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寻找柳永遗留的宝藏(北宋篇) 第一部 临轩放黜>第三十二章 惊魂析案 二、毒酒弑兄

第三十二章 惊魂析案 二、毒酒弑兄

作品名称:寻找柳永遗留的宝藏(北宋篇) 第一部 临轩放黜      作者:自咏诗      发布时间:2025-09-01 10:44:57      字数:3041

  刘沆本想就此打住,想了想又说:“最后再说说人们的怀疑,文字上只见到《太祖起居注》里有一句记载,说是肤色莹润,如沐汤浴。估计从太祖暴崩到大臣见到太祖遗容,其间没多少时间再修饰整容了,仓促之间也只能整理成那样了,我认为这个记载比较真实可信。这个肤色不像中毒身亡,我见过乡里村妇呑砒霜的死后惨样,五官出血,皮肤黑紫,再怎么整理也掩盖不住的。”
  柳三变静静地听着刘沆说话,心中思忖,这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嘴里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脸上却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的表情,将来必做高官。
  见到刘沆说完,欧阳修转圈地看看每人脸色,问道:“谁还同意自然死亡说?”有人摇头,有人闷不作声,但是就是没人附和刘沆。
  王拱寿甩出一句:“子承父业、兄终弟及,那怎么不是前者?太祖那两个儿子,一个二十六,一个十七。看看咱们,除了柳兄、梅兄,都比咱们年龄还大呢,小的那个也比我小不了多少。”
  王拱寿一句话,就动摇了刘沆的论据。
  接着,欧阳修抛出一连串问话,说得刘沆哑口无言。他说:“一是宋皇后为什么一见到太宗,就改口称官家?而且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这明显是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二是干嘛那么匆匆忙忙地改年号,是否早有预谋、早有准备?三是为什么坐上皇位后,还要迫害侄儿、兄弟,下此狠手,是否说明得国不正,怕效仿?四是官方记载未免太简单了,死的可是开国皇帝呀。此外,还有许多疑点发人深思,我先不一一细说了。”
  其实就连刘沆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话。
  众人一阵沉默,顾自闷头吃喝,欧阳修无奈,话题是自己挑起的,还得自己打开局面,“看来支持正常死亡说的不多呀,这倒和市井看法一致。那么与正常死亡说针锋相对的是什么?不正常,当然就是那个什么酒之说了。”
  石介有些不耐烦了,“你这么说话太累了,说着累,听着更累。就直截了当说吧,别避这个词躲那句话的,反正就咱们这些人,关起门来说话,犯不上事。”
  蔡襄也说:“本来就是解谜来的,说话再打哑谜,实在费劲,若把精力都放在这上头,着实辜负了这桌好酒好菜。”
  “无论如何掩饰,这就是谋杀。”一个人闷闷地说了句,众人互相看看,都问:“你说的?你说的?”
  “是他!”姓毕的那位指着一人说道。
  众人一看原来是梅圣俞,都有些惊讶,催着他,那你再说详细点儿?不管谁催他,他都后悔得再不吭声。但是梅圣俞的话,却打开了最忌讳、最危险的话题和思路。
  见到终于有人接话了,欧阳修立刻说:“好吧,就依石兄。死亡原因无非两种,自然死亡或谋杀。先说自然死亡,事先并无身体不适的前兆,用老百姓的话说,喝点酒就完了?总之自然死亡说不可服众。再说到谋杀,我也同意梅兄的观点,只有一种可能,酒中下毒,但是毒酒很容易让人看出破绽。那么就又绕回到刚才所说的遗体肤色正常怎么解释了?我认为,其实那恰恰是中毒症状,人死后,皮肤干燥,失去色泽,绝不可能光滑莹润。玉色莹然如出汤沐?这种肤色就是中毒的迹象,只是没有惯常用的砒霜那么毒性猛烈,也许是某种特别研制出来的毒药?”
  王拱寿说:“毒酒弑兄说,算你说得有理,可是你要让人信服,你还得解释清楚两个问题,谁往酒里下了毒,怎么下的毒。那晚饮酒的就是哥俩个,难道晋王就明目张胆地提着毒酒进宫,光皇上一个人喝,他一滴不沾,说不过去嘛。再说了,太宗是被临时召进宫的,他家里就有现成的毒药?”
  姓毕的问:“那么,除了下毒,就没有别的什么手段了吗?比如刀斧,传说中的斧声烛影,不就突出个斧字吗?”
  “嗨,搞清楚了再说嘛,事实上,那是柱斧,是杀不了2兄长动手,这个说法也不成立。”王拱寿语气里颇有看不起人的意思。
  姓毕的再也不说话了,一是他和在座之人都不熟,二是他这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很少。
  欧阳修说:“我亦倾向于毒酒之说。他若有心,备好毒酒还不容易?何况府里有个叫程德玄的食客,精通医药,也是使毒的高手。他可以配制各种各样的毒酒,让你死得有多难看,或者让你死得不着痕迹,都有相应的毒药。给李煜、钱俶喝的毒酒,这两人都是阶下囚,所以使用毒酒也不那么顾忌,药性猛烈,要起到巨大的警告、震慑作用。那是做给世人,特别是文人看的,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后世之人见不到文字的东西。”
  蔡襄问:“你说的毒酒这事可信,一定是往酒里下了粉未?”
  “不敢说,但是从外面看窗内情况,应该是下了,只是剂量小或者没来得及多喝,就被发现了,所以才有了斧声烛影这不得不留下的含糊记载。”
  柳三变说:“如果说毒酒论是成立的,那么王贤弟提出的两点疑问就没必要解释了,两个人一起饮酒,没有外人,一个死了,一个没事,谁干的不是一清二楚了吗?下什么毒,怎么下,无非是往酒里撒点药面呗,或者是直接配好的毒酒。这后一种说法不太可能,因为总不能两个人一起喝酒,各喝各的酒吧?在百姓看来,下毒是最下三滥的手段,代表了凶残、卑鄙,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此下策。因此,毒酒说值得怀疑。”
  “正常死亡说你不同意,毒酒说你又怀疑,那你说呢,还能用什么其他手段?”
  柳三变犹豫着,看到众人催促的目光,只得说:“我看还可以提出个药酒阴谋论一说。太祖崩逝的疑团集中在酒上,食物中毒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宫内饮食有最完善的安全措施。问题归结到什么酒,应该说酒肯定有问题,但到底是什么酒,这就得分析分析了。这就得说到刚才提到的一个人——程德玄,待会儿再说他。”
  欧阳修还是坚持他的毒酒论,他不等柳三变把话说完,说:“上次饮酒提到的那个钱易,在答卷中故意将太祖之死和钱俶之死放在一起议论,而钱俶的死因很清楚,是喝了太宗赐的酒而死。太祖呢?是和太宗一起饮酒后暴崩,这么写文章,明显是在暗示斧声烛影谜案有不可告人之秘密嘛。他是太宗朝人,一是确实能听到什么,知道部分真相,再一个是真不敢明目张胆地写。依我看,也许他才是真正借题发挥,不屑于当太宗的臣子,这才故意生事。”
  众人频频点头:“有道理,有道理。这样一分析,钱易文章背后的深意就突显出来了。”
  柳三变笑着说:“也算你一家之言吧。”
  欧阳修说:“不这样去想,去分析,就解释不了那届贡举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状况,钱易一定是看见了考生殴打考官,所以到了殿试,也借机生事,他要比那个考生还狂。”
  柳三变最忌讳的就是毒酒弑兄说,他虽然怀疑太宗的为人,但认为太宗总不会采取五代时期篡权者的血腥残忍手段,手法一定会很隐蔽。他也曾和朴成、许道宁探讨过这类陈年旧事,朴成深谙宫廷内幕,许道宁熟知草药,懂得相生相克药理。
  在他内心深处,他并不想把太宗想得那么坏,毕竟国家这几十年的发展成就,证明了他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
  他说:“即使弑兄说成立,说是酒中下毒也最不靠看出来。肤色莹白如玉,明确表明遗体还不是太难看,乍一看看不出中毒迹象,确切说,绝不是喝下砒霜的死后惨相,所以才能在当时紧张慌乱的氛围下很快就遮掩过去了。”
  刘沆说:“那你说,不是毒酒,此前又无大病,能说死就死吗?”
  “那倒不是,问题还是出在酒上。”柳三变回道。
  “都让你占了,又不是毒酒,玉斧又不能杀人,尸身又那么完整,那只剩醉死了,可能吗?”
  “不可能!除了毒酒,你们就不动动脑子,酒里有没有别的?”
  “别的,别的什么?”
  欧阳修恍然大悟,“是药酒?营养酒?若说是下毒,一是容易暴露,二是是否下得去狠手,太祖皇帝对他的这位弟弟可说是谨遵孝悌之道的,做弟弟的也不会太过绝情,柳兄这个思路很对路子。”
  柳三变点点头,“如果用药酒,徐徐图之是可行的,不知不觉中就会损伤了健康。缺点是一旦施行,反倒自己控制不了事态发展了,那要看受害者自己的节制能力了。也许那天兄弟饮酒之时,就出现了类似状况,以致当夜暴毙,这么突然,也不是太宗想看到的结果,所以据说他也很慌张害怕。”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