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清水里的刀子>第十四章:春醒的竹语

第十四章:春醒的竹语

作品名称:清水里的刀子      作者:王真波      发布时间:2025-09-12 07:44:00      字数:3053

  雪水顺着竹梢,如灵动的丝线般潺潺往下淌,在育苗地那肥沃的泥土里,渐渐积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水洼。这些水洼宛如一面面精巧的镜子,清晰地倒映着竹芽泛绿的可爱模样。扁担山的春天,正是被竹根尽情吸饱雪水后“噼啪”拔节的清脆声响唤醒的,那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宣告着新生命的蓬勃生长。
  小勇如同守护珍宝的卫士,每天清晨都会迫不及待地前往查看那些竹苗。去年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已窜到半人多高,竹身的颜色也从娇嫩的浅绿,逐渐浸成了深沉的深青,仿佛是岁月为它们披上的成熟外衣。竹节上沾着的露水,宛如夜郎古币上细腻的银纹,晶莹剔透,稍一碰触,便簌簌地往下掉落,如同断了线的珍珠。
  “小勇哥,竹苗会开花吗?”石头像个好奇的小精灵,蹲在竹丛旁,小心翼翼地伸出指尖,轻轻碰着竹尖那一抹嫩黄,手里依旧紧紧攥着那支旧竹哨。哨身上的蛙形图案,在他日复一日的摩挲下,愈发发亮,就连竹纹都透着一种温润的光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小勇看着石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轻轻摇了摇头,随后伸手轻轻拂去竹尖的露水,依照布依族“识竹”的古老法子,认真地指给石头看竹节上的纹路,耐心解释道:“竹子要长够十五年才会开花,开花意味着它要结籽留种了。咱们这些竹苗还小着呢,得让它们好好吸收山里的灵气,以后才能用来编祭祀用的器具、盖起温暖的竹屋。”说着,他不禁想起阿爷曾说过的“竹有魂,守一方”,看着这些挺拔向上的竹苗,他觉得它们就如同村里那些充满希望的孩子,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总有一天能茁壮成长,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正说着,王建军迈着沉稳的步伐,扛着竹篮走了过来。篮里的春笋像是刚刚从土里探出脑袋的小娃娃,裹着湿润的泥土,笋尖还沾着新鲜的竹屑,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泥土与竹子混合的香气。这可不是普通的春笋,而是“竹王笋”,它们只生长在老竹王树的周围,承载着古老的传说与习俗。按照夜郎古俗,开春的第一拨笋,要先用来祭祀江水,祈求江神保佑,之后再给家人补养身体。“阿嬷让你回家煮笋,说给你补补力气。”王建军说着,把篮子递了过来。竹篮底还嵌着三枚夜郎铜珠,那是李老三从江底辛苦摸上来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石头要不要来吃?你阿嬷做的油焖笋,放了野蜂蜜,甜得很。”
  石头一听,眼睛瞬间亮得如同星辰,连忙用力点头,手中的竹哨也跟着晃得“哗哗”响,兴奋地说道:“要!我还要听小勇哥讲太爷爷用护江刀救渔船的故事!”于是,三人一同往家走去。
  路过江边的水车时,轮叶上残留的雪水被阳光照得亮闪闪的,水车转动时发出的“吱呀”声,相较于冬天,显得格外轻快,仿佛是在欢快地唱着迎接春天的歌。阿花婶正蹲在水车旁洗衣服,木盆里泡着靛蓝的蜡染布,布上绣着的“双鱼绕竹”纹样浸了水,在水波的荡漾下,竟像是灵动的鱼儿在竹子间嬉戏,活灵活现。“小勇,建军,”她笑着招手,手里的棒槌还滴着水珠,“等会儿来家里喝米酒,新酿的,还没开封呢!”
  “好嘞!”王建军爽快地应道,又转头跟小勇说道,“你阿花婶的米酒,放了扁担山的野桂花,味道醇得很。”
  回到家中,阿嬷早已在厨房忙碌开来。春笋被切成薄片,在铁锅里欢快地翻炒着,油香与竹香相互交融,瞬间飘满了整个院子,那浓郁的香气,仿佛是春天馈赠的独特礼物。小勇赶忙放下竹篮,走到灶前帮阿嬷烧火,火苗“噼啪”作响,映照着阿嬷眼角的皱纹,那些皱纹如同竹篾编织出的温暖图案,满是岁月的痕迹与生活的温情。“今年的笋长得壮,”阿嬷一边熟练地颠锅,一边说道,“过几天让建军带你去挖‘祭江笋’,要选最粗的,煮好后先敬江神,祈求保佑咱们风调雨顺,然后再晒成笋干,冬天就能给石头炖肉吃啦。”
  小勇点头应着,眼睛看着锅里的笋片在阿嬷的翻炒下慢慢变成金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太爷爷坟前的景象。他记得太爷爷的坟前也冒出了几株春笋,去年他特意围了竹栅栏,生怕野兔来啃食。他暗自思忖,周末一定要去给太爷爷和张强的坟松松土,再在坟旁埋几株新笋。因为按照布依族的规矩,坟前长竹意味着逝者在守护着家人,新笋能让他们也沾染到春天的生气,感受到这生机勃勃的季节。
  吃过午饭,春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大地上,小勇带着石头来到江边。江水已经完全化冻,清透得如同一块巨大的水晶,江底的夜郎石滩清晰可见,成群的桃花鱼自由自在地游过,它们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亮的光芒,宛如流动的星河。青蛙从岸边的石头上纵身跳进水里,“扑通”一声,惊得水鸟扑棱着翅膀振翅飞起,打破了江面的平静。小勇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石头则乖巧地趴在他身边,两人一同望着远处的竹海。阳光轻柔地洒在竹丛上,那一片翠绿仿佛变成了流动的翡翠,美得如梦如幻。“小勇哥,我爹能看见这春天吗?”石头突然轻声问道,声音轻得如同江面上吹拂的微风,带着一丝稚嫩与期待。
  小勇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抬起手指向山顶晃动的竹梢,轻声说道:“能,他就在那片竹里看着咱们呢。你看竹梢在动,那就是你爹在跟你打招呼呀。”石头顺着小勇手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嘴角慢慢绽开了笑容,如同春天绽放的花朵,纯真而美好。“那我吹竹哨给他听,他能听见吗?”“能。”小勇肯定地点点头,“你吹得越响,他听得越清楚。”石头听了,立刻把竹哨凑到嘴边,用力一吹,清亮的哨声瞬间在江面上散开,如同清脆的鸟鸣。惊飞了竹枝上停歇的水鸟,也引得江里的鱼纷纷跃出水面,它们的银鳞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在为这美妙的哨声欢呼。小勇看着这一幕,心中突然明白了:春天的美好,并非只有活着的人能够享受,那些离开的人,会以另一种方式,化作山上的翠竹、江里的鱼儿,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守护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小勇带着石头来到阿花婶家。阿花婶正坐在院子里专注地织着蜡染布,布上绣着寓意吉祥的“万字纹”和鲜嫩的春笋图案,靛蓝的布面在灯下泛着柔和的光芒,仿佛散发着神秘的魅力。看到他们来了,阿花婶连忙起身,热情地端出米酒和炒花生。酒碗是竹制的,碗沿刻着夜郎古“福”字,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祝福。“尝尝这酒,”阿花婶笑着说道,“是按你张强叔教我的法子酿的,放了三年啦,甜得很。”
  小勇和石头坐在桌前,轻轻抿着米酒,静静地听阿花婶讲述张强的往事:说他年轻时编织的竹篮,工艺精湛,在镇上备受欢迎,大家都抢着购买,每个篮底都刻着“护家”的小字,饱含着他对家庭的深情;说他第一次送给阿花婶的礼物,是一个编着“双鱼”的竹篮,里面装满了新鲜的野草莓,承载着他们青涩而美好的爱情;说他总是念叨着要带石头去山顶看日出,去欣赏江里壮观的鱼群……
  小勇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看似带着伤痛的往事,却是阿花婶和石头心中最珍贵的念想,是支撑他们好好生活的力量源泉。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竭尽全力帮着他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让在天上的张强能够安心。
  离开阿花婶家时,月亮已经高高升起,洒下银白的光辉。月光轻柔地洒在江面上,仿佛为江面铺上了一层银纱,如梦如幻;竹丛在月光的笼罩下泛着浅绿的光晕,宛如一个个安静的梦。小勇牵着石头的手,缓缓往家走去。护江刀别在腰上,竹鞘轻轻蹭着裤腿,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与春天的夜晚轻声交谈。他深知,这春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无数个春天会如期而至,无数片竹林会焕发出翠绿的生机,无数条鱼儿会在江水中欢快地畅游。而他,会始终带着护江刀,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这连绵的山川、奔腾的江水,守护着村里的每一个人,守护着这份珍贵的传承与深厚的情义。直到有一天,将这把护江刀,郑重地传给下一个真正懂得山川江水之灵、心怀守护之志的孩子。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