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热得快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9-10 19:54:40 字数:4523
当最后一门课——生物试卷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打起行囊收拾书本,准备回家过年,班主任王青山推门而入:“别收拾咧,把书放下,放下,再学几天回家过年。”
王老师小胡子一扬,说得很轻巧,学生们却炸锅了:为什么?为什么?
王老师一脸严肃:“同学们,你们没算算日子吗?今天是一月三十一日,过了正月十五就是二月二十四,不到一星期进入三月,五月初预选,总共还有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同学们,你们还有闲心过年?”
教室里一下安静下来,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现在三个复习班主动要求在校加班补课,我们几个应届班商量一下,也要步调一致,统一加班补课,并且年后提前开学。”王老师一改往日轻松的模样,“别拿眼瞪我,瞪我也不管用,火烧眉毛,是得干活的时候了。同学们,留给咱的时间真不多了,年前补课一周,腊月二十七放学,年后提前一周,正月初八到校。同学们,你们在学校复习,我们老师也得留在学校,我们为了谁?你们为了谁?”
是的,为了谁?
同学们自觉地将书本放回桌洞里,悄悄坐下。
王老师在教室里转一圈,继续说:“咱们在这里补课可能要困难一些。郭庆楼、孟惠芬和雷振羽,你们看看咱同学吃饭喝水的有啥困难,多往教务处反映反映。因为食堂放假,就不能从食堂打饭打菜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街上买一点。伙房的老黄值班,他烧水不大及时,老习惯了,大家都摸得门清,这事我再向校长单独汇报一下。行啦,有需要回家拿饭的同学,可以回家,明天正式上课,王光明,等会你去教务处要一份任课老师上课安排表。”
回家过年的热情被突如其来的补课浇灭,补课才是毕业班应该有的样子。
高一高二放寒假,高三在校学习,没有早操课间操,食堂里也没有烟火,校园里除了那熟悉的造纸厂气味,有些冷清。如果不是校外大街上传来年集的热闹与喧嚣,确实无聊。
有些同学坐不住,宋六金常常溜出校园到街上体验过年前的期盼与喜庆,卢公平也不常来。刘庆军一改往年赶年集的清闲,安心做老师下发的复习试卷,只要是花钱购买的试卷,依然是王光明做第一遍,刘庆军做第二遍。
前排的雷振羽坐不住,不知忙些啥。
过了小年,冶庄街上似乎天天是年集,很是热闹,集市的鞭炮声、叫卖声不时传进校园。传达室老邢开着学校小门,自己在铁皮屋当掌柜的。
街上的热闹感染着六中校园,不断有陌生人走进校园,或者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男男女女,穿着光鲜,却对六中校园熟悉得很。
三个复习班的宿舍里便时常有高谈阔论的声音,多夹杂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
午饭时刻,颇有些复习班的同学与外来的光鲜男女愉快地走出校园。雷振羽脸上很是不服气:“看见了吧,这差不多都是已经考上大学的同学,趁着寒假回来找复习的同学叙旧,这是去饭店。唉,成王败寇。”
刘庆军第一次见这种场景:“雷子,咱使使劲,是不是明年放寒假也可以回来叙旧?”
雷振羽明显底气不足:“我倒想,就是知不道哪片云彩有雨。”
陈柱气走过来:“雷子,你办点正事吧,这两天拉肚子的越来越多,这老黄头的儿温水太差劲了。”
刘庆军说:“对啊,要不林可芮、钱爱国、卢公平这些人都不敢来了呢,陈一鸣也请假了。”
雷振羽白了陈柱气一眼:“知足吧,这儿温水能有就不错啦,想反映问题也行,找谁说啊。”
刘庆军已有准备:“我有办法,但是缺少暖瓶,要是有暖瓶就可以让大家喝上滚开滚开的热水,一百二十度。”
陈柱气问:“啥办法,快说,说说看。”
刘庆军说:“见过团委办公室有一个插在暖瓶里的热得快烧水器吗,咱用热得快把儿温水再烧一下不就行了。”
雷振羽不屑地说:“废话,你去团委借一个?”
“借那个干啥,咱不会自己做一个。”刘庆军说,“找两根钢锯条叠在一块,中间用玻璃隔开,然后把电源线接在锯条上,不就是一个热得快吗?”
陈柱气眼前一亮:“行啊,军子,你物理学得不错,这办法行,就是太危险,可别电到人。”
雷振羽立时明白其中道理:“咦,这不是电解水吗,这个办法行。军子,你去找你女老乡借一把暖瓶,我和沉住气去印刷厂踅摸插头电线和钢锯条,晚上就可以喝到开水啦。”
吃过午饭,刘庆军骑上自行车从鲁桂英那里借来两把暖瓶。下午三个人早早回到宿舍,做好热得快,插进暖瓶,三四分钟烧开一暖瓶水,效果超乎想象。
吃晚饭的时候,大家见证着土造热得快的方便与威力,陈柱气亲切地称为“刘氏热得快”。
张言之喝着滚开的热水,说:“军子,这热得快能烧水,是不是把暖瓶里放上大米小米可以煮粥啊?”
雷振羽眼前一亮:“言之有理,来,谁有大米,咱试验一下,谁有啊?”
“也就是冶庄矿和地质队的有,别人哪里有这玩意。”
“他们都没来补课,找找他们的包里还有点不?”
雷振羽翻开林可芮的提包,果然还有一些,抓出两把没有泡洗,直接放进暖瓶,尝试做大米饭。只是雷振羽抓得太多,结果暖瓶鬻了,做了一暖瓶夹生饭。但是,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大米饭,几个人感觉从未有过的香甜。
第二天一早,雷振羽还想做大米饭,刘庆军制止道:“算了吧,可芮没有这里,老吃人家的大米不好。这个方法咱会了,年后弄点大米咱自己做吧。”
雷振羽不以为然:“要不是现在,他请咱吃咱还懒得吃呢,吃他点大米说明同学们感情不错。”
刘氏热得快虽然很方便,但是线头裸露,十分危险。陈柱气找来绝缘胶布包住线头,黑漆漆的,眼瞅着极不卫生,雷振羽又扯了下来。
郭庆楼作为班长,感到这土造热得快是个安全隐患,不断提醒雷振羽,这东西太危险,功率又大,一插电源,宿舍里的电灯立刻暗一下无关紧要,如果引起火灾可是大麻烦。
雷振羽说:“放心吧,这个假期全值着这玩意呢。从夜来半夜里拉肚子的少了吧,咱要是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怎么复习功课,怎么参加高考?”
郭庆楼不好再说啥,多数同学确实不用再喝儿温水了。但是,女生宿舍里半夜跑厕所的依旧不断。
果然,刚刚躺下的赵红感觉肚子不舒服,拉着孙玉美一块去厕所,黑灯瞎火的,一个人太害怕。
没过几分钟,赵红和孙玉美慌慌张张地跑回宿舍:“以后不能半夜上厕所了,有人半夜里藏在女生茅房。”
何秋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真的假的,看清了吗,男的还是女的?真要是男的,我把他眼珠子抠出来。”
孟惠芬问:“赵红,你们看清了吗?别疑神疑鬼的,怪吓人,弄得别人不敢去解手。”
赵红坚定地说:“一看就是男的,似乎不像是学生。”
孙玉美也说:“他用围巾捂着脸,是个男的,错不了。”
何秋兰愤愤道:“这两天姑奶奶正做题做得上火,明天后晌我去会会他。”
孟惠芬安抚说:“马上过年了,街上到处是做买卖的,咱学校里不大安全,咱还是小心为上。”
何秋兰很显然不吃这一套,倘若是社会青年来找便宜,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连续两个晚上何秋兰故意半夜去厕所,没有丝毫发现。
何秋兰很是失落,上午课间的时候问孙玉美:“你俩不是看花眼了吧,一点动静没有呢?”
孙玉美说:“不会不会,赵红也看到了,我俩吓得问‘谁’,那人就从茅房另一个出口跑了。”
今天是冶庄大集,校外热闹非凡,化学老师徐文海发下试卷后便赶集购买年货,何秋兰与孙玉美走下教学楼欲赶集放松放松。
孙玉美声称要回宿舍拿些零钱,看看年集上有无可买的。
俩人刚走到宿舍门口,就听到孟惠芬在骂:“操他个孙子的,咱宿舍又招小偷了,剩下这两天的生活费一点也没给剩,这是什么世道。”
何秋兰怎么回事,孟惠芬说早饭没吃饱,想去集上买东西吃,结果提包里的二十多块钱不见了。
孙玉美赶忙揭起自己的枕头,还好,藏在枕头套里的零钱没有被发现。何秋兰一摸兜,自己零钱不多,全带在身上:“惠芬,我早就劝过你,大过年的,小偷也得准备过年,带在身上最保险。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一些,咱凑合着花吧。”
如果是平时,孟惠芬直接去食堂借钱就可,现在食堂放假,只有老黄在烧水,借钱都没处借。
孟惠芬没有心情去赶集,回到教室骂骂咧咧。
假期补课无法从食堂买饭买菜,好多同学手里都有零钱去校外买些吃,听孟惠芬说女生宿舍招贼,不少同学纷纷返回宿舍查看自己的零花钱。
雷振羽站起身伸个懒腰,说:“军子,咱也回宿舍看看吧。”
刘庆军说:“用不着,我那几块钱都在屁股兜里装着,我一天摸十遍,丢不了。”
“走,做题做得眼疼,放放风去。”雷振羽拉着陈柱气和刘庆军走下教学楼,回到宿舍。
男生宿舍也招贼了,李云吆喝得最响:“他奶奶的,真有贼,我放在被子里也被偷走了,三十多块钱,一分没剩。班长,怎么办啊?”
班长郭庆楼也很着急:“我的钱也被偷了,吃过早饭谁走在最后,门锁好了吗?”
陈一鸣更倒霉,钱倒没丢,可是刚买了不到一个月的双星高级球鞋找不到了,这可是与中国女排姑娘同款的球鞋。陈一鸣穿着这双球鞋,着实风光。
看着陈一鸣直拍大腿,雷振羽说道:“我说陈一鸣,那天我想穿一下过过瘾你死活不让,结果便宜小偷了。你这双鞋太扎眼,不能露富。”
刘庆军不知道怎么安慰陈一鸣,自己那双时常被雷振羽借着穿球鞋三块钱一双,而陈一鸣这双星球鞋据说三十多块钱,确实不便宜。
另一边,王光明也像蝎子蜇了似的:“日他娘的,我的钱也不见了,二十多块,班长,班长,咱得找派出所报案,要是不逮住这小偷,过年后补课谁还敢带钱来?”
王光明的话好多同学存疑:你的钱被偷有可能,要说被偷二十多块钱,你王光明哪里来这么多钱,除非你就是小偷,偷别人的钱。
李云骂个不停,看到低头踅摸的陈柱气,立马说道:“沉住气,你不是会看足迹吗,你赶紧看看有没有线索,真有线索咱去报案。”
陈一鸣赶紧把双脚抬起放在床上,说:“对对对,沉住气,你赶紧看看,能不能找回我那双球鞋。”
刘庆军觉得可以一试,立马大声喊道:“叫沉住气看看,大家站在原地别动,以免弄乱了脚印。”
宿舍里一下静下来,大家盯着陈柱气。
陈柱气从窗台找到半块粉笔,不断在地上划圈,一直划到宿舍外边。
雷振羽提醒说,划圈的地方不能动,不要破坏现场。郭庆楼和陈一鸣、王光明去派出所报案。
刘庆军李云跟在陈柱气一侧,低头细看划的白圈,有些圈内有脚印,或者比较清晰,或者有些模糊,有些圈内啥也看不到。
陈柱气顺着足迹走进男生厕所,然后又从厕所出来,直到学校大门口。
“不好找了,大门口的脚印太多太乱,今天又是冶庄大集,都踩没了。”陈柱气看着校门外,但是似乎心有成竹。
正在传达室值班的老黄看着人来人往,对陈柱气一众学生的举动感到纳闷:这伙孩子不好好学习,又搞什么鬼?
随即,老黄又将目光盯在进出的女学生身上,十分贪婪。
不长时间,郭庆楼陈一鸣和王光明挤在一辆公安边三轮摩托车上,陪着一名民警来到六中。
民警走进男生宿舍,首先看到地上划的白圈,十分好奇:“咦,你们自己能破案了,还找我们派出所干啥。”
王光明赶紧解释,说有一个同学会看脚印抓小偷,陈一鸣和郭庆楼在一边不断地点头称是:这个同学叫陈柱气,可神了。
民警对陈一鸣比较,陈一鸣郭庆楼去派出所报案,正巧遇上所长魏国家。魏所长在营坊当副所长时与陈达连很熟悉,得知陈一鸣来报案,立即安排民警前来查看现场。
临近过年,派出所比较忙,民警本不想来六中,这样的案子根本没有警力立案,但是魏所长亲自安排,民警不得不来一趟。
民警询问完李云等几个丢钱的同学之后,把记录本一合:“行了,你们等通知吧。”
陈一鸣王光明想到对视一眼:这就结案了?
李云赶紧喊陈柱气:“沉住气,沉住气,你快向警察说说情况。”
“沉住气,当然得沉住气,你们以为逮个小偷这么容易,这又不是抓现行。”民警有些生气,这样的小案子没有人愿意干,没有油水。
陈一鸣使劲看着陈柱气,陈柱气走到民警跟前说:“民警同志,我知道小偷是什么人,应该好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