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寻找柳永遗留的宝藏(北宋篇) 第一部 临轩放黜>第三十四章 临轩放黜 十、一鹤冲天

第三十四章 临轩放黜 十、一鹤冲天

作品名称:寻找柳永遗留的宝藏(北宋篇) 第一部 临轩放黜      作者:自咏诗      发布时间:2025-09-23 13:57:08      字数:3336

  众举子见皇上震怒,吓得跪在那里大气不敢出,已经唱名在榜上的心里暗自埋怨,唯恐皇上一怒之下再重新评定;也有因此便无端恨上柳三变的,担心皇帝迁怒,取消本届贡举殃及池鱼;而少数未被录取的举子则幸灾乐祸,且又加上一丝侥幸心理。
  但是多数举子心里并不是这样想,他们对柳三变的无端被黜愤恨不平,但是敢怒而不敢言,甚至不敢将不满情绪流露到脸上。他们只能默不作声地,向柳三变这边投以同情、关切的目光。
  在许多举子的心里,柳三变就是个状元的料,听他的谈吐、见识颇受启发,而他又待人以诚,谦和、平易、热心,认识他或与他有一面之识的举子,都对他赞不绝口,引以为荣。
  无论是礼部试还是殿试结束后,考生最关心的是上榜名单。举子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名字在不在榜上,其次就是找一找认识的同乡和朋友。而在不认识的人中,他们最关心的是“柳三变”这个名字。见到柳三变的名字赫然榜上,心里都很愉悦,为有这样一个同年感到骄傲,也许多少年后会借此人名气,使自己也名垂史册。
  一旁的卫士踢了一下柳三变的腿,低声提醒他:“还不谢恩!”至此,柳三变方才彻底清醒,知道失败已是板上钉钉不能更改了,人逢绝地不禁豪气顿生。
  柳三变终究是柳三变,自信自负,眼空无物。他空有满腹的才学文章,平日里总要遮遮掩掩,不想让人说是轻狂、显露。此时百感交集,想到与这所谓的刘公子的几次谈话,曾说到自己即使在官场上一事无成,也要在填词上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当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
  他跪在那里,耳听到一阵嘈杂,反而镇静下来,心里一阵清明一阵迷糊。一看今日之事都是因己而起,唯恐怕连累了阎总管,连忙叩头朗声说:“皇上,草民有话奏明圣上,今日事本因我起,既然是圣上让草民且去填词,这进士今生做不成也罢,此事怪不得别人,怪只怪我柳三变命途乖舛,无缘为朝廷効力。以今之势论,草民今生只剩下填词这一条路了。”
  说着说着,柳三变竟在这庙堂之上站了起来,站殿官见到这等大胆无礼的举动,赶忙上前喝斥:“跪下!”
  柳三变却不理会,转脸左右看看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和高大巍峨的宫墙,朗声叹道:“皇上的批语自古未闻!草民孤陋寡闻,只知道试卷上可以批文理不通,辞不达意,甚至可以骂它狗屁不通,却从未听闻和填词联系一起。罢了,草民今生再无机会站在这里,圣上金口玉言让草民填词,草民奉旨,只就今日之事填词一首。”
  他边说边想着那回秋叶黄索词之事,今天就再让你看看,让天下人看看什么叫出口成章,他大声喊道:“唉!书生意气,本想着致君尧舜上,报效国家,可怜天不佑我,今生再无缘到此。既然是人生最后一次,也算是机会难得,草民现在就有一首词献给陛下,也让那些看不上填词度曲的所谓大儒、高官见识见识,什么叫才思敏捷,什么叫文章立就。草民今天当着天下人之面口出狂言,草民只要今日不死,今生定要成为填词大家,传名后世。朝廷今日断了我仕途之路,我偏要在填词上扬名,做个白衣卿相,让天下人看我柳三变何如人也!就以今日之事为题,赋词一首献给皇上,调寄《鹤冲天》!”
  晏殊此时心惊胆战,唯恐柳三变借着填词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赶紧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在国家抡才大典上撒野,成何体统,快点儿将他赶出宫去!”
  柳三变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哪里还在乎晏殊的态度,他哈哈一阵狂笑,“你骂我是狂徒?不错,我就是狂!我是凭借真才实学站在这里的,时运不济,我不怨天不怨地,雷霆雨露皆是皇恩,要怨只怨我命不好!”
  他边说边抬手点指着,前面殿阶上站立的黑压压的官员,激愤地说:“我看你们这中间,许多人都是酒囊饭袋,别看你们一个个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人五人六的站在庙堂之上。依我看,除了少数人是饱学鸿儒,有着真才实学之外,多数都是沽名钓誉之辈,长于插科打诨、哗众取宠之徒。我今日固然临轩遭黜,我自认倒霉,但也容不得他人对我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柳三变的话等于是骂了全天下读书人,似乎全天下就他有真才实学,招致后来更多人对他攻击。但此时他拼将一死,哪里管得了那许多?
  晏殊指着柳三变的手直哆嗦,嘴干张着说不出话,偷眼看向皇上、太后。太后和皇上一语不发,面色凝重。
  其实皇上心里极不是滋味,他很想让柳三变发泄发泄,免得把他逼疯,不忍看这个自己非常欣赏的风流才子的凄惨相儿。
  柳三变冲着晏殊嘲弄说:“皇上金口玉言封的我‘且去填词’,并没说我只能在哪儿填词,皇上的话你也听到了。我从现在开始就是奉旨填词了,你敢抗旨不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晏殊哪里还敢再说话。
  柳三变倒身下拜,叩头起身,仰天大笑吟道: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刚刚吟完上阕,晏殊见是个机会,急忙喝止。太后却在帘后发话:“考生失意失态可以谅解,让他诵完。”
  柳三变稳住心神,接着吟道: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至最后一句,竟以一声悠扬的唱腔结束。柳三变在疯狂的大笑声中,踉跄着向殿外走去。
  别以为这个时候的柳三变脑筋冲动,处于疯狂状态,他的心里清醒得很,尽管突遭灭顶之灾,他却能在瞬间强迫自己保持住尊严,这是他平时严于律己、言行合一的结果。
  柳三变虽然也有一瞬间的慌乱、失态,但他却马上意识到,这正是他向全天下人抒发胸臆,宣示胸中豪情壮志的机会。这些也许在平时反复思考过,也许只是此时此刻的激情爆发。
  他选《鹤冲天》词牌,也颇有象征意义,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一鹤冲天,拔地而起,御风而行,翱翔于天地之间,让人一看、一听便不能忘。也许他平时研究过这个词牌,也许是为抒发自己的激情而突然想到,总之在今天这个场合就像是一声霹雳,这三个字深深地烙在世人心头。
  上阕最后一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表达了他的冲天志向,人的一生只消在某一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就是极大成功了。柳三变做到了,“白衣卿相”一词,也永远的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也成了无数学子激励自己的奋斗目标。
  下阕最后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固然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失意,但并不完全消沉,含有另辟蹊径、求实务新的意思,更受天下士子的喜爱。
  也别怪柳三变对头天晚上,王拱寿的患得患失看不上眼,真到了自己这儿就如此失态。他与王拱寿的情况不同,王拱寿认为自己考得不好,自怨自艾。而柳三变却丝毫没觉得自己错在哪儿,对考试成绩很自信,唱名之日遭受黜落的结果,做梦都想不到,故此柳三变的激愤、忘乎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不能忍一时之忍,给他的前程造成的伤害是无法补救的。尽管他的遭遇和遭受的不公得到许多人的同情,奈何他的疯狂举动却又犯了大忌。如果一语不发忍了下去,说不定事后给他个“同进士出身”还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真是那样,也就不是那个自负胸中才学、眼空四海的风流人物了。
  柳三变不知道,其实知道了也没用,就在前面官员的队伍里有个人,年龄与他差不多,甚至比他还小了几岁,名叫宋绶,是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他是在二十年前的一次贡举中“赐同进士出身”,如今不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了吗。
  年轻人有失败的本钱,失败了可以再来,再失败再起来,大不了还可另辟蹊径,前面总会有路可走。
  可对于柳三变来说就不行了,几考不中,已经四十多岁了,脚下这条科举仕途的路基本堵死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有些人皓首穷经,到了六、七十岁还在考,也许最终能挣得个名分,可是柳三变却连这样一条窄路都行不通。
  别看他如遭受晴天霹雳,五内俱焚,但他心底还有一丝清明在,他知道自己这番远不是考试不合格那么简单,今天当着天下举子遭黜,无异于皇上宣告了自己在仕途上的死刑,即使以后届届都去考,哪个考官敢推翻皇上今天的决定?
  那就是说,无论今后你考不考,反正到时准被刷下,还会落一个文章不通、屡考不中的臭名。这次是真的把他逼上了绝路,柳三变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
  就在柳三变被卫士半搀半架地,将要走出崇政殿时,一声大吼从天而降,“不要让柳三变走了,把他带回来!”
  卫士不明所以,又上来两个,将柳三变推推搡搡地拖了回来。
  有人随声附和道:“对,不能便宜了这个狂徒,杀了他!”
  “杀!杀!”
  “皇上——,让他奉旨填词,太便宜他啦!”
  “皇上千万别心慈手软,放黜了他!”
  “干脆杀了他!”
  狂暴的吼声在殿院上空激烈冲撞着,敢在皇上面前大喊着杀呀杀的,这是要政变吗?还是……?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