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65、老同学

65、老同学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9-19 08:35:13      字数:4708

  从六中回家的路上,刘庆军心情沉重:榜上无名。
  俩人各自骑着自行车,并排而行。
  侯真准不断安慰:“老二,不能恢心,再复习一年就是。你们老师不是说了,通过预选的回校复习,复习费优惠,你不用愁钱,我出。”
  刘庆军士气低落:“大哥,我哪有脸面回村,真是村里人说的,白瞎三年粮食。平时还觉得自己有点本事,考不上大专,考个高中专也行,唉,我真没用。”
  侯真准说:“不能这样说,老二,好事多磨,能当年考上最好,考不上从头再来,你们同学当年考上大学的也不多吧。看看我,联中我还复习了三年,结果啥也不是。”
  同样落榜的卢公平在第一时间给陈一鸣打来电话,告知高考的情况。
  陈一鸣心情平静,自己不是考大学那块料,能够高中毕业已经完成父亲交给的任务,但是对于刘庆军落榜颇是同情:“那么用功的一个同学,竟然也是榜上无名,太可惜了。”
  侯真准和刘庆军回到西营村时,罗万有已经从陈一鸣那里获知消息,专门跑到营坊镇卫生院对过的大柳树底下等候。如果在咸菜店,生怕父亲问这问那,刘庆军脸上挂不住。
  刘庆军的脸上挂着名落孙山的神情,罗万有接过大哥手里的自行车,还是问:“大哥,二哥不大顺利吗?”
  侯真准没说话,摇摇头。
  刘庆军故作轻松:“白搭,空欢喜一场,没考上,瞎耽误三年功夫,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家种地呢。”
  罗万有摁着侯真准的自行车铃:“自古英雄多磨难,二哥,今年不行明年,明年不行后年,你不是说过,在咱这里连进趟县城的客车都没有,要想走出去只有靠自己,咱这里没捷径,只有考学这一条路。刚才来的时候我打听过,鲁青华也没考上,升子和段利连预选都没过呢。”
  鲁青华同样落榜似乎不能算是安慰,毕竟八中的实力摆在这里,但是刘庆军的落榜却绝对是鲁青华最好的借口:六中的都没考上,我们八中算啥?
  刘成贵很失落,走在街上怕有人打招呼,老是感觉周围在看他们家的哈哈笑,老二没戏,老三落榜。他很无奈,尽管之前安慰过自己,今年考不上再复习一年,但真正让儿子回校复习又有所犹豫:要不要让儿子复习,如果复习一年还考不上,岂不更没脸面?
  住在宁崮山林场的刘晓红听到弟弟落榜的消息回到娘家,见到父亲仍在唉声叹气,问:“爹,老三自己不愿意去复习吗?”
  刘成贵抽着自卷的旱烟:“我看他愁眉苦脸的,没有问他。重要的是他再复习一年,再考不上咋办,瞎耽误一年粮食不说,面子上更挂不住啊。”
  刘晓红说:“这有啥面子不面子的,现在家里不缺劳力,叫老三安心复习,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只要政策允许就要考,您不也常提起过,《三字经》里说,‘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人家宋朝的梁灏年年高考年年落榜,八十二岁不就一举夺取状元了吗?”
  刘成贵苦笑一下:“事是这个事,可——”
  母亲巧英不大同意:“我看咱家没有吃国库粮的福气,早早给老三找个媳妇,让他安心种地吧,要是不愿意下力就去学门手艺,那个鲁三手有亲戚会木工,去学木匠就不孬。要是不愿意当木匠,学着做小生意也行,现在咱家缺做生意的。”
  刘晓红说:“我的亲娘哟,现在计划生育这么严,又不能早结婚,你叫老三在家里干啥?趁机叫他复习,老三要是考上大学,媳妇还不挑着找?你看看老罗家的罗小兰,听说今年考上中专啦,她高中毕业在家种地,嫌种地累又去联中复习三年,只要考上谁还管你复习几年?”
  的确,今年老罗家的二妮罗小兰考上初中专,村里正传得热闹。
  刘成贵狠狠地吸一口烟:“嗯,看来是没有揣不肥的猪,行,就叫老三复习,考大学!”
  此时的刘庆军正在造纸厂鲁三手的办公室里,鲁三手同样劝他复习:“孩啊,《三字经》读过吗,‘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宋朝这个梁灏,人家八十二岁才考中状元。还有本小说叫《儒林外史》,初中语文课本上有篇叫《范进中举》的,那个范进考了二十多次才考上秀才,五十多岁才考上举人。孩啊,你才考了一次呢。”
  刘庆军纳闷:“三爷,《三字经》在你家见过,有《儒林外史》吗?咋不给我看看。”
  罗万有说:“嘁,看来三爷家里宝贝不少,得空我再去踅摸踅摸。”
  刘庆军说:“要我向范进学习,还是学习梁八十二?”
  鲁三手笑了:“叫小有说说,你二姐复习了几年,今年不是考上初中专了吗?”
  罗万有有点不好意思:“俺二姐高中毕业在家种地,干了没俩月嫌脏嫌累,重新回联中复习三年这才考上的。这下俺爹俺娘乐坏了,正商量着叫亲戚朋友来喝酒呢。对啦,听说史春草又没考上,见俺二姐考上急眼了,说是继续复习。”
  鲁三手点头:“对啊,一个女孩子都不怕复习,你害怕啥,最后只要考上就是成功!”
  看来是巾帼不让须眉,既然如此,刘庆军还有什么好说的。
  英雄不问出处,考中不问几次,看最后结果。
  参加过高考的落榜生进复习班,六中来者不拒,刘庆军很轻松回到六中复习再战。
  今年六中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差的一年,好多老师将原因归结为李有地的离开学校,也有老师认为是大家心思活了,都在想着门路让家人挣钱,教学的精力受到影响。为此,六中一气招收五个复习班,大挖到篮子就是菜的架式。
  看大门的老邢非常高兴:学生越多小卖部越红火,招十个班才好呢,反正到最后有预选把关。
  刘可道和段利不愿感受复习的煎熬,直接没有复习的打算,刘成钢和段会计只好另想良策:看来这俩孩子的确没有考大学的命。
  父亲已亡,姐姐接班到矿上工作,鲁青华不想在家闲着,同样来到六中复习,这样终于可以和高小满同校了。
  此举正合刘成钢心意,有更多的时间到鲁家与二凤研究“工作”。
  很巧,刘庆军所在班的班主任仍然是王青山,同学以原六中的学生为主,其他各中学的都有。
  张言之重新回来复习,雷振羽、陈柱气也是铩羽而归,熟悉的同学回到熟悉的环境,再次朝目标奋斗。
  刘庆军问陈柱气,高考前派出所魏所长说过,凭他看足迹找罪犯的本事可以安排进公安系统,他为何不去找魏所长。
  陈柱气说,想凭真本事考上公安院校,如果真考不上再说。
  刘庆军雷振羽很为陈柱气可惜:这么好的机会,考大学不也是为了一个工作吗,当警察多威风,可惜这样的好机会没有找上自己。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既然自家没有船可乘,只能挤独木桥,挤进河里只要淹不死,爬上河岸稍作休整,练好本领,接着汇入队伍,继续挤。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过独木桥非成功。
  刘庆军切身体会到复习班的心情,每天晚自习之后自觉加入点着蜡烛学习的行列,至于效果如何,自己都没有数,至少心里感到安慰一些:晚上都在点灯熬油,对得起父母带给的煎饼咸菜,对得起一星期两块钱的生活费。
  当然,如果不在教室里挑灯夜战,回到宿舍也无法入睡,毕竟同班同学来自不同的高中,混熟之后无话不谈,雷振羽总结出一个结论: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男生必谈女生。尤其让原六中同学念念不忘的阎琳娜在元旦晚会上的惊艳一跳,更成为在其他学校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你们见过那样的喇叭裤吗?
  十八岁,正是青春萌动的时候。
  王青山发现班内出现不好的苗头,有些同学的主要精力不是用来学习,而是把学校当成谈情说爱的场所,这在以往的复习班中没有发现。
  与团委书记朱元宝说及此事,朱元宝也很是无奈:“前几年的学生哪里有敢谈恋爱的,即便有这么一对两对的,都是偷偷摸摸,生怕让老师同学发现,现在倒好,教室里主动换成同桌,下课后成双成对出入校园,星期六下午直接给你来一个‘夫妻双双把家还’,真让人没有办法。”
  王青山点头同意:“谁说不是呢。我班上就有三四对,都是其他高中来复习的学生。以后咱们招复习生要严格把把关,不能剜到篮子里就是菜,为了那几十块钱的复习费,啥人也要,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升学率,还会影响真正想考学的学生。朱老师,你们得向校长反映反映,下一年再就这样可不行。”
  朱元宝苦笑一下:“我们反映过,不过黄校长说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所以多招一些复习生多收些复习费,可以给老师们改善一下福利条件。黄校长认为谈恋爱也很正常,毕竟改革开放吗。他甚至说,还记得有个女学生在元旦晚会穿喇叭裤的事吧,惹得多少学生不安心。但是到街上走走,咱这边厂矿多,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已经不稀奇了。咱们六中处在这个环境,能独善其身吗?搁在以往,有几个老师西装革履,自从杨红军做出样子之后,年轻点的老师都穿上西服了,时代在变化。”
  看来,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现象,教数学的王青山感叹自己思维的守旧。但是,老师的主业是教课,学生的主业不该就是学习吗,用马克思燕妮作挡箭牌,可是世上能有几个马克思呢?
  花前月下,灯影书香,各有风景。
  期末考试过后,学校照例加班补课。
  寒假的校园依然是考中学子省亲的地方,今年比以往更热闹一些。
  刘庆军有些感冒,躺在宿舍休息。迷迷糊糊中走进几个同学,谈兴颇浓,烟味直往被窝里钻。
  “在大学里根本不用使劲学习,都是谁教课谁出题,老师还能让你不及格?真他娘的舒服。”这是郭庆楼的声音,今年他考上东舟农业学院,虽然是专科,却是志得意满,也应该志得意满。
  “唉,我们还得再熬一年,也快啊,半年又过去啦,到时去省城达舟找你。”雷振羽的声音。
  “其实你们再复习一年更好,一步到位,直接考个本科,比我这高中专强多了。”王光明的声音,今年他考上达舟财会学校,高中专。
  “别提咧,我今年直接没捞着进考场,我要是参加高考,最差也得是个专科。”张言之心里不服气,但是命不好。
  郭庆楼抽一口烟,很潇洒地吐个烟圈:“言之有理,不过各科的复习还得讲究方法,我觉得老是做试题做试题,这不是个办法,这方面咱学校不如一中,如果咱们六中的老师像一中似的,我肯定能考上本科,唉,耽误了。”
  王光明附和道:“对对,今年人家一中的数学老师就猜中一个高考题,咱六中光知道做题做题。”
  “所以今年咱没有一中考得好,听说三中上升得很厉害。”
  ……
  在村里有锦衣回家的马加佑,六中也不乏郭加佑、王加佑。刘庆军想嗤之以鼻,但是感冒鼻子不畅通,只好在心里不屑,忽然间想起王光明高考借走的十块钱一直没还,想开口问一句,刘庆军又觉得自己太小气。
  几个人正在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纵论时事,宋六金和卢公平走进宿舍。
  宋六金大大咧咧地说:“哥几个,回来传经送宝啦,怎么全是专科中专的,没有一个考上本科回来的,可惜了,可惜了。雷子,我用不上,你们要好好听听,争取考上个专科啥的。”
  宋六金从内心看不起回到宿舍炫耀的这些同学,怎么看都有一种穷人乍富的感觉。
  卢公平本不想来凑这种热闹,但是宋六金执意拉他过来,顺便看看有没有漂亮的复习女生,如果愿意还可以蹭顿饭。
  卢公平坐在熟悉的床上,转头四下打量,发现刘庆军躺在被窝里,喊:“军子,快起来吧,别装啦,你能躺得住?来,听听他们的经验有好处。”
  此时郭庆楼王光明自然不把卢公平放在眼里,他们已经是大学生,毕业分配就是国家干部,卢公平虽在县交通职工学校读书,身份是工人,差别太大。
  郭庆楼说:“装,也可以,但是得有资本啊。”
  王光明直接起身去厕所解手。
  宋六金说:“行啦行啦,你们都比我强,公平上交校是次要的,阎琳娜差不多一星期进城一趟去交通学校吧。公平,等会叫上她一块吃饭吧。”
  卢公平一扬脸:“去去,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倒没啥,你别影响人家一个女孩子。”
  自从元旦晚会阎琳娜来到班内献艺,她竟然一眼看上卢公平,这一年来没少跟卢公平套近乎,惹得宋六金眼馋,但是卢公平却一直冷若冰霜。作为冶庄镇党委书记的儿子,其婚姻里的爱情因素排在第二位,政治要排在第一位,况且已有传言,卢延安很快就会升任副县长。
  宋六金叹息:“公平,你真让人无奈,送上门的买卖,多美啊。军子,赶紧起来听课。”
  刘庆军不想与郭庆楼王光明掺和,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在此吃饭,刘庆军肯定要掏钱。
  宋六金说:“雷子,你约约人,请大学生同学吃个饭吧,我和公平陪陪,赶紧的。”
  雷振羽想叫着刘庆军一块,刘庆军躺在被窝里,得感冒的鼻音很重:“庆楼、光明,你们下一次来的时候我请,这次没法陪你们啦,见谅见谅。”
  刘庆军确实感冒,听着声音不轻。令刘庆军想不到的是,他没有出席饭局却成为酒桌上的主角。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