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54、鬼推磨

54、鬼推磨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8-22 07:50:13      字数:4883

  暑假里处处充满炎热,放假的学生却顾不上这些,晚上在树林里摸知了猴,白天围着大树仰着头粘知了,有的学生一边粘知了一边念叨:粘梢钱子日当午,满头大汗滴下土。谁知盘中梢钱子,个个美味皆辛苦。
  学生们听着知了的叫声倍感亲切,这的确是美味,何诚却是越听越心烦。儿子何玉社出去粘知了,女儿孟惠芬自从放暑假还没在老家住过,一直待在县城两个大爷的家里,简直不拿学习当回事。
  何诚兄弟三人,大哥何忠二哥何孝都住在县城,何孝是县财政局副局长。何忠不安心在工厂上班,有何孝的关系经常请病假,工资一分钱也不少发。
  何忠多次劝三弟何诚进城,有什么事兄弟仨可以方便商量,但是何诚乐意住在老家江泉镇江泉村,有何孝这棵大树,何诚给一些机关工矿学校食堂送肉菜,获利颇丰。
  别人都盼着放假,何诚却是最讨厌假期,单位一放假食堂便关门,故此何诚的生意也要歇班。
  暑假里学校的生意没法做,何诚很是闹心,前几天何忠回到老家取何玉社粘的知了,喝闲酒之时何诚说起此事,何忠说:“老三,我是不愿意操心,你可以去干。你和宁崮六中搞得关系不错,听说学校的印刷厂挺红火,这可是一块肥肉,报上天天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你不会把六中印刷厂拿下来?”
  何诚眼睛一亮,整天去六中送肉送菜,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大哥的提议很好,何诚何尝不知道六中印刷厂效益好,但印刷厂是副校长黄仁义与总务处主任石爱成的心头肉,自己找什么理由才能抢到手呢?
  “大哥,你有啥好办法?”何诚夹一个黑乎乎的知了,味道确实不错。
  何忠手法高超,一筷子夹起两只知了,送进嘴里:“老三,有钱能使鬼推磨,你有办法让社子读电力学校,一个小印刷厂就拿不下来?”
  何玉社从小不是学习的料,但何诚手里有钱,走供电局长刘大疤瘌的门子,将儿子送进东舟电力学校读中专,只要钱到位,自然有鬼能推磨。
  “我已经占下六中食堂的供应,再去撩拨印刷厂,是不是太贪了?没有合适的理由不太好说话。”何诚知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必须做到顺理成章。
  为此,何诚很是苦恼,屋外的知了声越响心里越烦,刚才知了的美味有些变淡。
  几天后,孟惠芬从城里打来电话,让父亲何诚开着货车去接她回家。
  孟惠芬虽然跟随母姓,但何诚却爱如掌上明珠,女儿的要求就是命令。
  当何诚开着货车经过六中的印刷厂时,孟惠芬说起暑假前王青山老师公布的学杂费优惠政策,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可以减免学杂费。
  “小芬,你放心吧,咱不缺那三块五块的学杂费钱,但是,不能像你弟弟社子似的,你得好好给我学习,正儿八经地考上大学,让你那两个大爷看看,别以为咱家光知道挣钱,肚子里没有墨水。”何诚颇有底气。
  孟惠芬说:“爸,我的用意不是说学杂费,而是想说我们学校印刷厂怪挣钱,听王老师意思,这优惠的学杂费估计是印刷厂出。”
  何诚脑子突然一闪,拿到印刷厂,有办法了。
  “小芬,快说说,具体怎么优惠法,得一共多少钱?”
  “嗨,爸,你知道的,我那点成绩肯定进不了优惠名单,什么前五名免费,前十名少收多少钱,前二十名少收多少钱,我没怎么记,反正没有我的事。”
  “一学期学杂费多少钱?”
  “八块钱,不包括吃食堂。”
  “一人八块,二十个人就是一百六,哪怕是五十个人全免,总共四百块钱,不算多。”何诚一边开车一边算账,孟惠芬闹不明白父亲在想什么。
  晚上,何诚开着货车来到六中家属区副校长黄仁义的家,将一个装着五百块钱的信封放在茶几上,然后与黄副校长闲聊,提及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减免学杂费时,何诚一再称赞六中的教育政策好,“黄校长,咱们印刷厂的效益这么好,应该让学生得到实惠。我二哥提起过几次,让我也办一个印刷厂,说是要想发,搞印刷,财政局不但能给一些补贴,还可以安排不少生产任务。但是呢,新建厂子太麻烦,我觉得六中挺好的,您觉得呢,黄校长?”
  黄副校长看着厚厚的信封,已经心领神会,何诚这些年给六中食堂送货,一直合作不错,如果由他来掌管印刷厂,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自己校长前的“副”字也会很快去掉。
  “其实学校一直想找一个厂长管着厂子,可惜一直没特色到合适的人。”黄仁义看着何诚,“何经理有经营管理才能,可是你太忙了,我们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动你哟。”
  何诚立马给黄仁义倒满茶水:“如果六中不嫌弃,我可以搭把手。那些送菜的活有专门的司机,平时我闲着没事。”
  “这事我可以问问吴校长。”黄副校长意味深长地说,“我毕竟带着个‘副’,我要是校长,今后晌就可答复你,让你睡个宽心觉。”
  何诚明白黄仁义的意思:“这事倒也不麻烦,印刷厂的事要是有眉目了呢,我可以问问俺二哥,这几年六中高考成绩不错,提拔的事很快的,黄校长,再加上有印刷厂的支持,你放宽心吧,就是没有机会咱也能创造机会。”
  黄仁义心花怒放,名利双收的事不能不做:“何经理,不,应该叫何厂长,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要相互照应哟。”
  何诚心情大好,这个暑假非常有收获。
  只是,今年暑假高中考的收获依然不属于王架桥村,营坊联中未能传来考取中专的喜讯,史春草的复习看来依然没有奏效。在八中上学的几名高中生同样默默无名,没有人家放鞭炮祝贺。
  村支部书记刘成钢感觉脸上无光,会计老段安慰说:“今年没有考上学的并不意外,咱村的基础不好,到时候看高升、青华、段利他们,这几个孩子肯定会给咱村带来喜讯。”
  刘成钢心里清楚,并不抱太大希望,如果真有喜讯的话也应该是在六中念书的刘成贵的三儿子。
  “现在去镇上开会我都变成黄花鱼了,走路溜边,生怕有人问起村里的考学咋样。”刘成钢说。
  其实还有一件事刘成钢没提,高家的姑娘高小满今年虽然没有考上中专,却已经被六中录取,这应该是村里的一个希望吧。
  段会计心里更清楚,高小满的母亲巧云因为长得漂亮,去西营村赶集时被红岭村干部张光江欺负,刘成钢正好遇上,年轻气盛的刘成钢打跑张光江。巧云感激刘成钢,便认其为干哥哥。后来巧云的丈夫高山雨无故失踪,刘成钢当上村里的书记,俩人便有些不清不楚。
  今年高小满考上六中,刘成钢当然高兴,但是鲁青华与高小满走得太近,刘成钢还是有些担心,却找不出理由进行阻止。
  鲁青华和高小满来到刘庆军的家里,刘庆军正在预习高二课程。
  刘可道已经说过,高小满考入六中,以后上学放学要多加帮助。
  “小满,以后咱们又是同学了。”刘庆军说,“你们啥时候开学?”
  能考上六中,高小满非常高兴:“我们下一周开学,军哥,开学准备些啥东西?”
  刘庆军说:“带上被褥,吃饭的家伙什,不管是吃食堂还是自己带饭,最好能有一个饭盒,这样吃饭方便。再就是喝水的事,抓紧找一个缸子,不能用玻璃瓶子,那样倒开水的时候容易炸。”
  鲁青华接茬说:“放心吧,这都好办,饭盒、搪瓷缸子俺家都有,都是俺爹矿上发的,等会你一块跟我回家拿吧。”
  高小满脸一红:“华子,这东西不便宜,我不能要你家的东西。俺娘说找找俺山辉叔,他们造纸厂也发过呢。”
  鲁青华说:“我在八中就是用俺爹发的,到时一亮‘东安煤矿纪念’的字,多有面子。你用就是,不要客气。”
  刘庆军深有体会,印有“冶庄煤矿”、“东安煤矿”、“宁崮纺织厂”字样的家什往台子上一摆,确实博人眼球,不用说话,就知道家里有吃国库粮的。
  高小满像是有点心动。
  刘庆军继续说:“咱们学校里女生宿舍条件好,要是方便的话最好提前编一个草垫子铺在床上,这样睡觉舒服,要是睡床板子有点硌人。”
  高小满看着破桌子上高二数学课本,感觉刘庆军挺有学习方法:“这个我叫俺娘想办法吧。军哥,念高中到底好不好,听说高中学习很紧张,你现在就学习高二的课程啊?”
  鲁青华说道:“什么紧不紧的,全在个人。军子这是闲得没事干,摆在这里糊弄家人的。小满,你上学吃食堂还是带饭菜?”
  高小满稍稍一低头:“我们家哪里有资格吃食堂,还是每星期回家拿饭,煎饼咸菜。一想到这个我就犯愁,这么远的路,全靠两条腿来回跑。”
  刘庆军说:“小满,你要是放心的话,以后你的饭菜我捎着就行,反正我和陈一鸣每星期六都回家。”
  高小满脸上洋溢着笑容:“军哥,放心,一百个放心,咱们一个学校,以后少不了麻烦你。”
  鲁青华心里酸酸的,高小满啊高小满,即使你放心,可是我却不放心!你为啥不上八中呢?也怪我不争气,我咋就考不上六中呢,这不是便宜刘庆军吗?
  从刘庆军家里出来,鲁青华强拉着高小满去他家看看饭盒搪瓷缸子。
  新的一学期正式开始。刘庆军与罗万有、侯真准吃过一顿饭之后,骑上自行车赶往六中。
  刘庆军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六十多名,无缘享受学杂费优惠。郭庆楼、王光明、张言之进入前五十名,省下的学杂费落入自己的腰包。令人纳闷的是孟惠芬,她竟然进入前五十名,位列学杂费优惠名单。
  陈柱气看着王光明得意的样子有些嫉妒:“王光明,你能省下点学费,多亏了军子,做人得厚道。”
  王光明做人处事极其算计,学习成绩不错,自然看不上陈柱气:“就是多亏刘庆军,也不关你的事,你有啥沉不住气的?”
  陈柱气撇撇嘴:“你是学习委员,自己却不掏钱买复习试卷,上半年都是做军子的,每次擦你做过的试卷,还是借我的橡皮,我真服你了。”
  刘庆军无所谓,毕竟与王光明是初中同学:“不碍事,把铅笔做过的题一擦,就跟新的似的。”
  陈柱气故意叹口气:“军子搭试卷,连累我还得搭橡皮,王光明,至少你得请俺俩吃根油条吧?”
  王光明随手在作业本上画了两根油条,递给陈柱气:“好的好的,来,沉住气,你使劲吃吧。”
  “操,人家是画饼能充饥,你王光明是画油条生闲气。”陈柱气说。
  “沉住气,别只盯着我,你看看咱们的团支书,她竟然超水平发挥,也能优惠学杂费。”王光明转移话题。
  雷振羽神秘地说:“你们不知道吧,这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雷子,谁的钱,小鬼推谁的磨?”雷振羽没头没尾的话让人纳闷,刘庆军问。
  “自然是印刷厂的钱,至于推谁的磨,还用得着明说吗。”雷振羽朝教室前方看一眼,“听说了吗,孟惠芬的爹当上咱学校印刷厂厂长了,要不,她能进入前五十名?”
  “算了吧,孟,她还在乎这点小钱?我不信。真有本事,考大学的时候也来一个超水平发挥。”陈柱气摇摇头,这个解释说不通。
  “你们别不愿意听,真考大学分数真不够,有钱还真能破格上大学,信不信?”王光明眼里透着羡慕。
  “我一直纳闷,同学们都说孟她爹给咱食堂送肉送菜,可为什么她姓孟,她爹姓何呢?”刘庆军问。
  “龙王爷的帽子,有道道啊。”雷振羽很眼馋的样子
  “班主任来了,快坐好。”刘庆军提醒陈柱气和雷振羽。
  王青山老师走进教室,照例作开学后的动员演讲:“同学们,暑假前我已经讲过,咱进高中的目的就是考大学,所以咱们要努努力,争取考上,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再考一年,这是改变人生的最好机会。同学们,当机会摆在你面前时,第一次你没有抓住,情有可原,如果再一次机会还抓不住,上天都不会可怜你啊。努力吧,学校不鼓励晚上下自习之后点灯熬油的,但是你们要自觉,想想刚刚毕业的高三吧,我希望咱们来一个笨鸟先飞,等到高三再努力,黄瓜菜都凉了。”
  王青山说完之后,绕教室转一圈,悠闲地离开,压力留在教室里。
  班主任的话还是有三分钟热度的,教室里静得出奇,多数同学在暗暗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一周之后,高一新生入校,刘庆军叫上陈一鸣雷振羽帮着高小满报到。
  在此之前,刘庆军本想把高小满的行李驮到学校,但是高小满说,村里造纸厂正好来六中印刷厂送纸,在叔叔高山辉的安排下,高小满坐村里的拖拉机来到六中。
  帮助高小满安排宿舍,找到教室,熟悉食堂伙房,忙完之后雷振羽对高小满说:“小师妹,以后有啥事直接找我们,刘庆军不在这里,还有俺俩呢。”
  高小满不好意思:“多谢你们啊,肯定断不了麻烦。”
  刘庆军说:“小满,不能一个人随便走出校门逛街,真想上街要约伙几个同学。街上的坏孩子比咱营坊镇多,要注意安全。”
  高小满点点头:“我记住啦,军哥,多谢你的提醒。”
  刘庆军陈一鸣雷振羽离开高小满,雷振羽说:“军子,你行啊,挺有女人缘,暑假前你有一个同村老乡在矿上上班,现在又有一个漂亮老乡是师妹,真幸福。”
  刘庆军心里很高兴:“雷子,就你事多,眼馋啦?你的漂亮师妹没来吗?”
  “唉,要不说我没有艳福呢。”雷振羽两眼盯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女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陈一鸣说,“赶紧回去学习吧,要不王老师又要急眼,他还等着靠咱们拿奖励呢。”
  陈一鸣所言不虚,作为班主任的王青山尽职尽责,知道这伙学生的学习属破车子的,一会不敲打就偷懒。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