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真神奇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9-12 10:00:39 字数:4980
六中高三毕业班寒假补课,由于食堂关门,多数学生都带着一些零钱到校外买吃的,今天冶庄大集,当有学生返回宿舍准备拿上零钱赶集时,却发现宿舍被盗。
看到公安边三轮摩托车进校园的同学说,高三(3)班男生宿舍也被盗,民警正在那里勘查现场。被盗的同学纷纷来到高三(3)班宿舍,准备向民警报案。
宿舍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学生,雷振羽和刘庆军、张言之提醒围观的同学不要踩踏地上的粉笔圆圈,以免破坏现场。
民警简单记录被盗现场之后就想离开,不料陈柱气却说知道小偷的情况。
民警不屑一顾,用鼻子说话:“哼,要是你们能自己找到小偷,还用公安局干啥?”
陈一鸣说:“沉住气,你快向警察同志说说情况,警察同志挺忙。”
陈柱气看着宿舍门外围观的同学,对民警说:“警察同志,这里人太多,咱找个僻静的地方说吧。”
毕竟是所长亲自安排的,陈一鸣盯着不放,民警只好走到宿舍门口大声说:“想要破案就不要围在这里,破坏了现场怎么破案?赶紧回去,一个班留下一个班干部说明情况就行,赶紧回去。”
此时正在值班的团委书记朱元宝闻讯赶过来,与民警打过招呼之后,将围观的学生劝回各自教室,高三(3)班无关人员也被驱离宿舍。
宿舍里只剩下朱元宝和陈一鸣、郭庆楼、陈柱气。
民警带着一脸不屑对陈柱气说:“你叫什么气,你既然划了这么多圈,你就说说吧,现在没有外人了。”
“这个人不超过二十五岁,身高不超过一米七,男的,他穿着一双棉鞋,尺码不算大,应该是41码,最明显的特点,他左腿是瘸子,偷了东西之后先进茅房,从茅房出来通过学校大门走出去的,大模大样,一点也不紧张。”陈柱气说。
朱元宝和陈一鸣、郭庆楼惊奇地看着陈柱气,民警更是张大了嘴:这是一个高三学生的推断?
民警还没开口,朱元宝先问:“陈柱气,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民警看着地上的圆圈,在思索陈柱气的推断,陈一鸣和郭庆楼心里自问:真是这样吗?
陈柱气指着圆圈说:“你们看,从脚印来看,边缘模糊,这既不是球鞋,不是皮鞋,也不是布鞋,只能是棉鞋。你们再看,右脚印清晰,左脚印有点轻,并且两个脚印之间的距离比平常人的要宽,左脚印有点外撇,可见他是左腿瘸。”
民警看着地上的脚印,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不足二十岁的高中生,经过陈柱气分析,对照地上的脚印,推断合理。
顺着圆圈,他们几个人走到宿舍外面,有些圆圆有脚印,有些并没有脚印,民警问:“这些圈里并没有脚印啊,你为什么也划出来?”
陈柱气解释道:“这些圈里虽然没有明显的脚印,但是你看这两粒小砂子与周边的明显不同,朝上的一面沾有土,你翻开看一下,朝下的这一面却是干的,这说明是被棉鞋踩上去后一抬脚带翻的。”
有道理,有道理,民警态度缓和下来,干了多年的民警未必能有如此发现。
民警又问:“看这脚印,41码没有问题,你怎么知道不超过二十五岁,身高不超过一米七呢?”
陈柱气挠挠头:“这是我经常观察的经验,我根据脚印推测的,具体有啥道理我也不好说。”
看着消失在学校大门口的脚印,朱元宝为难了:一遇到大集,不少赶集的群
众来六中上厕所,这么多人进出,怎么找这个偷呢。
民警说:“好了,有这位同学的这些判断,这个家伙跑不了,走,到传达室问问。”
老黄一见穿着制服的民警,脸立刻苍白,嘴唇有点不利索:“公——公安同志,我犯——犯啥事了?”
朱元宝赶紧安慰:“老黄,你又没做亏心事,有啥害怕的,民警同志问你点事。”
老黄还是非常紧张,民警不以为意,普通群众见到警察害怕是常有的事,“老大爷,你不要紧张,你好好想想,今天上午有没有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小伙走进校园,个头不过一米七,腿有点瘸,穿着棉鞋。”
老黄听到问话,心情稍稍轻松:“一到大集进来上茅房的人太多,没有注意到呢。”
其实老黄的目光更多的时候盯在进出的女人身上,对于男人他根本不往心里去。
“老黄,你再想想,这个小青年腿有点瘸,左腿瘸,如果进了学校应该容易记住。”朱元宝问。
左腿瘸,老黄一下想起,街上的“冶庄六杰”之一常瘸子经常来老邢的铁皮屋白拿东西,印象特别深,“对,街上的常瘸子来过,学生们上自习后他来的,这小子经常跑到学校上茅房,我没拦他。”老黄说。
常瘸子,左腿瘸,怎么把他给忘了呢,这家伙在街上大恶不做,小坏不断,是派出所的常客。
民警立马想起了常瘸子:“行了,朱老师,这案子破了。我回头就找杨老四,常瘸子是他的小弟,下午你安排人去派出所领东西吧。”
民警骑上边三轮回派出所,陈一鸣听到球鞋能找回来,心里特别高兴。
果然,下午第三课后,朱元宝通知郭庆楼等人去派出领丢失的钱物。
陈一鸣领回失而复得的双星球鞋,立马穿在脚上,生怕再出意外,最高兴的莫过王光明,本来丢失不过四块钱,现在却领回二十一块钱,大大的挣了一笔。
学生宿舍被盗,朱元宝立马安排传达对大门上锁,小门盘查登记,加强安保。而陈柱气的足迹断案之术立时在学校引起轰动,成为同学们的话题,如果不是七天补课结束,陈柱气的神奇还会继续被热议。
同学们匆匆忙忙回家过年,除了带着老师们提前的祝福,也带着一沓一沓的复习题,王老师说,要过一个有高考味的春节。
刚刚回到家,罗万有找上家门:“找你三趟了,可回来啦。走走,看看大哥去吧,他又重操旧业啦。”
侯真准重操旧业,刘庆军很意外:“不在农具厂干了?这不是个好兆头。我们放假前冶庄派出所刚刚破获学校盗窃案,不知那个常瘸子是不是去老君炉了。”
“什么盗窃案,常瘸子?”
“老三,你是没亲眼见到,我要说出来你肯定不会相信。”刘庆军说,“我一个同班同学叫陈柱气,他就能凭着一些脚印找出小偷是啥样的人,太神了。”
“还有这样的人,还是你的同学,一个没有毕业的高中生,不会吧?”
“不会?俺宿舍招贼,地上有没有脚印咱啥也看不出来,可是这个陈柱气,他就能看出来,并且根本脚印,他能算出你穿的啥鞋,腿脚有没有毛病,更神奇的是他能算出你多在年龄,身高是多少,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
“真这么厉害?真有这样的人,啥小偷逮不住,幸亏他没有营坊派出所干,要不大哥就有克星了。”
“所以,我觉得大哥干这个营生风险太大,能人太多了。”
“没事吧,我听大哥的意思,派出所田同富副所长很是给大哥面子呢。”
真神奇,派出所给侯真准面子?刘庆军想起陈一鸣说过,冶庄的杨老四与派出所熟得很,这次能很容易找回赃物,就是民警找的杨老四。
警察与小偷?刘庆军想不明白。
马上就是农历新年,侯真准正在西营村的街上转悠,戴着墨镜,叼着烟卷,颇有些冶庄人的派头。见刘庆军和罗万有走来,侯真准摘下墨镜打招呼:“老二,可见到你啦。走走走,去大众饭店咱哥几个好好拉拉。”
三个人来到镇政府附近的大众饭店,店老板赶紧打招呼:“侯哥,您来啦,还是103吧。”
侯真准手一扬:“唐王泉水库的大纛链鱼来上一条,活的,还有吧?”
店老板说:“侯哥,对不住,自从那个魏老板去年当兵,这些年很少有人来送,偶尔来个把送链鱼的,都是冒充唐王泉水库的大纛鱼,还有送咱困马河的鱼,你知道,喝过王架桥造纸厂水的鱼,我们哪敢要,怕砸招牌耽误生意,不敢留。”
饭店老板提及的魏老板自然是罗万有的姐夫,罗万有没有吱声。
困马河自王架桥往西的鱼确实不敢吃,但二弟三弟都是王架桥的,侯真准说:“愿意吃鱼就吃,不敢吃就拉倒,别牵扯什么王架桥张家桥的。我们三个人,你看着上菜吧。另外,老板给你提个建议,你把103改成‘三结义’不好吗。”
店老板赶忙答应:“侯哥,你这个主意不孬,年后看看改一下吧。”
走进103落座,刘庆军急不可待地问:“大哥,不在农具厂干了?”
侯真准点上一根烟:“农具厂那活没法,整天灰头土脸的,一下班满身铁沫子,鼻子眼里是砂子,没法干。”
“你不是干车床吗,怎么还有砂子?”刘庆军问。
罗万有说:“别提了,咱大哥经常请假,人家把他调到翻砂车间,可不净砂子。”
“啥是翻砂,就像在困马河用铁镢翻腾砂子似的?”刘庆军没明白。
侯真准抽一口烟:“差不多吧,就是造锅子造锄头用的模子,又累又脏,咱兄弟不伺候。”
侯真准用手熟练弹弹烟灰:“现在我和派出所田副所长熟,前几天他对我说,一进入腊月西营大集上的‘钳工’又不老实,这伙人大恶不犯,小偷不断,没有一个镇得住的人,太麻烦。我听出田副所长的意思,想叫我出山管住这伙人,正好我在农具厂干够了。不说我的了,老二,过完年你就考大学,好好考,有困难和大哥说。老三也要使劲学习,我给你俩当好后勤,咱哥仨拧成一股绳,准会成就一番事业。咱哥仨老三的家庭最好,但是都没有关系没有靠山,前些年咱们只能在家老老实实种地,现在不同,你俩看看,人家史传粮还在镇上建筑公司开拖拉机呢,咱仨一定比他强。”
越努力学习越觉得自己不会的东西太多,刘庆军有些心虚,以目前自己的成绩想考大学不是一件容易事:“大哥,我会努力的,实在不行再复习一年呗。”
三个人吃过饭后,匆匆离开。
年关在即,侯真准比较忙,刘庆军没有多少事在小北屋继续学习,罗万有则在咸菜店帮着父母卖咸菜。
随着一声声鞭炮响起,一九八六年春节来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王架桥村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照例家家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回顾着刚刚过去一年的收成,展望新一年的希望。
已经由汶扬县人民医院调到宁崮县中医医院的刘二妮春节没有值班,回到老家过年。闺女的工作不错,找的婆家是县劳动局牛局长的儿子,因此顺利调回本县,刘成丰非常高兴:“妮回到县上,离家近,现在去医院可方便了。”
刘二妮却说:“爹,常去医院能是好事吗?我虽然干着医生,却不希望咱村的人去找我啊。”
刘成丰喝一口小酒:“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这事谁也躲不过,跟前有熟人总归是好事,以防万一。”
刘成丰的老伴同样高兴,女儿回到身边,找的婆家称心:“妮啊,你回到县里上班,个人的事得抓紧,年龄不算小了,看看开春赶紧把婚事办了吧。”
刘成丰说:“这事得抓紧,前几年你在汶扬县离家远我们帮不上忙,现在是得考虑自己的事了,过完十五找找你成钢叔,他是大队书记认识人多,叫他给操操心。对啦,等会吃过饭你去成钢家里坐坐,拿上两瓶好酒,咱做人可不能忘本呢。”
刘二妮一直很感激这位书记叔叔,没有当初刘成钢的帮忙她怎么能走进大学,又怎么会被县劳动局局长选为儿媳妇呢。
努力固然重要,有贵人相助比努力更重要,站在贵人肩膀上不用往上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刘二妮回家的时候在街上遇到苗秀娟,苗秀娟好生羡慕,年夜饭桌上少不了感叹一番:咱们老罗家什么时候能够闯过难关,从咸菜味里冒出一丝丝书香气,看看刘二妮,现在调回县里了。
年夜饭,老罗自然要喝一盅:“苗秀,大过年的开始说醉话,咱家的咸菜味哪里孬呀,别人家想冒还冒不出来呢,是吧,小有?”
罗万有知道母亲话里的意思,虽说家里卖咸菜挣些钱,总感觉家里没有人“当皇差吃皇粮”,心里不踏实,为此二姐罗小兰再次去桃园联中复习,今年暑假考中专,实现母亲的心愿。
“娘,咱家的书香气不少啦,今年俺二姐准能考上学,你就放心吧。”罗万有对二姐罗小兰说,“二姐,就看你的了,别把压力留给我啊。”
罗小兰很有自信:“放心吧小有,我给你做个榜样,只所以不考大学是想给你留出超越的空间。”
大姐罗大兰二姐罗小兰都很喜爱这个弟弟,罗大兰说:“小有,你姐夫在信里还提到你呢,期盼你考上大学。”
苗秀娟赶紧给两个闺女各夹一筷子肉:“我就盼着大妮赶紧嫁过去,二妮呢,这股心气随我,来,老罗,咱们过年喝一个。”
老罗喝得脸红朴朴的,很是满足,苗秀娟又说:“老罗,今年正月初四咋办,春雁这孩子在当兵,初四新女媚又没法上门了呀。”
老罗抿一口酒:“孩子保家卫国是咱的光荣,初四没有亲戚来作客就没有吧,这样叫大兰早些时候去婆婆家,春雁当兵不在家,大兰在亲家那里多住些日子,帮着忙活忙活,反正开春咱家里不算太忙。”
自从在镇上开设老罗咸菜店后,咸菜腌制量大为增加,每年冬季是罗家最忙的时候,为防止咸菜腌制方子外泄,老罗再忙也不请帮工,只是和苗秀娟、罗大兰一家人忙活。春节前家家户户或多或少买些老罗咸菜,以备过年招待客人,故此年后老罗咸菜销售进入淡季。
苗秀娟心情迫切地说:“行,听你的。老罗,我觉得咱还得捉摸捉摸,开春这段时间买咸菜的人少,原先在家卖咸菜还没什么,现在镇上租房子卖咸菜,怎么也得把房费挣出来。”
老罗看着正在吃菜的罗小兰,充满希望:“我觉得还不急,等暑假后再盘算吧,盘算早了也许到时还会有变化呐。”
苗秀娟心领神会,同样充满希望地看着罗小兰和罗万有,蒙胧中罗小兰剪着留海短发,穿着方格裙子骑着小坤车走在村中的大街上;罗万有留着分头,穿着西装,脚蹬皮鞋,刘成钢老远便热情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