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沂蒙英雄传>2.01受苦难历生死顽强长大 为报仇不怕死子峰参战(1)

2.01受苦难历生死顽强长大 为报仇不怕死子峰参战(1)

作品名称:沂蒙英雄传      作者:沂蒙后人      发布时间:2025-08-26 21:58:07      字数:4054

  事情还得从解放前说起。
  薛大婶的丈夫薛忠贤的家,与千千万万旧中国的穷苦农民家庭一样,在旧政府、军阀、土匪、恶霸、地主、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剥削、残害和杀戮下,遭受了无数的苦难,在死亡线上挣扎。就是这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人们,面对饥饿、死亡,一代又一代勇敢地抗争着,繁衍着,锤炼出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勇于斗争、坚强不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薛忠贤的祖辈居住在西张村西北不远的一个叫子崖的村子里。薛忠贤的爷爷带着五个儿子和一家人给地主种地,整日里忙碌劳累,到头来收下的粮食大部分给地主交租,剩下的粮食,掺糠添菜也不够吃,时常忍饥挨饿。薛忠贤的父亲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薛老三。为了活命,薛老三和他的四弟去闯关东谋生。两人走散了,薛老三四处打听寻找也没有找到四弟,自此四弟杳无音信。
  薛老三在东北给地主扛活,不分白天黑夜,累死累活,为地主卖命,一年挣不几个钱。为了多得到一点收入,冬天农闲的时候就上山采摘山货,猎取猎物,卖些钱,积攒起来准备回山东老家用。
  薛老三结识一位闯东北的山西人,老西子,两人同为一家地主扛活,情投意合,为了互相有个照应,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发下同生共死的誓言,从此好得比亲兄弟还亲。亲身经历了同生共死的考验。
  又到冬天下大雪了,打完场,颗粒入仓,已经没有农活可干,东家只给饭吃不给工钱。薛老三对结拜兄弟说:“兄弟,我们进山吧,捡些山货卖几个钱,也算额外收入。”
  老西子说:“我还没有捡过山货,全听你的。”
  于是,两人开始准备东西,砍刀、绳子、袋子、小筐子、钩子、取暖物品、食品和一个小铁锅等等,整整装了一爬犁。最后,薛老三将一把长柄板斧装到爬犁上。
  “大哥,带这板斧干什么?”
  “这板斧一定要带,用处可大了。遇见坏人和猛兽攻击我们,可以用它与坏人、猛兽搏斗;要捕获猛兽也得有它;劈柴伐木板斧比砍刀好用。所以前两天我就好好地把它磨了一番。”
  两人拉上爬犁,雪地里走了20来里进入大树林子中。两人观察周围的环境,有几片灌木丛,有一片很大的榛子树林,还有几个大树洞可以过夜。条件不错,就在此扎寨,顾不上休息就干了起来。
  东北的冬天气温零下四十来度,冰天雪地,人在野外一会儿就被冻得浑身直哆嗦,野外作业冻死冻伤人的事情常有发生。在山里捡山货,有时要扒开冰雪,满地寻找落在地上的山果,用冻僵的手一个一个捡起来;要爬到溜滑的树上,采摘木耳、蘑菇,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摔伤。
  薛老三发现一片低矮的灌木丛,知道里面夏天的时候比较潮湿,是最适合蘑菇生长的地方。两人过去扒开积雪,地上果然有许多蘑菇。两人边扒雪边捡蘑菇,一会儿就捡了半袋子。
  两人又找到一片榛子树,榛子树结的榛子果有“坚果之王”的美誉,有天然的香味。冬天大部分东北人都在家围在热乎乎的炕上,喝茶、打牌、嗑瓜子、吃干果。榛子在口中越嚼越香,所以榛子果很受人们喜欢,能卖好价钱。
  榛子树高者七八米。这个时节,有些榛子早已掉落在地上被树叶和积雪埋在下面,还有一些仍在树上。两人找来又细又高的桦树杆子,绑上钩子,钩住高处的榛子树枝用力摇晃,榛子纷纷落下钻入雪中,留下一个个小坑。一个人摇晃榛子树,一个人扒开雪层和树叶,把混在里面的榛子一个一个地抠出来。两人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全然听不见自己脚下踏雪发出的“吱吱”声响,忘记了手脚被冻得麻木疼痛。
  天快黑了,深山老林里两人到哪里过夜呢?两人找了一个树洞,树洞很大,足够挤下两个人。不过树洞除了前面有一个大洞口外,对面还有一个小洞。两人把旁边的雪收拢起来把小树洞堵上,把树洞里面的雪除干净,找来一些树叶垫在底下,铺上两张狍子皮,过夜的地方就算有了。
  树洞口前收拾出一片地,老西子找来一些干柴点上火,顿时觉得“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前后两样感觉。吊起小锅烧了些雪水,烤了几个窝窝头,一吃一喝就算晚餐了。
  两人将火堆向树洞前推了推,又加上几块大树桩,足够烧一夜,一来取暖,二恐吓野兽不敢靠近。两人脱下乌拉鞋,换上干乌拉草,重新穿上乌拉鞋,并排半躺着挤进树洞里,一人盖上一件破棉大衣,很快睡着了。
  天亮了,两人睡醒了,树洞前的篝火还没有熄灭,又加了些柴,烤窝窝头,烧雪水。吃罢饭,薛老三周围转了转。突然,他们发现不远处有一棵树的洞口冒出白色的水汽。
  “兄弟,快看那边有个树洞。”
  老西子顺着薛老三手指的方向看去,说:“看到了,正向外冒水汽呢。”
  “为啥冒水汽?说明树洞里有大野兽。走,过去看看是什么野兽,能不能把它逮住。”
  老西子拿着砍刀,薛老三提着板斧,慢步悄声走向树洞,来到距洞口十来米处已经闻到一股尿臊味。两人又向前移动了几米,趴在雪地里向洞口瞅,看见一只黑乎乎的爪子露在洞口边上。再向上看是片黑色的肚皮和前爪。“一只大黑熊”两人同时做出无声的发音口型。
  两人离开后,薛老三说:“这是一只‘蹲仓’的大黑熊,有六七百斤,把它打死能卖几十块大洋,发一个小财。可是怎么打死它呢?兄弟,这家伙体重力气大,打它有一定危险,你看打不打?”
  “有办法打死它吗?”老西子也动心了。
  “要是打它,还是有办法的。可惜我们的绳子太细,要是有一根牛拉车的又粗又长的绳子,绕着树缠上几圈,把洞口缠住,然后用削尖的棍子扎它,直到把它弄死。”
  “眼下没有粗绳子,还有别的办法吗?”
  “找一根粗棒塞进洞口,狗熊就出不来了,然后用力向里推树棒,把狗熊挤死。我们两人有点少,干树棒重量轻,最好找一根一头大一点树干。”
  “那就用这种办法吧。”
  于是,两人找到一棵下粗上细两丈多长的枯白桦树,砍倒了收拾好,抬到树洞附近。
  
  面对如此大的猛兽,两人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我力气比你大,我在前面,你在后面。”薛老三说,他想把危险留给自己。
  “前面危险,我在前面。”
  “你我兄弟,不要争了。”
  薛老三来到前面,扛起树棒,左手一直提着板斧。两人踏着雪一步一步慢慢向树洞口移动“吱嘎,吱嘎”脚踏雪的声音,8米,5米,3米,随着步步接近树洞两人的心越来越紧张,眼看树棒前头就要触到洞口了。突然,老西子脚底下一滑摔倒在雪地里,树棒被扔在地上。薛老三没注意,树棒没把住,扑通一声把树棒掉在地上。
  “坏事了!快跑!”薛老三立刻双手紧握板斧,两眼紧盯着树洞。
  黑熊被惊醒,一看有人向它进攻,它哪能容得下?立刻冲出树洞向薛老三扑来。
  薛老三用板斧一挡,黑熊扑空了,向前一冲来到老西子跟前。老西子正要爬起转身逃跑,被黑熊一爪子按倒在地。大黑熊一下坐在老西子身上,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啃老西子的脸,要是黑熊一口啃下去,老西子的半个脑袋就没了。眼看塌天大祸就要降临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薛老三奋不顾身一个箭步冲过去,不顾一切举起板斧就朝黑熊脑袋劈去。只听咔嚓一声,黑熊的脑袋被劈成两瓣,死在老西子身上,黑熊的下巴直接杵在老西子的额头上,熊牙划破了老西子的脸,鲜血直流。薛老三赶忙掀开黑熊,见老西子还活着,赶紧扯下一块衣服给老西子把伤口包好,两腿一软瘫坐在雪地上。
  好一阵老西子才缓过气来,身子已经动不了了。老西子十分感激薛老三舍命相救,得以熊口生还,流着眼泪用微弱的声音说:“多谢大哥舍命相救之恩,永生不忘。”
  “结拜兄弟,同生共死,不必言谢。”
  薛老三把黑熊和东西装上爬犁摆平,把老西子放在最上面,盖上件大衣,拖回了家,立刻找大夫给老西子检查医治。老西子被黑熊压断了三根肋骨,额部被熊的下颚怼伤一片,被熊牙划破了两道口子。卖掉黑熊所得的钱,勉强够支付老西子治病的费用。老西子躺在炕上动弹不得,薛老三为老西子翻身擦背、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伺候了半年,老西子才痊愈康复,下地干活。
  薛忠贤的父亲在东北苦熬四五年,攒下几十块钱。回到山东老家,正赶上有一户地主要卖掉他家在西张村的土地,薛忠贤姥娘家姓白就住在西张村,是这家地主的佃户。薛忠贤的父亲就买下8亩薄地,搭盖一间草屋,搬到西张村住,又购买了一头小牛,过起了自耕农的生活。虽然收入并不富裕,但基本能保一家人吃穿。一家六口人,生活也算安稳。
  然而,这样的日子仅仅过了几年,一场塌天大祸降临到西张村,毁灭了数十个家庭,也摧毁了薛忠贤的家。
  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在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历史背景下,鲁南一带穷苦人生活不下去,许多人只得靠为匪为盗活命。于是,有人乘机揭竿子拉队伍,小股土匪几十到百来人,大股的土匪有几千人,四处烧杀抢掠。为了抵御土匪的侵扰,避免遭土匪勒索钱财,山东许多村庄都修围寨,也叫圩子,四面修筑高高的围墙。土匪来了,人们都躲进圩子里,大门一关,圩子里的壮丁齐上阵守圩子与土匪对抗。圩子的选址,一般都是以本村的大财主的住宅为中心修建,以便大财主家随时都受到圩子的保护。在山区,有的圩子修在山顶上,围墙凭借地势修在陡峭的山坡上,易守难攻。西张村南、北、西三面的山上都曾修过圩子。
  大财主有钱有势,是土匪抢掠的主要对象,因此他们是修圩子抗击土匪的倡导者和组织领导者,一旦抗击土匪成功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修了圩子就等于告诉土匪这里有大财主,因此,土匪专挑圩子攻打和抢掠。
  对山区的穷苦老百姓,乍看起来,土匪来了没有必要住进圩子里面去躲避,穷家随便一收拾,带上些简易生活必需品,找个山沟一藏,土匪来了到哪里去找?其实不然。其一,村里的保长、村长家多数都是财主,如果穷人都不进圩子躲避土匪,谁来守圩子?大财主们靠谁来保护?他们使用地方权力要求居民住进圩子。他们对不去守圩子的人会另眼相看,伺机刁难;其二,虽然圩子被土匪攻破惨遭杀戮的例子很多,村民还是对圩子的抗匪作用估计过高,幻想能守住圩子。因此,土匪一来人们都住进圩子里躲避。
  虽然土匪武器好,战斗力强,面对守圩者的抗击,土匪要攻下圩子往往也要付出血的代价,因此攻破圩子后为复仇更加残忍地烧杀抢掠,屠圩屠村时有发生。
  西张村南山(马山)山顶上地势非常陡峻,周围的谢家峪、马山后、牛角沟、老牛沟等几个山村,公推姜清梅为围主。他带领大家在马上就地取材修建了石墙圩子,圩墙修在陡峭的山坡上,把整个马鞍型的山顶都围了起来,外低内高易守难攻。为增强抗敌能力,村民们凑钱购置了七门“二人抬”土炮、十支快枪、三百发子弹,还拼凑了二十杆鸟枪。可是,凭这些武力能抵抗住土匪的进攻吗?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