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大明历险记>夺门之变 第十三章 李愿被囚瓦剌地牢

夺门之变 第十三章 李愿被囚瓦剌地牢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9-04 10:53:19      字数:4149

  十一月中旬,经过十余日顶风冒雪地仓皇撤退,也先、伯颜兄弟率领四、五万残兵败将,裹挟着英宗朱祁镇回到了瓦剌都城哈拉和林。
  也先、伯颜兄弟回到都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睡觉。在外面征战跋涉了几个月,餐风宿露、担惊受怕,他们实在是太劳累、太疲惫了,所以仆人服侍着草草地洗了个澡,即倒在自家的毡帐里,呼呼大睡。
  瓦剌为蒙古一部,住的都是蒙古包。哈拉和林建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金黄色的土地上点缀着大大小小一千几百个白色和灰色的蒙古包,圆形拱顶,像是巨大的蘑菇。大型的毡包也叫毡帐,其间超大的几个毡帐自然为脱脱不花可汗、也先太师、阿剌知院、伯颜亲王、莫罗公主等瓦剌贵族所有。
  英宗朱祁镇也在睡觉,和哈铭一起睡在伯颜亲王的毡帐里。
  蒙古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包就是适应这种生活逐步形成的建筑,又叫“格日”、“百盛”、“毡帐”、“毡房”、“毡包”等等,中原人形象地称之为“穹庐”。
  蒙古包以木头、羊毛毡和牛皮为材料,分陶脑、乌尼、哈那、乌德几部分。陶脑即天窗,圆拱形,如伞状,由三个圆形木环和四个弧形木梁构合而成。乌尼是连接陶脑和哈那的木杆,上细下粗,上插入陶脑环形木方口,下端穿有孔眼用皮绳与哈那连接。哈那是用柳条皮绳编成的菱形网眼网片,结实而有弹性。若干哈那连结成一个圆形的墙壁。
  蒙古包的大小与哈那的数量有关。普通蒙古包有四、五、六哈那,大蒙古包有八个哈那。超大型蒙古包有十二个哈那。乌德即蒙古包的门,有框、门槛和门楣,门框与哈那等高,门朝南或东南。整体结构适合四季游牧搬迁,能够抵御北方高原的寒冷空气和呼啸的北风。
  每个蒙古包后面都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家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也不准外人走近。传说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在北海边,降将李陵奉命来劝降,被苏武严词拒绝。由此失去饭食供给的苏武自己垦荒种粮,他放羊打草、种地做活抑或行居坐卧,出使节棒一刻也不离身,直至节棒飘带和旄球都磨掉了,还异常珍爱,当地牧民非常敬佩。苏武被汉朝迎回国后,当地人民为了怀念他,便在蒙古包后边立了一根光木杆,作为苏武当年节棒的象征,加以敬重。
  毡包外面圈养着牛羊马匹,瓦剌人的财产以牛羊马匹为主,牛羊马匹越多越富裕;达官贵族还有专属的牧场。
  瓦剌精壮男性平时为牧民,战时为士兵;百姓家家户户都有刀枪剑戟等盔甲武器,如遇盗贼,可自行斩杀,后面报官备案即可。
  也先睡了一天一夜,顿觉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次日便叫弟弟伯颜和英宗朱祁镇来自己的毡帐陪坐,传召小妹莫罗和她在土木堡抓的那个帅哥进见。
  也先是瓦剌的太师淮王,拥有两个超大的毡帐,一个居家,一个议事;这次见小妹自然是在居家的毡帐内。
  莫罗和李愿手牵手走进也先的居家毡账,见北面的几把高椅上坐着也先太师夫妇,他旁边坐着伯颜夫妇和朱祁镇,下面站着蒙古侍卫哈铭,以及两排几十名佩刀的瓦剌卫兵。
  也先妻子密哈知哈剌和伯颜妻子阿剌达哈剌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贵妇,容貌美丽,态度雍容。
  莫罗笑盈盈地走上前去,弯腰行礼,清音泠泠地说:“莫罗见过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两位哥哥凯旋归来,可喜可贺!”
  李愿也跟着鞠了一躬,平视着也先等人,不卑不亢地说:“大家好,我叫李愿,是莫罗公主的朋友!”
  莫罗挽住李愿的胳膊,小鸟依人地看着他,深情地说:“准确地说,是我的男朋友!二位哥哥,请祝福我们吧!”
  也先冷笑两声,猛地一拍桌子,瞋目喝道:“来人哪,把这个叫李愿的家伙给我抓起来!”
  “是!”下面的瓦剌卫兵暴雷似的答应,一拥而上,将李愿牢牢摁住。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莫罗推搡、捶打着抓住李愿的瓦剌卫兵,尖声嚷道,“你们放开他!快放开他!”
  瓦剌卫兵当然不听她的,个个面无表情,纹丝不动,依旧死死地按着李愿。
  莫罗只得向也先求情,哭道:“大哥,你这是干什么呀?李愿他做错什么了?你为什么要抓他?”
  “我为什么要抓他?”也先气急败坏地站起身来,指着李愿咬牙切齿地说,“这个李愿是个银甲妖人!我们缴获的三副银甲就有一副是他的!在我攻打北京的时候,李愿的几个同伙帮助明军作战,用一种喷光吐火的武器将我军打得落花流水!我瓦剌大军折损过半,都是拜李愿的同伙所赐,你说我该不该抓他?”
  失去自由的李愿听明白了,原来是妻子方意他们帮明军打败了瓦剌军队,所以也先才会迁怒于他,将他控制起来。罢了,罢了,他现在赤手空拳,啥能力也没有,是人家案板上的鱼肉,听天由命吧!
  莫罗却不认同也先的说法,气愤地嚷道:“大哥,你太不讲理了!李愿的同伙打败了瓦剌大军与李愿何干?你在北京吃败仗的时候,李愿跟我在草原上骑马游玩,两地相隔千里,他怎么着你了?你凭什么要怪罪于他?”
  也先虎着脸说:“莫罗,你清醒一点好吗?不要被感情蒙蔽了双眼。李愿是个危险人物,你和他在一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莫罗哭道:“你胡说!我和李愿在一起两个多月了,他要是想害我,我还能站在这里说话吗?”
  也先气哼哼地说:“李愿现在不害你,一定是有更大的阴谋!也许他是想卧底草原,伺机联合北京的同伙,将我瓦剌部落一举歼灭!”
  莫罗哭得梨花带雨地说:“大哥你想到哪里去了?我瓦剌部落上百万军民,是李愿他们区区几个人杀得完的吗?你这纯粹是杞人忧天!”
  也先双目圆睁道:“他们可不止几个人!倘若他们带着明军杀来,叫我瓦剌如何抵御?”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英宗插话道:“也先太师,我朱祁镇向你保证,我大明军队绝对不会长途跋涉,到这荒无人烟的大漠来攻打瓦剌!”
  听到“朱祁镇”三字,李愿忍不住朝英宗多看了几眼,在这里碰到他的祖先,还真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是啊,大哥,你多虑了!”伯颜也附和道,“上皇说的对,明军刚刚被我军杀得元气大丧,断无能力再越过草原进攻我瓦剌!”
  “住嘴!你们两个懂什么?”也先厉声喝道,振衣走下高台,来到李愿面前,“莫罗,你且退下,让我来问问这小子!李愿,你究竟是什么人?从何而来?混入我瓦剌有何企图?”
  李愿费力地昂起头,朗声道:“首先声明,我不是混进来的,我是莫罗公主请来的!我来瓦剌啥企图也没有,就是陪莫罗公主玩儿!”
  也先怒目叱道:“李愿,你别耍花招!老实交代你的身份和来历,若说半句假话,我就让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莫罗转过脸来,目不转睛、殷殷地看着李愿,她也很想知道情郎的真实身份。
  李愿也不打算隐瞒自己的身份了,就口齿响亮地说:“我其实不是你们这个朝代的人!我来自一千多年后的中国,是中国国家宇航局的宇航员,在星际旅行执行任务的时候,穿越时空来到明朝;本想制止瓦剌与明军在土木堡发生的那场大战的,可因武器失效而被瓦剌士兵擒获,险些命丧刀下,幸好莫罗公主及时赶到,救了我一命,我就跟着她来到草原了!”
  “一千多年后,你哄鬼吧!”也先惊诧莫名,环顾着众人说,“你们都听懂了吗?我怎么一点也听不懂啊!他说他是哪里来的?”
  伯颜、英宗和所有的瓦剌卫兵都连连摇头,一脸茫然。伯颜苦笑着说:“哥哥你都听不懂,我们又如何能懂?”
  “我听懂了!”莫罗看着李愿大声道,“李愿说他来自一千多年后的中国,中国应该就是一千多年后的中原!他是大明朝一千多年的后人,对吗,李愿?”
  李愿注视着莫罗,微笑着说:“对的,莫罗,你真聪明!”他又抬眼看着英宗道,“这位上皇朱祁镇就是我在大明朝的祖先!”
  莫罗、也先、伯颜和瓦剌卫兵都把目光投向朱祁镇,看了半晌,似有所悟。伯颜忍不住说道:“也别说,李愿和上皇还真有点像呢!”
  也先看看李愿,又看看英宗,忽然大叫一声:“来人,去端一盆清水来,老子要搞一个滴血认亲!”
  两个瓦剌卫兵端来一盆清水,放在李愿面前,也先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揪住李愿右手中指割了一下,再按向水盆,有两滴鲜血滴入清水中。
  也先又命卫兵将水盆端到英宗面前,朱祁镇乖乖地伸手指,也先“嗖”地割了一下,两滴鲜血先后滴入盆中。
  莫罗、也先、伯颜和几个瓦剌卫兵都凑过头来观看,清水中两团血滴缓缓靠近,相互洇润凝合,最终融为一体。众人都惊讶地叫出声来。
  莫罗激动地说:“上皇和李愿果然是骨肉至亲!大哥,上皇是你的客人,李愿是上皇的后代,也应该是你的客人,你快把他放了!”
  伯颜也出言相劝:“是啊,哥哥。李愿是上皇的后代,又是小妹的男朋友,他是不会害我瓦剌的,你就把他放了吧!”
  也先一摆手:“且慢,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整明白。”他走到李愿面前,目光灼灼地说,“你是怎么从一千多年后来到现在的?”
  李愿道:“我刚说了,时空穿越!”
  也先道:“那你现在就穿越一个,给我们大家看看!”
  李愿登时傻眼了,呆呆地说:“对不起,我现在啥也没有,穿越不了!”
  也先怒道:“穿越不了?那就说明你说的都是谎话,你其实就是大明的奸细!来人,把李愿给我戴上枷锁,打入地牢!”
  由于地理风俗的原因,蒙古部落的监狱都是地牢。
  瓦剌卫兵押着李愿就要往外走,莫罗惊声尖叫:“大哥,不要!”冲上去将李愿死死拉住。
  李愿也挣扎着说:“我没有说谎!我是驾驶飞船穿越时空的,现在没有飞船,我怎么穿越?”
  也先睁大眼睛问:“飞船?什么飞船?它在哪里?”
  李愿说:“飞船就是宇宙飞船,是我们未来人星际旅行的交通工具啊!此刻它就躺在土木堡官厅峡谷湖湖底!”
  李愿想的是,只要能保住性命,说出“万户三号”的下落也无妨,飞船结实着呢,不管是明人还是瓦剌人都不能把它怎么样!
  也先当机立断说:“好,我马上就派几个会水的骑兵去土木堡官厅峡谷湖探看。在他们回来之前,你还是乖乖地在地牢里呆着吧!”他猛地一挥手,“把人给我带下去!”
  瓦剌卫兵押着李愿走出毡帐,莫罗哭喊着跟着他们。在莫罗歇斯底里的哭叫声中,李愿被戴上木制枷锁,投入了瓦剌地牢。
  瓦剌地牢在哈拉和林南郊,共有十个。每个地牢入口在一个破败的毡包内,下去后别有洞天,里面关着几百名蓬头垢面的囚犯和不肯降顺的俘虏。地牢外面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毡包,住着看守地牢的警卫和士兵。
  李愿待遇还不错,住着一个单间,枷锁也解开了。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有一个土炕,土炕上面铺着几床臭哄哄的破被褥,里面满是跳蚤;牢房里一灯如豆,角落里有一个木头便桶,大小便都靠它解决。
  莫罗哭着跟着李愿一直跟到地牢,李愿劝她回去,她死活不肯。下到地牢,她就坐在地上号哭,哀哀欲绝。最后嗓子哭哑了,人也哭到累得不行,竟浑身乏力,晕厥过去。瓦剌卫兵趁机将她抬出地牢,送回到她的毡包,同时飞报也先。也先命医生看视,开药调服,休息静养。
  也先又派遣十几名善泅水的骑兵连夜驰往土木堡官厅峡谷湖,看看湖底有无飞船。一旦探明,火速回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