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大明历险记>夺门之变 第十二章 神奇女侠与神勇郡主

夺门之变 第十二章 神奇女侠与神勇郡主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9-03 08:07:29      字数:5334

  北京保卫战,瓦剌也先十万大军连战皆败,损兵折将,丧师过半,大明完胜。
  得知瓦剌残部远遁漠北的消息后,景帝朱祁钰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当日下午在奉天殿摆下数十桌酒席,大宴文武百官和斩敌将士,庆功行赏。
  参加庆功宴的有京城保卫战的统帅、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刑部尚书胡濴;战功赫赫的总兵官石亨、参将石彪、镇守九门的总兵、都指挥陶瑾、刘安、朱瑛、刘聚、李端、刘得新、杨节、顾兴祖等人。于谦身边还坐着两个银甲女将,便是未来人方意和过去人万扉。
  总兵杨洪、孙镗、范广仍在边关征战,尚未返京,遗憾缺席。
  宴会开始,景帝朱祁钰致祝酒词,他激动地说:“土木堡一战,京军主力全部覆没,上皇蒙尘,京师兵力不足,岌岌可危!也先来犯,有赖诸位精诚团结、戮力同心,英勇杀敌,击败了瓦剌军队,保住了大明的北方疆土!从一盘散沙、人心惶惶、行将崩溃到众志成城、坚如磐石;从满天乌云、兵临城下到云开雾散、破敌千里,我大明终于转危为安!京师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正是我们的大功臣——于谦!”
  众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于谦慌忙起身,朝众人鞠躬作揖。
  朱祁钰端着酒杯,走到于谦面前,恭敬地说:“来,于大人,朕敬你一杯!”
  于谦举酒杯,谦虚地说:“皇上过奖了,我于谦何能为也?都是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劳!”与朱祁钰碰杯,仰脖一饮而尽。
  朱祁钰喝了酒,目光又在方意、万菲身上盘桓,笑问:“于大人,这两位美人是你的侍妾么?”
  于谦慷然道:“皇上,我正要跟你介绍呢!方意,万菲,她俩不是我的侍妾,我哪有这个福分!方意、万菲是老天爷送给我大明的两位女侠,手段有如天神,又召来两位同伴,在京师保卫战中杀敌无数,功劳远超我于谦!请皇上论功封赏!”
  方意、万扉也都站起身来,笑盈盈地和朱祁钰碰杯,喝酒。
  朱祁钰问:“方意、万扉的同伴呢?怎么没见到?”
  于谦说:“他们有急事先走了,没有前来赴宴!”
  朱祁钰感激地说:“方意、万扉,你们有大功于本朝,朕要重重地赏赐你们!于谦,你们把二位美人与她们的同伴列于功劳簿中,注明何种嘉赏;朕明日上朝,让他们四人和众位将士一道,统一接受封赏!”
  于谦拱手道:“臣遵旨!”
  酒宴正式开始,景帝命令奏乐,大臣、将士们推杯换盏,大快朵颐;大殿之上鼓乐喧天,人声鼎沸;君臣尽欢,至暮醉饱而散。
  翌日上朝,文武百官麇集奉天殿,于谦携方意、万扉站在最前面。景帝朱祁钰头戴金冠,身穿杏黄色的衮龙袍,高坐在龙椅之上;司礼监太监金英站在玉阶上朗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尚书于谦文武兼备,力挽狂澜,封太子少保,总督军务,赏黄金百两、白银五百两,绫罗绸缎千匹;银甲女将方意手段高强,有神鬼莫测之机,封神奇女侠,赏金银各五十两,玉佩一双,绫罗绸缎百匹;银甲女将万扉一枪在手,横扫千军,封神勇郡主,赏金银各三十两,玛瑙一对,绫罗绸缎五十匹;银甲战士无敌、无畏骁勇善攻,动于九天之上,破敌于须臾之间,封威武大将军,各赏玛瑙珍珠一串,翡翠手镯一双;总兵官、右都督石亨力可拔山,所部斩敌两万有余,封武清侯,食邑两千户;参将石彪,悍勇无匹,助叔石亨破敌,升都指挥,封定远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杨洪、孙镗、范广、陶瑾、刘安、朱瑛、刘聚、李端、刘得新、杨节、顾兴祖等将官也都各叙战功,赏赐有加。
  班功行赏完毕,于谦、石亨、石彪等文臣武将都拜伏谢恩,但方意和万扉没有下跪,只是站着朝朱祁钰弯了弯腰,表示感谢。其实,皇帝赏赐给他们四人的金银玉帛,她俩压根就没打算要,准备和于谦商量一下,全部捐给穷苦百姓。
  退朝后,方意、万扉随于谦回到尚书府。在厢房休息时,二女跟他说了她们愿意裸捐的想法,于谦一听大喜,紧紧握住她俩的手说:“方意女侠、万扉郡主,难得你们如此轻财重义,乐善好施!老夫也正有此意,将皇上的所有赏赐全部捐出!我替京师的穷苦百姓谢谢你们了!”
  方意问:“大帅,我想问一下,大明京师都有哪些慈善机构啊?”
  于谦随和地说:“方意女侠,现在不打仗了,你和万扉郡主就不要再叫我大帅了!我比你们年长许多,你们就叫我谦叔吧!”
  方意笑道:“行啊,谦叔。那你也不要一口一个女侠、郡主了,直接叫我们的名字就好!”心想你比我年长那是肯定的,比万扉年长那就未必了!
  万扉也笑嘻嘻地说:“是啊谦叔,你就叫我万扉吧,叫我郡主,听着好别扭!”
  于谦欣然同意,乐呵呵地说:“好吧,方意,万扉,我大明朝在京师和各府、州、县均设有三家慈善机构。一曰惠民药局,一曰养济院,一曰漏泽园。惠民药局给贫苦百姓赠医施药,救死扶伤;养济院给孤寡鳏独(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之人提供生活保障;漏泽园为埋葬之所,取泽及枯骨,不得遗漏之意也;简言之,漏泽园就是国家给民间办的公墓,不仅避免了贫民曝尸荒野的惨剧,也减少了瘟疫传播的途径。”
  方意说:“那太好了,谦叔。皇帝赏赐给我和万扉以及无敌、无畏的金银玉帛就全部捐给京师的惠民药局、养济院和漏泽园吧!”
  万扉忽然说:“意姐,我们俩替无敌、无畏做决定,他俩会不会有意见?”
  方意说:“他俩有意见又如何?我是他们的主人,完全可以作主!再说了,他们两个机器人,要这些珠宝首饰又有何用?”
  于谦诧异地问:“何谓机器人?”
  方意说:“机器人就是人形的机器,他们不是人也是人,是人也不是人!唉呀,谦叔,我跟你说不清楚,你还是别问了!”
  于谦心里暗暗惊叹,越发觉得这两名女子手眼通天,神鬼莫测,不可怠慢,便不再追问了。郑重地承诺道:“方意,万扉,老夫会派人把皇上赏赐给我们的金银玉帛全部捐献给京师的惠民药局、养济院和漏泽园,请你们俩全程监督!”
  方意说:“好的,谦叔。我还有一个要求,你安排我和万扉去惠民药局工作吧,我们想自食其力,不能吃闲饭,让你养着!”
  万扉抢着说:“谦叔,忘了告诉你了,意姐是个医生,医术可高明了!我呢,跟意姐这么久了,也懂一点护理,可以充当护士;我们俩在惠民药局干活,管吃管住就行了!”
  于谦大为感动,眼睛湿润道:“方意,万扉,你们俩真是于下少有的好人,如此深明大义,无私忘我!请放心,住你们就住在我家里,不收房租;惠民药局的工作我来安排,包你们一日三餐!另外,我还要奏请皇上嘉奖你们,号召大明全体国民向你们学习!”
  于谦又带着方意、万扉来到正堂,向她俩引见了自己的家人,妻子董夫人和儿子于冕,并对妻儿称她俩为方意女侠、万扉郡主。
  董夫人比于谦略小几岁,是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女人,眉目端庄,衣着俭朴,素钗布裙,再无其他首饰。于冕是个二十刚出头的青年公子,个子高高的,衣衫虽是粗缯大布,朴实无华,但却面如冠玉、清新俊逸,一表人材。
  母子俩笑容可掬,向方意、万扉躬身行礼,董夫人敛衽万福,于公子抱拳作揖,方意、万扉慌忙还握手礼。方意握住了董夫人的手,万扉却忘情地握住了于冕的手,秋波澄澄地看着他;她心里着实喜欢这个玉貌翩翩的青年公子。
  于冕被万扉看得怪不好意思,脸红得像胡萝卜,忙抽回手道:“方意女侠、万扉郡主,快快请坐。”
  大家寒暄认识后,坐在八仙桌旁闲话。
  于谦的尚书府陈设很简单,没有一件值钱的家俱,仅比家徒四壁强一点。
  方意环顾着堂屋说:“谦叔,你家里并不富裕嘛,太简陋了,和你兵部尚书的身份不相称嘛!皇帝赏赐给你金银玉帛就不要捐了吧!”
  “捐,一定捐!必须捐!”于谦掷地有声地说,“我们家就三个人,又没有家丁仆伇,我的俸禄够用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京师的慈善机构比我家更需要那些金银玉帛!”
  万扉看着董夫人和于冕说:“谦叔,这么多金银玉帛,你说捐就捐了,董夫人和于公子就没意见么?”
  董夫人柔顺地笑道:“我们家的事都是老爷说了算,我和小冕没有发言权!”
  于冕也胸怀大度地说:“我赞成父亲的决定,我们家过日子只求平安,不求富贵!要那么金银玉帛没用。”
  于谦欣慰地说:“瞧,夫人和儿子都支持我,我有什么好顾虑的!”
  方意亲切地问:“谦叔,董夫人,令公子于冕是做什么的?”
  董夫人说:“小冕呀,他在京师国子监读书,是个监生!”
  万扉钦佩地说:“哇,那于公子随时可以考取功名啊!虎父无犬子,将来定然和父亲一样,高中进士!”
  于冕不好意思地说:“万郡主,你别叫我于公子啊,怪难为情的,你就直接叫我于冕吧!”
  万扉高兴地说:“好呀,于冕,那你也不要叫我万姑娘,叫我万扉!”
  于谦爽朗地说:“小冕,你就叫方意女侠、万扉郡主意姐、万扉吧,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必见外。”
  董夫人站起身道:“方意,万扉,你们先坐着,我去厨房烧饭了,既然是一家人,今天我们就一块吃晩饭吧!”
  方意忙拉着万扉站起来:“董夫人,我和万扉跟你一块去烧饭吧,一家人,你就不要推辞喽!”
  董夫人笑吟吟地说:“好,你们俩跟我来。”
  于谦、于冕父子相视一笑,有三个女人下厨,今晚可有好吃的了。
  晚饭后,于谦夫妇又给方意、万扉出征前那晚住过的那间客房重新布置了一下,焚香驱虫,使房间变得洁净温馨,更适宜住家。
  方意、万扉又在于府简陋的澡房里脱掉宇航服,洗了个热水澡,穿上董夫人给她俩准备的两套粗布衣服,来到客房休息,睡在同一张床上。
  万扉钻进温软的被窝里,快意地问:“意姐,咱们就在这北京城住下啦?李愿大哥他们三个还找不找了?”
  方意说:“既来之,则安之。咱们先在京城里面住着,进惠民药局帮穷人看病;在京城及周围找找李愿三人。我有种预感,他们迟早会在京城出现的!”
  万扉担心道:“要是李愿大哥他们一直不露面咋办?”
  方意若有所思道:“那我们就在京城里面打听线索,有了线索再有目的地去寻找,那时再离开京城也不迟。”
  万扉快活地说:“好耶好耶,我们成了京师居民喽,我好喜欢大明京师啊!”
  方意刮了一下万扉秀挺的鼻子,微笑着说:“万扉,你喜欢京师,是因为京师有于冕于公子吧?”
  万扉满面娇羞地说:“意姐,瞧你说的,谁喜欢他哪!”说着呵了呵小手,去胳肢方意的腋窝。
  方意也伸手去胳肢万扉,两个美女在被窝里扭动着身体,笑作一团。
  此后的三天里,皇帝赏赐给三人的金银玉帛送到了尚书府,于谦命人直接拉到了京师的惠民药局、养济院和漏泽园。于谦、方意、万扉三人坐在运送金银玉帛的车子上,全程监督,于冕没事,也跟着他们跑了三天。
  于谦、方意一辆车,万扉、于冕一辆车。一路上,于谦跟方意讲他的治国方略,以及御瓦剌于国外之外的边防大计,他讲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方意听得连连点头,表示钦佩。
  于冕则绘声绘色地给万扉讲京师的风土人情和趣闻轶事,万扉身子侧向于冕,听得心旷神怡,笑靥如花。
  捐献完毕,于谦又安排方意、万扉进了惠民药局,方意当太医,负责看病,万扉当护士,负责护理病人。二人不要工资,只须管三顿饭。惠民药局的负责人见有这么好的事,喜得直念佛。
  景帝朱祁钰听了于谦三人裸捐的奏闻,当廷颁发嘉奖令,号召全体国民向他们学习!退朝之后又特地来到惠民药局看望方意、万扉,握住二女的手紧紧不愿松开,真心诚意地说:“神奇女侠,神勇郡主,你们不仅救我大明于危难之中,而且关心百姓疾苦,大公无私、高风亮节,实在令人感动!朕代表大明全体国民向你们表达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
  打这以后,方意、万意就在惠民药局安下身来,大部分时间在药局做事,空闲时候则在京城及周围行走、打听,寻访李愿三人的下落。
  于谦、于冕父子,景帝朱祁钰轮流来惠民药局探望方意、万扉,或是问问安,或是说说话,或是请她俩吃个饭。一来二去,大家就熟稔亲近起来,每个人心中都滋生出了一种细细绵绵、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以致于就有了一些感情上的纠缠,这是后话。
  一日,景帝正在保和殿批阅奏折,武清侯石亨忽然求见。景帝传他进来,石亨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双手呈上,恭敬如也道:“皇上,我来上书!”
  景帝接过奏折,也不打开,放到一边问:“石爱卿上书,所为何事呀?”
  石亨不好意思地说:“臣欲保举于少保的公子于冕为侍郎!”
  原来北京保卫战于谦和石亨功劳最大,石亨得到了最高的奖赏,被册封为侯爵;而于谦却只得到了少保的虚衔,石亨心里很是不安,便到景帝这里保举于冕为官,以便弥补一下他心中的歉意。
  景帝明白他的意思,便点头道:“好,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石亨走后,景帝让太监喊来于谦,把石亨上书保荐于冕为侍郎一事对他说了。
  哪知于谦一口拒绝:“皇上,此事不妥!于冕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不可因为臣的缘故,就荐举为侍郎!这不公平,等于是无功受禄,众人不服!”
  景帝沉吟道:“也没啥不服的,北京保卫战,你功劳最大,封你儿子当个侍郎,也未尝不可!”
  于谦道:“父是父,子是子!为臣的一点微功,不足以封妻荫子!”
  景帝微微点头,似乎也觉得有点不妥。
  于谦又道:“石亨身为大将,却保举私人,应予以惩戒!”
  景帝哈哈大笑:“于爱卿,你真是迂得可爱!人家石亨保举你儿子,你还要惩罚他,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于谦躬身道:“臣只是觉得,此风不可长!惩戒石亨,可以儆醒后来人!”
  景帝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不想儿子当官就算了,也没必要惩罚石亨,毕竟人家是一番好心!”
  于谦主张惩戒石亨,确为肃清官场风气着想,既然景帝不赞成,他也就不再提了,拱手作辞,转身退下。
  次日,景帝便把于谦要惩戒石亨一说当笑话讲给石亨听了,石亨心里很不是滋味。什么意思啊?保举你的儿子,你不但不领情,还要惩罚我?
  石亨不能理解于谦这种光明磊落的行为,他也不想理解,他只知道,于谦这家伙故作清高,太不上路了!一点也不懂官场潜规则。自此心里就恨上于谦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