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激战三官庙 二十一、光复邹平城 二十二、整编
作品名称:马耀南与八路军三支队 作者:刘成功 发布时间:2025-09-17 12:54:24 字数:5695
二十、激战三官庙
小清河伏击战后,部队转移到长白山北部的三官庙修整。
长白山是泰山山脉伸向清河平原的余脉,方圆百十里,周围是邹平、长山、章丘三县,并和淄川县交界。
长白山峰峦连绵,山林密布,是打游击战的好地方。
五月初五拂晓,一阵急促的枪声打破了山区的宁静。警戒班长跑来报告:“鬼子从邹平下来了。黑乎乎的一大片,看不清多少。”
廖荣标急令他去监视敌人,同时集合部队,准备投入战斗。
鬼子究竟来了多少,情况还未查明。廖荣标和姚仲明交换意见后,决定把部队散开,以班为单位各占一座山头,有利就打,不利就走,力争坚持到天黑,最后全部撤到长白山西部的醴泉寺集合。
鬼子习惯于打阵地战。一开头就摆开架势,听到哪个山头有枪声就集中炮火猛轰一阵,接着便几十人一群,挺腰端枪,嗷嗷叫着往山头上冲锋。战士们按照事先研究好的打法,给冲锋的鬼子先来一排子弹,杀伤他几个,转身便走。等鬼子冲上来,大家已转移到另一座山头上。然后再向鬼子射出挑逗性的子弹,惹得鬼子又来一顿炮火,接着又是武士道式的集团冲锋。这样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反反复复逗引得鬼子到处扑空。等鬼子想休息时,几个山头又一起开火,弄得鬼子暴跳如雷。
中午前后,鬼子停止了进攻,但是还不甘心,仍占据着阵地不走。看来这次鬼子是有计划来的,妄想把五军“一举歼灭”。
正当战士们在擦枪检查子弹时,背后山下突然出现一批人。廖荣标吃了一惊,正在怀疑时,通讯员喜洋洋地来报告:老乡们送饭来了。
雪白的馒头塞在了战士们的手中,每个馒头上都点着一个红点。
通讯员说:“廖老师,这是过年敬神的馒头。”
一位大爷说:“这点红梅花的馒头是敬菩萨。你们打鬼子救俺们老百姓,菩萨也难比呀!”
大家正吃着,鬼子子又开炮了。战士们把馒头塞进口袋进入阵地,廖荣标对领头的老大爷说:“请老人家回去告诉乡亲们,我们一定把鬼子打回去!”
黑鸦鸦的一片鬼子,开始从山脚下往上爬。爬到半山腰时,土炮一齐打响,大团大团的硝烟,夹着杀伤力很大的碎铁片,暴风雨般地向鬼子头上压下去。最前面的鬼子倒下不少,接着步抢、手榴弹和滚石又齐轰下来,鬼子又倒下一大片,剩下的鬼子掉头就往回逃窜。
十多次集团冲锋都被打退,鬼子无可奈何。太阳快落时,鬼子的炮火朝主要山头上猛轰起来,而五军的土炮和步枪也向冲锋的鬼子打去。鬼子丢下一批又一批的死尸,逃回了邹平城。
当天夜里,分散的各班各排在醴泉寺集中起来。清查人数,共伤亡七名战士,其中有通讯班长,原长山县电信局局长仇通明。战士们满怀悲愤,把烈士安葬在长白山上。
二十一、光复邹平城
三官庙战斗,是日寇在清河平原地区碰到的第一次顽强抵抗。五军将士一百多人,用土枪和步枪同拥有大炮、机枪的四百多名鬼子杀了一整天,消灭鬼子一百多名。“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由此名声远扬,部队一住下,便有许多自发组织的游击队前来要求参加:“给个番号吧,我们跟你们一道抗日!”行军路上,也有人拦住马头要番号。于是,六中队,七中队,八中队……没多久,接受五军番号的达三十多个中队。虽然不能统一行动,但为以后整编组建主力部队打下了基础。
以长山中学起义学生为骨干的三中队,吸收了大量工农青年,发展到二百多人,拥有二百多支长短武器,既是五军的主力,又是五军的直属机动部队。有时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对外就叫“五军独立团”。
过了几天,马耀南带着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来了。他将马晓云、马天民及马函三一一介绍给姚仲明和廖荣标,激动地说:“仲明、之秀同志!鬼子宪兵把晓云抓去,好不容易才保释出来,现在又烧了我的家。我已经无家可归了。今天,我把队伍带来交给你们。我已下定决心,坚决跟着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接着,他把变卖家产的三百块大洋拿上,作为军费。
这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经过长期的观察,经过失败与挫折的磨练,深切地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道路正确之后而作出的严肃决定。
“好啊,耀南同志,我们并肩战斗!”三双手紧紧握了起来。
部队统一起来了。经过商议,大家推廖荣标为司令员,马耀南为副司令员,姚仲明任政治委员,赵明新任政治部主任。
随着部队迅速扩大,必须扩大游击区。同时,为了尽快打通与省委直接领导的四支队联系,司令部研究决定:廖荣标和姚仲明带领主力部队跨越胶济铁路,向淄河流域发展。马耀南和赵明新带领一部分部队留在胶济路北,继续发展抗日力量。
这个时候,日军忙于南侵,后方兵力空虚。三官庙一战,日军惨遭失败。慑于五军的威胁,邹平、长山两个县城的鬼子,一起集中到胶济铁路上的重要据点周村。邹平、长山两个据点,只剩下维持会把守。
侦查到这一情况后,马耀南和赵明新研究决定:寻机消灭邹平城里的汉奸,收复邹平城。
一天,五军特务大队队长贾效昆侦察到周村的大汉奸、土匪头子刁在林来到邹平。马耀南命令贾效昆务必将刁在林除掉。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贾效昆只带了一个贴身护兵,隐蔽在邹平城东南黄山脚下的王家莹子。这里是刁在林的必经之路。
刁在林带着护兵骑着自行车来了。走到跟前时,贾效昆才开火。经过一阵枪战,刁在林的四个卫兵毙命,剩下刁在林一人伏在一个土坟后抵抗。贾效昆袖子一撸,骂了一声“狗日的”,就倒在地上,用“就地十八滚”的办法向刁在林滚去。滚到刁在林跟前时,贾效昆抓起一把土朝刁在林脸上打去。刁在林的眼睛被迷住了。贾效昆一跃而起,打掉了刁在林的枪,将其活捉。
刁在林作恶多端,最大恶极。审讯后,将其处以极刑,并砍下他的头,写上“干汉奸的下场”的牌子,挂在路边的树上示众。
处决汉奸刁在林,群众拍手称快,汉奸心惊胆颤。从此,邹平县城门紧闭,汉奸再不敢随便出来为非作歹。
三月初,李景陶探听到消息:伪县长带领警备队回老家去了,将其小老婆留在了娘家石樊鲁村。马耀南认为这是解决伪警备队的好机会。考虑到五军主力南去,余下的部队武器弹药较少,不便硬打,决定扣押伪县长的小老婆作人质,迫令伪县长缴械投降。
李景陶按计划去石樊鲁扣押了人质,第二天又找了个关系去劝说伪县长,对其晓以抗日救亡大义,终于迫使其带领警备队一百多人按约定时间、地点缴了械,从而使五军顺利地光复了邹平城,司令部进驻邹平。
二十二、整编风浪
马耀南光复邹平城这段时间,廖荣标、姚仲明也在淄川马棚一带找到了省委。当省委了解到铁路以北的部队缺乏政治干部时,便派王若杰带几名政治干部到铁路以北和马耀南、赵明新汇合,由王若杰任组织科长。
王若杰来后,健全了司令部机关,设立了参谋处、后勤处,并开办“军政干部培训班”,抽调中队长以上干部一百多人,集中学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游击战术等课程。马耀南在学员结业时为学员题词:不怕流血,不怕流汗,抗战到底,才是好汉。
应人民群众和开明人士的要求,1938年5月初,在邹平城实行民主选举。开明人士张东甫被选为县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以后各区抗日政权也相继成立起来,这对指导各村抗日自卫团,募捐钱粮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军进一步发展壮大。马晓云利用和长山县伪警备队长潘建军的关系,策划推动了潘建军带队起义,从而光复了长山县城。长山北部的高竹军、宋雨田、章丘的翟玉蔚等人,也打着抗日的旗号投靠了五军。
五军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注意。一天一位叫张子烈的人前来邹平就任县长。张东甫立即将此事告诉了马耀南。马耀南气愤地说:“当敌人侵占邹平的时候,不知他们躲藏到哪里去了。如今我们消灭了敌人,人民选出了县长,他却要来接收,那是办不到的。应当把他驱逐出去。”那位捧着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任状的“县长”,在众人的讥笑声中灰溜溜地离开了邹平城。
时间不久,占据惠民,自称鲁北抗日总司令的刘景良派其邹平籍的王秘书前来“拜见”马耀南。这位王秘书吹嘘:“刘司令下辖好几个旅,武器精良。现在占据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是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如果马司令能够合作抗战,服从统一指挥,地位就不是现在了。”
马耀南耐着性子听完,反问了一句:“你们刘司令既然人多将广、武器精良,那就请谈谈你们的抗日战绩吧,以便我们学习学习。”
“这、这,”这位秘书毫无思想准备,竟被问得张口结舌,最后嗫嚅地说,“刘司令认为打鬼子还不到时候。”
马耀南轻蔑地笑道:“那就等到刘司令打鬼子的时候再谈吧。”
为拉拢势力,把五军受制于国民党下,国民党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又责成十区专员梁建章以拜访为名,专程去邹平会见马耀南。
梁建章首先赞扬了五军的抗日战绩,又吹捧马耀南德高望重、治军有方等;然后说到沈主席如何爱惜人才、器重马耀南,准备呈请国民党中央予以重任。
从团结抗日大局出发,马耀南给其答复:“我是办教育的人,在民族垂危的时候,只知道领导青年们抗日保国;至于地位、权力早已置之度外。关于五军受谁领导的问题,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需要和干部们商量。”接着召开中队长以上干部会议。马耀南略作介绍以后便坐在一旁,请梁建章讲话。
梁建章又把名誉、地位、金钞那一套向到会的干部讲了一遍。话音刚落,李景陶首先站起来发言。他用事实理直气壮地痛斥了国民党抗日不足、扰民,说:“我们五军是抗日的,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虽流血牺牲在所不惜。只有想升官发财的先生,才跟梁专员去。”
李景陶的发言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马耀南坐着微笑不语,弄得梁建章面红耳赤,坐立不安。最后无精打采地离开了邹平城。
1938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去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工作。党中央指示,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武装一律公开打出八路军的旗号。同时,中央派出以郭洪涛为首的大批干部到山东来协助工作,由郭洪涛任山东省委书记。
郭洪涛等到达山东后,决定创建以沂蒙山为中枢的抗日根据地,命令廖荣标、姚仲明率领五队的主力部队,及马保三、韩明柱领导的寿光、胶东地区的第八支队开往鲁南,协同省委领导的四支队在沂蒙山地区开展斗争。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其余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中央派来的红军干部杨国夫为副司令,霍士廉为政委,鲍辉为政治部主任。赵明新调到新建的淄博特委任宣传部长。
1938年5月13日,五军在邹平县城城隍庙召开欢迎杨国夫、霍士廉暨改编动员大会,马耀南主持大会并讲话。他说:“国民党不战而逃,八路军开赴敌后抗日。事实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抗日。我们坚决跟着共产党走,抗战到底。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有人也许现在不明白,将来一定会清楚的。”
马耀南旗帜鲜明的态度,得到五军大多数将士的赞成和拥护,也遭到了张景南、高竹军、宋雨夫等国民党分子的反对。动员大会结束后,以张景南为首的国民党分子开始活动,不久。部队出现谣言:
马耀南是长山人,怎么能在邹平领导抗战?
邹平人要自己治理邹平。
抗战胜利了,也是国民党坐天下。
面对谣言,马耀南依靠党派来的领导干部,团结李寿龄、马函三、韩子衡等人,深入部队中做动员工作,并亲自去做张景南的工作。司令部参谋刘矫非见张景南阴阳怪气的样子,向马耀南建议:“此人骨子里反动,实在争取不过来,就不如把他除掉。否则以后少不了麻烦。”
马耀南说:“不行!他的真面目未暴露以前,这样做大家会不理解,不利于抗日。”
正如刘矫非所说,张景南此人骨子里反动,他的反动决心已定。因为他非常害怕贾效昆的双枪,所以首先设计杀害了拥护改编、拥护马耀南的贾效昆,然后再发动叛乱。
1938年6月16日,五军将士集结在邹平县城原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操场上,马耀南庄严宣告:“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正式成立。
忽然一声枪响,震惊了会场,子弹打在了主席台的柱子上。马耀南和杨国夫一面命令警卫部队捉拿凶犯,一面号召大家安静下来,继续开会。
凶手被抓到。经审问,供认是张景南等指示干的,阴谋杀害马耀南、杨国夫等领导人。因心里害怕,手发抖,所以枪打偏了;再打第二枪时,子弹又卡了壳。
张景楠一伙见事情败露,慌忙鸣枪,带着亲信部队逃跑了;以后投入了国民党的怀抱,长期与三支队为敌。
(王若杰,原名王志鼎,1914年9月出生于今邹平市魏桥镇东码头村。他家较为富裕,幼年上学,1933年1月考入济南育英中学;1936年1月毕业后考入省立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并任该校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兼并任中共济南市委委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王若杰组织领导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秘密开展党的活动。1937年10月,随中共山东省委到泰安,参加了1938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担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四中队政治指导员。1938年4月,王若杰被党组织派回家乡,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政治部组织科长。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后为三旅)后,曾任团政治处主任、清河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寿光清水泊突围时,他率先跃出战壕,率领特务连带头与敌人拼刺刀,杀出一条血路,为清河区党政军机关突出日伪军重围作出突出贡献。1945年8月,任渤海军区特务团政委,率部参加了解放惠民、商河、无棣县城等战斗。1946年10月,任山东军区渤海第七师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莱芜战役。1947年4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28师政委,参加了济南、淮海战役等。1949年1月,任28军82师政委,参加了渡江、淞沪和进军福建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0年2月,王若杰入政治学院学习,1963年10月结业,调外交部工作。1964年2月,王若杰任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首任特命全权大使,1973年5月,任驻越南南方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77年9月,任驻毛里求斯特命全权大使。1982年回国,任中非友好协会副会长,2007年2月28日在北京病逝。)
(潘建军,原名潘世范,字建军,长山县——现淄博市周村区和家村人。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日寇飞机轰炸长山县城,次日,日军占领周村。国民党县政府逃亡四散,他趁机招募了三十多名爱国青年,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任中队长。黑铁山起义后不久,马耀南派弟弟马天民秘密联络潘建军,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底的一天早晨,在长山南边的乐礼庄与马天民的队伍汇合,被编入马耀南领导下的五军二十九中队,潘建军仍为中队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特务团团长,1939年3月带领到沂水县岸堤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学习的干部和护送部队途径太河镇时遭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秦启荣部伏击,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