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忆海回眸>第五十三章 浅谈回地方单位的衣食住行

第五十三章 浅谈回地方单位的衣食住行

作品名称:忆海回眸      作者:晨爱      发布时间:2025-08-26 07:50:54      字数:3445

  在招待所临时住了一段时间后,我一家四口由单位安排搬进了家属区七栋六楼。那时候的楼房都是步梯楼,大概是地皮紧缺没见有平房。家属区的楼房都没建在一个平地上,坡上坡下都有,看起来有种见缝插针的感觉。第七栋房子建在坡下,整栋房子共有七层,在第二层高的位置处架有一座平地与楼房相连的天桥,这样不仅减低了高层住户爬楼的难度,也方便了低层住户的进出。
  第七栋房子的规格是大套间和小套间对门,我一家四口被分配住的是一个小套间。小套间是两室一卫一厨,卫生间和厨房由一门相隔,其面积都很小,每次做事只能进去一个人。进门是一个大点的卧室,这个卧室除了可以靠墙放一张大床,另一个角落还可以放一台小电视机,中间放一张小餐桌和几把椅子供一家人吃饭也不成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两厅一卧为一体的多功能间。在那时单位人多地皮紧缺建房困难的情况下,设计者们也许早就考虑到了这些一举多得的因素。
  丈夫好像有先见之明,做家具时不管是高椅子还是矮椅子都做成了折叠的,就连大圆桌和小圆桌也都是如此。我们全家人每次吃了饭就把桌椅折叠起来靠墙放着,这样,房间平时给人的感觉并不怎么狭小,倒显得利利索索,宽敞有序。
  与大点的卧室并排是一个小点的卧室。由于第七栋房子是板楼,南北通透,又加上几扇门都在一条平行线上,只要把各扇门打开,房间亮堂,空气新鲜,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便立马充满心头。令人更欣喜的是南北相隔的两个卧室外面各有一个宽敞的阳台。夏天的晚上在阳台上放几把椅子摆上一点零食、茶水,一家人围坐在阳台上休闲,聊聊家常品品茶,抬头数数星星看看月亮,一阵阵自然微风吹来让人好不惬意。这时,一天繁忙工作后的疲惫会顿觉烟消云散。这不得不说是简陋的环境之外拾到的一种精神犒赏。
  房间虽然小,家具无法放,但简单的生活却能给我们一家人带来无比愉悦的心境。那时候我的两个儿女还比较小,知足点来说,我们一家大大小小四口人挤在那个狭小的房间里也还觉得非常温馨。有一句老话说“人养屋,屋养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要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理,锻炼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房子不管大小,只要好好打理,充分利用,就能住得开心,生活得愉快,全家人才能身心健康。
  搬进家属区后,丈夫被安排到监区搞管教,我还是在单位子弟学校教书。子弟学校是个四合院,一条门进,里面有两层楼,墙壁白净卫生,门窗及课桌椅崭新靓丽,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上级领导对单位子弟的极其重视。子弟学校班级不多,只有小学一到六年级六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也不多,我被安排教三年级数学跟班上,再加上一些杂课。子弟学校设在家属区内,与单位的干警职工食堂挨在一起,距我们家不远,下楼大约走两三分钟就到了。我的工作量很轻,学校离家又近,我的儿女们上学放学也不用我操心,这比起我随军在广东地方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有点天壤之别。
  来到二监狱,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可以说都很顺当。由于住房周边挨近农村,一些菜农每天早上和下午趁着单位上下班的机会都会挑来一些应季的蔬果供我们购买,每到这个时候,家属区大门外的马路上人来人往,真有点像集市的一角。蔬菜有的是卖,鸡鸭鱼有时也不少,美中不足的就是难得有猪肉卖,牛羊肉就更别说。但想吃也不愁,在距离单位几里外的衡阳电厂旁有个比较大的集市,那里什物都有。从我单位骑单车十来分钟就到,也可以坐公交车,那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有时需要买点什么新鲜的肉食给孩子们吃,我就利用课余时间骑上自行车一二十分钟就可打个来回。
  二监狱距离粮店也不远,我们买米买油也很方便,大路可以开车骑车前往,抄小路从农村的田埂上走过去很省时。那时候没哪个有私家车,公家车也不是随便能用的,大多数人买米买油都是用肩扛手提抄小路来回步行。我仗着自己会骑单车比起步行来说要轻松多了。但丈夫在家一般不让我骑车去买米,因为,田埂高低不平,路又窄。丈夫在部队出入经常是有汽车开,从没想到去学骑什么单车,回到地方后遇到这样远不远近不近的地方,那就只有步行。他宁可来回步行用肩扛手提也不愿我骑车去买米。有时,我就趁他值班还没回来时偷偷骑车去粮店买上那么二三十斤米驮回来,有了几次后他也就慢慢放心了。从粮店把米买回来容易,难的就是背上楼,背了米还要背单车,因为,单车只有放在自家门口,楼下没地方放。
  一次,丈夫到北京出差去了一个多月,超出了预计返回的时间,家里米吃完了,我只有骑单车去粮店买。来到粮店也没多想一下就买了五十斤。我想着小时候经常骑单车拉着我妹妹到处跑,我妹妹总不止五十斤重吧!殊不知,拉五十斤大米要比拉一个人在单车后面吃力多了。特别是骑在那高低不平又狭窄的田埂上,车龙头东扭西崴很难把握,弄不好就会摔倒两边的菜地里去。我很想下来推,可路又太窄,我只有咬紧牙关慢慢从田埂上骑过来。米是轻松买回来了,可上楼更辛苦,丈夫没在家,孩子们又小,只有靠自己慢慢挪,五十斤大米连同单车就那样让我独自扛上了六楼。当时的那股蠢劲,连我自己现在回忆起来都难以置信。
  二监狱有干警也有工人,国家干部来到二监狱都是算干警。这让我从心底里想起了在广东劝我不要改行的贵人,是他们的苦口婆心让我转了干今天才当上了干警。虽然我和丈夫都是国家干部,在二监狱丈夫才算是名副其实的警察,我们当老师的只算是个不穿警服的警察,说得好听点是“便衣警察”。因为那时候上级规定,子弟学校的老师不能穿着警服面对小学生。每当干警们发警服时,我们就发服装费,干警们发多少衣服我们老师就补多少钱。于是,老师们眼馋干警们那一身威严抖擞的着装,而一些干警又羡慕老师的钱包里所多得的票子。我当时也很羡慕女警们那身漂亮的警服,可到了自己改行后又很怀念那些钱包里可以多得票子的日子。这就如俗语所说“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所以,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好好珍惜。
  到二监狱子弟学校不久,按政策条条框框的规定,我被定了一个小学一级教师的职称。听学校领导说这次教师职称是硬性框定的,以后就得靠评定。我想,我是个高中毕业生,没有专业文凭,哪怕工作做得再好到时评职称也怕被这一条拉下,且在子弟学校任教的老师中有不少是有中师文凭的。为了以后职称评定能顺顺当当,我约了本数学组的胡萍老师在1986年的9月,一起报名参加了三年制的中师函授班学习。函数班都是利用每周六和周日集中在市里听老师讲课,平时在家听电视讲座。
  函授班的学员特别多,都是各个学校没有相应学历的老师。一次上三角函数课,我见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老师也在听课。一些好心的老师就告诉我,说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有的已经考了七八年了还没拿到毕业证,又不甘心放弃。
  “哦耶,不是说三年毕业吗?怎么要考那么多年?”我不理解。
  “你每门功课都考及格了才能拿到毕业证,哪一门没及格都要等到第二年补考,第二年补考没及格又要等到第三年补考,就是这样拖。”
  “是这样呀!”我很惊讶。
  “她们有的是古典文学没及格,有的是三角函数没及格,这两门最难学又最难考。像我就是去年三角函数没考过,今年准备补考。”那个老师补充说。
  “考试这么难呀?早知道我就不报名了。”我有点打退堂鼓了。
  听了那个老师的话,领到了那么一大堆书,主课副课加起来十多门功课,我心里七上八下。心想,别人都考了那么多年还没拿到文凭,不知道我将要考多少年。
  第一年学习结束后,经过考试门门功课都及格了,这时,我再也不打退堂鼓了,觉得越学越喜欢了。特别是别的老师认为古典文学和三角函数最难学,我却对这两门课最感兴趣。
  “王老师,你教的班级明年就要毕业了,你暂时还是不要去参加函授学习了,把精力全放在教毕业班上,你看可不可以?”一天,学校校长跟我说。
  “好吧!”我二话没说。
  说实话,我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到这个学校还是带第一届毕业班何尝不想把学生成绩搞好,给家长们留下个好印象,更何况我女儿也在这个毕业班里。于是,我就果断放弃了自己的函授学习。
  一转眼,一年过去,我所带的毕业班数学考试成绩在衡阳市城北区名列前茅。那时候,衡阳市教育局对学生毕业班成绩都很重视,每届毕业班成绩都要在区里排名公布。学生考出了好成绩,我也跟着沾了光,那年,我被评为衡阳市城北区优秀教师。
  “王老师,现在毕业班的任务完成了,你可以继续去参加函授班学习。”一次,校长又笑着对我说。
  “停了一年了还去学?那怎么能赶得班上?我不学了。”我当即就果断拒绝了。
  “你前面已经学了一年了,如不继续学那不等于前功尽弃了?”同数学组的罗老师好心提醒督促我。
  通过罗老师的提醒,我又继续报名试着学习看看。我想,能不能跟得班上,拿不拿得到那一纸文凭就靠运气了,我只做好自己。再说,多学点东西总不是什么坏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