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回地方步入新单位
作品名称:忆海回眸 作者:晨爱 发布时间:2025-07-04 12:33:03 字数:3967
一段时间以来,丈夫为转业的问题费尽了心思,既要忙于自己的工作,又要忙于一家人转业安置问题。尽管何检察长劝我们说深圳现正处在大开发阶段,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丈夫的工作安排完全无须多去考虑。但苦于两年内不能带家眷一同前往,丈夫为此伤透了脑筋。
“我不想再回到那些夫妻分居的日子里。那时候你带着孩子在外公外婆身边,有外公外婆和舅舅阿姨们帮忙照顾,我放得心。这在部队要是我不在身边,到时谁来关照你们娘仨啊!”丈夫总是为这事惆怅。
“那有什么关系呀,两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嘴上虽是这么说,但心里还是很不情愿与丈夫分开,别说两年哪怕两天我都不习惯。这种心理我却不能跟他说起,免得搅乱他的心思,误了他的前途。我总是这么想,他愿到哪我愿跟到哪,随他的意愿。我虽不是个没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女人,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脱离父亲的关爱和管教。
“你说得倒轻松,对于我来说当然没什么关系,我一个人在那一边轻轻松松,可你带着两个这么小的孩子在部队生活,你以为两年时间真的那么容易过呀!”丈夫认真地说。
细细想来,他说得确实不错。别说我每天还要工作,就是不工作光在家里带俩孩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孤单无助。
转而,丈夫又说:“虽然遇到什么情况战友们及左邻右舍会出手相助,但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家庭,哪个有闲工夫来关注你呀!”
我无言以对,沉默不语。我沉思半天,心想,如果丈夫实在盼望转业到深圳去又不愿与我娘仨分开,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离职放弃两年的工作。但目前放弃两年的工作也许很容易,两年后那份工作还有没有我的份,谁也不知道。想想,那个年代找个工作千难万难,好多下乡知识青年还在家里待业,我的几个小点的弟弟妹妹们也都在家里苦等招工指标。我庆幸运气好,高中一毕业就被点名招进了工厂,当了子弟学校的老师,日不晒雨不淋,我如果这么轻易就放弃,人家不说是脑瓜子有毛病才怪呢!更何况丈夫又不是做什么大生意的,靠他一个人每月那点工资能养得起我们一家人吗?算了,这些不现实的事情还是不要去幻想。
“你怎么不吭声,在想什么?”丈夫问道。
“没,没想什么。”我仿佛从梦中惊醒,连忙摇头。
“有什么好法子就说出来,我们夫妻俩一起好好商量解决。”丈夫见我说话结巴猜出我有心事。
“算了吧!随你的心愿,你到哪里都行,我没意见。”我虽不是个没主见的女人,但在丈夫转业去向选择的问题上,我不想干涉他。转业是他对工作的再次选择,这兴许是关系到他一辈子的大事,如果我从中掺和错了说不定他将会怨恨我一辈子。
想当初,我婆母极力阻止他应征入伍,可他却偷偷摸摸地一次报名没成功,还要瞒着母亲第二次报名应征成功。可见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且有点我行我素的人,他连母亲的话都不放在眼里,我又算什么呀!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他真的采纳了我的意见,鉴于其它诸多难以解决、难以预料的实际问题说不定我自己又不会愿意。因此,我的想法只有埋在心里,没必要说出来。
“那就再想想吧!”丈夫说。
“我还是那句话,随你吧,你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给他吃颗定心丸。
丈夫经过几天苦思冥想,一番掂量孰重孰轻之后,决定转业回家乡湖南。他的决定我毫无异议,在选择单位的问题上他也破例听从了我的分析和建议。我夫妻俩合作默契,珠联璧合,相互间没出现过半点争执,就这么顺顺利利一锤定音,联系到了坐落在衡阳市的湖南省第二监狱。这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放下“丈夫是天的架子”,以妻子之言为中心。
虽然,丈夫曾在职务升迁的问题上固执己见,没把我的话放在眼里,让我心里受了不少委屈。明知前面有块绊脚石,提醒他多注意,他却一意孤行偏要往那里走。结果绊了一跤是小事,可“官印”丢了。那张眼看马上就要下达的师后勤部部长的任命也成了废纸,顷刻间宛如从云梯上跌下来,落得前功尽弃。这让关爱他的上下级官兵们为他惋惜,师首长也连连叹息。不仅辜负了上级首长们的苦心栽培,我更为他感到不值。但是,我知足点来说,在回地方单位安置的问题上他能听从我的建议,也算是对我的尊重,在他的性格上也说明有点点改变。有时我想,有失必有得,摔一跤未必是坏事,爬起来吸收教训就会变成好事。虽然这方面失去了,说不定在另一方面又会无意中补回来。我还是那种观点,只要做好自己,其它无须多强求,顺其自然就万事大吉。
落实了安置单位后,丈夫马不停蹄地作好回湖南的准备。后任处长已接手上任了,丈夫只须一心一意为我们一家人回地方安家做准备。丈夫历来做事胸有成竹,安排妥帖,为自己转业回地方安家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其它小的日常用品用具都可以回地方购买,但家具一定要做好运回去。”丈夫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告诉我。
丈夫是个厚道人,心地善良,又肯帮人排忧解难,在他任团后勤处处长职务时帮过别人不少忙,解决过别人不少及时所需。每当别人有求于他,他觉得应该帮的,只要是在他职责范围内允许的情况下他能帮的都会帮一把。
“平时,别人转业你帮过别人不少忙,现在你转业只有自己帮自己了。”我开玩笑说。
“别人官再大没这个条件也帮不了你的忙呀,我有这个条件帮点忙也是应该的,所以说县官不如现管。”很少见丈夫开玩笑,这是他第一次“炫耀”。
“怪不得我常听人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我虽觉得这句话在这里形容不够恰当,可为了引丈夫开心也胡乱比如一下。
丈夫转业时正值我放寒假,刚一放假,丈夫就急着对我说:“你准备一下,我送你娘仨先回湖南去。”
“我们和你一起回去不行吗?这是转业回地方安家哦,不是回去做客的,这么多东西需要收捡,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我看了看家里的一切,觉得收捡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时不要落下什么重要物品,千里迢迢的哪个又跑到这里来找呀!”我有点不放心。
“这个你放心,决不会漏掉你的什么宝贝。再说,到时我要带车押运家具,你拖儿带女的怎能随车行呀!就这样吧,明天就出发。”丈夫的话非常干脆。
“明天就出发?”我以为听错了。
“你们早点回去,我在这里就好静心收捡东西和包装,这些都需要时间的。”丈夫性子急,历来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就丈夫平时做事的细心和能力我相信他一定能办好,哪个有轻松不知道轻松呀!我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叮嘱他:“那好吧!你慢慢弄,不要太辛苦了。”
第二天,我简单收捡了一些我娘仨的换洗衣物及日常用品,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了龙川县城,丈夫把我母子三人送上了从龙川开往广州的长途汽车。
“好好照顾两个孩子,到家马上给我来个电报,好让我放心。”目送我母子三人上车,估计丈夫心里五味杂陈,依依不舍,只听他不停地再三嘱咐。
那是我离开部队走向地方生活的启程。由于快过春节了,到了广州后我也无心去欣赏大城市的繁华美景,即刻买了回衡阳的火车票。两天后,我带着一双儿女通过汽车转火车,火车又转汽车顺利地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回到了我想念已久的娘家。
一个多星期后,丈夫把所有的家具什物都包装得结结实实,整理得利利索索,从龙川县租了一辆大货车,亲自带车押运,日夜兼程,把家具都运到了我们所落实的安置单位——湖南省第二监狱。
湖南省第二监狱坐落在衡阳市合江套,隶属于湖南省监狱管理局管辖。湖南省监狱管理局的前身是劳改工作管理局,那时,人们习惯称之为劳改局。
我被安排在二监狱子弟学校当老师,丈夫被安排在招待所工作。监狱领导可能见他是搞后勤的,就给他挂了个招待所所长的官衔。
“总算有个稳定的落脚地方了。”丈夫深深地舒了口气。
我们报到的那天正值二监狱分鱼,部门领导吩咐我们分别到各部门分鱼的地方去拿鱼。我当时不知是什么意思,领导告诉我说是发过年物资。我们学校分鱼的地方是在一个礼堂门口的大厅里。我按指定来到了分鱼现场,见地上摆着一大堆鱼,有草鱼,也有鲤鱼。那些鱼都很新鲜,好像都是刚从水里捞上来的,不停地在地上弹来弹去。学校的老师可能基本都是女老师,只见几个女老师抓的抓,称的称,装的装袋,忙得不亦乐乎。分好了就用塑料袋一份一份扎好放一旁等大家来拿。每人五斤,大鱼一份一条,小鱼一份两三条,你想要大的就拿大的,想要小的就拿小的任凭自己挑选。我没开袋看随手提了一份。听说那些鱼都是监狱自己养的,有同事告诉我说,在家属区后面建有好多鱼池都是专门用来养鱼过年过节改善干警、职工生活的。
二监狱领导对军转干部的安置非常重视,丈夫把家具运到单位后,因为住房紧张,我们临时被安排住在单位招待所。同时,领导又派人帮我们把运来的家具都搬到了礼堂的楼上保管。
从那时来看,二监狱的招待所还是蛮气派的,共有好几层楼,设施亦俱全,一楼有饭堂、澡堂。我们一家被安排住在招待所二楼。虽然只有一间房,但却觉得非常温馨,这兴许是居住异地多年后回家乡的愉悦心境所致吧!招待所房间的设计是南北对门对户,中间一条走廊。在二楼住的基本都是新来的军转干部及被新招进二监狱的干警。一些曾与我们同住在招待所的左邻右舍,几十年后的今天仍在同一个单位。
最巧的是与我们同住在招待所隔壁的,也是一个刚从部队转业的军人,且与我丈夫同姓。他也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只不过他的两个孩子比我的两个儿女年龄大一点。我们每家每户房间门口都放个煤炉,在走廊里搞饭吃。隔壁的家门非常勤快,也乐于助人。他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把各家的煤炉盖子打开,或是帮忙换换藕煤,让我们清早起来就有旺火煮早餐,不用费时。虽然一天三餐都可以到招待所食堂去端饭菜,但我们一般都习惯于自己在家里做。
同住在招待所二楼的军转干部中还有好几家也是带着孩子的,那些孩子与我们家的儿女们年龄也差不多,都是七八岁,十来岁一般大小。每到中午,大人们下班了,孩子们放学了,走廊里可热闹了,除了孩子们的嘻哈打笑声还夹杂着各种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以及大人间有如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般的亲切谈笑声。偶尔一阵微风吹来,还能让你的鼻子享受到各家各户锅里不同的菜肴香,此时,你会觉得有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愉悦感。
在招待所住了几个月后,狱领导想方设法在家属区腾出了一些住房,安排我们住进了家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