佛在与这株竹苗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我在城里的时候,每天都想着它,想着你们有没有给它松土、浇水,生怕它熬不过这个寒冷的冬天。现在看到它长得这么好,我就放心了。”
小勇看着陈雨激动的模样,眼中满是笑意。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心制作的竹制小牌子,牌子上刻着“陈雨的竹”几个字,旁边还仔细地刻着去年插枝的日期,边缘缠绕着一圈鲜艳的红绳,在阳光下闪烁着喜庆的光芒。“这是我给你做的。”小勇递过竹牌,说道,“按照布依族‘认苗’的规矩,挂了这个牌子,这株竹就跟你认亲啦。以后啊,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一想起它,就知道盟誓滩的竹还在,‘护江盟’的人也都还在,大家都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陈雨接过小牌子,眼中满是感动。她小心翼翼地将小牌子挂在竹枝上,把红绳绕着竹茎仔细地缠了两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生怕被风吹掉,仿佛这不仅仅是一块竹牌,更是她与这片土地、与“护江盟”紧密相连的象征。挂好牌子后,她又急忙从背包里拿出一叠照片。这些照片的边缘用竹汁涂了一层保护膜,那是为了防止照片受潮,能够长久地保存。
“这是我在城里拍的。”陈雨一边说着,一边将照片递给小勇和小娟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把‘护江盟’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讲咱们怎么护江、怎么编竹器、怎么在盟誓滩插竹枝……他们都特别羡慕,说等开春了,也要来扁担山,加入‘护江盟’,一起护江,一起学咱们的老手艺。”
照片里,记录着陈雨在城里的点点滴滴。有她在大学里讲“护江盟”故事的场景,黑板上画着清水江的蜿蜒身姿和高大的竹王树,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神秘土地的向往;有她给同学们展示蜡染布的样子,布上那幅精美的“山江图”引得大家纷纷围过来,惊叹于这古老技艺的魅力;还有同学们画的竹与鱼的图案,有的画着竹筏在江面上悠然飘荡,有的画着坚固的护鱼栅守护着江中的鱼儿,每个人的画里都藏着对扁担山、对清水江深深的向往。“你看这张,”陈雨指着一张照片,上面是几个大学生围着竹制盟徽,眼中满是好奇与憧憬,“他们说,以后也要做盟徽,挂在自己守护的河边,像咱们一样,把护江的规矩刻在心里。”
“太好了!”小勇看着照片,心中满是欢喜,腰间的护江刀轻轻蹭着衣襟,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以后会有更多人加入‘护江盟’,咱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护江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到时候,这山这江会变得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有灵气,咱们的守护也会更有意义。”
不知不觉间,太阳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那温暖的晨光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盟誓滩上。积雪开始迅速地融化,竹苗上的雪粒渐渐变成了晶莹的水珠,顺着竹叶缓缓滑落,滴落在泥土里,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首温柔的歌,诉说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诞生。
陈雨和小娟一起,忙碌地穿梭在竹苗间。她们给每一株竹苗浇水,那清澈的江水仿佛带着她们对竹苗的期待,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她们给每一株竹苗挂上小牌子,小娟负责给坝子村的竹苗挂,陈雨则细心地给外地盟员的竹苗挂,每个牌子上都精心刻着盟员的名字和插枝日期,仿佛在为这些竹苗注入一份特殊的记忆与情感。而小勇则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他用竹制的笔记本,仔细地记下每株竹苗的高度、芽数,还准备写进下次的“竹信”里,让远在外地的盟员也能知道自己的竹苗长得怎么样,让他们即便隔着遥远的距离,也能感受到盟誓滩的勃勃生机。
“小勇哥,开春后,咱们还会一起编竹筏吗?”小娟停下手中的动作,眼中满是期待地问道。她手里还拿着刚挂好的小牌子,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也想跟你们一起去江里捕鱼,一起巡江,像石头哥一样,帮着看鱼群,守护咱们的清水江。”
“当然会呀。”小勇微笑着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清水江。江面上的冰开始融化,在阳光的照耀下,能隐隐看见水下鱼儿游动的身影,它们欢快地穿梭在江水中,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开春后,咱们还要教新盟员编竹器、织蜡染,一起检修护鱼栅,准备竹王节的祭祀。今年的竹王节,肯定会比往年更热闹,会有邻镇的人,还有城里的朋友,都来跟咱们一起祭拜竹王,一起立下守护的盟誓。”
陈雨也兴奋地说道:“我要把城里的朋友都带来,让他们看看扁担山的竹有多绿,绿得像翡翠一样;看看清水江的鱼有多鲜,鲜得让人垂涎欲滴;看看咱们‘护江盟’的人有多齐心,心齐得像一家人一样。我要让他们也爱上这里,愿意守护这里,把咱们护江的心意传到更远的地方。”
三人忙完手中的活儿,静静地坐在盟誓滩的芦苇旁。芦苇已经泛出浅黄的颜色,虽然历经了寒冬,但依然挺拔地站立着,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和那些充满希望的竹苗。他们静静地看着晨光里的竹苗,那嫩绿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鲜艳,仿佛每一株都在努力生长;看着远处的清水江泛着金红的光,那波光粼粼的江面仿佛是大地的镜子,映照出天空的壮丽;看着天边渐渐散开的云霞,如同五彩的锦缎,为天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他们的心中,满是安稳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无比美好。
小勇轻轻摸了摸腰间的护江刀,刀鞘里的枫香叶碎在晨光里泛着浅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盟徽挂在脖子上,贴着胸口,暖暖的,仿佛揣着一颗跳动的守护之心。他知道,春天很快就要来了,江里的冰会彻底融化,鱼儿会更加欢快地游弋,竹苗会长得更高更壮,“护江盟”的故事也会继续书写下去。会有更多的人,被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吸引,带着对山江的向往,纷纷赶来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会有更多的竹苗在春风的吹拂下,破土而出,带着守护的希望,茁壮成长;会有更多守护的约定,被刻在竹牌上、藏在盟誓里,成为大家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会有更多传承的温暖,像这晨光一样,洒在每一株竹苗上,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而他,会一直在这里,带着护江刀,带着盟徽,守着这山这江,守着“护江盟”的每一个人,守着这份传承与情义,直到永远。直到晨光里的新竹长成参天大树,能够为江中的鱼儿遮风挡雨,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片清凉;直到清水江的鱼儿游向更远的地方,带着“护江盟”的气息,传递着守护的故事;直到这份守护,成为山与江永恒的风景,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最温暖的念想与力量,激励着他们继续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让这份美好的传承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