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桐柏山梦>桐柏山梦·第四十五回∶欲明大道学闭关,风歌霜色绣山颜

桐柏山梦·第四十五回∶欲明大道学闭关,风歌霜色绣山颜

作品名称:桐柏山梦      作者:尘浮      发布时间:2025-09-04 10:36:23      字数:6152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道花子不辞而别了去。单说冰洁,明了分离前途之因,不见反应,扭脸见了家人遁去,毫无淒慌之感,却大赞“男子汉的风骨,成气”。恰是女儿放学至,告了实情。甚是欢喜,拍手大赞∶“好好!这样‘快刀斩乱麻’的果决,可以励志。”
  冰洁道∶“孙纪梵,今实告汝,其母已没,师父当出。纪梵也没了。师于你打三皈五戒,赐法名印梵可以吗?”纪梵大笑道∶“嗯。真能作精,连个戒也不受,竟然妄自冒充和尚传授三皈五戒,笑话不?”冰洁道∶“没见识。怎不晓没有分别智的‘无相妙法’呢?自此何冰洁没有了,也决不是池圣人胡诌八咧的‘海英’,仍然是名副其实的海广,传你大法不可以吗?”纪梵思虑良久“无相妙法”,似乎懂得了其中的真谛道∶“海广师父,弟子愿乐欲受。”海广道∶“浮光掠影,弹指之间,不觉弟子十九个春秋了,已经大人了。先过我的头一步的‘闭关’修练,及格了便收你为徒,传三皈五戒,法名可佩。不然,你找你舅母继续红尘里扑腾去。”
  纪梵闻此垂泪泣道:“永伴师父,宁可赴死如饴,不负‘无相妙法’了。”海广笑道∶“闻得真谛,如何傻了?你魂跑没,你还能陪师父吗。”又道,“出‘有相’之家易;出‘无相’之家难。欲见妙莲高僧,必先皈依佛,为佛弟子方可。要叫我传你大法,必考你善根达标不,能否万苦里而成解脱大道?”纪梵无语,胸里皆“阿弥陀佛”滚滚春雷之声。
  海广又复道∶“你记得吗,为师曾给你说过了佛教高僧,虚云老和尚曾在终南山的狮子茅棚修行,每天只吃一个洋芋,连续入定,每次禅定十七八天,不吃不喝,盘着腿子,双足冻烂了,依然深深地功夫里展现着修行里的刻苦。‘闭关’远远赶不上老和尚的禅定。”纪梵闻此,果决道∶“师父,我能闭关,以后也能禅他定几个月不吃饭,惊掉老天的下巴壳子。”
  海广就欣然给未来的徒弟说说啥是“闭关”了∶“闭关就是修行的精进法门,古来有之。就是把自己封闭在与外界彻底隔绝的屋里,不允许吃饭,只能饮水,不许坐卧,只能拜佛、念佛、绕佛昼夜不能间断。实在睏个没黄昏了,头顶着墙壁眯片刻继续行功,完成一百天的时间,就成功了这样的修行。这样的苦修功夫又叫‘般舟行’(语译∶拨昼恨),利根之人往往在一个‘般舟行’里开悟证道。”纪梵听了道∶“师父,弟子请教你个问题,不吃饭有水喝几个月,是小事儿,那二便咋办?”海广笑了道∶“这个问题好解决,后墙打个门,连着厕所的,不就安然无恙了吗?”海广问纪梵:“能胜任吗?”纪梵回答的干脆∶“你能我也能。都是佛教徒,没啥了不起。”海广万万料不到“这小妮子,说个话儿给刀样的锋利”却感到了欣慰,就白纸写了个斗大的“闭关”二字贴到门上,杠紧了门,又反锁着。可见这两个特殊的人,似和世俗的空气绝缘了一般进入了另一个真空的世界里,打磨着各自心底的尘埃。
  枣阳市“育英学校”初中班的女教师,发现了孙纪梵十多天没来上学了,以为有了疾病,来到冰洁家,一看门上贴的,大为不解,就往不吉利处猜测。急忙到了文化馆给何国庆夫妇说了此情,都惊愕的瞪大了眼睛,飞风似的来到妹妹的家。
  国庆也信佛,见字仔细思索,知道其中的意思,长叹了一声道∶“山水好改,禀性难移。让她一家去极乐世界逛荡去吧!”说着下楼走了。嫂子不忍心,跪倒门前嚎啕大哭着说白∶“妹妹啊,你咋恁傻呀?就咱这个人间烟火的世界,哪有极乐世界啊?嫂子在一家大商店给你联系了工作,月资五百,待遇可高了。秦老师来了,找侄女上学的。快开门呀……”冰洁真的不近人情,亲亲不念,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纪梵烦的不行,比冰洁更冷血,白纸黑字∶“扰乱清净,必死无疑!”隔着窗户投了出去。秦老师捡起一瞧,心里冰凉,道∶“大嫂你瞧,还自作多情,要不得。”嫂子一看,霎时没了泪,咬牙切齿道∶“没人性的死蹄子,好不了。”就拽着秦老师腾腾地下楼去了。
  “般舟行”一百天以水代饭,不沾床,施展腿功,这滋味不言而喻。可能是精神的作用,师徒在这当中毫无痛苦的感觉,有着水的词润,也不消瘦,反尔觉得十分舒服,眼前的一切都是清净无比——常寂光——辽阔宇宙,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之分,身心充满了甘甜。
  时间闪电般的一瞬而过,一百天的时间,就如几秒钟速度没了。师徒开目开门,眼前的一切发生了变化,都是详和美好“极乐世界”盛景(幻觉所致)——真的开悟证道了。海广就履行诺言,纪梵受了三皈五戒,法名“印梵”。
  海广觉知,哥哥眼里的泪,嫂嫂嘴里的诅咒,皆及痛苦的根源,必须度化导悟。还有无量无边的亲属,皆令觉悟本心心,认出奉献人生的快乐。师徒复到了“枣阳市人民文化馆”。纪梵先给满脸怒气舅母道∶“舅母啊,您别想不开,当时是菩萨让我给您那样说的……”舅母脸一沉,也忘记了辈份,骂道∶“放屁!菩萨叫你咒白亲亲死的!恁俩都是冷血动物。狡辩个啥?走吧走吧,只当没哥嫂罢咧。”哥哥道自己的家人说∶“你这当长辈的是个啥?还给晚辈的一样子是不?”冰洁微笑着说∶“没啥事儿的。”就将“闭关”里证悟的道理开示起来,启发了哥嫂的智慧,满脸祥和姿色。
  告别在即,哥嫂哭了,师徒笑了。笑的哥嫂也笑了,长梦苏醒。人生的最大苦恼在“自我执着”里,最大的快乐在“无我奉献”里。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首先考虑对方能不能接受。别要妨害别人起码的利益、人格和尊严。充分理解古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格言的根本意义。把太阳之于地球的精神,融入人类的世界观里,就当下成佛了。哥哥嫂嫂透彻了佛法,也没张扬。
  兴许菩萨点化,师徒一直住到次年春向哥嫂道别。没有多余话俗话,“阿弥陀佛”囊括了一切的一切,互辞而去。
  来是枣阳,去是桐柏。到了固庙,师徒下车了。固庙比以前发达了,草房不见了,多是楼房、平房,古老的瓦屋依然保存着昔日的韵味。印梵道∶“老师父……”不等说完,海广道∶“老字去了!我不够格。”印梵微笑道∶“阿弥陀佛。师父因何在此下车?”“因是,此去桃花洞不远,往东有处名叫茨沟,莲大师就在彼地修行哩,特亲近参学参学,皆有裨益。”“茨沟皆刺如何住得?”印梵风趣道,“师父,咱去了砍刺种花甚好的。”
  海广道∶“故意风趣是不?茨沟非刺,皆乃四季不凋之花。畴昔是地,住一开悟高僧,名叫海墨。一大刺猬精前来皈依。大德慈悲,授三皈五戒。刺猬能人言,跟着和尚念了一夜佛。别看此物形貌丑陋,善根殊胜,五更里升到空中,佛号响彻桐柏山,刺猬承佛慈力,往生极乐世界。拂晓,青石板一张很大的刺猬皮,展出了朵朵红莲。老和尚便修建了‘刺猬往生亭’亭前立了石碑,记载着刺猬皈依三宝以及往生的经过。现在亭子早就没了,石碑依然耸立着。给人们讲述着茨沟的来历和动人故事。”师徒背着行李,佛经物什到了桃花洞。
  自从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此处的殿宇拔地而起,十分庄严。隐约听得钟鼓诵经之声。印梵要朝拜。师父道,向着拜三拜即可,不可搅扰师父们功课。就拜了拜,向东翻岭茨沟而去。
  茨沟风景独,坡上怪石丛集,人、马、兽、鸟、花、笋等形态各异。鲜花灿烂,野蘑遍生。松柏稀疏而高大,竹篁猗猗而青秀。大石条䃟就的大雄宝殿,琉璃碧瓦,乃遗留的古建原创。墙壁遍布苔癣石耳,铭刻着历史沧桑。飞檐斗拱,画栋雕梁,无比庄严,在凄风苦雨的洗涤里古韵犹存。一旁的石碑不高,字迹有锈,仔细辨别方知唐代贞观奇迹,名曰“甘泉寺”。因山路难走,文革幸免遇难。新建的十多间僧舍和三间橱房都是湖、河善信捐资修建的。对面是竹林,竹林里有颗大白果树,几搂粗,十余丈高。庞大的体格树冠至少有一千多年高龄了。每年挂满果实,成熟自落。竹林下是道河,从山顶泉眼里冒出来的,其水甘甜,曰“甘泉河”,古寺可能因此而得名。
  甘泉河没有季节的“刀痕”,叮叮咚咚歌儿着山下淮河里淌。河脖子引个蓄水池,寺院炊饮里头担。甘泉寺住了四个比丘尼和两位居士。尼僧高而瘦的叫妙楠;略胖中䓁体态的叫海莲,皆四十挂零的老姑娘,据说都十多岁出家受戒了。是县宗教局从普陀山紫竹林聘请的高僧。海莲是本寺的主持。年轻的约三十来岁,自少林来的武家尼僧护持道场的,分别叫延心、延妙。
  尤其是海莲师父,自到桐柏,就听说靳庄住个法号海广的清修姑娘,现出家的僧尼之像,竟然不受戒。甚奇,特意沿山抺嶺见了海广。也是缘分,交谈甚洽。莲师问了海广详情,依了《佛说一掌经》掐了生日时式,道∶“尘缘未了。了断时了,而后方可归于无尚大道。于桃花洞东茨沟见。”吃过斋饭,海广一直送到水濂寺道别,故悉之。
  海广和徒弟印梵来到这里是第二次住山,师父们都甚欢迎师徒的到来。海莲师将师徒安置在自己的隔壁僧寮,桌椅、茶瓶、杯子、床铺、被褥一应俱全。随缘是道场,海广是时现累样,略约稍憩,于定中观诸师之根,年长的尚有距离。年少的武心过重,不调服之当有不测出。至于居士,纯属混饭攮桶的了。都得明了,心里有数。印梵也晓此事,闭口不语,见师道好,接着一句“阿弥陀佛”了事儿。两武术尼僧特别喜欢印梵,称之师妹。欲授少林武术,乐学,争奈师父不允干预修行。
  日南,午斋供毕,五观堂歺。当家表堂道∶“新来两位修行,岁长我者叫海广,虽说没受戒,其修功不次我等。斋罢了,大家略坐切磋切磋,互利道心,幸甚的了。”海广无语,知其考较,报以微笑。印梵亦乐这好事儿。都便无声无息进餐了。此乃出家人斋饭历来如此的规矩。
  斋毕,莲师再言其事,知其却之不礼貌了。只好道∶“诸师宏慈,无戒之徒海广,实属褦襶愚痴,乃擂堆之甚,根基浅薄,于道无知矣。读读古人说的,我今鹦鹉学舌了。道,本来是宇宙里万物生灭的法则,生灭的相续就是‘不灭’。主宰着‘生灭’于‘不灭’之间就是唯物的‘道’——哲学里的‘相续法’了。至于佛法修行里,妄想念头也是‘生灭’及相续的‘不灭’,而成了精神世界的‘生死轮回’。古人以为这些微妙之道,语言与沉默无法形容其真实的。至于‘非言非默,义有所极’者,乃是道的最高境界,只能心领神会的了。至于‘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此乃兵法句对于道的形容。文殊师利问道于维摩诘,维摩‘沉默’不答,而文殊菩萨瞬间获得了‘道’最高的妙道,自在异常。故知,凡是嘴巴头所表达的种种的道理,都不是‘道’了——‘言说道断’。以清净的智慧之剑斩,断念头生灭的相续法,超越‘二元对立’,达到与宇宙生命一体。我认为这就是修行里极高的‘道’吧——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勉强解释的,对与错,依着各自理解了。”
  众无语,独莲师微笑复问∶“净土是啥意思啊?”海广说∶“其实我也不知。维摩诘讲∶‘菩萨要想得到净土,首先得清净自己的心,心净了就是佛土净’是故‘心里污垢的人,看一切则众生都是污垢;心里清净的人,看一切众生无不清净’。唯物界所有一切,都是心里造作,‘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知佛说修行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实际里就一‘心法’的法门而已,修行即‘修心’,其心法也是空的。六祖慧能颂《金刚经》,得着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开悟证道,承了五祖传衣钵,而作《六祖坛经》。故菩萨为度众生,道行于不二(对立法)法门,以无分别智,通达无碍,而达辽阔天空一样的,平等妙明之性,是为修行根本之道的了。”
  依此,都知道了海广的佛法阅历极其道行,没有考究的必要了,合寺里刮目相看了。武术的尼更是恭敬有加,临了事情皆请示之。
  明日的十五是个吉祥日,延心同了印梵去坡里采了连翘、樱桃、林檎、迎春等的花朵扎了花束,敬到大殿里佛龛上供佛。师父们六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同居,三缘(人缘,地缘,法缘)具足,晨钟暮鼓,清净山林。
  有一天怪事儿来了,那个男居士骤然发病,捂着肚腹地上打滚,样子很痛苦。师父们围着十分吃惊,高山野凹,怎能救急?都瞧着海广的表情。见她若无其事地对着左翻右滚哭爹叫娘的痛苦病患,非但不同情,反却微笑。妙南可伶道∶“莫非受寒了,熬碗姜糖水喝喝就没事儿了。”女居士道∶“大烟壳煮水喝喝就止痛快。”说着去办。
  海广喝道∶“啥也不用。延心,快拿刺条来!”一支带着勾刺树条,送到手里对着患者举了起来往下抽。莲师道∶“海广善信,你咋不慈悲呢?”“师父,慈悲多下流!这货子的腹痛,您不晓得咋得的。”说着对着患者霹雳吧啦猛烈抽打了。患者滚得更疾,哭叫更惨。女居士跪地哀求∶“师父啊,他够遭罪了,您还刺条子刷,咋这样狠的心?”
  海广道∶“是恁俩心狠还是我心狠?说!”大家听着迷迷糊糊,不晓得新来的演的啥戏。海广依然不停手地抽。那人浑身是汗,布衫透着血迹,脸里也是血,嘴角淌着血。却不哭叫了,说∶“师父尽管劲打,打大些,毛病就好了。”海广住了手,道∶“你晓得因啥这样吗?”那人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还不老实,我揭了你的皮!”海广又举刺条子道,“打没你地狱里抱火柱子去。”患者就“啊啊”两声,求道∶“不敢不敢。我说我说,您是个女的,无法开口……”海广道∶“你已经坦白完了。”就喊,“女居士过来。”那女的在大殿里求忏愧,闻听忙跑了来,“噗通”跪地千恩万谢,希望得到原谅。
  究事儿,因一日天西,海广在河边洗菜,一个打柴的跑来,给她耳语没影道宗的不着掉事儿,岂可相信。打柴的便导引竹林边瞧真实。她也是过来的人,觉得此事为俗家勾当如何来了佛地呢?亵渎清净,罪该万死!也是不明因由,喝了冷水,腹痛要命,幸而暴打逼寒气出,免了一死。
  海广呵斥∶“起来起来,恁俩真没法说。快去竹林里白果树撞一百头,爬走去!”女居士哭丧着脸儿哀求∶“头是肉长的,好碰树,碰出个脑震荡可咋弄呀?俺的虎儿子持刀来找你麻烦。”延妙、延心齐道∶“胆肥了来,头和屁股分家!”“恁二人是人天的师表,岂可无道理地的说?”海广说着又呵斥昏俗,“如何玷污树神?俗家的死事儿,到处的不要命。不赔罪道歉,必大祸临头,不信试试,其子不了。”二人急的面色猪肝一般,道∶“听师父的。”布纏着脑袋撞树去了。莲师有约摸,不言不语。
  妙楠问∶“善信,彼何所罪而折磨之?”海广道∶“生死轮回,是病极重,泛滥净地。竟然还问没了智慧的。”楠师依疑惑不解地望罪人绕树撞。撞的快,一百够了,布烂了,头破了,布上都是血。妙楠问:“啥罪碰头?”这对男女实事实说的不着调儿,惹得诸师定个“秽污寺院,坠无间地狱”。海广又给攮囚的刷一刺条子,喝道∶“滚下山去!”
  这男女却赖着不走,发着毒誓∶“永不再犯,再犯天打雷劈!”海广经见甚多,不可凭信脸上写着明明的谎言。命延妙,延朝用少林棍把罪头打掉好了。一见真的要打,就啥也不求了,瓦窜山下去了。寺里从此清净了。没过多久,少林的武尼突然无声无息地离去,莲师的表情流露出一丝愧意。海广师徒对此毫无表情,似乎延妙,延朝根本不存在一样。可是佛法却兴隆了,古老的寺院如今焕然一新。
  “偶来松树下,高忱石头眠。山中无日历,寒尽不知年。”师徒不觉在茨沟住了将近一年了。这天到了初一,又该上大供了。阳光带着时令霜气洒遍竹林,光突突的白果树冠徘徊着冬天的韵味。善男信女岺岺垠垠自桃花洞前来烧香拜佛。
  日头照到大殿里,佛前摆着大供,香烟枭枭。师徒因表上没有受戒,自然曼衣、海青加身。妙楠、莲师皆具足戒比丘尼,大红袈裟烨烨放光。莲师佛前拈香。海广维那,印梵主法器。深山里飘荡着嘹亮的钟鼓佛偈之声。僧俗二众念诵“大供饭咒”。天空飞来许多美丽的鸟盘旋争鸣。
  供了佛祖、护法伽蓝、土地、井神、河神、苗稼神,又供竹林神。在炎夏节师徒火眼暴发,多亏竹叶疗愈。初一十五上供,供一片个感恩之心。毕了,海广觉知疲倦,在屋里用功。突听一阵激烈的枪响夹杂着吵骂声,钻进寺院的耳朵。欲知啥事儿来?继续逗乐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